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职会计专业校本研究的实用性、层次性和理论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6-24 共3004字

论文摘要
    对于普通的会计教师来说,教而优则学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中教是第一位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再搞问题研究。理论研究不是科研人员的专利,普通的会计教师也可以致力于学术研究。

  校本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校本研究来自于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是教师在教学中产生和发现问题后一个一个攻关的过程和结果。它更多的是来自于教师个人的兴趣。教学使教师产生困惑,问题促使教师产生解决它的动力。问题解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使教育者感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实和成功。开展好校本研究是完善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

  一、校本研究的实用性

  校本研究要立足于本职,解决本校及本职的实际问题。教师校本研究的目的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校本研究的成果要能够为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服务。校本研究源自于教学实践,也必须回归于实践。如,管理会计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税前利润差异转化公式的推导,在管理会计实务中通过具体实例或文字揭示,要么过于烦琐,要么过于抽象,给初学者带来诸多困惑。笔者从两种成本法下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出发,直接推导差异转换的规律,并总结记忆的口诀,供管理会计教学者和初学者参考。该成果可将 90 分钟的教材内容 10分钟解决,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具体推导过程参见《财会月刊》2007 年 10 期《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差异的算式推导》)校本研究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教育教学的反思。校本研究是实验性研究而非文献性研究。校本研究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查找资料形成论文不是校本研究,校本研究的侧重点在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具有可操作性。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问题的发现很重要。问题应来自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所以教师要养成实践经验积累和教育教学反思的习惯。尤其是要写好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是对备课、上课的反思和内省,包括对本节课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加以点评,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事故加以剖析,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方式。基于此认识,只要用心揣摩,每一节会计课都会有教学心得。

  二、校本研究的层次性

  校本研究是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和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和经验的升华。校本研究的课题要小而精,切忌大而全。校本研究的立足点首先是为教育教学服务,要以此作为基础。从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着手,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逐渐形成自己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校本研究的课题内容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拿来主义,即先进经验在本校的应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与本校、本职相结合。二是创新精神,即对自己多年实践经验进行总结。调研发现问题,实验研究解决问题是校本研究的主要内涵。基于以上认识,可将学校教师校本研究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科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和专业的班级管理、教学教育性研究;二是专业的课程改革、教材研究;三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究。下面从学科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角度谈谈会计专业校本研究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1. 设计会计学科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教、学、做合一。温家宝在大连考察职业教育时指出教、学、做不是三件事,在他看来是一件事。他又指出,做中学是真正的学,做中教是真正的教。杜威、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已经再次成为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

  (2)要加强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所采取的重要手段。加强组织教学环节对于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习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要有组织地开始,有组织地结束,组织教学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3)要加强学法指导。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及识记的方法。课堂教学语言要通俗化,做到浅例释义,努力使远处的东西近处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采用比较式教学,如开展会计主体转换与逆向思维训练,建立学科纵向与横向知识间的联系。

  (4)要加大巩固练习的力度。题型要多样化。

  做到当堂内容当堂练。即时巩固,要以重复性练习为主,并精心选择一定的变式性练习。

  (5)要加大反馈力度 . 开展双向、多向交流活动,及时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过程,做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 关于课程设置需要解决的问题

  (1)是以就业为导向,还是以升学为导向,或是两者统筹兼顾(其实兼顾,可能都做不好,所谓特色,主要源自不能做到兼顾)?如果以就业为导向,课程按工作实际来设置,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和学什么;如果以升学为导向,升学考什么就教什么和学什么。

  (2)是服务全体,还是服务大多数,或是只为少数学生服务?如果多数学生升学,以升学为导向设置课程;如果多数学生就业,以就业为导向设置课程;如果少数学生升学,只能是额外补课来满足需求。

  (3)是沿袭学科教学,还是项目教学?如果采用项目教学法,就要选择出纳岗位实务、报税员岗位实务、记账员岗位实务、报表岗位实务等教材。

  三、校本研究的理论化

    要注意校本研究的形成性与终结性成果的总结、归纳与推广。经验材料的总结或论文的撰写可从三方面作为突破口:

  1. 原始创新。文章内容独一无二,是别人所没有的,且能自圆其说。如“产品成本还原方法探究”,在各类《成本会计》教材中,一般均按照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资料进行还原。笔者认为,在产成品均在本月生产完工的半成品基础上加工完成,这样的情况下,按照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资料进行还原的结果是精确的;但是如果本月完工的产成品,不仅仅是在本月完工半成品的基础上加工完成的,还有以前月份完工的半成品进一步加工而成,在各月成本水平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再按照本月完工半成品资料进行还原,还原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因此,必须对传统成本还原的方法予以改革,以保证还原结果的真实性。笔者结合具体实例提出四种成本还原的方法,即区分本月前月还原法(精算法)、前月本月汇总还原法(简算法)、以本月半成品资料还原法(简单法)以及以半成品定额资料还原法(定额比例还原法)。

  2. 比较研究。如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会计处理的差异消除,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第五条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此规定,当前在以存货和金融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实务处理上存在两种处理方法,在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尽管按照准则的规定正确区分了债务重组损益与资产转让损益的界限,但笔者认为两种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比较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对策。

  3. 应用研究。如成本会计顺序分配法分配顺序的确定,该如何排序?是按实物量的多寡,还是按价值量的大小进行排序?在当今成本会计教材上无论是在文字的表述上还是在具体的实务处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给初学者带来诸多困惑,必须加以规范化,以确保成本费用分配的可验证性。

  笔者分别从单向交流、双向交流的角度对排序问题作出规范,并总结了按提供劳务多少确定分配顺序或按受益大小确定分配顺序的一致性。

  [ 参考文献 ]

  [1] 彭广林 . 产品成本还原方法探究 [J]. 财会月刊,2008(11)。
  [2] 彭广林 .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差异消除 [J]. 财会月刊,2009(1)。
  [3] 彭广林 . 浅析辅助生产费用分配顺序的确定 [J]. 财会月刊,2007(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