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中“复感证”范畴。2012 年9 月~2013 年 10 月我科口服“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加味”治疗 38 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象:为我院 2012 年 9 月~2013 年 10 月我科门诊患者 72 例,其中男性 32 例、女性 40 例,年龄 18 个月~12 岁。临床表现:神疲倦怠、面色少华,纳少、反复感邪,常自汗出,恶风怕冷,鼻塞流涕,发热不甚,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所有病例均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与处理原则》。
1.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38 例和对照组 34 例。对照组予增强免疫力、抗过敏,必要时予抗病毒、抗细菌等治疗。观察组口服“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加味”(药物组成:黄芪、防风、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木香、甘草),每剂煎服 2 次,1 剂/d。
1.3 疗效判定:①治愈:1 年内未重新发病;②好转:1 年内呼吸道感染减少 1/2~2/3;③无效:1 年内呼吸道感染减少不足 1/2。
2 结 果
通过门诊治疗及门诊随访,两组治愈好转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治愈 13 例,好转 18 例,无效 7 例,治愈好转率 81.6%。对照组:治愈 8 例,好转 10 例,无效 16 例,治愈好转率 52.9%。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愈好转率方面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1】
3 讨 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中“复感证”范畴。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为外邪所侵而伤及肺脏,导致肺失宣降;小儿禀赋不足,素体虚弱,以肺、脾、肾三脏不足表现尤为突出,若反复感冒,易伤正气,导致肺脾气虚,《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气虚致肺卫不固,外邪易侵,肺卫不固常自汗出,反复感冒;面色少华,恶风怕冷为肺气虚证;舌淡苔薄、脉细弱为气虚之象。小儿脾常不足,脾气虚,感受外邪后,阻滞中焦,故神疲倦怠、纳少。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免疫系统不成熟,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各种原因造成小儿呼吸道对刺激、感染免疫力下降;同时小儿呼吸道黏膜柔弱,富于血管,抵抗和清除病菌能力差,导致小儿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
观察组口服“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加味”。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补气,防风祛风护卫,党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陈皮、木香理气助运,全方共奏健脾补肺、益气固表之功,达到症状缓解,同时恢复小儿正气,促进脾肺健康。《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减少再次发作,避免病情反复。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通过口服中药治疗,在治愈好转率方面优于西药治疗,可见口服“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明显优越性。
参考文献
[1]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2]中华儿科学会.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与处理原则[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8
小儿遗尿症俗称尿床,指3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疾...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疾病患儿通过环磷酰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时,会造成免疫球蛋白丢失,同时会使患儿发生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患儿主要有多频率发生身体多位置感染的临床表现为主。患儿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给治疗带...
小儿腹泻在儿科属于常见...
高热是儿科常见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与其生理特点密不可分,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稚阴稚阳最易感受外邪,化热最速,且其心常有余、肝常有余邪气最易嚣张,邪正交争剧烈,则易于出现高热。在多年行医中深知小儿高热须及时用药,以防变生他证,且须中病即止,...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笔者运用运脾醒胃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76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儿,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川中厌食的诊断,并排除肝炎、结核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器质性疾...
《伤寒论》中记述,发热、头痛为太阳伤寒八证之主要病候,宜用麻黄汤主治。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多因外感风邪所致,以发热、头痛、恶寒、鼻塞流涕、咳嗽等为主要症状,具有热证多寒证少、年龄愈小兼证愈多的特点...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出不畅。便秘既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本病在幼儿较为常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看似小疾,但却因便时努责,易发肛裂或痔疮,部分患儿...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小儿脾胃薄弱,无论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均可引起脾胃功能紊乱失调而发生泄泻。结合临床多以热性腹泻为主。小儿具有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和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故感邪之后多从热化,脾虚水湿不归正化,湿热交蒸壅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