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转变,农民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世界上各个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长期以来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是一个农民占人口比例绝大多数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城乡差异逐渐拉大,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要问题。从农民职业流动与转变的角度看,随着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各地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农民的职业势必发生分化与转变,农民也必然会向城市流动。但如果农民职业转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受到了种种因素的阻碍,导致农民的职业变迁不能与城市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不能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这样必然会阻碍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要促进农村人口的市民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此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这些决议与措施可以极大地推动农民职业流动与转变,进一步发展现代化农业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已有一部分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剩余劳动力完成了向城市的转移,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职业的转变和农民向城市的流动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研究农民职业的变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职业的转变与农村人口的流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形势下的突出任务。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城乡一体化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迁,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民的职业变迁的实质是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以及农民的非农化。城乡一体化不仅仅可以促进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可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而农民的职业变迁一定伴随着农村人口的迁移、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就业问题。
所以研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职业的变迁可以有力地推动农村人口流动与农民职业变迁,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极大地促进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理论的意义。
(2)现实意义。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研究农民的职业变迁,对于推进农民的非农化、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职业角度来说有利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造成我国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同步,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民职业的转变和非农化可以减少我国农民的绝对数量,相应地增加个体农民的土地占有量,有利于统筹与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构建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其次,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从农村到城镇的转移、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完成了职业转变和居住地转换,但社会身份没有得到相应转变的农民,他们只能徘徊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另一种是在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后,职业没有完全转变,仍然从事一定农业生产但并不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的农民。农民的职业转变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既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已经转移到城市的那部分农民的问题,又能够继续有效地转移仍然留在农村的其他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再次,有利于我国解决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我国特殊国情与体制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民工群体由于城乡二元壁垒的存在,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却无法拥有城市户口,无法共享相应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等改革红利。农民身份与职业的转变可以妥善协调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有利于解决农民农业农村的各种现实问题。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社会学家从很多方面分析了农民的职业流动与变迁以及农民、农村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索罗金于在《社会流动》一书中列出的有关于职业流动的 23 个表,1979 年邓肯提出的统一联系模型等。从微观层面分析农民的行为选择与职业变动的社会学理论有"理性选择"理论和"生存理性".
其中舒尔茨在他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经过研究分析指出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经验方面看,农民都是具有理性的,他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着名的"贫穷而有效率"命题。在他看来农民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所谓的不理性行为正是他们遇到外部条件受到限制时的理性行为,所以农民也是符合经济理性的,农民的职业的变动与选择正是源自于他们的经济上的"理性选择".而斯科特在他对东南亚农民的调查研究中并没有采用古典经济学所奉行的理性原则去解释农民的行为,而是用一种"生存的经济学"去考察当地农民生的存问题。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他认为农民处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的时候不会盲目地去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当他们遇到职业流动与转变时就会选择较低风险的变动以获得较高的生存保证,这就是他提出的"生存理性".
农民的职业变迁过程当中一定伴随着农村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同时人口的迁移与流动也影响着农民职业的选择。关于人口迁移的主要代表性理论有:拉文斯坦总结的"人口迁移法则"和博格的"推拉"理论。拉文斯坦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的人在迁移时的倾向性与动机的差别,总结了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以及流动趋势,提出了"人口迁移法则".而柏格则是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提出了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他认为人口的迁移是由两种力量相互作用造成的,推力是指迁出地对人口的推动力或排斥力,拉力是指迁入地对人口的吸引力或拉动力。
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认为社会学要建立在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量的调查统计和定性的案例分析得出结论。他通过对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农民的终结"不是"农业的终结"或者"乡村生活"的终结而是"小农的终结"的结论。
