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具有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特点。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童话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了解这方面论文有所帮助。
童话论文独家整理10篇之第一篇:浅析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对策
摘要:童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具幻想的一类文体,对于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从小学生的天性角度出发,浅谈童话与小学生成长的教学关系,提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意义及对策。
关键词:童话教学; 小学语文; 游戏教学; 角色扮演;
小学生性格特点天真、浪漫,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好奇心。童话作为儿童文学艺术上的璀璨明珠,通过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可以极大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笔者根据自己教学的体会,浅谈几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对策。
一、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童话最开始起源于民间流行的故事,通过后期人们的想象和改编而形成的符合儿童思想特征的奇幻故事。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有助于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童话是基于儿童视角而编制的儿童文学故事,较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其他课程内容相比,更符合儿童成长的心理特点。童话本质的属性决定着更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聆听童话故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童话的世界中天马行空,有狡猾的狐狸,有善良的公主,有丑恶的巫婆,每一片树叶、花草以及小动物都富有生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童话教学,可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供创作源泉,保护学生的想象空间。
3.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价值观念。
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极具感情色彩,人物的性格鲜明,可以让学生通过童话悟出很多道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对策
1.开展童话阅读,提高小学生的表达力。
教师要向学生推荐经典的童话作品,让学生通过童话阅读,培养阅读文学的兴趣。在童话作品的选择上,要遵从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核心价值观、情感价值导向等方面入手,不但要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世界经典作品,而且还要将我国的《小猪稀里呼噜》《大林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现代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学生。同时在班级开展读书会、读书周等童话阅读活动,让小学生分享自己学习童话的心得体会,将所学的童话故事表述出来,讲给其他学生听,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作品改编,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举一动,无不都以模仿为基础。"小学语文课本由于篇幅受限,一部分童话作品都是进行节选或删选的,为学生的想象力留有很大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童话作品进行模仿,激发小学生的写作欲望,并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自由地改编故事,对童话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将童话故事续写或改编完整。比如,续写灰姑娘、丑小鸭的故事的情节。再如《狼和小羊》童话故事结尾这样写到:"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向小羊扑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小羊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有人救它吗?最后狼吃它了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开展角色表演,提高小学生的表现力。
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表演能力。童话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离奇,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是学生表演的最佳素材。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童话的这一特点,开展对话表演活动,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体验。例如《小红帽》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配角色,分别扮演"小红帽""妈妈""外婆""猎人""狼"等角色,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到童话故事人物的心理变化特点,进一步了解真善美、假恶丑,感受世界中美好的一面。
4.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兴趣感。
童话教学要遵从学生的游戏心理。游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仅仅意味着玩,而更多的时候是借助游戏提高心智活动的过程,是学生探索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因此,童话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把学生带入梦幻的游戏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童话教学的快乐,获得游戏般的快乐体验。例如,《七颗钻石》教学中,教师提出水罐是如何变化的?每一次都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抢答,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实现心灵的成长。
总之,正如德国著名童话作家威廉·豪夫所说:"童话是美丽的仙女,是想象王国的大公主。"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内心特点出发,让学生通过童话追求美好生活和人生理想,才能在童话的世界中不断成长,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在愉快的学习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志祥。浅析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2010.
[2] 李若伟。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有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2015.
[3] 徐芳。返璞归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研究[J].开心,2017.
[4] 邱文杰。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
文献来源:郑金巧。浅析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91.
