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认为,哲学家总是从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出发对哲学展开讨论,所以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中就集中批判了“同一性”哲学。对于如何摆脱“同一性”思维,阿多诺则采取了否定辩证法意识来解构传统哲学中的同一思维。对于否定辩证法的理解,阿多诺在序言中指出: “否定的辩证法是一个蔑视传统的词组。早在柏拉图之时,辩证法就意味着通过否定来达到某种肯定的东西; ……使辩证法摆脱这些肯定的特性,同时又不减弱它的确定性。”[1]而他的实践观也恰恰是来源于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同时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思。
一、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中的实践观对现实生活的批判
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思,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他和霍克海默合着的《启蒙辩证法( 哲学片段) 》中对现实社会批判的思想。不仅如此,阿多诺思想中并不是仅仅围绕否定辩证法这种“纯理论”而展开,而且我们会发现他的否定辩证法是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相结合来阐发他的实践观。由于阿多诺采取了悲观主义实践观,无形当中使得他的实践观存在着某些偏差。
( 一) 从经济角度: 对商品交换的批判
阿多诺认为,人的客体性本来是具有优先地位的,但是面对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客体性被物化所蒙蔽和掩盖。“这种物性诱使主体把自身的生产的社会关系归于自在之物。商品的拜物教特性并不归罪于主观上迷路的意识,而是客观地从社会的先验的,即交换过程中演绎出来的。”[1]阿多诺认为,物化是表象,而物化背后的操纵原则是通过交换过程而体现出来的。可以说阿多诺对商品交换的批判是对马克思在商品流通的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把四环节中的交换这一环节无限放大。因为,阿多诺指出,“马克思已经表达了作为批判产物的客体的优先地位同现存的客体的讽刺化商品特性对客体的歪曲之间的差别。”[1]交换过程本身具有两重矛盾性,一方面,商品必须通过交换才能满足人们需要; 另一方面,商品交换又是渗透着经济先定的统治。所以他指出: “交换作为一个过程有现实的客观性,同时在客观上又是不真实的。”阿多诺认为,交换是物化最重要的环节。这也无形中暴露出他的理论弊端即交换直接属于生产,并且从本质上组成生产。
虽然商品在总体流通过程中看似交换,但是“产品交换只是用来制造供直接消费的成品的手段”.[2]生产是隐蔽在交换过程背后中达到产品分配的目的。
( 二) 从科学角度: 对实证主义的批判
实证主义理论一直是法兰克福学派热衷批判的理论之一。一方面,实证主义对事物的分析采取着量化态度,一切以科学的实证为依据;另一方面,实证主义是对事物表象的呈现,没有深入到表象背后的实质来展开探讨。实证主义在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中还是难逃批判之列。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是对“同一性”理论展开的,而实证主义又是对现实世界的肯定,从这一层面来说实证主义也是需要批判的。
阿多诺在分析真理时指出: “我们肯定不需要从一部作品自身的内容出发,我们必须回到像马克斯·韦伯那样的有实证主义倾向的学者那里。他完全在主观主义认识论的意义上把‘理想 的 类 型’理 解 为 接 近 客 体 的 辅 助 手段。”[1]换句话说,阿多诺认为,马克斯·韦伯会把自己想象的合理性强加到社会直接的发展之中。就如唯名论一样赋予概念成为事物的充足理由。而现实性却被这种概念所掩盖,进一步使自身成为社会的从属。概念恰恰是实证主义通过科学为媒介来获取的,但阿多诺认为,科学的秩序会使主体放弃本质性和非本质性的精神体验,也就没有了主体应该有的思维灵动性,会使知识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最终认识的主体把受苦和幸福混合在一起,丧失了辨别力。
从此带来现实的后果是: “最新风格的乡巴佬不会在‘背后的世界’问题上自寻烦恼,而是愉快地购买‘前台世界’有声或无声地兜售给他的东西。实证主义成为意识形态。”[1]资本主义社会控制被统治阶级于无形当中,这种无形则是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虽然这一后果是产生了,但是主体可以通过反思检验这一判断是否是正确抉择的结果。由于认识主体承袭了实证科学的思维方式---以非主观的行为作为客观性要素( 依旧是在同一个逻辑思路展开反思,不会带来实质性的结论) .
