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经济学论文 >

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优选6篇范文)

来源:未知 作者:程珽
发布于:2021-07-30 共9542字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速增长后的一种战略转变,作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有企业,通过高质量发展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高质量发展战略也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下面是搜素整理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6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第一篇:“三个经济”助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陕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正是结合现阶段陕西省的发展实际,提出的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是陕西扩大开放、实现追赶超越的必然选择,将成为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关键词:三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

  当前,陕西省正处在经济变革的关键时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动力、优化全省经济结构,陕西省创新性提出以发展“三个经济”为突破口,通过发展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动经济,强化创新驱动,推动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三个经济”的内涵

  “三个经济”包含了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在内的三种经济发展方式。

  (一)枢纽经济。

  枢纽经济指利用枢纽优势,通过聚集人才、信息、资金、物流、技术等资源,实现相关产业高度聚集,赢得多种经济辐射,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所需的市场资源和持久动力。

  (二)流动经济。

  流动经济指依托相应的平台和条件,吸引省外的人才、技术、信息、资金、文化等资源要素向陕西省转移,流动过程中会产生集聚融合效应,通过这些资源要素重组整合,带动陕西省各类产业快速发展,从而达到促进地区经济规模扩大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门户经济。

  门户经济:以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创新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对外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通过这种强大的虹吸式效应,吸纳聚集商贸、旅游、住宅、运动等资源要素,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陕西省经济强有力发展。

  二、陕西发展“三个经济”的现实性意义

  “三个经济”是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变革:枢纽经济是推动陕西发展的动力变革;门户经济是夯实陕西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流动经济是提高陕西经济发展的效率变革。

  陕西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阶段,大力发展“三个经济”,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结构,增强经济外向度,最大限度地释放追赶超越的动力和潜能,对实现发展模式创新、经济总量追赶、质量效益超越,提高陕西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个经济”是陕西加速追赶超越的战略举措,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具体要求,对促进陕西省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不断推动陕西省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陕西发展“三个经济”的区位优势

  (一)枢纽经济优势。

  陕西位于我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周边与八个省市区为邻,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作用;陕西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依托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实现经济联动和互通,具有重要的凝聚扩散和融合带动作用,以西安为中心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线路构成了陆上“米”字形和空中放射状交通网络,交通枢纽优势非常明显。

  (二)门户经济优势。

  陕西位于中国西北部,属于西北龙头地带,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陕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地,又位于亚欧大陆桥的黄金通道上,成为了我国西部通向中亚、中东和欧洲的重要地带;陕西还是国内很多省份通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要道,对外开放的门户作用十分突出。

  (三)流动经济优势。

  陕西是科技教育人才大省,是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地方,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欧亚大陆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中心,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多彩,这种文化优势所形成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推动陕西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同时,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带动了流动经济的发展。

3.jpg

  四、陕西发展“三个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枢纽经济发展路径。

  1.完善立体式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枢纽经济增长极。

  陕西地处中国大陆地理几何中心,中心区位和枢纽地位突出是陕西省明显的优势,陕西要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在发展枢纽经济中,陕西可实现航空、高铁、公路、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形成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从而增强辐射我国中西部,联通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能力,真正把陕西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陕西要全力将机场打造成为以向西开放的综合交通枢纽、大型国际枢纽和航空物流枢纽,使其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源;要加快“米”字形高铁网和关中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以铁路为骨干加快构建四纵四横的对外运输大通道;继续推进全省范围内公路建设;完善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的现代化,形成立体式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培育具有强劲动力的物流行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汇聚融合。

  2.加强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陕西是“一带一路”核心区,要充分发挥人才、教育、科技等自身资源优势,使优质资源要素和陕西省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形成资源共享互补的生态集群,推动发展集约高效的产业格局;要利用陕西区位优势,集聚高端要素,培育一批枢纽型企业,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大数据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需求机制,充分利用陕西省科技成果优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拓展产业链,加快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切实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让各种技术人才信息要素聚集陕西,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3.实施“互联网+”战略

  打造智慧网络平台。实现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枢纽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完善信息平台数据采集机制,有效整合产业集聚区的信息资源,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交换和共享相关数据信息;实施“互联网+物流”工程,建设物流智能信息平台,形成集物流信息发布、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信息服务开放系统;推地物联网和智能化衔接工程,加快建成现代物流安全畅通和应急处理系统等行业智能化工程,提升枢纽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

