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近年来,大学生生命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从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斗殴致死案到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张家港沙洲职业工学院学生持刀伤人案,再到 2014 年 8 月接连发生的女大学生失联事件以及 2015 跨年之夜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等一系列令人警醒的惨痛事件,给我国高校以及社会中相关职能部门敲响了加强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警钟。 为了更好地维护大学生的生命与安全、家庭的幸福安宁以及社会的团结稳定,2010 年 7 月 29 日,我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该文件明确提出了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标志着生命安全教育已经在国家意志层面得以确立。
目前,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下,全国各高校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身心安全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例如有些高校虽然专门安排了生命安全教育课以保障和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等教育中仅仅重专业教育而轻生命安全教育的趋势,但是,由于这些课程的设置仅仅重在理论层面上的知识讲解教育,对于实践层面上的安全技能教育重视不够,甚至流于形式。 有鉴于此,本文在对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深刻指出当前高校生命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试图阐释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中引入生命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和构建途径问题,最终为当代大学生能够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下,逐步提高自己的生存及避险能力,从而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提供参考。
1 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按照王子朴和李晓天先生在“我国学校体育实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研究”一文中的理解,一般意义上的生命安全教育是指在面对自然灾难、突发性伤害事故时所表现出来的避险能力、自救能力、应对能力,遭遇生命财产侵害时的安全防范、自我保护和防卫能力及临危不惧的心理状态,社会法制观念和抵制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1].
据此,我们认为,对高校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而言,生命安全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解读: 一是侧重理论层面的生命教育,让学生对生命有足够的珍视与敬畏; 二是侧重实践层面的安全技能教育,培养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与素养。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此种内涵的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我国高校开展的情况是怎样的? 存在的主要问题又是什么呢?
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具有较强的应急性教育色彩,它更多地针对在近年来重大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基础之上,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后,临时性突击性开展避险技巧和急救知识培训,而当灾难带给我们的阴影消退时,学校对安全教育的宣传和学习热情也散去了。 这种短时的“恶补”,显然无法从整体上使当代大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总体来讲,当前我国高校的生命安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1 生命安全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内容体系不完善,缺乏教育师资
学校生命安全教育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系统的内容体系,这样才能保障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 生命安全教育是生命安全知识、生命安全情感、生命安全意识、生命安全行为的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最终使学生具有生命安全素质。 当前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注重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防诈骗、防盗窃、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主要针对学生个人安全知识培训,忽视了生命安全理念、情感、责任和文化方面的教育,主要侧重于保障大学生自身的安全。 教师对生命安全知识的储备不够,许多教师没有参加过系统的生命安全教育培训,不能保证教育效果。
1. 2 作为生命安全教育的主体不明确,职责范围模糊,缺乏保障制度
目前高校没有明确生命安全教育的主体,导致职责定位模糊,再者没有相应的制度跟进,难以保障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各高校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都依赖领导意志的自主决策,多数学校以保卫处或学生处为主,有的学校干脆把生命安全教育交给各个学院,这样多元化的教育主体和职责的模糊定位直接影响高校生命安全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和实效性[2]. 大多数高校只有在每年的安全教育活动月或者安全活动日随便找个安全教育主题开展单一的活动,不考虑活动的效果,为了就是应付上级职能部门的检查,造成生命安全教育表面化和形式化,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1. 3 生命安全教育没有得到教育者足够重视,缺乏技能实践和演练
生命安全教育没有受到教育者足够重视,在认识水平和实践程度上均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理论化、概念化、教条化等特点,当前的应试化功利化教育片面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可有可无,甚至认为不是教育内容,只强化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灌输,对生命安全教育忽视和淡化,造成大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认识淡漠。 多数高校平时只注重校园外在的安全防范管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缺乏伤害防范技能的实际操作和演练,例如制定一条条禁令,组织一两场生命安全宣讲就算是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 孰不知,这种枯燥、呆板的教育方式即便是入了学生的耳也很难以入其心。 单一的你说我听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果,当灾难来临时,学生没有足够的安全常识和基本技能来应对灾难,造成悲剧的重演。 尽管职能部门在大灾或重大事故之后总结了不少应急避险的内容与方法,但在实践途径上还是摇摆不定,难以找到一种奏效的根本途径。
