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超级英雄与电影
2.1 超级英雄形象的起源。
2.1.1 时代背景。
上世纪 30-40 年代,似乎全世界都被笼罩在阴影之中。经济大萧条和世界大战不知为多少国家的人们带来了永久不能愈合的创伤。美国民众也无一例外地经受着战争与经济的残酷折磨。"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年中,美国人在国内经历了感情上的大起大落,即从过于自信的乐观精神过渡到谦卑的悲观态度。二十年代的美国生气勃勃,热情奔放,无所畏惧,坚信商业的独创性可以点石成金。
在三十年代,这种生气已云消雾散,人们惊恐地看到,商人的所谓'点金术'结果只不过是巫师的徒弟搞的又一场灾难性的试验。这二十年颇似坐在大型有轨滑坡车里滑行,上坡时,人们欢声笑语,无忧无虑,希望前面的路程更令人激奋。
但 1929 年以后的下坡路却格外陡峭、漫长,背信弃义地把人们的希冀化为一场令人作呕的空想。"辛酸与伤痛之后,人们迫切的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找到可以躲避风雨的港湾。
这个崇尚英雄的国家似乎已经不能从古希腊或者古罗马的传统神话英雄身上搜寻到一丝慰藉。他们渴望新的英雄能够腾空出世、一跃而起,为他们驱赶外部的一切黑暗,带来永不泯灭的光明。人们的需求与呼吁带来了 30 年代文化的转型,他们渴望救世主,渴望心里的救赎。这股呼声被美国漫画界的精英们及时知晓,遂着手创作能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心灵慰藉的超级英雄。
2.1.2 超级英雄形象的诞生。
第一个出现在大众视野的超级英雄便是我们熟知的,1938 年 6 月诞生于《动作漫画》(Action Comics)创刊号的超人。这位穿着蓝色紧身衣、披着红色披风、胸前一个大大的"S"标志、刀枪不入、力大无穷的超级英雄的创作者是两个年轻的犹太人:杰瑞·西格尔(Jerry Siegel)和乔·舒斯特(Joe Shuster)。他们儿时在马戏团的见闻是超人形象的创作灵感。超人形象的诞生不仅仅是应时代之需求,也是古代神话中富有超自然神力的英雄形象再现。"这些救世主的产生并不单纯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变化所带来的危机的结果,而是反映有关土著民族文化中原有文化英雄神话的再现。"超人的诞生开创了"超级英雄"这个漫画类型。当经济危机仍未结束,犯罪率直线上升,美国民众仍旧处在水深火热中时,超人的确给大众带来了美好的憧憬与向往。在这种情况下,超人很快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同时为美国 DC 漫画公司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而他所宣扬的信念:"为了真理、正义、美国道路而战",也非常符合美国人民的心理,超人也逐渐超越了漫画,成为美国的象征及文化符号。
"换句话说,'超人'这一喻象表达的关切是,文化理性痛心于流血漂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忧心于岌岌可危的核毁灭,对日益增长的物质充裕的负罪感,以及对于何者能够作为'救世主'纾解所有这些忧虑一筹莫展产生了与存在于科幻小说起源处同样的文化焦虑。"作为超级英雄"第一人"的超人,他的名字 Superman 成为了之后超级英雄创作的基本概念:拥有一般人无法掌握的超能力的人;超人的外形、着装以及超能力都开创了新英雄创作的模板,成为了之后的超级英雄所效仿的对象;并且,超人最不同于传统英雄的是他和普通人一样需要为了在社会上生存而努力工作,只有当危险出现时,超人才发挥自己的超能力去化解危难,他并没有像古希腊或古罗马的神话英雄那样神秘莫测,远离众人的视线,而是默默地在人群当中守护着和平与安宁。
2.2 超级英雄电影的发展。
2.2.1 超级英雄电影的萌芽期。
在超人漫画形象诞生之后,出版商美国 DC 漫画公司随即便推出了同名广播剧和动画电影。但广播剧和动画电影中的超人突出的是漫画的卡通风格,吸引的是漫画迷们,但这并不能满足更多受众的心理需求。出版商 DC 漫画公司遂考虑让超人以真人形象出现在荧幕中。
1948 年,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 Pictures)以低成本系列电影的形式,首次将超人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 15 章的黑白片,每周上映一章,每章半小时左右,主演是柯克·阿林(Kirk Allyn)。当时并没有高科技的特效,而超人的魅力所在--飞行,成了摄制的难题。受制于技术和成本,制作方最后只好让演员摆出跃跃欲飞的姿势,接下来切到一段超人动画,算是代替飞行镜头。尽管如此,史上第一部超人电影仍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于两年后推出了续集。
