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

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与功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25 共258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与功能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而有必要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做出界定,认识其功能。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农村集体经济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意义。

  2.1 农村集体经济内涵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不断向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有关农村集体经济概念的论述。它是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经济形式。毛泽东同志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首次出现农村集体经济概念。后来,农村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被定义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全方位公有制形式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迎来了迅速的发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新定义了农村集体经济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正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广大农民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起来,经营方式实行合作经营,分配制度实行按股与按劳分配相结合,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大发展。此时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进一步丰富,逐渐实现形式多样化。股份合作制经济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本文认为,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包括一切以集体产权为基础的经济组织或经营实体,辖区内村民对集体资产或经营性收益进行支配或归集体所有,是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的“统”方经营者,有利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并提高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2.2 农村集体经济主要功能

  2.2.1 政治功能

  农村集体经济本质上规定了农民与生产资料的关系,这一直接结合的特殊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题中应有之意,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首先,农村集体经济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广大农村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农村地区社会主义阵地的稳固和发展。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具有一定的天然同构性,通过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有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带领群众参与和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为村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其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是村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集体经济的结构和组织形式与民主的生长发育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对乡村民主有着促进作用。农村税费改革以后,面对加快农村村组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村委会职能、差额直选村支部书记等农村重点工作,迫切需要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空壳村”的问题,解决村干部“手中没把米,唤鸡都不来”的尴尬,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随着我国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组织形式内部的不断创新,中国乡村民主、乡村治理和乡村政治发展必将走出一条独具中国农村特色的道路。

  2.2.2 经济功能

  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不仅关乎亿万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国家的社会稳定。而农村集体是农民生活富裕的基础,因此,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家庭生产的分散单干与激烈的大市场竞争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小农户进入大市场后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成了难买难卖。而内可聚合分散农户,外可有效联结市场的农村集体经济就成为了一个有效的中介桥梁,既能以集体面貌参与竞争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又能提升其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户市场谈判地位。收入的增多和成本的降低,以及集体经济的参与保障了农民纯收入的可持续增高。不仅如此,农村集体经济还能进一步发展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现实中还出现了如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公司)等一些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农民作为股东不仅可以凭借劳动参与取得劳务报酬,还能分得股份收入,从而使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了。与此同时,实践中许多集体经济发展较快、较好的村庄,不仅为村民提供增收机会和渠道,还为村民提供养老保险、生活救助等。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农民享受良好的福利保障提供了经济基础,从而使农民在生活富裕的同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农村集体经济的经济功能是在为社会提供农副产品并且以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

  它的中心功能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对食品以及食品安全的需要,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并生产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进行国际贸易,以此取得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其经济功能还有以依托农业提供服务获得的和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例如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以及教育农业等(高林英和王秀峰 2008)。

  2.2.3 社会功能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所在,改变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落后,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关键也在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这是因为:首先,集体经济发展本身就代表着或宣扬着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民眼前利益的和长远利益的发展都离不开集体经济,因此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与集体二者密不可分。集体在正确协调和处理农民与集体关系的过程中,实践着以农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集体主义思想,推动着农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发展。其次,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可以为农民提供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满足农民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促使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而且还可以让农民学知识、懂技术、会管理,为农民提供了各种教育培训,从而实现向现代新型农民的转变。最后,农村集体经济可以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破除陋习,树立法制意识,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国家法律规范、村规民约,真正实现农村依法治村、以法安民、平安乡村的目标。“在自然力逐渐被劳动力取代后劳动力成为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在早期发达国家教育下,科学技术的使用发明成为生产力发展要素,到现在科学家,经济学家,知识型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要素。”[16]

  除此之外,就业一直是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的大事。据统计,农业从占到建国初期社会总就业的 90%,到占到改革开放初期的 70%左右,直到目前的 40%左右。虽然60 年来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绝对数量依然庞大,根据 2008 年的统计数据,农业就业保持在 3.06 亿人左右。[17]

  此外,在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和不完善的情况下,农业还担负着农村社会保障的作用。这对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发展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