童话论文独家整理10篇之第二篇:探寻小学语文中的童话之"美"
摘要:本文将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的教学为例,从童话审美教学的定义及现状展开讨论,分析在小学语文童话课堂中使用审美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及可利用的策略,以童话为载体,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求,让学生能在美的氛围中得到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双重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审美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热爱幻想、喜欢追求新鲜事物,而童话中天马行空的元素又恰好能够满足小学生的这一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对童话教学的重视,但是纵观现阶段的小学语文童话课堂,我发现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提高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的质量,作为语文课教师,我们就应该积极探寻如审美教学等新式童话课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童话课中的审美教学
要想利用审美教学策略组织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活动,我们就必须理清童话课中审美教学的概念及内涵。多年来,对于童话审美这一概念的解释可谓是众说纷纭。究竟什么是童话?我们要如何开展童话课的审美教学活动?本部分中我将根据我的实际教学经验,与大家简要分享我眼中的童话课审美教学。
(一)语文童话教学的概念
童话中蕴涵了许许多多美的元素,这些元素为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赋予了澎湃的生机与活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想理清什么是童话课审美教学,我们就必须先知道童话是什么。我认为,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其具有夸张、梦幻、奇异等特点,它描绘的世界是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脱于现实的梦想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的人物几乎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这个世界遵循的原则及故事脉络看似虚假但是又蕴涵着一定的现实逻辑。
童话中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幻想,但是这种幻想并非完全虚构,其与庄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相仿,它其实是一种现实生活的折射,代表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童话中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夸张,与小说不同,小说中的夸张能够让人信服,然而童话中的夸张是我们一眼看去就轻而可知的一种强烈的夸张,像会走路的猫、会飞的鱼等都属于童话中的夸张方法,这种夸张让童话充满了迷人的美感与趣味感。童话中的第三大特点就是拟人,童话的主要欣赏对象就是儿童,因而其在成文时采用的多是一种万物皆有灵的态度,像是将一些动植物等进行拟人化处理的行为就属于这种态度的展现,童话中的拟人与其他文体中的不同就在于童话里的拟人既具有人的真实性格,又保留了物的实际属性,因此,这种拟人处理对于小学生而言充满着令人陶醉的美。
(二)如何利用童话中的美
从童话的定义我们可见这一体裁的本身就是美,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童话情感,我们就应该将童话中的美挖掘出来,因而在小学语文童话课教学中使用审美教学法符合童话教学的概念要求,那么在童话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文本之美呢。
首先,利用童话情境开展审美教学:第一,童话一般较为直观形象,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抽象事物的感知能力并不完全,其在学习中更喜欢能够直接感知的事物,而童话中的很多人物及情节都非常具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童话中的形象美塑造相关情境,以此在尊重学生学习认知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第二,童话中蕴涵着浓厚的情感,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培养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本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我们就应该摒弃以往那种说教的教育手段,转而借助如童话故事等语文文本,通过对文本情境中情感美的挖掘,唤起学生对生活健康的认识。
其次,利用童话创造开展审美教学,前文也提过童话中的大多数情节都超脱于现实,在小学语文的美育教育中,我们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而童话中的这种对现实的夸张就恰好能够唤醒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童话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审美教学这一个性教学方法,根据童话中的审美点,创造性地利用审美实践激发学生对童话中创造力之美的认识。
二、小学语文童话课审美教学现状
童话能够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快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愿意去挖掘童话中的这种快乐美,他们更热衷于采用知识讲授的方法将童话学习变成了以考试为目的的功利性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用应试代替审美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童话课堂中,很多教师更为关注的就是"这篇童话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如何进行童话赏析,本童话故事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等问题,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其并不应该占据教学首要地位。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这种被动、枯燥、应试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学习厌倦感,也并不会真正的让学生得到情感体验。另外,不论是童话抑或是其他文本都需要学生的阅读,但是在教学中,总有一些教师认为不带着问题的读书就是无效的读书,因而其在学生阅读时就会不停地打断学生的思维进行课堂提问,这种提问的初衷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提问的方法很容易降低童话之美。
(二)审美课堂不容乐观
通过实际教学总结与分析,我认为,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童话审美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教师不赞同童话审美教学,有些教师认为美育教育应该是音乐、美术等艺术课教师的工作,语文教师只需要教好知识即可,然而事实上,童话中的美远远超过其他学科,要想做好小学阶段的审美教学工作,我们就必须挖掘语文之美。第二,一些教师不具备童话审美素养,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在童话课中开展审美教学的重要意义,但是其并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审美教学工作。
三、小学语文童话课审美教学原则
