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五位一体”布局的重要一维,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使其成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
自然主义认为人只是动物的一种,不再是上帝旨意所创造出来的万物之灵,而是生态系统的一分子,依循自然的法则而生存,此即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理念:其一,要有广阔的宇宙观,即思维不能局限在地球的生态环境内,而要有更广大的宇宙视野;其二,要有长远的未来观,除了要考虑当下人类的生存外,更要考虑人类未来的生存问题。以上的思维理念,其实就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即生态思维。
在笔者所做的调研中发现,当下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多取材于西方环境教育思想,鲜有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我国古代先哲对于环境的生态思维,虽历经千年,但其理论指导意义和对实践的启发仍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就是尝试回归中国文化的本源,从老庄及儒家的自然观入手,分析其蕴含的生态哲学理念,探讨其对当下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二、老庄的自然观:生态中心论
(一)万物的起源
对于万物起源问题,先秦诸子的回答各异,但是道家的鲜明观点认为万物起源于“道”.老子在《道德经》首篇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子认为人应效法大地,大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要效法“自然”,这种既自由、自主,又自行决定目的地之运作,可以达致和谐有序的生态观。当人以“无为”(不干预)自然界的“法自然”,顺应本性的方式生存,就可以体验到人生命的意义与法则,成为有“道德 ”的人。
( 二 ) 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老子而言,人对自然或物种的态度应该合乎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也就是合乎造物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态度,这段论述简明扼要地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法则:树立不以人为中心的自然观,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法则。
反观庄子,他在《齐物论》中首先提出万物“一齐”的说法,亦即万物是平等的,人不要单从自身的利益、需要出发,也不应以万物对自己是否“有利”或“有用”的关系为着眼点,因为万物并没有贵贱、高下之分。如果这样,就不会造成以人为中心的生态观,反而会形成“天人合一”“万物一齐”的平等生态观,很接近西方以生态为中心的观念。不单如此,庄子在《齐物论》中还提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他以相对性的原理为基础,不再把“人”与“物”分为“主”与“客”,却主张二者平等。庄子的生态思想是超越时代的,在他看来,人、物、身、心、形、神不再二分。
话虽如此,道家的出世态度,以及回避社会制度、无为的政治取向,对现代生态保护来说是比较个人化和消极的,虽可减少人为的破坏行动,对大规模的社会行为却显得软弱乏力。理论虽好,但在实际运作上就流于理想化,曲高和寡,缺乏实效。
三、儒家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
与老庄的思想有别,儒家没有把物视为有灵性的个体,同时亦保留亲疏有别的选择权。下文从三方面来论述。
(一) 万物的起源
儒家对万物起源问题的回答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即儒家认为“天”是万物发育生长的根源,可见天地运行、生生不息是生命开始的根源,所谓“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人作为天地万物的一份子,如何自处?如何与万物交往?应持有什么态度?这都是生态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儒家思想中,人与天有某种合一和连续性,彰显在自然界中的“仁”,也是构建人内在本性的“仁”,因此人是从他内在修养的德性去了解外在的“自然”,这是一种人文化的“天人合一”.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儒家是从德性主体出发说明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而不是对立、对抗或是改造征服,互相竞争。
从儒家的视角而言,人的道德对生态的和谐起着重要作用,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致中和”实现之关键在于育人。儒家与老庄不同之处在于,儒家没有把自然摆在人类之上,老子却把自然高举在人之上;庄子把自然与人放在平等的位置,儒家则把人放在一个比较超然的地位,指出只要能“致中和”,便可与天地鼎足而三,肯定居于万物之上。
在儒家的“人与自然关系”学说中,荀子无疑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支持者,他强调的是人应顺应自然的法则,而不是自以为是地去改变自然的秩序。儒家当中主张人为主体的思想虽然占了主流位置,但仍强调人要以“天地生物之心”为心,这揭示了儒家的自然观,并对人提出了内修外养的道德标准。所谓内修即为要有 “为天地立心”的德性,所谓外养即为在与生态共处的实践中去实现“天地万物一体”的德行。儒家思想鲜明地表达了人与生态平等的观点。
在儒家看来,人高于动物,可见儒家并不支持一个人与物完全平等的关系,人与自然是有区分、有等级的,这是出于实际的考虑,也是较为务实的生活态度。如果不以“仁”为出发点,就会造成生态灾难,所以儒家主张人对生态的态度应是以仁爱之心、恻隐之情、爱护之意去看待之。
(三) 人对自然的责任
在儒家来说,人的心性修养包括与外在世界或社会的参与,不只是职责,更是与个人“成圣”息息相关。通过关顾其他生灵,可以培养“仁”,并达致天人合德的境界,修养成圣人的质量。
至于实践方面,中国古籍中也有不少很好的实例。在孔子而言,他喜爱自然,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充分反映出孔子本人喜欢亲近大自然,享受山水之间的生活。俗语云“爱屋及乌”,即人只有对自然生态建立起喜爱、享受、欣赏之心,才会发出爱护之情,内发地在实践中保护自然、关爱生态,这也是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词发达的原因之一。孟子更进一步视自然界不但是美感与快乐的源头,他强烈反对以违背生态规律的方式行事,同时强调生态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和保障,此即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四、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在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中,有不少前卫、新颖且实用的生态观念和伦理可以指导当代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其中蕴藏的环保理念,由自然资源的运用、生活模式的实践,到人格修养的指南、对万物怜悯之心的培育,以至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等等都有触及,无疑是个多元而有深度的思想宝藏。
