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王符思想中的儒道融合特色分析
【绪论】东汉后期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融合研究绪论
【1.1】东汉后期社会政治背景
【1.2 1.3】王符思想儒道融合背景与特征
【第二章】哲学观所透显的儒道融合特色
【第三章】以“无为”补政的政治观
【第四章】隐逸而济世的人生观
【结语/参考文献】东汉中后期儒道融合思潮探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 论
一、选题意义
王符所生活的东汉中后期,"君道秕僻,朝纲日陵",随着社会政治危机的日趋严重,官方正统儒学亦盛极而衰,"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后汉书·儒林传》)面对严重的社会弊端和腐朽的政局,许多儒家学者或愤世横议、针砭时弊,或隐居授业、专致学术。以理性自然、恬淡无为为旨趣的道家思想渗透影响于他们的学术著作和致思倾向中,成为用以补偏救弊、寄托情志的重要思想资源,援道释儒、以儒融道一时蔚为风尚。
王符作为东汉中后期著名的政论家和思想家,其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就是在这种儒道融合的社会时尚中形成的。王符的故乡在凉州安定郡临泾县(今镇原县),属于经济文化落后地区。据《甘肃通史·秦汉卷》记载,东汉时甘肃郡县官学和私学皆以儒学教育为主,一些地方官吏兴办教育、推广儒学,关陇豪族习经颂文蔚然成风,很多避世隐居、授徒讲学的学者以教习经书为主,这些阶层均推动了当地儒学的兴盛,王符思想体系的建构也深受儒学教育的熏陶。作为今文经学的信奉者,王符自称"托于先圣之典经,结心于夫子之遗训",处处以孔子言论和儒家经典为理论信条,单就其思想著作《潜夫论》所征引的"五经"条目来看,相当程度上透露出《潜夫论》宗经、征圣,标举儒学的宗旨。儒家思想观念也占据着王符思想的主导地位,如以民为本、尊贤重能的治政观,教化民心、遏利贵志的伦理观,赞学重实、修身立行的认识论等成为王符思想体系的主要构成。历代官史书志,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崇文总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均将其著作性质归列儒家之属。
从思想渊源及其所处的地域学术环境来看,王符思想体系的建构可以说深受儒学的影响,其对儒家思想传统的继承占据着主导地位,却并不是其思想体系的全部,与东汉后期儒道融合思潮相应的,以儒融道、儒道互补成为其思想最鲜明的特色。
基于时代的因素,汉末社会政治危机的加剧加之所伴随的官方经学的衰落,儒学维护现存社会秩序、文明的基本功能已无从发挥。作为儒者群体而言,不再固守于"门户"、"家法"的偏见,也不再拘守于一经或数经,而是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审视甚至批判传统儒学中不再合乎时宜的消极因素,多方面有选择的吸取百家思想资源用以补偏救弊,本就有与儒家互补内在品格的道家思想因应而盛。另外,受党锢之祸和动荡政局的影响,通经致仕这一人生理想已无以为继,儒者群体丧失了个体价值实现的可能性,遂不再以干禄求进为荣,很多有志向的儒者选择了远祸保身的生活方式,避世隐居,不应辟召。
隐居著述,授徒讲学成为他们的人生旨趣,这其中道家典籍亦成为这部分隐居儒者的研习对象,加之经学教习的影响,学融儒道、援道入儒成为他们著述立说的一大特点,如与王符友善的经学大师马融就注有《老子》、《淮南子》。 王符因其性格耿介不同于俗,不阿权贵,加之政治的腐败和世俗的偏见,以致仕途不畅,竟"志意蕴愤"终生不仕。在其隐居僻乡的过程中,以"潜夫"立言,既践行着道家恬淡无为的隐逸思想,又时刻不忘系心于时政百姓。
清人汪继培在《潜夫论笺自序》中评价王符:"其学折衷孔子,而复涉猎于申商刑名,韩子杂说,未为醇儒。"从王符的思想体系来看,其不"醇"的原因之一在于对当时流行的封建迷信和谶纬神学官方正统思想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揭露和批判,对官方正统儒学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博采众家思想资源,融合贯通于其思想体系中,对偏弊儒学的改造、重构所显现出的不"醇"、"异端"的倾向,恰恰是他超越于正统儒者的地方。
道家思想即成为王符用以补偏救弊的主要思想资源,《潜夫论》中较明显的继承了汉代道家的元气自然论思想,以天道自然无为重新审视儒家正统天人关系;并将"道"这一概念应用于其政治伦理观之中,在治政理念和对君主的要求方面也着重强调无为治政的重要性;对现实弊政理性的分析和揭露中则可以窥见道家批判怀疑精神和辩证逻辑思维方式对他的影响。王符终生未仕,一生都在践行着隐逸而济世的人生观,这其中无不闪现着道家恬淡无为的人生观对他的影响。
无论是受汉末特定历史环境下儒道融合思潮的影响,还是其本身自觉地借鉴吸收道家思想用以对儒学中偏僻的、腐朽的成分加以改造和重构,可以说,以儒融道、儒道思相交互融合构成其思想的主线。通过对王符思想的个案研究,厘清其如何站在儒学的基本立场,以儒融道、援道释儒来建构其理论思想体系,会更有利于我们把控其思想特色,也可以更深切地把握东汉后期儒道融合思潮的特征和影响。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王符儒道融合思想研究
