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电影论文 >

《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主题与电影拍摄上的差别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13 共3961字
论文摘要

  小说 《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于 1925 年,其作者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这是一部以20 世纪 20 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短篇半自传体小说,展示美国一战后纸醉金迷的狂欢景象,通过一位来到纽约的穷作家之口,讲述了纸醉金迷的纽约富翁 “盖茨比”为追求爱情的所作所为,以及盖茨比坐拥奢华却虚幻绝望的人生,进而反映了下层阶级对上流社会的向往,以及美国上流社会的虚伪与残酷,描述了美国梦的幻灭。这一时期 “爵士乐”也随之产生,因此被菲茨杰拉德命名为 “爵士时代”。原着小说实在太过家喻户晓,它在美国现代文库评选的 20 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中高居第二名,被视为美国文学 “爵士时代”的象征。因此曾先后于 1926 年、1949年、1974 年、2000 年和 2013 年被搬上银幕。

  作为一部名着,之所以能被数次被搬上银幕,原因正是由于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即对美国 20 世纪 20 年代有着精准的刻画。那么电影能否反映出原着深刻的思想性,就成为检验电影成败的关键。本文即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着。

  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主题思想

  20 世纪 20 年代。受一战影响,美国人民感到极度迷惘、失望、精神上一度空虚,从而开始转变为一味追求物质上享乐,在全社会形成“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最初那种靠个人奋斗就能够取得成功的纯洁的“美国梦”一去不复返。正如作者所说: “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了不起的盖茨比》运用了流畅的语言,描述了当时上流阶层的虚伪自私和专横混乱,为读者展现出一个纸醉金迷而又浮躁虚幻的全新时代。小说将追求自由、理想、个人奋斗、成功的种种梦想失败与主人公爱情美梦的幻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深入地表达了“美国梦”的覆灭主题。特别是表现了小人物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幻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以及由此引起的失望、迷茫,无助。

  菲茨杰拉德出生于并不富有的商人家庭,贫寒使他在读书期间一直因自惭形秽而痛苦,甚至没有勇气追求心爱的富家小姐珊尔达。于是他开始发愤写作,因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一举成名,同珊尔达的婚事也如愿以偿。这与盖茨比的遭遇是差不多。而作者自己也纵情参与了 “爵士时代”的酒食征逐,其自身也是 “爵士时代”的一曲挽歌,是个美国悲剧。

  思想深刻性成为一部电影是否成为经典的核心,历数如美国奥斯卡、德国金熊奖等获奖影片,其中都有一个或宏大,或深刻的主题,都必须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作者写作这部小说,是唤醒人们从金钱梦中醒过来,从爱情梦中醒过来,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这一思想内核主要体现的主人公的言行上,而不是富丽堂皇的电影布景就能全部表达的。2013 年版 《了不起的盖茨比》导演巴兹·鲁曼之前的作品 《澳洲乱世情》《红磨坊》色彩浓烈,服饰华丽,个人风格独树一帜。尽管故事发生在 20 世纪 20 年代,影片风格却显得十分的现代 ,并且加入了 3D 效果,将奢华的主题做到极致,对 20 世纪 20 年代纽约城景的还原十分惊艳,美术幕景看上去就像一幅幅的油画,并且用最 “潮”的音乐来烘托 20 世纪初那个纸醉金迷的 “爵士时代”; 力邀当红说唱歌手领衔创作电影原声,用当代的音乐,让这部一个世纪前的作品重新焕发光彩。反观 1974 年由马卡尔维茨导演、着名演员罗伯特·雷德福担纲主角的版本,极其追求视觉效果,场面豪华张扬,影片对当时歌舞升平的浮华场景的呈现,渲染到位,细节逼真,还原。特点是盛大空前的派对上处处都是 “爵士时代”的烙印: 各种道具、音乐、场景、服装等细节的应用,无不精致到位,对小说中的背景叙述进行了十足的影视化具象表达,精确还原了书中的各种细节与场景及 20 年代那种空虚、浮躁的社会现实。这种处理是基本是忠实的原着的,其效果要好于 2013年版。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主题与电影拍摄上的差别

  在 2013 年版的电影中,导演鲁赫曼选择的是则大胆地使用了现在最流行的曲风,而将爵士乐时代的音乐特色进行削弱。此外有更多华丽的运动镜头,包括飙车,还运用了大量的特效、CG,特别是庞大的华丽的场面,宴会里的疯狂、浮夸被他拍得淋漓尽致,道具、服装极其华丽。导演之所以如此处理,他是想体现 20 世纪 20 年美国的纸醉金迷和精神空虚,然而电影尽管是体现 100 年前的美国,但仍要符合当年的审美,反映当代美国的社会问题,2013年版明显受到今天美国时代特征的影响要大一些。这种处理冲淡了影片对 20 世纪 20 年代那个时代特征的表现力度,让原着的忠实读者大加诟病。

  如果要将文学作品成功地搬上电影银幕,就需要舍去很多原着中理想性的空间,并在有限的时间长度中为观众带来一整套艺术体验,将故事情节与人物个性更快更直接地展示给观众,并完全不会给观众带来接受障碍。2013 版通篇的舞台剧观感,布景、服装、灯光、化妆、时髦的配乐疯狂地堆砌,让这些场面太过臃肿,没有掌握尺度,从而对形式的追求已经大于对思想的追求,使得观众感受不到任何真实情感蕴涵其中。尽管导演对此评论说过: 这是现代技术表达当时的年代,同时也是借古讽今。实际上,这是过分追求商业价值,原着的深刻思想性已经完全淹没在这种商业追求中,原着的主题精神已经被弱化了,使得影片整体失去了想要突出的重点。The Wrap 杂志曾不客气地说: “新版 《盖茨比》最大的罪过就是太平淡,巴兹·鲁赫曼的标志性风格就是自我模仿。”