  (二)门户经济发展路径。

  1.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构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是经济运行规则要与国际全面接轨,为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陕西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提供的历史性机遇,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贸易投资机制和市场管理体制,为陕西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制度保障,不断激发外向型经济建设;深化自贸区开放改革试点,逐步推进开放体制创新,积极探索贸易投资自由化,提升贸易投资快捷便利,加快形成内陆改革开放建设的新高地。

  2.统筹门户经济建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国家赋予了陕西省引领西部对外开放的使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强化关中平原城市群对外交往的门户功能,我们要用好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门户经济。发展门户经济要整体谋划,统筹布局,陕西要用好国家建设自贸区的历史机遇,加大陕西开放力度,切实发挥经济联动和互通的门户作用,以创新为驱动力,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国际贸易中心地位,以更高的开放层次、更优的营商环境,引领门户经济高质量发展。

  3.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陕西的航空航天技术、信息产业、现代制造业等领域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和重要地位,陕西企业要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积极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科技的互动互通,加强国家产能合作。

  发展门户经济,拓展陕西各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加强陕西产业深度融合全球供应链的广度,依托陕西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机制,构建全方位的对外交流平台,深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围绕硬科技产业建设,高起点推动高端产业国际合作,加快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的步伐,使一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陕西省,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流动经济发展路径。

  1.推动要素市场配置

  促进流动经济发展。流动性是市场经济体系最鲜明的特征,经济的流动实质上就是各种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和融合,充分发挥陕西省开放集聚辐射互动的作用,吸引省外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向陕西省流动集聚,加强各种先进资源要素与陕西省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实现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日益紧密,处于地理核心区位的陕西,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要素不断加入,陕西省借助相关平台吸引资源要素,通过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如人才新政等政策,吸引更多优质人才流入;进一步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欧亚经济论坛等高端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资源要素在陕西汇聚融合。

  2.推动产业生态化建设

  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发展流动经济,主要是各种资源要素的畅通流动,促进资源融合创新,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市场活力。

  创新物流产业生态化,以物流枢纽为抓手,建设现代综合物流联运体系,以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使人才、技术、资金各类要素高度汇聚,促进各类优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陕西经济更好融入全球,使实体经济真正活跃起来;创新金融要素合理配置机制,引导优质金融要素向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持续提高要素配置质量和经济发展效益;创新人才涵养体系供给,按照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以良好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陕西逐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陕西根据当前省情,按照以改革促开放、促创新、促发展,确立了以“三个经济”为引领的发展理念,通过强化枢纽、门户、流动作用,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和空间,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陕西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杰加快发展“三个经济”为“一带一 路 ”建设贡献陕西力量[J].北方经济,2019,11:11~14

  [2]刘权锋,刘康.陕西:“自贸区”+"三个经济”构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J].大陆桥视野,2019,8:36

  [3]张首魁.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构建陕西现代产业体系[N].陕西日报, 2019-04-10

  [4]张晓燕聚力“三个经济”构建陕西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N].陕西日报, 2018-05-28

  [5]钱涛,吴溥峰陕西加快“三个经济”发展的再思考[J].陕西发展和改革,2020,6

  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第二篇:浅析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等院校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符合的“双创”人才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如何强化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双创”人才培养,提高新时期的人才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高等院校“双创”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意愿培养、教育资源的供给、教学体系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高等院校应该清楚意识到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间的关系,以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的,通过明确大学生创业的目标、开展区域型校企合作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教学体系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热情,从而挖掘更深层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更多具备“双创”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

  关键词:区域经济;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资源;

  随着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区域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为使大学生毕业后更快融入社会经济中,我国高等院校开始结合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开展教育培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同时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但是,当前大部分院校在“双创”教育培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培养目标、方向、资源进行优化,才能进一步提高“双创”教育的质量,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新的驱动力。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双创”培养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是经济活动相对独立,但是内部又紧密联系的一种体系较为完善的地域空间,具有开放性、独立性等特点,区域经济发展可从四个层面体现出来,即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产业升级与居民幸福感。经济发展可总结为三个要素推动阶段,即生产要素、资本与创新,创新阶段的核心在于人才,且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大,对人才素质也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培养大量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具备“双创”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二)人才培养本质