在张运华的《先秦两汉道家思想研究》一书中(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254 页-255 页)认为道家思想是汉代社会批判的重要理论武器,并对王符在《潜夫论》中如何运用道家思想批判社会现实进行了多角度的考证分析:如运用老子"多藏必厚亡"的理论警告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勤俭自律;引老子"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观点希望统治者能够正视自身,由病转化为不病;并将道家的"恬淡无为"、"修身慎行"作为品格标准之一。
刘文英的《王符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 34 页-39 页)是较早的一部对王符思想研究的专著性评传,在分析王符思想特征这一章节中,认为王符明显地继承了儒学的思想传统,但也多方面有选择地吸取先秦和汉初诸子的各种思想资料,为成其"一家之言"来服务。在吸收借鉴道家思想方面,注意到王符在评论时政的过程中,引用老子的"贵以贱为本"观点,强调君主对民众的依赖关系;还将"道"这一哲学概念,运用到政治伦理层面,以说明君臣父子之义。
方军在《王符治道思想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第 173-174 页)一书中认为:"汉末知识分子能够融合儒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为了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寻找世界发展变化的总原理,就要到老庄道家那里去寻找人性自然的理论和世界发展的理论。"王符在对待儒家之外的学问上,表现出通儒的特点,尤其在天道观、君道观和人生观上明显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论文从王符思想中的自然观、治政观和人生观等层面对儒道思想的融通进行了分析:
在自然观分析方面,学者的研究视角多将其与王充的自然观相比较分析。如葛荣晋在《王符哲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1986 年第 2 期)中认为王符的宇宙生成论"脱胎于《老子》而本质上又不同于《老子》",王符不再承认在物质性的"元气"之前或之上存在"道"之类的绝对精神,从根本上排除了神秘主义"道"对宇宙万物的主宰作用,"这无疑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宇宙观。"而且这一"元气"一元论是同当时官方神学根本对立的,同官方钦定的《白虎通义》中认为宇宙之始有"太初"、"太素"之类的神秘不同,王符敢于公开否定这种神学说教,认为只有"元气"才是宇宙万物的最后根源,"这样就在宇宙观上划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并认为王符在批判官方神学的斗争中继承的是王充的元气"自然无为"的思想,但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比王充前进了一大步。王充的片面性在于强调"自然无为"时完全抹煞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王符既否定天意决定一切,又肯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否定了王充的自然时命论,继承了荀子的"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王步贵在《王符的"元气一元论"探析》(《人文杂志》,1987 年第 1 期)一文中也肯定了王符较之王充"元气一元论"的进步之处,在于第一次较明确的把"元气"理解为阴阳矛盾的统一体,以此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过程,从根本上说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实现了阴阳矛盾说和元气一元论的初步结合,弥补了王充物质概念的不足。
李少惠在《王充与王符元气论比较》(《甘肃理论学刊》,1995 年第 6 期)一文中详细比较了二王元气论的同异。认为二王共同之处在于,批判的继承了《管子》、《淮南子》中的元气学说,关于元气范畴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抛弃《纬书》的意志之天,否定了宇宙有始说,皆与谶纬神学划清了界限。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较之王充的元气自然说,王符更高明的提出了元气自化说并吸收了《易经》关于阴阳矛盾的学说,而且"批判地扬弃了《淮南子》和张衡《灵宪》中宇宙生成论思想,把'溟涬'与'庞鸿'合并为一个'太素之时'",这种宇宙生成论思想"已出于向本体论转化的前夕。"其二,较之王充只是从本原上强调元气为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王符则详尽地将元气演化天地的具体过程进行了描述,这与他们关于宇宙天体结构的认识不同有关,"王充倾向于盖天说而王符则比较赞成浑天说".