儒家自然观教育我们,自然生态是一个生命的系统,由生命的诞生而形成。这不是一个机械式的系统,也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体系,人不但是其中一员,且有份参与万物之化育。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首先要明确人之于生态系统,既是有机组成也肩负着改造自然、发展生态的义务。儒家把重点放在人的修养,体现的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道德“仁”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达到“与万物并存”的理想境界。由此可见,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儒道两家给出的启示是不一样的,儒家强调“仁”的养成,以“仁”之道德境界哺育万物;而道家则以自然的秩序引申入人间生活之中,顺应生态的规律和法则,故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以自然为最高标准,也以崇尚自然为生活的方式,以相对的方式看待物、我之间的关系,可说是不为世界物质、礼教所缚束。反观儒家,其心态是以谨慎负责的态度去生活,关顾自然界,重仁爱,有承担,亲疏虽然有别,对人对物虽有等差,但寻求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崇尚天人合一,枯荣与共,看重实用,具功能性。
先秦的自然观,不论儒或道,都把上苍视为非绝对主宰,他们着重人与天的和谐、合一,是以“仁”或“道德”与自然同盟,不是以管制为主的宾主关系。
道家固然是以自然、生态为中心,儒家虽倾向人类中心的自然观,但重视仁道,以万物为肢体,以“仁人爱物”之心调校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阻止人把大自然视为掠夺的对象,在思想或伦理上解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强悍作风,并以“厚德载物”为理想,以“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为方法,身体力行地调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
生态文明教育,是响应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育实践,是当前教育的一项热门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论道家还是儒家皆重视人与自然的契合,即所谓“天人合一”“与天地万物合成一体”“与万物并存”的观念。儒和道的思想进路虽有不同,但整体思路方向都是以尊重自然、顺从天性、以“仁”或“道德”为出发点,把对自然的尊重与个人的内在修养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人的心与宇宙和谐相通,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当时没有生态危机,也没有迫切的环境问题,只是在这些思想家的意识里有“究天人之际”的勇气,有与万物“同源共本”的情感。今天,这些思想可以成为他山之石,协助我们调校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注入新的元素。
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普适性价值,无论是意识形态功能还是教化功能都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而在近代中国,儒学的普适性受到了西方文化大规模涌入的挑战和中国传统社会解构的影响,在中国文化体系内的地位开始发生动...
一、引言所谓养心,就是指立足于个体之心,探讨如何使个体之心合于天、道,从而重建社会秩序与价值体系。[1]在中国的大量典籍中,古代圣贤都把养心作为养生修为的第一要务,养心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儒家以诚正、仁智养心,道家以虚静、真常养...
清人章学诚把中国古代编纂文献分类目录的要旨概括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古代无数学人为这种考辨事业倾注了无穷的心血,由此形成了贯穿中国古代文献整理活动始终的一种独特学统求得文献秩序所必须遵循的学术准则。然而,这种学统并不是自主和自足的,因为它...
引言在儒家视域中,舜因其恪守人伦之常和践履圣王之道而被尊奉为世人典范,孔子与孟子赞美舜的德行之处俯拾皆是,两者更是将舜所承载的道德价值作为一种文化自觉。①传说舜年二十就以孝称名于世,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更是将舜的孝行列为首位。此外,舜...
礼仪是人们对社会文明道德和社会秩序的一种追求,是由内在道德表现出来的日常行为规范。传统中国的礼仪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举止规范,而且还是包括内在修养的一整套道德伦理规范。传统礼仪文化不仅讲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的内在...
Firstly,Confuciusconsideredrighteousnessincludesmoralmeaning,secondlyshouldincludecompulsorymeans.Confuciusthoughtofrighteousnessistheactionofthehigheststandard.Confuciusthoughtofrighteousnessist...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所体现的“义利相兼, 义重于利”、“真、实、亲、诚、惠、容”正确义利观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和”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 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新内涵。...
1儒家义利观及其近代衍变自孔子创立儒家,便有了关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讨论。义者,宜也[1]义,所以制断事宜也。[2]义即适宜、适当。利者,人之用曰利,指物质利益。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其义利观是重义轻利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居恶在?仁是也。...
十六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转向没落,政治形势恶劣。北有蒙古掠夺,南有倭寇入侵,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市民暴动也异军突起,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在这样腐朽的土壤里,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在悄滋暗长,它的出现如一股新泉注入了一滩腐臭的死水。在这样的...
绪论一、选题意义王符所生活的东汉中后期,君道秕僻,朝纲日陵,随着社会政治危机的日趋严重,官方正统儒学亦盛极而衰,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后汉书儒林传》)面对严重的社会弊端和腐朽的政局,许多儒家学者或愤世横议、针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