当我们理清了小学语文童话课中审美教学的定义及现状以后,就应该明确童话审美教学的原则。我认为,在小学阶段语文童话课的审美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审美是一种较高级的精神现象,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思维发展尚不成熟,要想让其更好地感知课文,我们就必须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将直观的知识具体化。因而,在小学语文童话课的审美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注意遵循直观性原则。如在实际的童话课教学中,为挖掘童话中的语言之美,我们就可以采用让学生直观感知的方法,借助文本中显而易见的字词唤起学生对课文文本中美的认识。以《小母鸡种稻子》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此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将文中赞美小母鸡的关键词找出来,然后利用学生找到的这些词,通过词语解析、动作表达等方式将小母鸡热爱劳动的一面展示到学生面前,在这种直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能学到语文知识,还能寻找到语文童话中的文字之美。
(二)美感性原则
所谓审美教育,从字面上看就必须是美的教育,在各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切成功、受学生欢迎的课堂都体现着美,因此,在小学语文童话课的教学中,为体现审美教学要求,我们还应该注意遵循美感性原则。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爱美,而童话故事中又充满着许许多多的美,因而在童话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学会利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挖掘童话之美,让学生在沉浸体验中得到美的满足。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课文雪景图,以此借助图画美景与小学生的趋美心理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带到课堂教学中来;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寻找图画中的"美",这种趣味的寻找教学方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质量,而且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此童话故事中蕴涵的大自然之美。
(三)创造性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孔子的"从心欲不逾矩"就恰好能作为我们教学的主要原则,在小学语文的童话审美教学中,我们的主要教学追求就是能够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这种创造是既遵循学生心中所想、又不违背语文教学规矩的一种创造,因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我们就必须以引导的方式遵循创造性原则,通过创造性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科学语文意识。如在《小马过河》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故事中的情感美;在学生领会了文章情感以后,我们还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让学生想一想"文中的故事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启示",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实践基础。
四、小学语文童话课审美教学策略
对于小学生而言,所谓的审美教学绝不应该是被动地接受,它应该是一种自然流露,但是这也不代表着我们就可以完全放手,因此,为更好探寻语文童话中的美,在我们理清了童话审美教学的定义及现状、认清了童话审美教学的原则以后,就应该主动思索童话审美教学的策略。以朗读教学策略为例,在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中,其文字含有一定的韵律美,要想更好感知童话故事中的夸张成分,我们必须通过朗读搭建学生与童话人物之间的情感桥梁。如在《乌鸦喝水》的教学中,文中的乌鸦经历了从口渴到发现水却喝不了水,经历了想喝水的主意到喝到水的故事历程,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大多是浅浅读过去就学完了,但是很难体会文中质朴的语言之美。因而,在以审美教育理念为依托的小学语文童话课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挖掘文中的情节美与语言美,借助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科学地根据文章情节变换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基调,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带领学生感受文中蕴涵的美。
五、结语
在我们教学小学语文童话课文时,我们就应该学会科学地根据新教育理念,采用如审美教学等新式教学方法,挖掘出童话文本中美的元素,根据童话文本的审美教学原则,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艳。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6)。
[2]陈华云。小学语文童话审美教学管窥[J].好家长,2018(14)。
[3]刘阳。审美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4]毛巧玲。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文献来源:滕军霞。探寻小学语文中的童话之"美"[J].学周刊,2020(09):137-138.
童话论文(推荐范文10篇) | |
童话,是纯真美的象征,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因此它有着强大的教育价值。但是中国传统童话的教育功能,几乎都是教育孩子:要热爱集体,尊老爱幼,要宽厚礼让,乐于助人,要刻苦学习,不要贪玩作品中塑造的形象都是顺从、乖巧、规矩的好孩...
张天翼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其创作的作品内容涉及长、中、短篇小说,剧本,文艺评论等多个领域,而其中尤以儿童文学创作成就颇丰。新中国成立前,他的三部长篇童话及数篇儿童小说和寓言相继问世,新中国成立后的他,更是将创作重心转移到...
(三)虚实的形象刻画针对儿童这个特殊的阅读群体,文学创作的进行首先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相对于儿童的身体运动机能发展来说,他们的思维发展较为迟缓,原因就在于有关思维调节的额叶、胼胝体发育较为迟缓。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儿童天性喜爱童话,具有想象或幻想的天性,他们是童话家叙事的知音。儿童在童话叙事的世界里如鱼得水,乐此不疲,因童话叙事能很好地满足儿童认知、想象、思维、理解、注意、记忆、审美等心理发展的各种需求。...
童话IP打造是由技术创新撬动的,其产品形态改变了传统单一的阅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的审美体验与生命感受。技术变革带来艺术形式的变化,形式本身包含着内容,亦即技术会革新内容。...
三、葛翠琳童话的价值与局限(一)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时代的车轮碾过,多多少少都会在文学的土地上留下那车轮碾压的痕迹,无论是作家、文学作品还是理论研究,其背后都隐藏着历史时代的影子,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理解,作家、作品和理论研究本身就是...
(四)独特的语言艺术童话的语言与成人文学的语言存有相通性和差异性。童话作为语言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要保持一种文体艺术感觉的同时,也要契合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符合儿童的思维和感情特点,有效地将童话所要表达的意义用准确的语体形式进行表述,让儿...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童话教学工作,帮助学生读懂童话、发展文学素养,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童话是儿童文学各类体裁中最为重要的体裁之一,童话作品也是最受儿童喜爱,最深入儿童心灵的儿童文学作品。童话的最大特征是幻想,而体现这种幻想性特征的要素有很多,比如表现的夸张性、情节的神奇性、事理的逻辑性、内容的象征性等等。...
童话剧《青鸟》以孩子的梦境揭示幸福的真正意旨:一颗无私的心所带给人的精神享受,而非物质满足。故剖析该“梦世界”,必由此“看得见的世界”为根基进行深层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