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理学论文 >

完善我国社会诚信制度的思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09 共1898字
摘要

  一、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危害

  (一)当前社会转型期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

  (1)传统诚信观念缺失,无法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儒家传统的诚信不是由人们的权利、义务来确定的,而是以人们的修身养性为目标。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只有经过自身长期修养才能达到的圣人境界。而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是对全体公民、组织而言的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一切经济主体必须遵循的基本的道德义务.

  (2)社会诚信缺失现象之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有关.在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各利益主体不是以经济利益和诚信为纽带联系起来的,而是以一系列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联系起来的。(3)司法制度不完善.诚信体系缺乏司法保护,失信者不能及时得到严厉制裁,守信者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

  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下,更使得不法之徒有恃无恐,肆无忌惮破坏诚信规则.

  (二)诚信缺失产生的危害主要有: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着诚信危机.

  信用环境恶化已经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诸多严重危害.经济领域的不诚信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政治领域的不诚信会严重影响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个人交往中的不诚信损害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概括地讲,信用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市场缺乏信用将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
  
  二是破坏企业的正常经营,加大企业运管成本,削弱企业竞争力.

  三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也会受到影响,使宏观调控政策很难发挥作用.

  四是信用恶化还直接破坏社会法制基础,经济主体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竞争,各类经济主体难以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的法律框架.

  五是信用危机造成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完善我国社会诚信制度的思考

  (一)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信,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

  中华民族有深厚的道德底蕴和文化、文明底蕴,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坚持操守、讲究诚信的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结合现代法治精神,积极构建现代诚信制度体系.

  具体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建设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宣传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舆论防恶上,还必须出实招,必须坚持用法治的、行政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激励和表彰讲诚信的人和事,谴责和严惩不讲道德和不守诚信的人和事。二是把外在制裁和内在制裁结合起来,积极构建道德制裁力和约束力。外在制裁发挥社会规范和限制作用,内在制裁发挥自我约束作用。

  三是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诚信度。依法行政,打破地方保护,维护统一的市场秩序,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秩序和原则.

  (二)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

  目前我国尚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场发育状况和社会信用环境还很不理想.因此,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立,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推进.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是推动全社会建立诚信制度体系的基础.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应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尽快完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是进一步加大国家信用政策法规贯彻执行力度和执法力度.

  三是积极建立公民、组织信用征集、评价、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数据库,为实现信用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公民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加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诚信,不但包含伦理道德因素、经济因素,更离不开社会法律制度,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加强公民诚信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教育,更要靠法治.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
  
  一要把社会法制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二要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

  三要重视培养公民的契约精神.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契约文明是构建现代法治与现代德治的思想基础之一,契约精神是文明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它是平等观念、自主意识、合作精神、诚信能力的有机结合.

  总结: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政府诚信体系、企业诚信体系、个人诚信诚信体系,树立全社会的诚信观念,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立完善的现代诚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其中政府诚信是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企业诚信是我国现代诚信体系建设的重点,个人诚信是我国现代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诚信体系.

  我们的社会和谐离不开诚信建设,诚信建设是和谐社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朴林。诚信缺失纠结当下中国[J]. 人民论坛。 2011(S2)。
  [2]王利明。关于诚信的法学思考[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0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