自然辩证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论文 >

人—技关系理论的哲学思考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04 共414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否定之否定”原理下人-技关系理论分析
【第一章】伊德的现象学技术哲学研究绪论
【第二章】伊德技术哲学理论体系概要
【3.1 - 3.3】具身关系、 诠释关系及它异关系
【3.4 - 3.6】四种关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章】基于人—技关系理论的社会发展考量
【结论/参考文献】人—技关系理论的哲学思考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论

  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技术带来的便利以及产生的恶果。而技术对于人,对于自然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在这方面,不少专家学者都有深入的研究。伊德就致力于研究"人-技术-世界"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讨论伊德的人-技关系理论。

  本文已经澄清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点:首先,着重梳理伊德的整个理论体系。

  著作是其思想的集中体现,以伊德的著作为切入点,归纳论文成果的同时理顺思想发展过程。在这里,笔者主要运用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来梳理。并且对理论体系的四部分,即人-技关系理论、工具实在论、技术文化观和赛博空间与体现现象学加以重点论述。本文认为人-技关系理论是始基,工具实在论是通过工具这个客观实在来打通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限,技术文化观是将技术放入到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下来分析利弊,而赛博空间与体现现象学则研究的是最前沿的虚拟空间技术。另外通过对伊德整个思想的来源追溯,得出理论发展的四个特点,即意向性、实用性、经验性和实践性。意向性是现象学的基本特性;实用性是由于伊德的理论贴近生活,并且深受美国实用主义影响;经验性是由现代哲学的经验转向而决定的;而实践性则更多是从改造自然的层面来谈的。通过对伊德技术哲学的整体梳理,为全文的研究定下一个方向。

  其次,详细阐述了伊德人-技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也即具身关系、诠释关系、它异关系和背景关系。本文认为四种关系的产生是基于一种结构的格式塔转换,具身关系是一种知觉同构,将"我"的知觉通过技术延伸,最终目的就是扩大了"我"的经验;诠释关系是一种文本同构,文本与世界同构,"我"通过文本来认识世界,最终目的是扩大了"我"的视域。它异关系是"人工物人格化"的集中体现,技术的地位得到了最大的提升。在这个发展的连续统中,技术始终处于焦点位置。而在背景关系中,"我"是在技术这个大的背景下来认识世界,不过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是天然自然,而是一种人工自然。这种关系中,技术已经退居幕后。"正如有焦技术一样,背景技术也转化了人的经验的格式塔结构。"[23]117在对这四种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之后,也就明确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里主要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得四种关系的联系更加紧密,边界也更加清晰。

  最后,将人-技关系理论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深入探析四种关系之间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人的生活水平低下,技术刚刚起步的状态下,技术为"我"所创造的,是"我"认识世界的工具。显然技术在"我"与世界之间,仅仅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所以地位也相对较低,这时就是最基本的具身关系;诠释关系是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才出现的,这里的技术表达了世界,即使如此,技术依旧不能摆脱人而独立存在;它异关系中,技术独立成为个体,技术地位已超越了人与世界,这种关系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体现最为明显;最后的背景关系中,技术貌似是不存在,实际是无处不在。从这个进化历史来看,技术是依次发展的过程,同时技术的地位也在稳步上升。除此而外,远古无技术时期所崇尚的天人合一。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中,技术在具身关系、诠释关系、它异关系中的逐步发展,使得人、技术、自然成为了三元分立的独立个体。最后背景关系就是实现在技术这个大的背景下,人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达到天、技、人合一的状态。在这种否定之否定的思想中,技术实现了它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程。本文的最后对伊德进行了整体的评价。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国内外学者对于伊德的研究,多是着眼于他的现象学传统,将其理论作为现象学哲学的一个分支来进行探讨,这样就缺乏了其深刻性;也有专攻伊德某一理论的学者,不过又往往缺乏整体性。本文将人-技关系理论置于伊德整体思想体系中来研究,这样既体现了深刻性,又体现了系统性;(二)将伊德的技术哲学作为"身体理论"的发展来进行探讨,丰富了"身体理论"的同时也使得"身体理论"更加具有传承性。(三)将伊德的现象学技术哲学与马克思的技术哲学相打通,用"否定之否定"原理来分析四种关系深层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将人-技关系理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关联。