( 三) 从意识形态角度: 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批判
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的导论中指出:“一度似乎过时的哲学由于那种借以实现它的要素未被人们所把握而生存下来。总的裁决是: 它只是解释了世界,在现实面前畏惧不前导致它弄残了自身。”[1]阿多诺认为,哲学没有提供应有的理论场所,最终导致“被无限耽搁的实践不再是对自我思辨进行起诉的法庭,毋宁说它是权力执行机构为徒劳地堵满任何批判的思想而使用的借口,尽管变化着的实践需要批判的思想”.[1]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阿多诺认为,马克思所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今天已经发生了改变,无产阶级革命已经不可能发生。受阿多诺对“同一性”批判的影响,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引用了阿多诺在《三棱镜: 文化批判和社会》中的观点: “把思想意识吸收到现实之中,并不标明‘思想意识的终结'.相反在特定意义上,发达工业社会较之它的前身是更为意识形态性的,因为今天的意识形态就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之中。”[3]
可以看出,意识形态已经不仅仅渗透到了生活方面,而且还把阶级革命的斗志力也给消解了。从阿多诺这一思想脉络来看,阿多诺应该是具有革命性的人物。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阿多诺承认实证主义的不合理之处,他同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更彻底地否弃实证主义,从而树立起激进学者的一面。
但在德国 1969 年的造反运动中学生利用他激进的社会理论展开实践时,他却感慨道: “当我建立我的理论模式时,万万没有想到人们会用燃烧弹来实现它。”[1]当然阿多诺这一表态受到学生们的谩骂和袭击,从中可以看到阿多诺的理论和实践是相脱节的。
二、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中的实践观在理论层面的体现
阿多诺否定辩证法中的实践观在理论层面主要体现的内容为主体、概念和自由。因为阿多诺否定辩证法是一种反体系,依靠逻辑一致性手段,不被同一性所控制的事物的观念来代替同一性原则,代替居于最上位至上性概念的思维理路,这恰恰是对传统哲学中关于何者为第一性探讨的批判。何者为第一性,并不是世界原原本本的真实存在而是通过哲学家的思维构造起来真实存在的“假象”.阿多诺正是通过揭示假象背后的真实存在,使主体也采用否定辩证法的思维分析存在客体。而阿多诺的概念恰恰是这种假象的总体概括和描述,透过假象的概念遮蔽住主体去认识客体的真实存在,而概念也是“同一性”的理论体现。正是因为主体被这种假象概念所遮蔽,从而采取了错误的思维逻辑导致主体被假象问题所蒙骗,最终的结果是走向了虚假的自由。而主体对问题解答的意识最终取得相应的结果---自由中间的桥梁则是实践。实践不是在历史活动中本体性的元素,从而使实践用来固化某物的行动轨迹。而真正的实践是一种活动方法和解释原则,不是对原事物原本的存在加以定义。其中实践观的体现是主体通过实践使主体在思维中进行概括和总结形成概念,通过概念指导主体的进一步实践,以此类推最终达到主体的自由。
而阿多诺在结合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四者各自是相互可以独立成体的要素,他们的活动可以在自身所属的范围内结合他们自身特点来发展自身,这无形当中可以看出阿多诺破坏了从总体性上观察四者之间的联系。所以分析的四者的“真实性”有待于在分析中体会。
首先,分析这一过程中实践主体的“真实性”.阿多诺在“主体还原的转变”中指出: “认识论的反思的主导倾向是越来越把客观性还原于主体。”而这里的主体“不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言的作为实践与认识统一的主体,而是观念主体”.[4]如果观念的主体要想还原成现实的主体就必须依托“附加物”.而阿多诺的实践主体是这种主体观念和附加物的结合。
摘要:通过钱学森之问,我们对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于杰出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学校、以人为本、创新精神的角度来研究对策。关键词: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对策一、引言:从钱学森之问说起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
一、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定位与学术研究的关系问题1.自然辩证法教育中基本理论的特质---确定性众所周知,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奠基的一门科学,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是统一...
最近,有一种观点大有渐趋流行之势。这种观点是:科学技术哲学和自然辩证法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学科。这种观点似是而非,而且涉及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和正名问题,事关重大,很有必要予以辨明。一、科学技术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是既成的历史...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1873—1882年间历经十年但最终未能完成的一部哲学手稿, 由10篇论文、169个札记和片段、2个计划草案, 共181个部分组成。...
一、引言虽然在高中和本科的一些政治课上已经接触过过自然辩证法,但是这些课程都只是粗略的提了一下,并没有详细地介绍。这学期开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让我对自然辩证法有了更深层面的了解,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对我们的思想形成、科学认知、思...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一种,与它同属于一个范畴的还有历史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有最高意义的普遍性,它对应的是整个世界,反映的是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普遍联系。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
用逻辑分析的视角分析自然辩证法这一大门类下整体论的某种理解, 着眼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从认识方法论和本体论层面进行分析, 以促进对整体论命题更加深入的认识。...
摘要:科学是我们现代社会赖以发展的有力保障,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使得人类文明提升,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但辩证的看,万事万物的存在都会产生他们的对立面,科学的对立面就是反科学、伪科学。自从科学诞生的那天起,反科学和伪科学也就应运而生,科学注定...
忽视甚至歪曲黑格尔哲学之于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影响,是造成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直接原因。这集中体现为,以非反思的形式解读马克思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批判。而后者毋宁是在理论思维缺席的情况下,对哲学基本问题采取常识性理解的后果。如此一来,黑格尔的全部遗...
近些年来,中国学界关于辩证法的研究十分热烈,相关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对辩证法诞生的历史渊源,内涵的理论澄清等问题都做出了详尽的论述,但少有抽身出来审视哲学家自身理解辩证法的一般范式。托马斯库恩曾对范式这一概念做出确切的规定,即一科学共同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