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徐静蕾电影作品中的作者意识探析
【绪论】“作者”视域下徐静蕾电影的特色研究绪论
【第一章】“作者论”及徐静蕾导演概述
【第二章】从主题意蕴看徐静蕾的“作者意识”
【第三章】从叙事风格看徐静蕾的“作者意识”
【第四章】从镜语因子看徐静蕾的“作者意识”
【第五章】从女性表达看徐静蕾的“作者意识”
【结语/参考文献】徐静蕾影片中的个性“签名”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 论
研究意义。
1996 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徐静蕾,以其在电影、电视荧屏中塑造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形象为我们大家所熟知。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徐静蕾,从小家教甚严,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胆小的女孩。1995 年,正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大三的徐静蕾,第一次正式拍戏当演员,接拍了由赵宝刚导演执导的电视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通过参与这部电视剧的表演,徐静蕾积累了一些表演经验。在 1998 年,徐静蕾又接拍了《将爱情进行到底》这一电视剧。剧中,女主角文慧聪颖美丽,再加上徐静蕾的动情演绎,一夜之间这一形象深入人心,徐静蕾也因此成为影视界炙手可热的明星。
1999 年,徐静蕾迎来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参演机会。这时的她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拍摄了由张扬导演执导的贺岁电影《爱情麻辣烫》。在这之后,她又拍摄了《开往春天的地铁》《花眼》以及《我爱你》等几部爱情题材的影片。无论是从影片品质还是观众的接受度上来讲,影片《开往春天的地铁》和《我爱你》的反响都很不错。而在其中徐静蕾的精致表演也使她甩掉了"花瓶"的帽子,真正跨入演技派明星行列,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在《开往春天的地铁》中,徐静蕾是一个处于爱情与现实中的都市女性,而不再是一个情窦初开的青涩少女。她明显褪去了一些少女的青涩,多了几丝成熟的韵味,将女主人公知性成熟的一面刻画的生动准确。也就是凭借这部影片,徐静蕾拿到了第 12 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影后桂冠。
夺得影后桂冠的徐静蕾却并不满足于此,在影片《我爱你》中,她成功突破了以往青春玉女的形象,准确表现出角色更为深入的内在性格,表演丰富细腻,极富层次感。《我爱你》这一影片对于徐静蕾而言不仅是表演艺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她事业的一个新的开始。基于自己在把握节奏方面的优势,徐静蕾对自己的事业方向做了一次重大调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徐静蕾看到了女作家尹慧的一篇讲述母子亲情的小说,大受感动,在半年的酝酿之后,她花了大约 3 个月的时间,创作出了影片《我和爸爸》的剧本。在剧本送审通过之后,徐静蕾开始尝试自己做导演,并因此踏上了导演之路。
影片《我和爸爸》是徐静蕾小试牛刀的电影导演处女作,它获得了第 23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并于次年获得第四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以及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等三项大奖,这无疑让徐静蕾更坚定了在导演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在《我和爸爸》首战告捷之后,徐静蕾又马不停蹄的着手她的第二部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风流的作家在 41 岁生日的时候,收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人在信中讲述了昔日对作家长达 20 年的爱恋,直到最后为作家生下一子仍没被作家认出其身份的悲惨爱情故事。整个影片流淌着一种安静平和的气息,对女性细腻情感的细致描写与原著一脉相承,并善于运用色调、音乐渲染怀旧感伤之美,这充分彰显了徐静蕾在影片执导方面的独到之处。这位年轻、漂亮并以此片向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致敬的中国女导演,正是凭借这一影片征服了向来唯艺术至上的西班牙评委,获得了第 5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6 年,在导演之路上一直风调雨顺的徐静蕾,自导自演了由王朔亲自编剧的她的第三部影片--《梦想照进现实》。这是一部仅消费 600 万制作费的小成本"小众电影".它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类型片,不符合大众的观影习惯,不以高票房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导演风格。这是一部探索式的电影,也是徐静蕾作为导演的一次全新的尝试。
2010 年,一改先前浓重"文艺范"的徐静蕾,带着她的第四部影片《杜拉拉升职记》横扫院线票房,成功成为进入"亿元导演俱乐部"的中国第一个票房过亿的女性导演。徐静蕾和这部电影也在 2010 年第 6 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中获得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同时也是第 5 届巴黎中国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2011 年,徐静蕾的第五部电影《亲密敌人》上映,这依旧是一部延续《杜拉拉升职记》风格的职场影片,在上一部电影原班人马升级的基础上汇集了两岸三地的明星阵容。自从上一部以 1.5 亿票房收官后,徐静蕾的电影便披上了商业片的外套。
在中国影视界,从"演而优则导"成功过渡的女演员不多,最后成为优秀女导演的,更是屈指可数。徐静蕾作为中国第六代的新锐女导演,在不到 10 年的时间里,至今为止已经自导自演了五部影片,分别是《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杜拉拉升职记》和《亲密敌人》。在她的这五部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母题,那就是关注女性的成长。徐静蕾电影的叙事风格,也表现出一个明显的转变,从浓重文艺范甚至有点小资的艺术电影转变为流行、时尚的商业大片,这也让她顺应时代潮流获得了可观的票房。