  伊德的人-技关系理论博大精深,一方面由于伊德的理论已经成为了一个具体的派系,所以国内外研究伊德的学者也不乏其人,本文在这些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论述的较为明晰,内容详实,达到预期;另一方面,由于笔者学术根基浅薄,本文只是探讨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而没有进入更深层次的分析,尤其是全文的最后对伊德进行的评价,值得商榷。伊德的人-技关系理论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生态、文化问题日益增多的社会。所以对伊德更深入的分析既有利于技术哲学现象学分支的发展,又有利于很多由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在这条研究的道路上,则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卡尔·米切姆。 技术哲学概论[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8.
  [2] 吴国盛。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5.
  [3] 吴致远。 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后现代解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06-110.
  [4] 潘恩荣。 技术哲学的两种经验转向及其问题[J]. 哲学研究,2012(1):98-105,128.
  [5] 陈凡,傅畅梅,葛勇义。 技术现象学概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5.
  [6] 韩连庆。 超越乌托邦与敌托邦[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5):8-10.
  [7] 吴国林。 后现象学及其进展--唐·伊德技术现象学述评[J]. 哲学动态,2009(4):70-76.
  [8] 邓线平。 论工具的使用方式--兼评伊德的人与工具四种关系思想[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6):40-44.
  [9] Even Selinger. Postphenomenology: A Critical Companion to Ihde[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of New York Press, 2006: 21, 189, 247.
  [10] 库马尔·特里帕蒂。 以技术为中介的生活世界[J]. 孙慕天,译[EB/OL].
  [12] Don Ihde. Experimental Phenomenology[M].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1977; Albany: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6: 97-105.
  [13] Don Ihde. Technics and Praxis: A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M]. Dordrecht: Reidel PublishingCompany, 1979: 100.
  [14] Don Ihde. 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ld: From Garden To Earth[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72-124.
  [15] Don Ihde. Instrumental Realism: The Interface Betwee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 98-115.
  [16] Eduardo Mendieta, Evan Selinger, Don Ihde. Bodies in Technology[J].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2003, Vol.20 (1): 339-341.
  [17] 曹继东。 工具实在论学派述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55-58.
  [18] 曹继东。 赛博空间的现象学解读[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6-28.
  [19] 韩连庆。 技术与直觉:唐·伊德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与超越[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5):37-42,110.
  [20] 刘宝杰,谈克华。 试论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范式[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7):25-29.
  [21] 陈凡,曹继东。 解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J]. 哲学研究,2004(6):84-90.
  [22] Don Ihd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J]. Philosophical Problems Today, 2005(3): 91-108.
  [23] 唐·伊德。 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M]. 韩连庆,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9,117,198.
  [24] Don Ihde. Existential Technics[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3: 119-137.
  [25] Joseph C. Pitt. New Direct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C]. Kluwei Academic Publishers,1995: 126-170.
  [26] 易显飞。 技术现象学、经验转向与技术文化--伊德的技术哲学评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82-85.
  [27] 刘大椿,刘劲杨。 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0-179.
  [28] 陈凡,傅畅梅。 现象学技术哲学:从本体走向经验[J]. 哲学研究,2008(11):102-108.
  [29] 舒红跃。 现象学技术哲学及其发展趋势[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46-50.
  [30] 曹观法。 伊德的技术哲学[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6-29.
  [31] 张来举。 在"生活世界"里反思技术的意义--伊德技术哲学初探[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0):26-30.
  [32] 杨庆峰。 伊德工具实在论理论内涵及悖论分析[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01-205.
  [33] 张春峰。 技术意向性浅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1):36-40.
  [34] 唐·伊德。 技术哲学:1996-2010[J]. 计海庆,译。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4):1-8.
  [35] 唐·伊德。 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M]. 韩连庆,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5-59,62-74.
  [36] 杨庆峰。 扩展的解释学和文本的世界--伊德与解释学的关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5):30-48.
  [37] 林慧岳,黄柏恒。 荷兰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及其当代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7):31-36.
  [38] 陶建文。 论以技术为中介的科学认识的变化[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9):64-68.
  [39] 文祥。 伊德科学现象学的缘起与特质[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4):31-36.
  [40] 乔瑞金。 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7-300.
  [41] 乔瑞金。 技术设计:技术哲学研究的新论域[J]. 哲学动态,2008(8):66-71.
  [42] 陈昌曙,远德玉。 也谈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兼与张华夏、张志林教授商谈[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7):39-43,52.
  [43] Don Ihde. Postphenomenology and Technoscience[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9: 56-60.
  [44] Don Ihde. Embodied Technics[M]. Automatic Press Publishing, 2010: 56-75.
  [45] 李宏伟。 技术的形上蕴涵[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3):81-86,128.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自然辩证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