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审计论文 >

改善公司财务审计现状的有效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5-01-09 共2552字


论文摘要
 企业运营中,经济和效益是财务活动的主要目的。

  近几年,随着企业数量、规模的增加,企业内部出现诸多财务问题,社会将企业财务作为重点规划的内容,保障企业在社会上的效益,因此,推进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进行,以此作为约束、控制财务的有效手段。事实证明,改善财务审计的现状,对企业的运营、发展具备较深远的价值,着实提升企业的各项能力及水平。

  一、提高企业财务审计的重要性

  1.审计为企业营造内控环境

  审计可以根据财务因素,实行硬性分析,提出财务运行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因素,促使企业运行处于控制范围内,避免财务风险的形成。因此,通过审计,可以为企业提供可靠的环境,不论是在财务审核,还是在财务优化方面,都可有效的规避风险,提升环境对财务的控制能力。

  2.审计可优化财务目标

  企业会在特定时期内,制定有效的财务发展目标,促使企业获取效益,为避免财务目标的盲目性,利用审计重点对财务发展的各项因素,进行梳理、核算,优化财务目标,将审计核算作为财务发展的硬性环境,以此保障目标的准确性。

  3.审计提升财务效益

  通过对企业实行审计处理,可有效发现财务中隐藏的风险,在风险的影响下,可促使企业遭受不同程度的财务损害。只有通过审计,规避财务风险,才可避免企业受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而为企业节约部分财务,防止由于财务错误,致使形成企业损失。

  二、企业财务审计的现状

  1.审计不能满足财务的多方需求

  审计属于独立性的财务部门,主要是为企业财务提供公正的标准。目前,财务审计的现状,并没有体现审计的多方价值,不仅没有维持审计独立性,更是导致其在发展中被同化,形成内审状态,严重影响财务对审计的多方需求,进而降低审计的公平性质。

  2.审计缺乏实质的重视度

  企业对审计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原始表面,认为审计只能找出财务问题,影响财务的正常运行,并未意识到审计还可以为企业创造实质效益,因此,企业并不重视审计工作,尤其是在审计部门,不但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而且大部分审计人员来自于财务、会计等部门,着实对审计存在较大影响,轻视审计的工作内容。

  3.审计工作不规范

  审计不仅作用于财务问题的后期,更重要的利用审计,预防财务风险。审计的实质是预防危机,并不是出现危机后,分析危机原因,但是部分企业平时并不注重审计工作,基本是在企业进入风险期,或出现危机情况时,才开始进行审计,在危机的作用下,大多数审计人员只是趋于表面化的工作,未按照规范的审计条例进行,由此无法确保审计处于合理环境内,同时无法保障企业顺利渡过风险期。

  三、改善审计现状的有效措施

  1.深化审计的独立特性

  严格遵循审计公平、公正的原则,体现其对财务的监督性,进而确保财务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因此必须保障审计具备独立的特性,为其提供运行环境。首先利用国家的规章制度为背景,构建特定审计环境,提高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保障其可有效参与到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同时通过构建审计制度,保障财务运行时刻处于监督环境中;其次维护审计环境,针对企业财务,实行大范围的审计管理,重点规划财务运行的薄弱环节,实行审计控制,避免其受外界环境影响,转化为财务风险,由此促使企业内部对审计形成正确的认识,既可以保障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又可以为审计营造独立、权威的环境;最后制定审计计划,企业根据自身财务运行的状态,利用审计计划,规划财务因素,重点排除财务风险,确保财务运行处于正常、合理的状态。

  2.提高对审计的重视度

  第一培养专业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是企业审计工作的基础,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技能,保障专业性,才可避免审计过程中,出现财务误差,重点培养审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通过技能提高审计人员对财务的分析、核算能力,利用素质培养,保障审计人员正确对待财务工作,杜绝出现错审、误审现象;第二保持审计职能,审计职能即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企业财务实行调查,明确财务责任,以维护的方式,改善财务管理,在每一项财务审计中,始终保持审计职能,体现审计与财务的关系,同时提高审计水平;第三提高审计的监督能力,监督是审计的根本,对财务实行审计活动,最主要的就是监督一定时期内的财务运行,将财务活动维持在合法、合规的状态下,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主要以企业财务为中心,通过审计,可以财务目标、制度、计划为审计对象,重点是监督财务活动。

  3.保障审计工作的规范性

  首先规范审计内容,利用国家相关的审计条例,实施严谨的审计手段,确保财务审计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例如:审计部门明确财务审计的内容后,结合国家法律,制定相关的审计计划,必须保障审计流程的规范性,审计时,需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还可在恰当的时期安排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内部人员实行审计监督,但不能实际参与审计工作,以此确保三方约束,保障审计工作的透明化;其次区分财务审计的工作标准,财务审计分为多种类型,基于内部财务运行的要求,必须实行分区审计处理,如:审计财务中的报表,需要检查报表的编制是否具备国家法律效应,由审计中的独立会计部门进行核实,在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审计部门才可给予相关审计,如不符合,直接返回企业,不予以审计;最后保障审计报告的规范性,审计部门完成财务审计后,会在一定时期内,制定审计报告,针对财务问题的细节方面,进行细化分析,为保障审计报告的规范性,审计人员需按照国家规定的流程,制定标准审计报告,标准审计报告即代表审计的全部内容和结论,不仅具备意见性,而且实现审计统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审计人员可备注非标准意见,审计是维持企业运营规范、有效的基本方式。尤其是在财务活动方面,既可以提供可靠的运行标准,又可以避免出现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稳定的帮助。企业逐步提升对审计的重视度,以此维护企业内部的财务环境,避免来自外界,或者内部的风险,影响企业运营,高效益的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利用审计,提高企业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 那英, 綦学铭。 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研究。 中国商界(下半月)。2011(01)。
  2.唐广芝。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02)。
  3.魏胜云。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审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对外贸易。2011(06)。
  4.何岚。浅谈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目标导向运作模式。魅力中国。2012(18)。
  5.林永居。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运作模式探索。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