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

富宁女性汉族传统服饰的美学透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15 共596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美学内涵解读 
【第一章】云南汉族传统女性服饰特色探究绪论 
【第二章】云南省富宁县汉族服饰概况  
【第三章】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现状探析 
【4.1  4.2】富宁汉服对清末民初汉族女性服饰的传承 
【4.3】富宁汉族服饰与周边少数民族女性服饰比较 
【第五章】富宁女性汉族传统服饰的美学透视 
【第六章】富宁传统汉服的保护与传承  
【结论/参考文献】富宁县汉族女性服饰的文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美学透视

  “服饰美学是近代美学发展的产物,形成于 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是研究服装美、美感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既隶属于普通的美学范畴,又遵循服装艺术与服装审美的特殊规律。”

  7服饰美学着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一般意义上的服饰实用美学,揭示服装具备的让人感到美的因素,如形制的美、面料的美、色彩的美、图案的美等等,给人的着装提供一种指导,或者对服装设计师如何设计出美的服装进行规律性的研究;另一类是服饰理论美学的着作,最具代表的是来自北京服装学院杨道圣教授的《服装美学》,他认为:“服装美学是对人类着装行为的反思,它研究人类如何把服装作为一种装饰,作为一种既表达一定的神圣性内涵,同时又可以满足社交兴趣的普遍可传达的形式,使自己能够借着这种这种感性的形式在所设想的他者的目光中被接收、被肯定,甚至被赞赏,从而使服装成为一种美的表达。”

  人类在不同阶段对于服装的观念不同,表现出来的审美也不同,富宁汉族传统服饰的发展变化始终离不开美的观念。

  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运用服装美学理论分析富宁汉族传统服饰美的内涵以及演变,第二节从实用美学的角度,从富宁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形制、图案、色彩三方面分析其美学体现。

  5.1 富宁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美学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是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起始于遥远的奴隶社会夏商周以及随后的封建社会先秦时代,在两汉时得以成形,在唐朝时达到繁盛,中国传统服饰以它悠远的历史对后世的影响是颇为深远的。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土壤上开出的一朵奇异的花,更多体现的是正统的“天人合一”、社会伦理道德以及封建等级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服饰渗透着儒道两大思想内核,中国传统服饰以社会伦理为标准、掺入自然美的因素,这就是典型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表明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深刻认识,勾画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改革开放以后,受全球化的影响,中国服饰的美学思想受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体现出追求简单舒适以及个性美。

  富宁汉族女性服饰受到统治阶级所制定的法律和制度的影响,她们的服饰具有统一的规定,包括服装形制、色彩等。同时,她们也深受中国服饰美学特有的儒道精神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保留中国古代传统女性的宽衣形着装造型。不仅表明了古代女性固有的传统美和民族气质,也体现了女性的自然质朴、宁静致远的风韵和个性,正是“天人合一”思想观念在服饰方面的丰富化体现。具体表现是注意服饰的纹样、色彩、款式等形式因素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也体现中国人追求服饰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也激发人们的爱美之心。

  当今社会,取消了服饰制度上和法律上的限制,服饰逐渐简单化,政治不再是影响服饰审美观的主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的影响。富宁地区女性着装至今仍然保持着清末民初的着装审美,其原因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富宁地区的女性服饰因其封闭的生存环境,免受了近代政治文化的制约;交通不便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的制约,使得她们常年不出门,与外界几乎没有交流,守旧的传统观念以及民族认同感使得她们习惯于历来的生活方式,认为她们穿了大半辈子的传统服饰就是美的,也使得传统的服饰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另一方面,正如杨道圣在《服装美学》中提出:“服装作为一种生活用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质料,只有在经济上具有一定基础的人才有可能自由地用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富宁地区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经济落后,忙于生计的百姓确实也没有闲暇去考虑利用服装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富宁地区的汉族女性由于其特殊的来源,以及艰苦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她们的服装相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更朴素、单一。墨子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也使得富宁汉族女性保留着旧时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美学思想。

  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分工的精细化,富宁地区各个乡镇都出现了现代化商品,生产厂商通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然后由市场向消费人群兜售。另外,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带来的新时尚以及电视媒体的影响,当地女性的审美追求也开始发生变化,当地人很少亲手制作衣服,她们认为市场上购买的成衣比亲手制作的好看,并且省时省力,另外,她们开始穿着不同色彩的服饰,包括以前仅用于喜庆节日时候的红以及只有皇家才能穿着的黄,服饰形制逐渐短小,从原来的“重装饰,轻人体”的观念转变为“凸显身材”.正如杨道圣提出:服装可以说是人类对于美的冲动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而且它不仅展现个体对于审美的冲动和对自己进行装饰美化的追求,人类整体的意识的变幻同样可以通过服装非常明白地呈现出来。