这个时期,超人并不是唯一一个被搬上银幕的超级英雄。在超人漫画形象获得巨大成功后,DC 漫画公司又创作出了另一位深受大众喜爱的超级英雄--蝙蝠侠(Batman)。这位身着黑色披风,戴着面罩行侠仗义的英雄第一次出现在 1939年 5 月的《侦探漫画》(Detective Comics)第 27 期中。年轻的漫画家鲍勃·凯恩(Bob Kane)与比尔·芬格(Bill Finger)将佐罗与蝙蝠的灵感注入进这个英雄的灵魂,令他成为一个虽然没有超能力却性格丰富、铲奸除恶的英雄,以期与超人匹敌。随后,DC 漫画公司同样在 1943 年 7 月与哥伦比亚公司携手,以电影短篇集的方式将这位新英雄搬上了大荧幕。分为 15 个章节,平均每章节 20 分钟的电影短篇集制作水平较低,剧情与画面粗制滥造,并不能很好地将蝙蝠侠身上的英雄气概传达给受众。
在之后的 20 多年间,陆续有关于蝙蝠侠的影视作品上映,如 1948 年的电影短片集《蝙蝠侠与罗宾》(Batman and Robin)以及 1966 年的电影长片《蝙蝠侠》。
与此同时,美国漫画界的另一巨头--漫威漫画公司也陆续将自己的超级英雄搬上荧幕,例如在 1944 年将主打英雄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拍成系列短片。
但这个时期在荧幕上出现的超级英雄们,由于受到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原著漫画中所要表达的内涵,甚至有些电影短片的制作者们完全不尊重原著,将超级英雄们的故事改编得面目全非。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好莱坞还不能完全理解"超级英雄"这一概念,更谈不上尊重。所以,超级英雄电影还不能够在电影风格和电影美学上有任何的建树,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成本。
2.2.2 超级英雄电影的探索期。
作为真正以大片形式拍摄的超级英雄电影当属1978年由理查德·唐纳(RichardDonner)导演,克里斯托弗·里夫(Christopher Reeve)主演的《超人》(Superman)。
这部影片不仅令超人真的"飞"了起来,还开创了超级英雄片这一将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引起巨大反响的类型片。
电影《超人》的上映在当时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不得不归功于新好莱坞运动的兴起。一批充满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年轻人拥有了发挥的舞台,例如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和史蒂夫·斯皮尔伯格(Steve Spielberg)分别拍摄出的《星球大战》(Star Wars 1977)、《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都在当时掀起了一股科幻电影风,《超人》电影的横空出世也是顺应这股潮流。
并且,上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民众正遭受着越南战争、水门事件、肯尼迪总统遇刺、黑人民权运动等等一系列政治运动所带来的创伤,《超人》电影的出现恰到好处地填补了人们内心渴望救世主的欲求。彼时的好莱坞终于见证了超级英雄背后潜藏着的巨大商业价值。
各大电影公司开始跟风,环球影业(Universal Pictures)投拍了《飞侠哥顿》(Flash Gordon 1980),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也推出了喜剧路线的《飞鹰人》(Condorman 1981),而 DC 漫画公司也继续推出了衍生电影《女超人》(Supergirl 1984)。这些超级英雄片先后遭到了失败,就连《超人》第三、四部续作也一败涂地。
当《超人》系列电影没落之时,"鬼才"导演蒂姆·波顿(Tim Burton)将《蝙蝠侠》(Batman 1989)搬上荧幕。此部电影中的蝙蝠侠一改之前影视作品中滑稽夸张的形象,以更为冷酷、阴郁、神秘的形象得到了大众的追捧。这部电影作品也更加尊重原著,将蝙蝠侠刻画成一位在黑暗中与罪恶抗争的硬汉角色,在蝙蝠侠的身上没有了像超人一样高大全的形象,他自身也是存在着黑暗面的。这样的人物形象设定更加符合人性,更贴近生活。蒂姆·波顿以他独特的视觉风格赋予了《蝙蝠侠》超现实的传奇色彩,让本片在超级英雄电影中独树一帜。但随后有关蝙蝠侠的电影如《蝙蝠侠归来》(Batman Returns 1992)以及《蝙蝠侠与罗宾》(Batman and Robin 1997)的票房和口碑都十分不理想。