同时他也指出无论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还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社会,作为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产业--农业的从业者,农民不会无限制地减少,更不会消失。他的观点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应验,并且对我国农民职业的变迁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有大量的农民实现了职业的转变,成为了农村户籍的企业工人或外出务工者,但是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产生了我国特有的"农民工"群体,这种变化是其他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从未产生过的,这也是我国在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
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历史上长期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关于农民问题和农民职业变迁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我国社会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上个世纪 30 至 40 年代,费孝通、吴文藻等社会学家倡导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深入中国现实社会,开展了大量的实地研究,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等着作揭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所在,描述了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和农民职业的分化与构成。从他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农民职业的角度来看,一直以来我国的农民都是"兼业"农民,单一的农业生产不能满足农民的收入与日常生活的需求。
从农民职业分化角度来看,农民的职业变迁过程也是农民职业分化的过程。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陆学艺于 1989 年在他的《重新认识农民问题--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一文中对农民阶层的分化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同时对农民的职业分层进行了界定与划分。他从职业的角度将农民划分为了八个阶层:
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管理者。时至今日,国内很多学者仍然将该划分方法作为农民职业分层研究的基础和依据,他们参照陆学艺的划分标准,加入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在陆学艺研究所做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民职业阶层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例如陈家骥、金一虹、陈会英、周衍平、赵瑞莹等学将我国农民的职业划分为十个阶层:农业劳动者、农民工、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个体或合伙工商劳动经营者、私营企业经营者、受雇劳动者、乡村干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工作者、家务劳动者和其他劳动者;林元则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农民的职业类别划分为另外八个层次:农业劳动者层次、农民工层次、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层次、个体或合伙工商劳动者层次、私营企业经营者层次、受雇劳动者层次、农民知识分子层次、乡村脱产干部层次等,还有很多的划分种类与标准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他们对农民职业阶层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研究都是在陆学艺的研究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农民工是我国农民职业变迁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很多国内学者对这一群体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对农民职业转变与流动过程中某一特定群体进行分析的角度来看,李培林的《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赵鑫的《城镇化视角下的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路径探讨》等等,从农民工的市民化和进城后的就业状况入手分析了我国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在职业变迁过程中的就业选择与生存问题,李强则是通过对社会分层的研究,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民工在职业流动与变化中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对我们研究农民职业变迁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概念的界定。
1.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间社会、经济的二元分割的壁垒,不断促进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统一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直至最终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的过程。从农民职业的流动与变迁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是合理分配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向城市流动,农民职业的非农化以及农民职业和身份一体化的过程。
2.农民职业变迁。
农民职业变迁是指农民职业选择上的流动与转变,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是指农民从单一的从事农业生产相关的职业,逐渐分化、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和非农化职业的过程;是指农民职业分布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转变的过程;也是指农民职业阶层不断分化、职业种类转变的过程。
3.新型职业农民。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新型职业农民"并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定义。总结各方观点,我们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是以现代农业为职业,专职从事农业生产相关工作或者负责经营管理的,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或者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能够长期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民。
4.农民非农化。
农民非农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非农化包括了农民的身份地位、生产生活方式、从事的职业、居住的地点、思想观念、自身素质等诸多方面的非农化,是指农民全方位的非农化,包含了很多内涵,显然这不是本文要进行分析研究所要参考的定义。而狭义上的非农化是指农民职业的非农化,是指农民从事的职业从传统农业生产的从业者,转变为现代非农产业的从业者的过程。这符合本文研究的主题:农民职业变迁研究,所以本文中提到的农民非农化主要是指农民职业上的非农化。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理性选择理论。
科尔曼在经济学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论,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理性选择理论。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区别于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经济学认为"经济人"都是理性的,他们做出选择时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也认为社会人是理性的,但他们做出选择的依据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追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从社会学角度解释了人类做出选择时的动机和目的,而且不同于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是从个体角度出发,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研究的是大多数人乃至整个社会的选择结果。从农民职业变迁角度来看,农民在职业转变时做出的选择是基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而做出的,农民在职业变动的选择时是理性的。
2.生存理性理论。
斯科特根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社会和农民行为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生存理性理论。他认为农民的选择是基于自身的生存理性的,在遇到恶劣的生存环境时,农民首先考虑的是生存的需要,而不是不顾家庭生存安全的需要去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小农意识下的利己主义是和农村的社会环境和农民的生存条件息息相关的。如果说农民的生存理性也是具有理性的选择,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种追求较低的风险和较高的安全保障的行为看作是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一种特殊情况。
