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

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与电影《暖》的置换内容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7-21 共1854字
论文摘要

  一、 故事背景的置换

  原着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它为其后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构建了一个所谓“高密东北乡”的文学地理概念。原着中的景物有着典型的北方风物粗犷质朴的特点,其叙事环境营造了故事凄凉悲怆的感情氛围,而影片则将故事背景转移至了秀美阴柔的江南水乡,通过展现大量江南水乡的独有景色,利用形式语言营造情绪氛围,从而表现出强烈的修辞效果。

  二、人物角色和性格的置换

  莫言的原着小说有着一个极度悲凉的精神内核,它讲述了当年能歌善舞、貌美如花的暖,曾经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幻想,但却与来村里表演的军官的初恋无果而终。在和井河意外地从秋千架上跌落下来后,她瞎了一只眼,被村里的乡民嘲笑成“个眼暖”。在与进城求学的井河断绝联系之后,她无奈嫁给了粗鲁丑陋的哑巴丈夫,生下了三个痴傻聋哑的孩子。最终暖在无休止的劳作和悲苦的农村生活中,被摧残成了一个粗鄙无知的乡间农妇,这时“生一个会说话的孩子”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而在影片中,从秋千上跌落的暖并没有瞎了一只眼,而是跛了一条腿,这使她的面容仍然和年轻时相似,更能增强观众观影时的代入感。暖的初恋对象从军队里的文艺骨干置换成为了剧团里的当红武生。小武生娴熟表演的京剧招式为影片增添了亮丽的形式语言,使得故事的文艺色彩得以彰显。小说中暖和哑巴生下的三个聋哑男孩,在影片中也置换成了一个聪明健康的小女孩。这个女孩和年少的暖一样,对大山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憧憬,也渴望有一天能离开乡村,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的改动弱化了原着小说的悲剧色彩,为影片结尾井河再次向小女孩承诺带她走出大山埋下了伏笔。而哑巴则是导演对其改动最大的一个角色,哑巴不再是住在和暖相隔数十里的陌生人,而成为了和暖、井河一起长大的同村伙伴。在他身上具有人格的双重对立性,一方面哑巴屡次阻挠了暖和井河的书信联系,最终拆散了二人。另一方面影片结尾的哑巴,又极力希望暖、女儿和井河三人在一起,以便暖和女儿能够进城过上好日子。这样复杂的人物性格和三角恋爱关系,为影片增添了许多可以自由发挥的叙事空间,从而避免了过于依赖原着的相似性,也使人物的最终归宿有所交代。导演霍建起强调:“这主要是考虑到受众。如果按照原小说那样的话太残酷,其实从个人的角度讲,我更喜欢小说的结尾,可是我觉得让观众都绝望到那种程度,可能对每个人的承受力是个考验。”

  三、从文本语言到电影语言的置换

  在原着小说中,莫言采用了一贯节奏缓慢、语言平实的叙事特点,他通过大量以第一人称为主的人物对话和相关背景介绍,来逐步推动故事的前进,如在小说第一章开头讲述暖与井河两人相遇时写道:“‘暖。’我喊了一声。她用左眼盯着我看,眼白上布满血丝,看起来很恶。‘暖,小姑。’
  我注解性地又喊了一声。我今年29,她小我两岁,分别十年,变化很大,要不是秋千架上的失误给她留下的残疾,我不会敢认她。  ‘小姑’我发窘地说,‘你不认识我了吗?’我们村是杂姓庄子,张王李杜,四面八方凑起来的,各种辈分的排列,有点乱七八糟。  我称暖为小姑是从小惯成的叫法,并无一点血缘骨肉的情分在内。十几年前,当把‘暖’与‘小姑’含混着乱叫一通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这一别十年,都老大不小,虽还是那样叫着,但已经无滋味了。‘小姑,难道你真的不认识我了吗?’说完这句话,我马上谴责了自己的迟钝。她的脸上,早已是凄凉的景色了。”
  而在置换为镜头语言之后,导演霍建起通过光影的结合与声色的变化,同样营造出了不同于文本之上的画面感。在用光上,导演常常采用局部直射的聚光进行特写,尤其特别关注了主要人物眼神的细微变化。同时他还将静态与动态镜头交替使用,通过对人物之间的编排与重组,暗示出不同的人物关系。在声色的使用上,导演特别注重对主角独白的使用,以这种方式与观众进行直接交流,人物借用内心独白得以随时点明自己的心境,使得故事情节更易理解,同时有效地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在对画面光线色调的把握中,导演也有意识地将不同的故事场景与其情感氛围一一对应,从而营造出多样化的画面气氛,为电影语言奠定了唯美深刻的感情基调。因此总体来看,莫言的原着情节描写更加悲情残酷,将人情冷暖推向了无可挽回的死角。而霍建起的改编,则将故事拉回到了带有浓浓暖意的中庸视角,充分考虑到广大观影受众的审美需求和可接受程度,使其在情感层面上更易接受。

  参考文献:
  [1] 莫言 . 白狗秋千架 [M].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2] 杨扬 . 莫言作品解读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 刘志福 . 霍建起电影:暖 [M]. 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3.
  [4] 申载春 . 影视与小说 [M]. 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