与此同时,漫威漫画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超级英雄真人版电影,例如 1990 年制作推出的《美国队长》(CaptainAmerica)以及 1993 年的《神奇四侠》(The FantasticFour ),但制作粗陋,连在美国上映的机会都没有。反倒是在 1996 年成立了漫威影业后,推出的另类超级英雄电影《刀锋战士》(Blade)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几十年来,一直落后于 DC 漫画公司的漫威公司也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这一时期的超级英雄电影虽然让好莱坞认识到了这一类型电影所存在的巨大价值,但是还没有成为众多类型电影中的佼佼者,还没有令荧幕中的真人形象深入到每个美国民众的内心。此时期的超级英雄电影正走在摸索叙事、影像风格的道路上,两大漫画公司在逐步将自己旗下的英雄搬上荧幕的同时,不断创新荧幕上超级英雄们形象,以期找到能够在艺术和商业上得到双赢的创作模式。
2.2.3 超级英雄电影的繁盛期。
进入 21 世纪后,"9·11 事件"令美国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
美国开始进行全球范围的反恐作战,招致其他国家的诸多不满,超级英雄电影便承担起了为美国辩护,普及推广大国思维的任务。
2002 年,漫威旗下的超级英雄蜘蛛侠(Spiderman)被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Century Fox)搬上大荧幕,并以全球 8.21 亿美元的年度冠军票房震惊整个好莱坞。
这个数字比此前的最高纪录--1989 年首部《蝙蝠侠》的 4.11 亿,翻了一番。在之前《超人》系列的失败以及《蝙蝠侠》系列"虎头蛇尾"的结局都令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对超级英雄电影心无定数时,《蜘蛛侠》的成功着实给了这些电影公司总裁们一颗定心丸。并且,从上个世纪 30 年代美国两大漫画公司的漫画英雄们在60 多年中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粉丝,对超级英雄电影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蜘蛛侠》上映之后,大量超级英雄电影如井喷一样出现,好莱坞巨头们纷纷把漫画改编电影提上了日程,除了已经启动的《X 战警》(X-men)、《蜘蛛侠》系列将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扶植以外,各大电影公司均加强了对 DC 和漫威公司旗下的超级英雄漫画版权的购买,《绿巨人》(Hulk 2003)、《神奇四侠》(FantasticFour 2004)、《钢铁侠》(Iron Man 2008)、《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 2011)、《雷神》(Thor 2011)、《绿灯侠》(Green Lantern 2011)陆续登上银幕,曾经折戟沉沙的《蝙蝠侠》、《超人》系列也被全新包装,重出江湖,新世纪超级英雄电影热潮的大幕徐徐拉开了。
这一时期,另类、边缘型超级英雄也更加活跃,例如:《V 字仇杀队》(V forVendetta 2005)、《幽灵战车》(Ghost Rider 2007)、《闪灵侠》(The Spirit 2008)等等,也出现了反英雄的超级英雄电影如《全民超人汉考克》(Hancock 2008)和《守望者》(Watchmen 2009)等。无论在数量、影像风格、叙事手段上,超级英雄电影都达到了其发展的峰值。大量知名导演也加入进这股超级英雄风潮之中。
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华裔导演李安(Ang Lee)参与指导并于 2003 年上映的电影《绿巨人》,虽然作为一部商业大片,但却融合了来自导演对人类处境的深沉反思,令影片极富哲理性和艺术性;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执导的蝙蝠侠三部曲更是开创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写实风格,获得了学术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这表明,超级英雄电影有极大的艺术创作空间,而且也具有自身的类型美学特色。
