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企业新三板融资的优化方案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1-17 共321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7 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文章以作者所在工作单位 WSD 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参考国内外相关科学理论,对公司在新三板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研究,分析归纳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最终得出结论。由于行业不同,每家企业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 WSD 公司在新三板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不可能完全代表全部新三板上市企业的融资问题,所以本文没有全面的证据来支持最终的结论。本文属于案例分析型文章,通过与公司相关人员沟通所获得的信息是本文分析的根本,但本文对取得的相关数据缺少实证性的分析,导致文章的信服力下降,以上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7.1 研究结论。

  通过对 WSD 公司的案例研究发现:一方面,作为一个新的新三板上市企业,WSD公司内部控制不理想,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 WSD 公司经营者对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但这也是新三板融资过程中公司必须面对的客观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在新三板上市企业,无论是对监管内控的要求,还是对企业自身发展来说,WSD 公司都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对目前内部控制不足的重视程度,使企业能够持续长远的发展。

  大多数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和 WSD 公司都存在相似之处,所以 WSD 公司在新三板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实也是当前大部分公司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少企业在新三板融资过程中会面临相似的问题,所以基于这些研究与分析得出,如果要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必须首先进一步夯实内控建设的基础,促进企业文化的内部控制,完善企业财务部门的规章制度,以更有效地发挥公司财务部门的作用。要使企业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就必须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增加相关岗位,明确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其次,要优化企业风险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公司应将其划分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企业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对企业内外的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准确地处理公司隐患,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保障,为企业的新三板融资能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稳定、有序地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7.2 研究展望。

  不同企业对新三板融资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很少能够将融资理论落实到实践层面,主要原因是由于每个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及财务融资情况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但本文想为投资者、企业家和相关学者提供一个思路,让大家了解企业在新三板融资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本文结合 WSD 公司新三板融资情况,通过与公司财务会计师进行密切沟通,并与律师协商,最终归纳出有效并符合企业所需的解决办法。以下是对企业在新三板融资的建议:

  (1)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其中原因较复杂,例如公司发展时间短,对建立公司治理机制经验不足,或者对公司治理机制重视程度不够都可导致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而新三板上市后,这些企业逐步进入了稳定的发展期。企业要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要求,应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前提下,优化公司治理机制结构。因此,新三板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首先应充分夯实整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公司的组织管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机制的稳定性,完善业务的实际操作环节,推动相关文化的建设;其次,要在管理层面上,加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思想意识,明确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建立一个全面的内部控制系统,注重培养内部控制文化,将管理意识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

  (2)建立健全公司内部审计职能。

  通过对很多新三板公司的注册资料的研究可以发现,部分新三板上市的企业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职能不足一直是新三板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其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却是个关键性的因素。所以,新三板企业要了解到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性,尽快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完善审计的日常职能,使企业能够及时觉察到内部控制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推动内部审计建设,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3)重视内部风险控制。

  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风险管理逐渐得到重视,资本市场的多元化使企业在新三板融资中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局面,而只依靠主观经验的管理并不足以化解这类风险。所以,在新三板融资中的企业要重视内部风险控制,全面改善公司风险控制环境。

  参考文献:
  
  [1] 白冰, 逯云娇。 中国场外市场发展研究--基于国内外场外交易市场的比较分析
  [J]. 经济问题探索, 2012 (4): 111-118.
  [2]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直击新三板[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0.
  [3] 陈传。 民营中小企业困局与地方政府的应对[D]. 浙江大学, 2010.
  [4] 丁志卿, 吴彦艳。 台湾兴柜市场对大陆场外市场建设的启示[J]. 对外经贸实务,2011 (001): 49-50.
  [5] 工业和信息化部。 "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 2011.9.22.
  [6] 华玉婷。 基于中欧对比分析的中国高新技术园区人才管理信息化规划研究[D]. 同济大学, 2008.
  [7] 李美瑛。 浅谈中小企业筹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 经济师, 2012 (12): 253-255.
  [8] 李溦。 美国的私募制度与私募市场[J]. 产权导刊, 2006 (10): 41-43.
  [9] 李学峰, 秦庆刚, 解学成。 场外交易市场运行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学习与实践, 2009 (6): 31-38.
  [10] 林建。 大交易场: 美国证券市场风云实录[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11] 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 STAQ 简介[J]. 证券市场导报, 1994(04)。
  [12] 麦小茹。 关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问题的思考[D]. 厦门大学, 2005.
  [13] 沈衍琪, 杨汛 .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一览[N]. 北京日报, 2010-03-05004.
  [14] 汤圣雄。 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方式研究[D]. 复旦大学, 2008.
  [15] 唐真龙, 李锐。 上海力推张江高新园区入围"新三板"[N]. 上海证券报, 2011-02-22F11.
  [16] 王佳宁, 罗重谱。 中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与总体趋势[J]. 改革, 2012, 2:003.
  [17] 王如龙, 西米莎, 莫继红。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版, 2007 (11): 74-76.
  [18] 徐敏。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D]. 山东大学, 2012.
  [19] 徐求。 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及对我国三板市场之启示[J]. 2008.
  [20] 杨蓝蓝。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风险控制对我国创业板的启示[J]. 金融经济: 下半月,2012 (2): 8-10.
  [21] 张鸿。 创业板市场的做市商制度[J]. 中国第三产业, 2001 (2): 30-32.
  [22]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2009.3.31.
  [23] Black, Bernard S. , Ronald J. Gilson. Venture capital and the structure of capitalmarkets: banks versus stock market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8, 47:243-277.
  [24] Bozena Chovancova, Tomas Gregor. Over-the-counter Markets and Their Rolein theFinancial System[J]. Finacial Market, 2003(10): 17-18.
  [25] Dierickx I. , Cool K. 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Advantage [J]. Management Science, 1989(12): 1504-1511.
  [26] Ganesh N. Prabhu. Development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Catalysts ofEntrepreneurship in Emerging Economies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 620-629.
  [27] Modigliani F, Miller M H.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investmen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 48.
  [28] Penrose E.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M]. (Third Ed. ) . Oxford,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9] Peteraf.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 -Based View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 (14): 179-191.
  [30] Wegloop P. , Linking Firm Strategy and Government Action: Toward a Resources-Based perspective o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Policy [J]. Technology in Society, 1995, 17(4): 413-428.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