文章认为,王符的元气论虽比较简单直朴,内涵不如王充丰富,但也避免了象王充那样表现出很多矛盾的地方,而且"他的元气自化论已包含有向本体论发展的因子,这是比王充的元气论更为可贵的地方。"在治政观分析方面,刘文英《王符评传》中论述了王符在政治思想方面继承先秦孟子、荀子君民关系及贾谊"民为国本"思想,包括《老子》中"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之说,提出"民为国基",突出了处在高位的国君对下层民众的依赖关系。同时根据孔子、墨子的"尚贤"思想强调"国以贤兴",并受《老子》、《周易》等辩证思想影响,认为任贤应在危乱未至就先行任贤。认为王符既有"时有推移"的历史感,面对由盛转衰,又同孔孟一样,有着立志以恢复尧舜之道为己任的责任感。
于欣的《王符德论研究》(《聊城大学学报》,2003 年第 5 期)中认为,"王符的德论以儒家为宗,继承发展了儒家的理想人格学说和德治思想,同时兼容了《老子》的道德观和法家的法治思想,也带有两汉时期天人感应论的神秘色彩。"具体而言,"通过批判骄奢淫靡之风,重申了作为君子人格之根本标志的伦理德性;通过批判巫祝迷信盛行,力倡以民为基、知贤用贤、德法并用的仁政德治。"作为汉末社会批判思想家,王符以儒家为宗,兼容道法,表达了颇具社会批判特色的德论思想,"这体现了王符为挽救日趋衰败的东汉统治而广采各家之言的思想特征。"郑先兴《论王符的史学思想》(《史学月刊》,2010 年第 3 期)中认为王符史学思想的性质是政治的、民间的。"将往古先圣的观点作为历史认识的标准,实际上就是将"德义"作为标准,这与儒家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王符引老子"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一说,强调政治的核心虽然是执政者,但是执政的基础却是人民,"由此可见,王符的矛盾论是基于政治基础之上,既融合了老庄无为而治的思想,又吸收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人生观分析方面,《王符伦理思想研究三十年》(该文为孔毅、杨志才在 2009 年中国伦理学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论著)总结到王符的伦理思想经历了一个由道德理想主义到政治实用主义的嬗变。作为儒者,秉持正统儒家以伦理通约善政的一贯精神,许政以善、高扬王道的政治精神,王符的伦理思想对前辈儒家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已成为一种'王霸道而杂之'的混合体。"王继训在《从经学到玄学:以王符、仲长统为例》(《孔子研究》,2005 年第 2期)一文中认为二者在思想上坚守着民本和德化的传统,但内心却充满着苦闷与矛盾:
"一方面以高度的热情关注着现实政治,由义愤发出正义之声;另一方面,又淡泊名利,表现出浓厚的出世情绪。"王符自号"潜夫","不欲彰显其名";仲长统"思老氏之玄虚","在他们心灵深处演绎着儒道两种理想、两个世界的冲突与对决,虽然这场对决早从扬雄就开始了,但到王符等人时已经日趋表面化和普遍化了。"李沈阳在《东汉后期士人的两难境地-王符思想趋向探析》(《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 年第 1 期)中分析王符与东汉后期很多具有退隐倾向的士人不同,"并没有采取道家全生保命的做法,而是在融合儒家'学也,禄在其中'和对道家' 反者,道之动'思想的体悟,反复地说明"'物极必反'的道理。"这些道理坚定了王符对于道德操守的信念。
"虽然道德上的自主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王符道家隐士的倾向,但他没有完全走上'出世'的道路。他的趋向归根到底还是儒家式的,因为面对万恶的社会和目睹的灾难,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良心,而是针对当时的各种积弊提出批评和改革的建议。"王健《略论东汉"潜夫议政"传统及历史影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 3 期)中认为"王符一生与仕途无缘的布衣生涯,并没造就那种无法摆脱的自卑心态。相反儒家'以德抗位'的传统,赋予王符一种自我认同的精神归宿。在更多情况下,王符是运用儒家政治伦理,采取理性分析方法来进行具体的褒贬。"而《交际》篇展示的"鸿鹄高飞,双别乖离,通千达万,志在陂池"的人生境界,字里行间展现出一种道家风骨。
(二)东汉后期的儒道融合
部分论著对东汉儒道融合思潮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注意到王符思想与其间的关系。
