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中医诊断学论文

张沛霖脉诊学术经验刍议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王花蕾;段晓荣
发布于:2022-11-23 共3744字

  摘要:张沛霖主任临证注重脉诊,将三部九候脉诊法贯穿于针灸的全过程,并运用脉诊指导针刺治疗,进行辨经论治、针刺取穴、针刺补泻,以及评定针刺疗效,具有取穴少、疗效好的特点。该文总结张沛霖主任临证脉诊学术经验。

  关键词:脉诊;针刺;三部九候;张沛霖;

  张沛霖,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第1、3、4、5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沛霖主任家学渊博,家族世代行医,擅长针药并用,第1代行医始于明末清初,至张沛霖主任已是第5代,其父用针以少而精着称。张沛霖主任从小跟随祖父、父亲学习中医,后师从中医名家章次公、朱小南等名家,其临证注重脉诊,将三部九候脉诊法贯穿于针刺的全过程,现介绍如下。

  1 三部九候脉诊法

  三部九候脉诊法又称遍诊法,最早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其曰:“帝曰:何谓三部……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张沛霖主任继承《黄帝内经》三部九候脉诊法,上部天诊查取头维,属颞浅动脉,候头角之气,称太阳脉;上部地诊查取大迎,属面动脉,候口齿之气,称大迎脉;上部人诊查取耳门,候耳目之气,称耳门脉或耳前脉;中部天诊查取寸口,属桡动脉,候肺之气,称寸口脉或太阴脉;中部地诊查取手阳明之阳溪,候胸中之气,称合谷脉;中部人诊查取手少阴之神门穴,属尺动脉,候心之气,称神门脉;下部天诊查取足厥阴之太冲,候肝之气,称太冲脉;下部地诊查取足少阴之太溪,候肾之气,称太溪脉;下部人诊查取足阳明之冲阳,属足背动脉,候脾胃之气,称趺阳脉[1]。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张沛霖主任用针之前,必先诊脉。在三部九候脉诊法指导下,张沛霖主任临床常用脉为太阳脉、耳门脉、大迎脉、寸口脉、神门脉、合谷脉、太冲脉、趺阳脉、太溪脉。张沛霖主任通过观察、比较9部脉的充盈度、流利度,指导针刺取穴和针刺补泻。张沛霖主任将脉象分为浮、沉、迟、数、滑、涩、虚、实8种,其中虚实为总脉,为脉的充盈度;浮沉为脉的形态,用于定性;迟数定寒热;滑涩为脉的流利度,用于定量[2]。张沛霖主任注重以常衡变,揆度奇衡,找出太过或不及的、异常的、病理的阳性体征,作为辨经脉、辨补泻的依据。同名脉象左右比较,异名脉象上下比较,过大与过小均为异常,提示为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张沛霖主任已形成具有张氏特色的,以脉象指导针刺取穴及补泻手法的理论系统。

张沛霖主任

  2 注重耳门脉、寸口脉、趺阳脉的上下比较

  《难经》言:“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素问·五脏别论》言:“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灵枢·经脉》言:“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张沛霖主任认为耳门脉、寸口脉、趺阳脉脉势比例为1∶2∶3,则为顺,若耳门脉比寸口脉、趺阳脉大,为气逆于上,需泻上;若趺阳脉较寸口脉、耳门小为气陷,提示脾胃气不足,宜补下。

  3 通过脉诊辨经取穴和针刺补泻

  《灵枢·根结》言:“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脉象也应左右、上下平衡。张沛霖主任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注重发挥“和”的哲学思想。“和”即讲究平衡,不宜过大、过小。张沛霖主任在针灸治病时,始终以“大则小之,小则大之,以和为度”为治疗原则,脉诊同名脉时会左右比较,认为左右脉象总以持平为度。张沛霖主任喜双手同时诊脉,以更好地体会双侧脉象的细微差异。张沛霖主任指出,临床上凡左右气血偏盛者,脉象会出现左右不平衡的现象,用一侧的脉作为正常脉与另一侧做对照比较,不平衡的一侧来定性,观察寸、关、尺三部脉的大小及比例,脉位是否到位,从而辨经取穴[3]。张沛霖主任通过脉象的正常、有余与不足,以辨经取穴及针刺补泻,如面瘫急性期患者大迎脉盛,宜泻阳明;面瘫后遗症患者大迎脉不出,宜补阳明;太冲脉盛,提示厥阴经气过盛,宜泻;太冲脉弱,提示厥阴经气不足,宜补;趺阳脉不出,为足阳明经气不足,宜补;趺阳脉过盛,太冲脉出,为邪犯厥阴,宜泻;左寸口脉、尺脉脉位不到,为肾气不足,取足少阴经穴位以补肾气。