1. 4 生命安全文化有待培育,缺乏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高校领导和职能部门不重视生命安全教育,主要采取应急性的生命安全教育形式。 缺失相关制度和法规的支撑,缺乏长效机制[3]. 另外,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体系不完善且创新性不够,教育形式单一,难以形成校园生命安全文化。 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一直没有应有的位置,即使搞点安全教育,由于对建立科学有效生命安全教育体系认识不足,顶层设计缺陷造成没有专门课程设置、缺乏师资与教材,学生安全教育和能力培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教育内容带有随意性,学校到底采用什么形式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缺乏主体渠道,没有科学系统的生命安全教育统一规划和设计,使生命安全教育变成形式教育。 因此,如何实际的、系统的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完成生命安全教育,使学生具有生命安全素养和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并建立起生命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当前高校面临的突出问题。
2 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关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针对校园中出现的暴力事件曾说过: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准则。 ”不言而喻,袁贵仁部长这句话明确指出了教育与生命之间的关联,教育应该以生命为本,教育首先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高校体育课作为培育合格大学生的基础课,主要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运动为了健康,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生命健康,两者教育存在着内在紧密的本质联系。
高校体育教育和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看似一对矛盾,其实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 近年来有些学校打着“安全第一”的旗帜,取消了校运动会中长跑项目、跨栏等传统运动项目,体育课“宁让学生坐死,也不让学生跑死”,只做简单的活动,甚至军训的内容都大打折扣,表面看起来体现人文关怀,实际上就是一种危险的信号,是生命安全观的短视行为。
危险与安全是辩证的,现时的安全预示着未来的危险,现在的危险又能保障以后的安全。 所以,生命安全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学校体育教育又是生命安全的基础[1],学生的生命安全是需要通过高校体育教育来保障实现的的,二者在理论和现实层面都是高度辩证统一的。
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前提。 生命不保,安全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教育的准则,高校体育以“健康第一”为理念,通过课程教学和体育活动为手段,形成强健的体魄,在拼搏和协作中体验生命的意义。 生命安全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只有生命得到安全保障,才能实现依附其上的一切。 体育运动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和适应风险社会的发展,在今后整个生活方式之中起调节作用,造成生活方面的安全健康效应。
第四章生命安全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建构4.1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构建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4.1.1坚持以学生的现实需求为主要原则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具体选择上要以学生的生命安全为基本出发点,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主,要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学生的...
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2.1生命安全教育概述通过文献查阅,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关于生命安全教育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例如:马忠利(2011)在《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增设生命安全教育方向的思考》一文中指出: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教育是人们认知生命、保护生命,回避风险、抵御危机,提升生命质量和获得生命价值的一种理论体系及人身安全技能教育。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下,生命安全教育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研究热点。生命安全教育在实...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和2014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和2013年底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563.2973万和2647.4679万;毕业人数分别为:643.8576万和747.8009万[1].绝大多数的高等学校位于城市,决定了大学生在读期间主要的生活空间处于各...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5.1结论5.1.1我国学校教育现有的生命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各级学校普遍选择通过班会等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归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以及家庭...
摘要:时下自然灾害、校园伤害事故以及各种社会危险因素不断增多,加之现代学校教育和社会对个体成功的重视,忽略了生命意义的探寻。尤其是我国现在典型的412家庭模式,一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孩子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从生命安全的角度来探寻学校...
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寻求生命的定位与归属,使学生更加尊重生命的价值。生命是珍贵的,也是美好的,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然而,纵观中外历史,漠视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第一章绪论1.1选题缘由1.1.1生存质量的忧思为何而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把握都不一样,正确理解生命的真谛,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认识生命的意义对个体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
残障学生是个特殊的、更需要关爱的群体,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悉心培育残障学生,让他们逐步融入到社会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