例如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通史方面的著作都注意到东汉后期儒、道融合这一学术思潮的影响,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金春峰在《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630 页-646页)一书中认为东汉经学的衰落有时代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其本质上的衰落,一方面,经学本身的发展到了极端和顶点,堵塞了自己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它又为自己找到了向前发展的新路,准备好了自己下一阶段的发展形态,从而自己否定了自己。而黄老思想和老子思想对经学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儒道互补的新的发展形态。""每当社会风俗淫蔽、奢华不实、虚伪之风高涨时,儒者们就会自发地倾向《老子》。
每当有神论泛滥弄得社会乌烟瘴气的时候,儒者们也会从黄老思想寻求治疗和抑止的药方。这与其说是一些思想家的个人自觉,毋宁说是由社会倾向所自发形成的趋势。" 在分析汉末老子思想影响的五个方面中,指出《潜夫论》中所引的"弃利约身,无怒于人","知己曰明,自胜曰强","恬淡无为,化之本也"等观点是对老子思想中俭朴无华、奉尚诚实的道德原则的继承。
论文研究方面,学者关注到了东汉后期儒道之间的互融深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了儒学的理论思维。刘欣尚《汉代儒学的演变》(《孔子研究》,1989 年第 4 期)、惠吉兴《论汉代儒学的社会化走向》(《社会科学战线》,1997 年第 3 期)、张莹《汉代儒学的新发展及其社会影响》(《文教资料》,2010 年第 19 期)等论文认为由于儒、道之间于社会、政治、人生观等方面的差异而使双方的思想理论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儒学在汉代大一统的背景之下,对当时的思想、道德和社会结构发挥了巨大的整合作用,刘欣尚认为,"汉代儒学演变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学术形态如果固步自封,不批判地吸收其它流派甚至敌对学派的观点,则不可能有所前进发展","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兼收并蓄,不断地改造和丰富学说的内容,才能具有生命力,才能有所前进和发展。
"另张运华《道家思想与汉代学术》(《世界宗教研究》,1995 年第 3 期)、王克奇《汉代的道家和异端思想》(《文史哲》,1998 年第 5 期)、王萍《道家思想在东汉中后期的发展》(《东岳论丛》,2001 年第 5 期)等论文探讨了道家学派在汉代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王克奇指出,"汉代道家思想的发展轨迹及与儒家的相互关系,说明了儒道两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一不可的互补作用。"罗传芳的《批判与反思:东汉社会批判思潮的理论意义》(《哲学研究》,2006年第 8 期)中认为东汉中期以后,学术自由便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社会批判思潮的兴起和发展给学界带来了清新的风气。"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兼容并蓄、融会贯通成了批判思想家们共同的理论风格。
"在经学系统内部,古文经学家也在背离传统经学的治学方法,他们遍注群经,致力于学术的融合,还把注意力转向儒家经典之外,如东汉末年马融第一个注释《老子》,对道家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当时朝野上下兴起的'清议'、'交游'之风,更是使学术走出了象牙塔;学者们聚众讲学,指陈辩难,这在经学官学化的时代是难以想象的。"梁宗华在《论东汉后期的儒道融合》(《东岳论丛》,2010 年第 12 期)一文中分析了儒家学者对道家精神的汲取主要表现在现实应用、社会批判、经典诠释等不同层面,认为儒家学者在理论构建方面对道家学说的借鉴,与现实应用相对照,更具有思想史意义。如王符融合了道家思想构筑其政治批判的理论前提,又归本到儒学,"其所表现出的这种二元论倾向正是他欲融合儒道、以道补儒的结果。"三、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对于王符思想的研究、对于东汉后期儒道融合思潮的研究都已取得丰硕成果。本文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剖析王符思想特色及其与东汉后期儒道融合思潮的内在关联,具体分析王符如何立足儒家立场,融合道家思想来为其思想体系服务,厘清道家思想对王符思想的渗透影响程度。东汉后期的道家思想的复兴因特定的历史背景因素,使得当时的儒者群体纷纷自觉地主动向道家靠拢,这点在《潜夫论》中征引、运用道家思想来"指讦时短,讨谪物情"有着明显的表现,作为政论家的王符如何运用道家思想这一理论武器来批判社会现实,也是本文的一个研究方向。最后,作为"潜夫"的王符,一生都在践行着隐逸而济世的人生观,其所坚守的士人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本文所阐述的一个重要方面。