从农民职业变迁角度上说,农民的生存理性表现在其选择职业流动和转变时,会优先考虑自身和家庭的生存需要。在风险和收益同样大时,农民很少会冒险做出职业变动的选择,即不追求经济利益或社会利益上的最大化,而只是追求自身代价的最小化。只有在自身利益和生活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农民才有可能选择新的职业或是向城市流动。
3.推拉理论。
拉文斯坦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的人在迁移时的倾向性与动机的差别,总结了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以及流动趋势,最早提出了"人口迁移法则".而柏格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在"人口迁移法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己研究的分析总结,提出了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人口的迁移是由两种相互作用力量造成的,推力是指迁出地对人口的推动力或排斥力,拉力是指迁入地对人口的吸引力或拉动力。
农民的职业变迁过程当中一定伴随着农村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同时人口的迁移与流动也影响着农民职业的选择。在农村的人口流动与农民的职业变迁过程当中,农村作为农民的原住地,其产生的推力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导致农民失去了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水平较低和农村就业机会较少等,城市作为农民流动的迁入地,其拉力包括城市就业机会较多、城市务工人员收入相对较高、城市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资源较为丰富、便利的交通条件等。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文本文首先对论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作了界定,在对大量书籍资料进行文献研究,并结合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以农民职业变迁问题为主题,以城乡一体化进程为背景,以理性选择、生存理性等社会学理论作为理论依据,综合运用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等相关的社会学理论知识,首先对农民自发的职业变动过程进行概述,分析传统社会中我国农民职业流动与转变的状态与特点。然后对我国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职业变迁现状进行剖析,并结合调研数据从微观层面对农民职业变迁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农民职业变迁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相互关系。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分析农民职业变迁的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找出存在于我国农民职业流动与转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农民职业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和相关的对策建议。
2.研究的方法。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研究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的最新科研成果,了解国内外对城乡一体化、农民的职业流动与变迁的研究现状,对已掌握的文献材料进行比较研究和深入分析。
(2)定量研究法:定量研究包括访谈和问卷调查。首先根据农民职业变迁研究的需要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有效问卷,对于调查所得数据,利用 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其次,通过对农民的有深度谈可以作为定量研究的有效补充,了解在农民职业变迁过正中的农民去向、职业流向等问题,分析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职业变迁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六)研究的创新点。
本文没有选取农村土地流转、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农民工问题等比较热点的问题展开研究,而是将农民问题置于我国城乡一体化迅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从审视农民职业转变与流动过程的视角出发研究农民问题,以农民非农化、农民职业分层、农民职业流向为切入点,分析农民职业变迁的现状及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其中以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了农民自发的职业变动、农民从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化农民的转变以及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政府、政策对农民职业变迁起到的作用,在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
摘要各民族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和和睦相处更是社会和谐的基...
第三章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中信任危机的信息不对称解读3.1新生代农民工信任危机的信息不对称作用机制信任是否发生以及发生、发展的状态与阶段可以用信任度来衡量,信任危机是指信任完成受到了不利因素的限制,信任度呈现递减趋势的状态描述。信任是经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使中国旅游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我国旅游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也进入...
费孝通先生说“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 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 而且人们所取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然而, 劳动力的大量流动、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却成为现今中国的最基本事实之一。...
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突出问题与大背景2012年是我国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节点。截至这一年的6月底,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地方政府签约合作建设智慧城市的总数超过320个。同年11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国家...
引言城市规划是自古已有的学问,古代中国和西方都有许多关于城市规划的精彩论述.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基础主要来自于四方面内容:1)思想基础是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2)最早关于城市规划的立法实践是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3)最早的...
流民是指丧失其原有职业,脱离社会整合,游离于法定户籍管理之外的流动人口。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流民向城市移动的速度加快、范围迅速扩大、数量增多,成为中国城市近代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一、流民产生的原因一是人地...
一、引言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中催生出的产业工人群体。这一群体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助推力。一方面,他们为谋求生计从农村流动到城镇,通过获取各种资源和技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为中国的城镇发展输入了大量...
作为就地城镇化模式之产物的“村改居”, 虽然已经在全国各地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广泛实践, “村改居”社区原村民2基本上获得了城镇户口, 然而原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后, 村民的市民化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摘要国内改革的持续深化、国际格局的深度重塑,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社会结构体系更具复杂化、多元化。我国特有的现象级过渡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这场变革的产物,为社会变革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队伍的扩大化与规模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