  在封建等级社会以及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服饰美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富宁汉族女性在保留传统服饰的基本形制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借鉴少数民族的一些装饰元素,在围腰及鞋履上绣制出不同的图案,在当代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对原有服饰进行创新性改革。

  5.2 富宁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美学显现

  富宁汉族女性传统服饰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从实践角度来看,富宁汉族女性服饰遵守形式美法则。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是指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在整体与局部之间周旋协调。服装的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对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它是劳动的产物,也是历史的产物,是文化积淀的必然结果,8变化与统一是表达形式美的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本节从应用美学范畴透视款式造型、服饰色彩及图案三个主要方面的服饰美学属性,旨在为当代服饰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5.2.1 富宁汉族女性传统服饰款式造型美

  富宁汉族女性服装的基本结构部件是上衣下裤,整体结构和局部结构的变化都是围绕着这基本构架展开的。其服饰造型主要是宽大式,并向紧身转变。在服饰款式构成中,点、线、面、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汉族服饰,由于点、线、面、体的不同移位,形成了右衽衣、对襟衣、直襟衣、和曲襟衣等形制;而下装,也因点、线、面结构的移动而出现宽裆宽筒裤、宽裆窄筒裤等。富宁汉族传统服饰,其款式形态不再停留在实用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对美的追求。在款式形态上围绕着对称与均衡、局部与整体等形式美法则(图 57)。

  对称是事物中相同或相似形式因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均衡。均衡是形象在位置安排上的量与力在视觉心理上的平衡,汉族女性服饰中的对称既表现为服装样式的对称、又表现为饰物的对称、也表现为纹样、图案的对称。如富宁汉族女性的右襟直领及膝长衫,结构为五片,以后中缝为中心,左右两衣片连着袖子,形成对称式结构(图 58)。衣两侧开衩,长衫两袖镶有三四道滚边;下装着一条皮筋腰带长裤,不分前后,各部分比例合理,平衡均匀。外系的“凸”字形围腰,中间用五颜六色丝线绣满牡丹、果实、禽鸟等图案,其图式花纹结构更是运用了均衡的法则,两侧装饰花边或绣有 Z 字形线条的装饰花边,都给人一种匀称平稳的视觉美感。

  5.2.2 富宁汉族女性传统服饰色彩和谐美

  色彩作为服装的形式要素之一,有着特殊的美学属性,各种服装色彩都有其基本性格。和谐美是色彩统一、搭配协调,具有柔和感、优美感。富宁汉族女性传统服饰以素雅为主,在色彩选择上偏爱冷色,老年妇女长衫基本以黑色及蓝色为主色调,另还有藏青、湖蓝、浅蓝、灰色等。领围一圈和袖子用黑色,中间镶嵌蓝色的滚边或袖口用蓝底带花的装饰布点缀,如果是绿色为主色调,其袖口装饰宽布则采用绿色底带花装饰。这样大面积的冷色调再搭配黑色围腰及深色裤子,老年人着装总体色彩感觉黯淡,含蓄、稳重。

  中年人目前流行穿着形制相似的右衽短款上衣,采用单一的颜色,再配上一个色彩不同的领子,突出服饰色调的主导性或倾向性,根据色彩规律,把比较类似的色彩,经过组合,安排好各色的主次、分量比例,构成一个和谐的色彩整体,中年妇女着装则相对明朗活泼一些,在年龄上体现的服饰色彩审美的变化,折射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转变。

  结合富宁汉族女性服饰的整体色彩基调来看,其色彩搭配有两个主要特征:

  其一,从围腰图案本身的色彩搭配来看,色彩对比强烈,色彩明朗、热烈。红与绿、绿与黄、绿与紫、红与蓝等组合形式,然后再以其他不同的色彩加以调和,根据色彩分布规律使图案整体色彩效果即强烈又和谐。其二,从装饰图案的色彩与服饰整体色彩搭配来看,同样体现了高度的和谐感。围腰主体色彩与图案色彩对比强烈的补色或对比色,如黑色的围腰装饰图案为红色和绿色为主色的花草,局部高纯度暖色调与整体冷色调形成了呼应和谐的关系。服饰与围腰色调也讲究一致性,老年人的围腰大部分是黑色且不带彩色图案,两边的装饰也只带有 Z字形或其他线性图案的装饰。中年妇女佩戴的围腰则色彩鲜艳,如穿着红色的右衽上衣,佩戴着黑色底上面绣着色彩鲜艳图案的围腰,满足整体服用效果和艺术效果。面积不多的装饰图案色彩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小巧的凸字形图案正好在胸前最明显的位置,比例搭配恰到好处,既体现了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又反映出了汉族人民的追求和谐的审美观(图 59-60)。