2012 年,漫威影业将《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的故事搬上银幕,开启了超级英雄联合作战的新叙事模式。这部电影在全球斩获 13.6 亿美元的票房并成功跻身全球影史总票房前三。《复仇者联盟》之后的超级英雄电影遂改变单个超级英雄为主角的叙事方式,例如《美国队长 2:冬日战士》(CaptainAmerica: TheWinter Soldier 2014)、《复仇者联盟 2:奥创纪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 2015)、《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 2016)以及即将于 2017 年上映的《正义联盟》(The Justice League)。不难看出,超级英雄电影叙事的转型是将重心由个人英雄主义转向团队合作,是一种平衡,不仅是对个人自由主义和集体权威的平衡,同时也是对个性化和多元化文化的平衡。
2.3 女性超级英雄的由来及在荧幕中的发展。
女性超级英雄的出现和男性超级英雄一样来自美国漫画。美国漫威漫画公司和 DC 漫画公司除了"盛产"男性英雄外,也同样创作了许多受大众喜爱的女性超级英雄,但是其数量仍远远无法与男性超级英雄相抗衡。
2.3.1 女性超级英雄的诞生与发展。
在超人、蝙蝠侠等男性英雄成功获得众人认可的时候,漫画中还无法看到女性英雄的身影,甚至连女战士的形象都没有出现,我们只能看到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女性。到了 1941 年 12 月,第一位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被大众所接受的拥有超能力的女性--神奇女侠(Wonder Woman),终于打破了女性英雄"零出场"的局面。
1941 年年末,DC 漫画公司的教育顾问,一位名叫威廉·马斯顿(WilliamMaston)的心理学家创作了神奇女侠--一位来自亚马逊族的战斗公主。马斯顿的创作初衷是想给美国漫画界带来一定的阴阳平衡。因此,神奇女侠常常被视为"女权主义"或是"两性平等"的象征。
与神奇女侠在同一时期诞生的女英雄是由美国漫画家比尔·芬格(Bill Finger)与鲍勃·凯恩(Bob Kane 蝙蝠侠漫画系列的原始作者)于 1942 年共同创造的--猫女(Catwoman);以及由美国作家罗伯特·卡尼格尔(Robert Kanigher)与艺术家卡迈恩·因凡蒂诺(Carmine Infantino)于 1947 年共同创作的女超级英雄"黑金丝雀"(Black Canary)。这两位女性英雄与神奇女侠同属于 DC 漫画公司。猫女最开始并不是以英雄的身份登场,而是蝙蝠侠身边的顽皮小猫,两人你追我赶,亦敌亦友,猫女调情高手(武器是充满性虐意味的皮鞭)的形象也随着漫画销量的暴增深入人心。1947 年诞生的"黑金丝雀",真名为德雷克·兰斯,出身于警察世家,从小便幻想着穿上行头行侠仗义。不过在上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女人想要当警察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位女英雄索性给自己做了一身卖肉行头-网袜紧身衣开始打击犯罪。
此外,DC 漫画公司还创作了诸如女超人(Super Girl 1943)、隐形女(InvisibleWoman 1961)等女性超级英雄。
到了上世纪的 60 年代,漫威漫画公司旗下的女性英雄逐渐崛起,并得到众人追捧。其中人气最高的便是由前漫威公司董事长斯坦·李(Stan Li 曾创作出蜘蛛侠、钢铁侠、绿巨人等漫威旗下最受欢迎的超级英雄)与漫画家唐·海克(Tang Heck)共同创作的女英雄"黑寡妇"(Black Widow)。"黑寡妇"原名娜塔莉亚·爱丽安诺芙娜·罗曼诺娃,她首次出现在于 1964 年 6 月出版的《悬疑故事》(Tales ofSuspense)第 52 集。漫画中的"黑寡妇"于 1928 年生于俄国,从小就失去了双亲,两岁时便进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接受"黑寡妇计划"的基因改造与体能训练,成人后的她以芭蕾舞演员掩饰真实身份。虽然没有什么超能力,但常年跟着复联几大主力也给她带来了颇高的人气和曝光率。
随后,在漫威公司创作出的团体英雄中,涌现出了不少女性超级英雄。例如创作于 1975 年的 X 战警团队中会召唤暴风雨的"暴风女"(Strom)、拥有读心术的"凤凰女"(Phoenix)、可以随意变换外观的"魔形女"(Mystique )、钻石形态的"白皇后"(White Queen);银河护卫队团队中的人称"宇宙中最危险女人"的女刺客卡魔拉(Gamora 1975)以及女忍者艾丽卡(Elektra 1981)。
DC 公司与漫威公司所创作的女性超级英雄的不同点在于:DC 公司旗下的女英雄常常独自行动,与敌人单打独斗的故事情节较多;而漫威公司旗下的女英雄则更偏向于团队合作,与其他的英雄们一起同恶势力作斗争。
