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炯忻,林培榕。数学思想方法一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8.
[2]许加凤。关于高校数学教育问题的探讨。高等数学研究。2009.
[3]蒋孔阳。美与审美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邢妍。数学文化的应用与实践。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5]潘学锋。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数学系。2010, 27.
[6]徐利治。徐利治谈治学方法与数学教育。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7]黄秦安。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数学教育学报,陕西师范大学。2001.
[8]张景中。什么是“教育数学”[J].高等数学研究。2004 (6)。
[9]叶立军。数学方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0]谢纪莲。论数学美。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11]徐本顺,殷正启。数学中的美学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 4.
[12]陈桂正,朱梧授。数学发现中的美学因素。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 14(2)。
[13]黑格尔。美学[[J].商务印书馆。1981.
[14]陈克东。论数学美及期特征。桂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4.
[15]李全林,韩红军,数学美的认识及其在数学教学中审美观的培养,陕西师范大。2009(9)。
[16]张顺燕。数学的源与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7]张化,王洪绪。谈数学中的美育[[J].中学数学教学。1989 (2)。
[18](美)莫里兹(Moritz,R.E.)数学的本性,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14.
[19]王凤,领略数学美学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2010.
[20]张雄。我国数学美学研究综述[[J].数学通报。1992 (8)。
[21]吴炯沂,林培榕。数学思想方法一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8.
[22]徐利志论数学方法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10-14.
[23]刘召生。品味数学美,江苏省新沂市第十中学。2010 (8)。
[24] R.柯朗,H>罗宾。数学是什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5]黄文静。数学美与审美教育。学位论文。 2006.
[26]〔美]Linda Campbell.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王泽全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7]吴国建,沈自飞。数学教育与人文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3.
[28]赵小平,沈翔。高中数学应用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5-81.
[29]欧阳绛。数学方法溯源。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
[30]张奠宙,木振武。数学美与课堂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1, 10(4): 1-3.
[31]张维忠,刘次律。欣赏感受数学美的渠道。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2]徐纪敏。科学美学思想史。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33]丁石孙。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时光如梭,转眼间硕士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在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中,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众多知识渊博的老师,浓厚的学术气氛,令我受益匪浅,在此表示感谢。
这篇论文能够顺利得以完成,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恩师一一孙毅老师,他博学多才,谦虚谨慎,治学严谨,乐观奋进,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为人和治学态度。从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直到论文的定稿,都倾注了孙老师的心血,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再次感谢孙老师,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加努力,用更出色的成就回报恩师。
同时也感谢李辉来老师,感谢他为我的论文指引方向,提供思路,使我对这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有助于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数学学院、数学研究所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导与培养。感谢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过我的朋友们,感谢刘重阳,谢素萍,董晓晨等同学,感谢5069的周婷婷,孙红艳,徐晓丽,谢谢你们在研究生期间给予我的快乐和陪伴。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妹妹,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感谢你们对我不求回报的爱,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永远是支撑我前进最大的动力。他们是我继续前进的原动力之一。
《高等数学》是面向非数学专业的大学一年级新生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它涉及的学生面非常广泛,不仅有传统的理工农医经管,现在一些文史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于《高等数学》面向的是大一新生这一特殊群体,学好这门课程不但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
在学术界常识性的理解中,数学史与数学哲学具有天然的联系。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引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说:“缺少了哲学指引的数学史就会是盲目的;不理会数学史上最迷人现象的数学哲学就会是空洞的。”...
把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了解数学定理产生的过程, 对数学多元文化有更深入了解。...
现今将英文mathematics译作数学,这种对译关系是1939年确定下来的.这年8月,当时的教育部决定将英文mathematics一律译为数学.这是现代汉语数学词汇中唯一由行政手段规定下来的名词.此前,关于这个词的译法一直存在分歧,争论不休.1918年,科学名词审查会成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数学文化和数学人文价值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对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历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体会历史上数学学科的发展对人类文...
随着人们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研究的深入,以及21世纪社会发展对既具有数学理性精神又具有人文素养,既掌握科学方法又懂得人文价值的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将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和理念纳入教材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
明末清初,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士大夫,对于西方传教士传来的西方数学文化表现出十分积极的姿态,并对这种文化采取了主动吸收与融合。中西数学文化的交流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确是具有刺激作用...
1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提出的背景数学史主要是对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进行研究,并且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相联系的一门科学。数学史首先对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有一定的意义;其次,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
1引言。数学中有大大小小的许多矛盾,比如正与负、加法与减法、微分与积分、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等等。但是整个数学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深刻的矛盾,例如有穷与无穷,连续与离散,乃至存在与构造,逻辑与直观,具体对象与抽象对象,概念与计算等等。...
3.3数学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渗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弄清本质,获得修养,进而提高素质。1.揭示教材里潜在的关系因素,使学生发现数学美。数学美在中学教材中触目可观,但由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