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路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25 共545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五章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

  改革开放至今,在科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指导下,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这一基本前提下,以乡镇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农村的大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广大农民普遍地迅速地富裕起来了,初步展现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在农村,不断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然要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 2014 年 1 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6]这进一步为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5.1 国家整体布局,完善制度安排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指导。国家应在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起,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因素、工业化的因素都不是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在于党对于农村发展道路的引导”[27]

  第一,各级党委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切实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发展指南。建立领导联系、部门结对帮扶制度,加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领导,定期培训村干部,不断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做好思想政治培训、政策法规培训和经营管理技能培训工作;第二,强化管理部门职能,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管理方针建设;第三,依据相关政策和产业整体规划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真的发展和壮大要切实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客观全面研究村有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实施建议,明晰任务目标,确定发展方向,使农村经济真正形成科学、系统的发展格局。

  第四,确立共同富裕新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 2000 年 2月赴广东视察时首次提出来的。***在《摆脱贫困》中更是明确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需要依靠发展集体经济来支撑,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8]

  5.2 理顺治理关系,完善治理机制

  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组织机构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其中的重要构成。新时期的经济实践已经证明,在全国范围内的基层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三驾马车”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共同拉动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进一步明确三者之间的职能关系,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权利义务明确化。还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依法保障其运行,村级组织治理结构应当进一步高效化合理化。其一是突出抓好村党支部建设,领导和支持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在突出基层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地位的同时,保障村委会能够按照法律规定要求独立行使村民自治职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相关权益也得到进一步保障,只有如此才能保障统一性和独立性的有机统一。

  农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离不开政府的监督和指导。政府的监督和指导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基层集体经济组织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和为基层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服务,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主要体现在农村集体经济相关产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和新时期下农村经济情况以及多方位利益需求等。特别是在当前农村资源要素日益资本化以及城镇化发展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想要实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的科学管理和合理服务,就一定要把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与行政监管三者统一化、系统化,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高效、安全运行。

  与此同时还要科学配置监管职权,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优化监管机构设置,强化农经监管服务机构,实行项目化管理,深化细化国家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从而在全局上实现国家对农村经济运行的系统管理调节。

  5.3 立足现状,创新经营形式

  当前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衰弱有余、发展不足”的态势,根本上是没有明晰实现发展的高效、合理形式,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现必须依托于这种高效、合理形式。而我国过去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又过于封闭、单一,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不足。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探索有效实现形式来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成功案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僵局被广大农村地区所出现的社区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多种有效形式所打破,强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其次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调整,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因地制宜的实现形式才是有效的,这是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历史基础、发展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基于这一具体实情,各地经济的实现形式也应当而且必须多样化。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即使是同一种实现形式也要相应做出调整,例如美国的新一代农业合作社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在传统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3.1 各种有效实现形式发展的其内在共性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借助“有效”的具体实现形式才能使农村集体经济真正充满活力。何谓“有效”,简而言之就是既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又能推动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也就是与当地发展条件相适应。伴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还会衍生出更多的“有效”形式,“有效”的实现形式不止一种,这是由于各地具体情况的差异造成的。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有效实现形式,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这些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有效实现形式呢?如同“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种说法以及通过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证明一样,各种有效的实现形式表面上看各不相同似乎无规律可循,其实在这多样化的外表下都隐藏着内在的共性,我们可以通过把握问题的关键,看到这种共性由内到外构成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说找到这一内在的共性即内在发展机制,就找到了开启构建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万能钥匙。而这一关键所在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29]

  5.3.2 形式实现的根本在于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及利益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背靠集体可以有效增强其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即使是单打独斗的小农户也深知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却并不高,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还得从许多农村地区的集体经济对农民的吸引力不足说起,吸引力不足就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农民加入后所能得到的实惠和享受到的好处的大小同这种吸引力的强弱息息相关。从国内外在新时期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农村集体经济实践中,不难看到农民之所以积极拥护和参与这种组织活动,就是因为这些组织机构的领导决策者都是以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

  也就是说首先要尊重加入的农民并保护其原有既定的财产权利,如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在这一点上国外是保持入社农民的土地私有权不变;其次还要创新分配制度,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允许农民种地或外出打工取得财产收入。还可以允许农民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的入股,形成财产性收入。而且,加入相应的组织后,就能多渠道、多层次的让农民得到实惠,保障农民利益。其所提供的各种社会化服务也能降低农民的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还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因此,只有尊重农民意愿、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农村集体经济在探索各种有效实现形式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才能长盛不衰。也就是提高农民收益这才是根本,也就是对农村集体经济“民有、民管、民享”本质的践行。