  三、叙事线索上的改编,削弱了原着主题深度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故事的叙事手法上,原着故事情节使用插叙、倒叙叙事,这种手法更利于作者迷惘而梦幻的表达需要。小原着共 9 章,但情节高潮安排在第七章,从页数看,140 页的小说,高潮部分则在 85 页左右,差不多是小说的中间部分。整部小说的情节就像一条物理上的抛物线,高潮部分为对称轴,其前后半部分相呼应。这种结构不同一般的小说结构出现在后三分之二或结尾。这样处理,是让读者看到盖茨比死后,活人对他的态度,从而认清世态炎凉,更容易理解主人公的梦想是多么的荒诞。

  原着中,作为叙述者,尼克既是在楼上享受派对的人,又是在楼下默默眺望的旁观者,他 “既身处其中又置身事外,对这种生活方式既着迷又拒斥”。这种游走在参与和旁观边沿的态度,让原着的文字在强烈的好恶分辨之中带有对自我的反省,并具有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福斯特说“情节同样是对桩桩事件的一种叙述,不过重点放在了因果关系上”,“有始有终,有伏线必有照应”,“一种在美学意义上紧凑简洁的整体”。小说的这种处理手法,人物之间的关系从开始就得错落有致,徐徐地铺垫和上升,并不让人感觉疲乏,而是延伸到中间部分的高潮。其中盖茨比去世后,小说中之前提到的人物命运,作者都做了交代,如沃尔夫西姆与自己无关的的态度和思想,尼克与乔丹最终感情破裂; 即使威尔逊夫人妹妹的凯瑟琳,虽然只出现了一次,但作者仍给其矫情冷漠的乱象终局。特别是作者还颇具匠心地把盖茨比的父亲随身携带的尾页写有 “时间作息表”和 “总守则”的 《牛仔卡西迪》一书,以及从明尼苏达州出场,让读者对盖茨的历史有了明确的认识。最终,尼克在看透了纽约众生的纸醉金迷生活后,重回西部,抛物线的另一端也落到与起点相同的高度,像螺旋一样,看似回到起点,但又有着上升。但 2013 年版的导演将将同样改编成为顺叙、倒叙叙事。故事的讲述自始至终都使用了全知视角,确保情节流畅性的同时,更保证了故事的节奏剪裁与原着的统一性。

  这是两大版本相同的地方。但 2013 年版导演将小说分裂了开来,以尼克在疗养院开始,用回忆串起故事,这个手法导演在 《红磨坊》时便用过。从故事情节看看,这一段可以不要,这并不影响整体的叙事,可以用更简洁的方法描写。但因为小说高潮出现在结尾但电影的情节只呈现了这条抛物线前一半,盖茨比去世后,所有人与他再也没有丝毫关系,抛物线对称轴右侧曲线显得断断续续,其中尼克与乔丹的感情戏被砍掉了,沃尔夫西姆之流对盖茨比的冷漠态度被取消,盖茨比的父亲也在劫难逃,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巴兹·鲁赫曼在拍摄电影时抛弃了的原着笔调,与原着的严重偏差,沉溺于展示视听奇观,从而迷失在了那个他本应对其作出批判的时代逻辑中; 大量华丽的布景与美轮美奂的服装只能更凸显出这部电影的肤浅与乏力。

  特别是电影后半部分却戛然而止,叙事节奏上的前松后紧,使影片虎头蛇尾,观众如在雾中。2013 年版的精彩之处,是盖茨比的葬礼,也是剧中冲突很明显的地方,也正是对全片主题的再升华。导演在此运用了对比。从开头盛宴的人满为患夜夜笙歌,到最后葬礼的萧条冷清,只有小报记者对着躺在棺材里的盖茨比猛拍,形成了太鲜明的对比,让人不能不欷歔感叹。到最后,只有尼克这唯一的朋友为他送终。这更体现出主人公所交的朋友,都是为金钱而来,在那个时代那种环境,没有谁是真正的朋友。这是以前电影中所没有的,这也正是本版导演的高超之处。

  改编的过程,当然是再创造的过程,改编者不可能一味地遵从原着,更倾向于从当代人的认识高度去对待作家作品,在改编原着的同时表现改编者自己的感受和和原着思想和作者的意图和内涵,同时又要适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所以,电影如果完全原着相符合,那就没有超越和提高。但如果不是导演只想旧瓶装新酒,而是想展现原着的深刻主题,那么改编上,还是要更努力地体现出原着的精髓为佳。

  [参考文献]

  [1][美]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M]. 鹿金,王晋华,等译.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2][美]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M]. 刘象愚,等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3]王效锋. 改编: 从小说到电影的美学转换[D]. 西安: 西北大学,2005.

  [4]于卫平. 创造性叛逆: 从文学文本到电影影像———论外国文学名着的电影改编[D]. 沈阳: 辽宁师范大学,2008.

  [5]周小祥,朱晓东. 20 世纪美国梦的绝唱———透析盖茨比悲剧折射下的美国梦[J]. 世界文学评论,2009( 01) .

  [6][英]E·M·福斯特. 小说面面观[M]. 冯涛,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