长久以来,由漫画开创出的女性超级英雄们在以肌肉碰撞,拳脚相接,喷薄着雄性荷尔蒙的画面中,要么穿着暴露(早期的女性超级英雄基本靠几片布遮羞),要么紧身衣包裹的养眼女英雄们提供了另一重视觉冲击力--美色。画师编剧也是清一色的白人男性,他们笔下的女英雄一个比一个妩媚妖娆,性感撩人。并且这些画师们甚至有意将女英雄们的体位透视作为视觉中心,以极大的画幅比例来震撼读者的眼球,挑战着每一个男性用户的征服欲望。似乎"卖肉"才是女性英雄真正的本职工作。不得不说,虽然女性可以同男性一样成为同恶势力搏斗,拯救贫民百姓的英雄,但是仍摆脱不了大众文化中的低廉的"商品"地位,供人玩味。
2.3.2 荧幕上女性超级英雄的发展。
相对于 1941 年出现的第一部超级英雄动画电影《神奇队长历险记》来说,女性英雄第一次登上荧幕则在将近 30 年之后。
上世纪 70 年代,随着神奇女侠的深入人心,电影计划自然提上议程,第一部由美国广播公司 ABC 负责发行的《神奇女侠》(1974)电影并不成功,但制作公司并不灰心。隔年神奇女侠电视剧开拍,由琳达·卡特(Linda Carter)主演,该剧无论是在剧情还是服装上(总是穿着一件星条旗低胸装在街上奔跑)都更忠于原著,琳达·卡特饰演的神奇女侠也成为了永恒的银幕经典。该剧于 1979 年完结,总共有三季,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神奇女侠已经成为全民崇拜的女神。随后,DC 漫画公司在 1984 年推出同名电影《女超人》,但结局与电影《神奇女侠》一样,反响很差。自此,DC 公司的两次试水都告诉我们,由女性超级英雄做主角的电影在当时并不受欢迎,遂在之后的荧幕上,女性超级英雄只能以配角的身份出现。
进入 21 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女性超级英雄登上大荧幕,但都是以配角的形式出现,充当男性英雄的助手或盟友。在漫威公司的《X 战警》三部曲(2000-2006)中,"暴风女"、"凤凰女"、"魔形女"悉数登场。由于《X 战警》三部曲全是由"金刚狼"等男性英雄串联起的群戏,"暴风女"的戏份一直都不是很出彩,甚至三部曲下来连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桥段和台词都没有。打戏基本靠翻白眼,抡胳膊,文戏全程开会腔,性格魅力弱了不少。再加上制服又是 X 战警工装,完全剔除了原作中浓郁的原始部落风,哈莉·贝瑞(Halle Berry)版的"暴风女"一直都是一个十分鸡肋的存在。
电影中的"凤凰女"大体上延续了漫画中的设定,甚至影响了老版三部曲的剧情走向和后续 X 战警电影的英雄阵容。这一切都来源于凤凰女"暴走"的《X战警 3》,她在该片中被邪恶力量所占据,"樯橹灰飞烟灭"的暴走场面让人印象深刻。不过,这也是"凤凰女"唯一一次让人惊叹的演出了。作为一出群戏,X战警中的女性角色基本都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而凤凰女除了同时与两个男人调情之外,也只剩暴走黑化这一条不归路了。
真正让荧幕上的女性超级英雄形象深入人心的角色,当属由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饰演的"黑寡妇".漫威漫画公司在 2008 年推出其"漫威电影宇宙"计划后,人气最高的"黑寡妇"被搬上荧幕。我们可以在多部超级英雄电影中看到这位冷艳、果敢、性感而不乏睿智的女性超级英雄。在 2010 年"黑寡妇"的首秀《钢铁侠 2》中,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寡姐成功抢戏,成为了该片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两年后的《复仇者联盟》中,留了短发的寡姐同样奉献了几段相当精彩的打戏。而到了《美国队长 2》中,寡姐已经完全不卖肉了,而是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角色,寡姐和美国队长之间的互动也为本片提供了不少的笑点与亮点。2015 年的《复仇者联盟 2》中,影片更是前所未有的向观众展示了不少此为女性英雄的历史,这可是曾经的荧幕女性超级英雄不能享有的福利。可以说,"黑寡妇"的形象开创了大荧幕女性超级英雄的新纪元。
随后,由大牌女明星饰演的女性超级英雄们不断涌现,如《X 战警:第一战》(2011)中由詹妮弗·劳伦斯(Jennifer Lawrence)饰演的"魔形女";《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2012)中由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饰演的"猫女";《银河护卫队》(2014)中由佐伊·索尔达娜(Zoe Saldana)饰演的卡魔拉等等。
大牌明星的出演的确令这些女性超级英雄的知名度大大加深,影片中的戏份不断增加,并且还为电影的票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些电影中的女性超级英雄还不能够改写自己始终作为配角的命运。