徐静蕾是一个创作性比较强的导演,她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研究空间。但是由于她还是一个电影界的"新人",就目前而言有关于她的研究比较匮乏。在"作者"视域下对徐静蕾进行研究的更是屈指可数。
本文将另辟蹊径, 以"作者论"为指导,以徐静蕾个人为出发点,结合她的五部影片《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杜拉拉升职记》、《亲密敌人》展开论述,在"作者"视域下分析徐静蕾电影的特色,探寻徐静蕾在五部影片中的个性"签名",从而把创作者独立化,具体化,更加明确的给她在电影史上定位。
研究现状
通过对徐静蕾导演电影资料的翻阅及搜索,笔者发现就目前涉及 "徐静蕾电影"这一主题的研究资料而言,主要研究成果有:《逍遥的渴望--徐静蕾电影的哲学阐释》(2007年 8 月《新西部》),将西方当代女权主义及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伦理道德作为理论的依据,分析了徐静蕾作品的特点--打造让男权主义感觉 "陌生"的女性;《电影中女性主义的现实矛盾--以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2009 年 9 月《开封大学学报》),分析了徐静蕾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女权主义现实冲突,即女性难以挣脱的被动局势以及女性的自虐倾向;《从边缘到边缘--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电影<杜拉拉升职记>》(2010 年 10 月《电影评介》)分析了在男性文化氛围中经由女性特有的生命自悟,表现出的女性魅力和人格,觉得女性终究没法脱离观赏与被观赏的枷锁,也只能由一种边缘退回到另一种边缘。《比较徐静蕾和麦婉欣的导演风格》(《中外文艺》)从影片的叙事风格、叙事结构、拍摄方式及音乐渲染上对两位导演作了比较研究。
《结构与建构--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徐静蕾电影》(《导演评述》)对电影中男性女性形象的解构与建构进行了深入分析。《解析徐静蕾电影叙事母题》(《影视评论》),对徐静蕾电影的叙事母题及蕴含在叙事母题之下的心理喻旨进行了分析研究……将现有的对徐静蕾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主要呈现出两种研究脉络:一是对徐静蕾电影中女性主义的研究,二是对徐静蕾电影叙事母题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在"作者"视域下对徐静蕾进行研究的成果出现。并且大部分资料都是对徐静蕾影片的个别影片进行分析,很少将其看做一个整体。
与资料归纳不同,本文将在作者论的指导下,将徐静蕾的五部电影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徐静蕾作品中稳定但不重复,传承而又变化的独特元素并提炼她的独具特色的个人签名。
第四章从镜语因子看徐静蕾的作者意识视听一体化的呈现,是作为第七门艺术的电影不同于其他艺术的最显著的特征。文学作品通过文字创造了想象的空间,而电影则通过镜语因子将想象变为可观的形象,于是镜语因子成为导演们个人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作者论出...
第一章作者论及徐静蕾导演概述第一节作者论概述一、作者论的界说与沿革徐静蕾的电影总体上表现出了一种对于某种主题和某种角色的偏好与热衷,在叙事模式、镜语因子、女性意识的表达方面也具有其独到之处。因此笔者认为,用作者论方法分析研究其电影是切...
跨界导演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们都已或多或少地登上了大众媒体平台,面对更为广泛的受众。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中,通常站在幕后的导演一职,悄然走向台前,与许多社会名人产生对接。除却早已完成这一身...
结语从徐静蕾的第一部导演作品《我和爸爸》开始,她总是选择不走寻常路.到目前为止,她一共导演了五部影片,每部都个性鲜明,激情四溢。谨记写作本文的初始目的,是为了试图从她这五部不同的影片中探寻出其中的徐静蕾风格,从而审视她的作者意识程度几何。...
第三章从叙事风格看徐静蕾的作者意识在经过几千年的文艺理论发展中,风格一词有着太多太多的含义,概念多样、词义混杂可以说是风格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但是就总体而言,风格往往被解释为一个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特殊的格调和气质,它是每个艺...
一、戏曲导演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怀戏曲导演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着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剧影视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纵观当前的戏剧发展,戏曲作为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发展,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提高戏曲在人们心中...
第2章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安东尼奥尼电影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又被称作生存主义。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他们的哲学,是建立在对理性哲学的颠覆意义之上的学问,是非理性哲学。他们称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为本质哲学.存在主义认为:本质哲学...
摘要曾经,徐静蕾和章子怡、周迅、赵薇合称演艺圈四小花旦,现如今,徐静蕾导演则是大多数人对她的新称呼。从一个年轻的女演员,到成为一部电影中身兼数职的女性导演,这在国内电影界是屈指可数的。作为新锐女导演的一员,徐静蕾始终在坚持着自己的某些个...
第五章从女性表达看徐静蕾的作者意识第一节叙述视角立足女性自我在徐静蕾导演的影片中,女性总是作为女主角形象出场,在整个故事的讲述中也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呈现。影片中的我不只是电影中的主体人物,同时也是影片主要的叙述人承担着叙述功能。影片...
第二章从主题意蕴看徐静蕾的作者意识判断一个导演是否具有作者资格的第一个要义,就是要看其作品序列中是否呈现出具有一定继承性的主题,是否执着于聚焦某种特定的人物群体,是否热衷于表现某种社会症结,是否显示出某种既个性化又易于识别的个人表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