  高等院校面向大学生开展“双创”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大学生才创业成功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从本质上看,“双创”教育建设重在培养有扎实功底、较强创业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提供实践基础设施与教育机制,与当地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符合。在树立“双创”教育理念后,与区域经济中的有利资源相结合,使教育模式得到完善,理论与实际教育相结合,培养出一批批“双创”型人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1]。

  (三)二者关系

  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改变人才培养方向,前者对后者具有直接影响。在高等院校教育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率始终是高校教育工作的焦点所在。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促进大学生价值发挥,各高校陆续开展“双创”教育工作,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以创业促进就业。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密切关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区域经济需求调整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方向,以此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使大学生的能力符合区域发展需求,并树立正确价值观,为区域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另一方面,“双创”人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双创”人才资源开发不但可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还可使区域人才资源结构得以优化,从本质上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此外,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实力决定区域竞争力,培养“双创”人才不但符合高校自身发展需求,还与区域经济发展客观需求相符。地区发展建设对多种多样人才需求,“双创”人才成为个区域人才引进的竞争焦点,谁拥有更多“双创”人才便拥有主动权,可以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创业促进地区就业。区域综合实力可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出来,而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特别是“双创”人才,人才是通过教育培养而成,各高等院校教育发展又需要经济实力支持,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二、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现状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随后几年中对“双创”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现状不够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大学生“双创”意愿不强

  人的行为是在意识驱动下产生,而意识强弱取决于行为态度,因此,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强弱对创业成败具有直接影响。对浙江某高校学生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其中问到“是否支持大学生创业时”,有57%的学生表示“支持”,有34%的学生表示“风险太大”,剩余学生表示“不太支持”;在问及“自己是否有创业意愿时”,只有6%的学生表示“有打算”,有23%表示“尚未确定”,剩余71%学生表示“暂时没有此类打算”。可见,即便大学生对创业本身持有开放心态,但当涉及自身时,大部分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敢或者不愿意从事该项活动。

  (二)学生“双创”资源不足

  大学生初进社会,创业经验较少,与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多年、拥有广阔人脉与融资渠道的创业人士相比,在自主创业道路上面临的困难与风险更多。创业活动对大学生的社会环境适应力、资源整合力要求较高,可见大学生在创业群体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大部分高等院校教学中普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训练为辅,学生长期沉浸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中,很少与社会接触,没有机会积累创业经验。尽管在高校中参与一些“双创”大赛,但“学院派”知识仍然无法满足“现实版”创业需求,因对新创业政策知之甚少,在项目选择上往往短视,缺乏战略眼光,对创业风险的认知不足,心理素质较弱,创业失败案例数不胜数[2]。

  (三)学生“双创”教育体系不完善

  在“双创”战略与教育政策的双重支持下,国内各大院校陆续开设多样化“双创”教育工作,但在实际教育中仍存在弊端。一方面,“双创”教育体系不够完善,许多高校承袭原有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单一,授课体系不够完整,影响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双创”教师短缺,许多创业课程教师是从学工处调任过来,或者由思政教师兼职讲解此类课程,虽然上岗之前接受过临时培训,但理论根基与实践经验不足,存在理实脱节情况。专业从事双创教育的教师处于边缘地位,个别教师单纯为了完成教学工作,忽视深入调研,影响“双创”教学效率提升。

3.jpg

  三、区域经济发展下大学生“双创”培养措施

  (一)明确创新创业目标,激发创新创业意愿

  针对大学生对“双创”意愿低下问题,高校应帮助学生明确创新创业目标,树立创新创业动机。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双创”活动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目标,将创业动机提升到奋斗目标的层面,将创新创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联,在创新实践中履行社会责任,在创业中发挥自身价值。此外,“双创”教育可引入新媒体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前沿创业动态。同时邀请当地有知名度的创业人士,开展一些创新创业的引导讲座,由此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此外,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双创”社会活动,主动融入社会,在创业中积累经验和阅历,为日后正式创业打好基础。

  (二)优化教学策略,开展区域型人才培养合作教育

  1.组织结构

  “双创”人才培养中参与主体众多,且主体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为确保合作模式顺利进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助力,应立足于“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创建完善的校企合作教育组织结构。由区域内企业项目负责人、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校领导组成董事会,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负责与企业对接,为各高校合作教育提供指导;二级学院下设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部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对学生实施创业培训,制定创业规划[3]。