  5.3.3 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1)家庭承包经营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自我完善,是农村集体经济非常重要的组织和实现形式。从所有权来看,这种经营制度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户只获取经营权,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集体靠对所有权的拥有从家庭承包经营中按农民承包的土地份额分摊到户的“统筹提留”中获取收益,但集体经济组织不享有直接经营土地的稽查收入,农民可以靠经营土地付出超额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获取超额报酬。从管理权来看,农民虽然获得土地的经营自主权以及对经营权的继承、转让等一定程度的处置权,但经营权和对土地的处置权受集体的监管。家庭承包经营其实是通过集体对土地所有权的拥有,即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来参与并享有对土地经营收益的分配。

  (2)业主负责制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政府用于扶持集体经济的资金和政府、集体帮助筹集的发展集体经济资金,由集体认可的个人、企业、单位等“业主”来承贷并自主发展项目,项目的管理和经营完全由“业主”负责,贷款由“业主”归还,集体每年向业主收取事先约定的“管理费”.[30]有效免除了集体承担的风险和债务。

  (3)税收分成形式适用于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采取这种形式需要把精力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和为各种类型、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和农业项目的服务,努力增加工商税收,通过与财政的税收分成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这是靠营造环境和协调服务来获取收益,但是此方法涉及面宽,需要由政府支持,且牵扯到财税体制和财税政策的调整。

  (4)资产管理形式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通过合并、分离、置换、扩张、改造、拍卖和健全管理、监督、财务制度实现对现有集体经济项目资产的管理,使集体资产达到最佳组合和最优运作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妥善运作体积组织的现金积累和在改制中出售集体企业获得的收入,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运作中获得收入,常见的形式有对“四荒”资源的拍卖,对石材等自然资源开采权的出让或开采收益分成。

  5.4 加大政策倾斜,实现城乡利益共享

  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能充分刺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此,部分基层村镇有针对性的制定《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继续扶持贫困村,加大帮扶力度,即“扶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帮助经济薄弱的农村发展集体经济,还要在资金、项目上多给予倾斜。但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本质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集团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推动经济落后村镇加强内功修炼,不断自我优化、自我发展。其次是要鼓励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加强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做大做强,继续走在经济发展的前列,然后以此达到先富帮后富最终达成共同富裕这一共同目标。

  在发展过程中,部分基层农村集体经济遇到各种困难,陷入瓶颈,亟需市、镇街各政府部门加大配套政策扶持的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优化集体经济发展环境,简化行政审批办事程序,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建议各级政府完善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配套政策,加紧研究,强化指引。一是立足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统筹开发农村仅剩余的连片土地。统筹规划可用土地资源继续探索镇村联合土地开发模式,健全两级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农村以地入股参与市、镇重大项目,增强基层发展经济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二是合理调整固定资产折旧率。有不少村镇的干部认为,无论是在实际使用年限还是产权证上,厂房、铺位等物业规定的年限都远不止20 年。所有建议对集体的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一并计提折旧,这样就不会因调整折旧率对集体纯收入的核算造成过大影响,又切合集体物业真实使用年限。三是对于类似“三旧”改造等项目,有关审核部门要进行联合办公,改善手续指引服务,提高报批工作的实效性,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优惠政策要及时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同时积极向省和国家争取土地政策和用地指标的支持,将“三旧”改造作为重大专项。四是要使被征用集体能够利用返还土地发展集体经济,以免部分村、集体有项目不能引进,不能落地的情况出现,取信于民,缓解被征地村的发展压力。还要尽快解决征地返还问题,各地在发展重大项目的时候需要征用农村大量的集体土地,要在承诺返还征用地的用地指标方面,加快落实用地指标。

  5.5 完善选举制度,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力度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在加强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懂理论、明政策,会管理,善协调成为选配村级班子的重要条件。一是不能光以内选方式,对部分贫困又闭塞的乡村,应当加大干部下派力度,强化村级班子,使村级班子人员真正成为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堡垒,这就要求村级班子人员真正具备带领一方农民勤劳致富、开拓创业的能力。二是要细化深化奖惩机制,权责统一,落实到每个班子成员,发挥农村干部积极性的同时强化其责任意识,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尽职尽责,奖励并支持那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取得成绩的班子和个人,细化奖励措施和补助机制。三是加强干部思想理论教育,打造学习型领导班子和个人,树立民本思想和服务意识,完善民主制度,“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31]

  从而真正做到服务、创新、求真、务实。借鉴经验,因势利导,强身固本。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考察学习。既要从村内选人,也要合理引进村外人才。要深化选人用人机制,拓宽视野选用干部。选拔出一批会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的综合素质高的党员能人。上级部门要做到财力下浮,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宣传和培训力度,通过政策宣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等方式,综合提高基层干部管理水平和内在素质。要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面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激励农业产业组织和农户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统一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媒体和社会的综合监督作用,真正保障二者长期、互惠合作。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发展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