清人章学诚把中国古代编纂文献分类目录的要旨概括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古代无数学人为这种考辨事业倾注了无穷的心血,由此形成了贯穿中国古代文献整理活动始终的一种独特学统求得文献秩序所必须遵循的学术准则。然而,这种学统并不是自主和自足的,因为它...
结语王符所生活的东汉中后期,衰乱的状况愈加严重:皇权式微、外宦专权,导致纲纪废弛、吏治腐败、世风奢靡,而底层民众却是虚匮流离、困厄饥寒。随着社会政治危机的加剧,加速了官方神学经学的衰落:政治上,外戚宦官专权,排斥士人和儒学,皇权对经学的...
一、义,人路也如果将思想或文化间的冲突理解为生活道路选择上的分歧,那么,儒家的生活构想意味着怎样一条道路呢?至少在中国传统思想的脉络里,儒家对人性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是最为突显的。如果我们不再将关注点放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我们将可以看到:关...
1研究背景在中国的历史上,有4种政治领导力模型既在哲学上被提出,又在政治上被践行:①道家模型,该模型在古代被一些统治者实行,主要适用于小国寡民的情境;②法家模型,仅在秦朝时期被推行;③墨家模型,只是被封闭的墨者群体拥护,未在历史的长河中予以延续;④儒...
创造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追求,表现在诸多艺术领域中,有辉煌灿烂的成就。孔子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许多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艺术意境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仁者爱人的孔子儒家思想使人们热爱生活,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感受自我...
儒家思想的发展以魏晋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儒家始于先秦终于两汉;后期儒家起于魏晋盛于宋明。儒家天人观作为其基本学说,在儒家思想的漫长历史中不断地被承继并发展。一、孔子的天人观:知天命孔子身处周室衰微、社会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
一、儒家思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中庸之道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它讲究适度、不偏不倚、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以及外内的合一,这几点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很适用。讲究适度,就要求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不管是方法和力度都要适度...
第三章以无为补政的政治观作为东汉社会批判思潮的代表之一,王符的批判矛头直指哀世中的各种政治弊端,如对君主的昏庸、阉宦之徒的专权乱政、官场徇私舞弊、政荒职怠等社会现实的指讦尖锐而深刻。在批判的同时,王符也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改良的方案,希冀树...
第一章东汉后期时代背景与王符思想特色第一节社会政治背景东汉经光武、明、章三帝六十多年的励精图治,出现了所谓的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的盛世局面。而盛景的背后滋生着腐朽的影迹,自章帝后,哀世之象渐显,到安帝、顺帝时期,衰乱的状况愈加严重:上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