  2.培养过程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双创”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理实结合,采取“1+2+1”模式提高实践能力。在高校招生时按照院系招生,学生入学后便开始了解行业需求、市场现状、特色课程等,并由学院专业实践部门指导制定创业规划,开始第一学年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从第三学期开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的方向,在导师的带领下带薪在当地企业实习,实习完毕提交报告,经过自我评价后选择创业方向;从第四学期开始学习专业课,并注重实践联系,课内外学习交替开展;在第四学年回归学校完成毕业设计,决定创业的学生可向学校申请经费,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开展创业活动。

  3.“双创”教育的课程结构

  在“双创”人才培养中课程属于核心所在,课程建设对人才培养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由谁制定、如何制定成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难点。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下,应当由当地知名的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联合制定课程,企业专家具有多年当地实践经验,掌握行业内前沿技术,由其参与课程制定有助于课程制定与行业关系更为紧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区域行业态势,获得市场需求。同时,院校教师理论知识深厚,由其参与课程设置可保障学生理论层面知识学习,为后期实践训练夯实理论基础。此外,还应注重在线开放课程开发,信息技术的渗透为网络课程开发提供充足技术支持,教师团队应善于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与企业一同借助MOOC、SPOC等平台开发网课,不但可整合区域内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出精品课程,还可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高实践水平。

  4.考核评价

  学生评价是学习能力、学业成就的评判,也是衡量人才的一种标准。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对“双创”教育考核评价主体、内容与方法进行优化。在评价主体方面,整个评价过程受到董事会监督,并由校企教学顾问评价“双创”教育教学质量,还受到教授、教辅人员、学生的评价,创建完善的“双创”教育教育评价机制,根据企业、教师与学生自身的意见进行改革创新,由此提高“双创”教学质量。在“双创”教育评价内容方面,不但注重学生成绩、专利等理论水平,更要建立“双创”能力本位评价观念,将基本的观察能力、创业策划能力、信息整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引入“双创”考核之中,为考核评价提供重要参照指标。对大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进行多元评价,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创新创业理论基础,还要在各项实践活动中表现出卓越的创新思维,同时还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勇于面对困难、执着品质,才可成为一名优秀的“双创”人才。

  (三)挖掘“双创”教育资源,完善“双创”教学体系

  一是创业资源优化。与社会上阅历丰富的创业者相比,大学生自主创业承担更多风险,失败率更高。对此,当地政府与社会各界应积极介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政策、制度、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解决创业初期面临的困境。同时,当地政府还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区域内的社会服务机构、中介机构、投资企业等为“双创”工作开展提供资源与服务支持,引导社会多方力量支持学生创业,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增加公共服务与产品的供给,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多支持。在产学研一体化背景下,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校和区域内的企业应加强合作,依照区域行业发展规定对“双创”人才严格要求,并与省内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提高达学生实践能力打好基础。在教育资源挖掘中,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将能力培养放在核心位置,并为“双创”教育提供技能训练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大赛,巩固“双创”教育成效。

  二是完善“双创”教学体系。高校应完善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并派遣专业团队负责教学与管理工作,使“双创”教育相关内容得到协调。为提高“双创”实践水平,高校应积极与区域内相邻院校、相关企业建立联盟,使“双创”教育与服务平台得以完善。除专业知识外,大学生还应积极了解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规律,学习商业模式、专利品牌、经营思想等无形抽象类知识。对此,高校应吸取国外院校的成功经验,实施“双创”教育体系改革,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创建大学生“双创”发展良性机制。高校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双创”教育工作,创造有利环境,鼓励支持有理想、有能力、有兴趣的教师参与到双创高端论坛、学术会议中,使有能力的“双创”教师脱颖而出,积极引进区域内的优秀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共同打造高质量的“双创”教育师资团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下,产业经济不断升级转型,对高质量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对此,高等院校应正确看待“双创”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重视学生创造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其对商机有较强的敏锐力,通过创新创业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以创业带动就业,助力区域经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吴鹏飞,和红梅.基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研究[J].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19(3):12-

  14.

  [2]卞嵩.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优化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23):65-67.

  [3]杜壮.用高水平“双创"助力高质量发展一-“双创” 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73(41):32-33.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发展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