早期的漫改电影中,女英雄们的地位没有明显提高,秀智商,秀身材,秀恩爱,她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男性英雄们的高大形象,挖掘男性英雄们侠骨柔情的一面。真正能对剧情起到推动性作用的女性英雄寥寥无几。不光是超级英雄电影,商业大片中的女性角色多数都逃不出被物化,被花瓶的宿命,毕竟"软情色"是商业类型片的固定卖点,即使女英雄们不用刻意卖肉,她们的戏份不管是在数量与重量上也无法与男性英雄们相提并论。
不过,今天的好莱坞更加强调多样性和融合性,越来越多的女英雄们得以独挑大梁树碑立传,卖肉从本职成为了兼职,制服从几片布料变成了紧身护甲。从文不弃武,露肉不露骨。虽然女英雄们与生俱来的性符号不可能完全剔除,但类型化的女英雄角色如今已被市场抛弃。
电影《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经典同名长篇小说。故事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以田小娥与三个白、鹿长辈(族长白嘉轩、乡约鹿子霖、长工鹿三)之间的是是非非及其与白、鹿两姓子弟之间的情感纠葛为叙述主体,描绘了白、鹿两大家族祖...
当毒品开始侵入更多人的生活,不再是印象中的流氓、混混的专属物时,它带给社会将是巨大的灾难,尤其是毒品侵害一个国家的青少年,这种悲凉异常突出。《毒品》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庞大的毒品之网,让人看后只觉得心有余悸。究竟影片是有什么魔法...
长短辑小说有长篇、中篇和短篇,现在又有所谓微小说.电影有大片(巨片)、小片(一般指小成本影院影片而非学生习作那样的短片),还有时下被有些人认为方兴未艾的微电影,但是从来没有中片这样的说法和相应的观念。中国电影票房在2012年突破170亿元...
一、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维度20世纪60年代末,霍夫斯泰德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获得了大量数据对这个主题进行研究。他的研究成果《文化的效应》于1980年出版。在书中,他提出了文化维度(CultureDimension)概念,这五个文化维度...
电影《时间机器》是根据英国科幻小说家乔治威尔斯(GeorgeWells)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该影片由西蒙威尔斯(SimonWells)执导,盖皮尔斯(GuyPearce)主演。影片讲述了大学应用机械工程系青年教师亚历山大哈迪根博士在一次约会中遭遇抢劫,深爱的女友...
从1930年代美国银幕第一次出现中国题材电影浪潮之后的80年间,好莱坞电影一直在做多元电影题材的尝试,电影时态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美国政治的温度计。20世纪末的政治大变动为好莱坞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安娜与国王》恰是这一背景下好莱坞华语题材电影的又...
小说《崩溃》(ThingsFallApart)尼日利亚裔美国著名作家齐诺瓦阿切比(ChinwaAchebe)的代表作,1959年发表后立即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至今,本书在世界的销售已经超过1100万册,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一切都崩溃了,价值已难持守,世界上...
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电影改编需要重新建构适合其美学特质的诗性传统.而艺术诗性的建构离不开具体的美的艺术形式,如电影中生动美丽的艺术形象、唯美清新的电影画面,清新的构图和细腻真挚的情感呈现.儿童电影以朴真唯美、灵动自然的本色创作来体现当代儿童电影...
现代科学技术随着时代的不断革新与发展,愈发的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高科技,大制作,高投入,电影创作上跨国或跨地区合作,已成为欧美电影在20世纪80、90年代的一个特色标签。但在这些光影背后,欧美国家的电影无论在历史背景、本体的艺术表达、观众的...
一、介绍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以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故事发生在1953-1954年期间的卫斯理女子学院。影片讲述了一位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的艺术史女教师凯瑟琳和女学生们,在卫斯理女子学院如何通过摆脱男性强加在她们身上的身份天使和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