  4 脉诊后选用特定穴调整脉象大小

  4.1 与头面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相关的疾病

  张沛霖主任首先脉诊耳门脉,对耳门脉大小进行左右比较,同时与寸口脉、趺阳脉对比,认为耳门脉大小能很好地反应头部供血情况,而改善头部供血有利于相关疾病恢复。张沛霖主任擅长针刺补泻通天、络却以调整耳前脉大小。通天是足太阳膀胱经穴,又叫天臼、天白、天目,通为通达,天指位高,通天之意即指足太阳膀胱经经气通达至天部。张沛霖主任取通天升举并引动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之功。通天凹陷,是气机下陷的体征。通天既属太阳,其脉气又与督脉相通,故针刺通天可双向调节二脉经气而收奇功[4]。通天主治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鼻渊等症,然张沛霖主任不拘泥于穴位的常规治疗作用,针刺通天治疗耳门脉弱者,疗效显着。络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由此斜行交百会,入络于脑。络却凹陷,为血虚生风的体征。若针刺通天后耳门脉变化不甚理想,张沛霖主任常配合针刺络却治疗。

  4.2 常用诊脉部位之寸口脉

  张沛霖主任重视寸口脉,寸口脉不足提示患者整体气血不足,辨为虚证。故无论何病,张沛霖主任首先切双寸口脉,以把握患者整体气机的虚实。《灵枢·禁服》言寸口:“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黄帝内经》认为寸口脉象有盛、虚、紧、代之分,治疗原则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难经》曰:“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脉经·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谷神,皆见寸口”,进一步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明·李时珍以左右六部分配脏腑部位:左寸,心、膻中;左关,肝、胆;左尺,肾、膀胱。右寸,肺、胸中;右关,脾、胃;右尺,肾、大肠。张沛霖主任以寸口脉为总纲,认为寸口脉的大小代表身体整体的虚实,擅长用郄门调寸口脉。郄门属手厥阴心包经郄穴,郄是孔隙,门是出入的门户,郄门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流回体内经脉。若患者双侧寸口脉均不足,取双侧郄门,若单侧寸口脉不足,取同侧郄门。多数患者针刺后寸口脉起,若双侧寸口脉未达到一致,张沛霖主任在郄门进行傍刺以加强针感,针毕则脉至。由此可见,分别于针刺前、中、后进行脉诊贯穿张沛霖主任治病始终。

  4.3 常用诊脉部位之趺阳脉

  趺阳脉解剖位置在足背第2、3跖骨间,体表约有2~4cm可触及的动脉搏动。张仲景首先将趺阳脉诊运用于临床辨治中,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次论及此诊法。趺阳脉乃胃脉,候胃,主脾胃病,能预测胃气的存亡,故对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伤寒论》言“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抟,故令气葾,言胃气虚竭也”,故趺阳脉浮为虚证;“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故趺阳脉数为胃热之证;“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故趺阳脉伏为胃气虚,脾失健运之证。张沛霖主任认为趺阳脉不出,为足阳明经气不足;趺阳脉过盛、太冲脉出,为邪犯厥阴,针刺解溪以调趺阳脉。趺阳脉不宜过大、过小,张沛霖主任取解溪针刺,并行补泻手法,至双趺阳脉大小一致。多数患者,针到脉变;少数患者,脉象调整不甚满意,张沛霖主任指出应“待气至,气至则脉变”,待针后10 min再次诊脉。综上所述,脉诊贯穿张沛霖主任针刺的全过程。4.4关于隐脉张沛霖主任治病以“和”为度,认为部分脉象不宜过大,过大则为病,隐隐有之即可,称之为隐脉。张沛霖主任指出,上部天太阳脉、中部人神门脉、下部地太溪脉均为隐脉。太阳脉搏动明显表明头部压力较大,辨证为上实,多泻阳明或少阳以减压;神门脉过大则提示病在少阴,太溪脉盛为少阴经气过盛,均宜泻。

  5 小结

  综上所述,张沛霖主任将三部九候脉诊法贯穿针刺治疗的全过程,将传统理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形成张氏特色的脉诊理论,并运用脉诊理论指导针刺治疗,进行辨经论治、针刺取穴、针刺补泻,以及评定针刺疗效,具有取穴少、疗效好的特点。另外,注重“平衡”,讲究“和”为张沛霖主任临证治病的总纲,张沛霖主任指出脉不宜过大、过小,大则小之,小则大之,以脉诊之,以针调之。

  参考文献

  [1]尹剑文,施静,张沛霖.三部九候诊脉法在针刺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24(24):46,49。
  [2]林忆平,王祥,张沛霖.张沛霖主任学术思想初探[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 ,28(1):3-4。
  [3]段晓荣,何梅光. 张沛霖导师脉诊学术经验介绍[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31(12):1-2 .
  [4]刘炎.通天穴运用举隅[J]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5,20(4):22-24 。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
原文出处:王花蕾,段晓荣.张沛霖脉诊学术经验刍议[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19):43-4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中医诊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