  绣花鞋上的图案也常用大反差的手法,多采用色彩鲜亮的红、黄、绿等,绣在深蓝色或白色的鞋面上,平实中有明艳,炫彩中有素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她们与外界的交流互通,绣花鞋的面料底色也变得丰富,其风格依然保持整体色彩对比鲜明,美观大方,尽显和谐之美。

  5.2.3 富宁汉族女性传统服饰图案艺术美

  中国自古崇尚服饰制度,图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但可以增加服饰的美感,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美好愿望。富宁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纹样的题材大致可以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主要用于女性所系的围腰、穿的绣花鞋、鞋垫;儿童背带、花帽等。制作者进行创作时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对称与均衡。从设计形式来看,围腰上的图案应用了单独图案结构和二方连续。主体图案结构体现了对称均衡的原则,根据一个中心线左右的纹样相同,或是上下相同,或是上下、左右均相同,体现对称美,如图案中植物的枝叶、花瓣,动物的翅膀;绣花鞋、鞋垫等都是以对称的方法构成。依据中心线上下左右变化,按照平衡的原理进行组织和创作。

  b.条理与反复。条理就是对纹样的特征形态等进行整理和概况,人们对纹样的设计通过“变形”抽象获得,融入人的主观理解进行单纯化处理,也可以添加自己的想象使得内容丰富复杂。围腰图案纹样在“凸”字型的特定范围内,应用适合图案结构组合处理,合理排列、错落有致,形成视觉上整齐美的感觉。反复是指形似的或相同的形象或单元采用某一种形式进行有规律的重复排列出现,产生一种有规律的组合。围腰两边的带状装饰图案则采用了二方连续图案结构,即一个循环单位向上下、左右排列,无限延长,作反复连续的图案,多采用左右连续的横式结构,表现出节奏美和韵律美,为服饰增添了艺术魅力。

  c.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图案中对比方法主要运用在形象、构图和色彩三个方面,如儿童背带中牡丹花、梅花、喜鹊等不同形象的安排有大小、宽窄对比,另外形象对比还有曲直、疏密、轻重、粗细、凹凸等。花草在构图方面有横纵、虚实的对比。调和是根据整体需要,对比太强或太弱是采用加强或减弱的手法来调节。

  d.节奏与韵律。节奏一词是音乐术语,现泛指审美对象的构成成分的多次反复交替出现,有规律的错落变化,主要包括重复和渐变两种形式。在围腰、鞋垫的装饰纹样中,花草、同一色彩重复交替出现,视觉上产生强弱、起伏、张弛等效果。韵律在装饰图案中是指对形象、色彩等构成元素进行有规律的变化和组合,从而产生即和谐有序,同时又充满节奏变化的艺术效果。

  e.比例与权衡。比例就是纹样形象之间的大小、面积等因素之间形成的对比关系,权衡比喻利弊与得失。围腰的扇形图案的大小、以及图案内部各图案的大小,都需要权衡好比例关系,使视觉和心理上达到一种平衡;总体上把握构图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使各部分之间的构成关系合乎情理,达到整体和谐美。如鞋垫和儿童背带的图案丰富,除了图案还有一些吉祥词如“吉祥”“平安”“好运来”等等,图案结构采用三大类型:单独图案、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四方连续图案结构是指以一个单位形象进行上下左右、四方排列,在儿童背带图案装饰中较为普遍,背带上四方形图案上出现的植物图案有梅花、牡丹花、太阳花等,动物图案有凤凰、仙鹤、鸳孔雀等(图 61)。按照美的形式的规律,对图案进行高度提炼、概括、夸张,从而使花、草、鸟、兽组成的“孔雀开屏”“百鸟朝凤”“牡丹富贵”“凤穿牡丹”“鸳鸯戏莲”等传统民族图案富于幻想和更具艺术魅力(图 62)。

  小结

  富宁汉族女性传统的“衫裤制度”,不但继承了中原文化传统的精神,也显示了传统汉族民族所固有的生命哲学的态度,体现三种不同的服饰审美价值:

  a.讲究实用性的性质,因实用而美。富宁汉族女性服饰中最显着的特征之一就是包头的广泛使用,除了其整洁美观的外表,包头巾还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富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气潮湿,包头一方面具有防寒防潮的功能,包裹头部避寒风侵袭湿气过重;另一方面,妇女在田间劳作或家务时,包头能够避免低头劳作时头发向前遮蒙眼睛,防止草屑灰尘、飞虫等沾染头发。富宁汉族女性在田野工作以及平时日常生活或赶集走亲戚,所穿的是同一款式的服装,只是新旧不同,这无疑反映出他们所深含的实用性经济观。腰间外系的围腰,除了显示出汉族女性婀娜的体态,还能够护腰保暖、在劳作时遮挡衣服避免污渍。

  b.表现朴拙之美的特性。传统衫裤在色彩上以蓝黑两色为主,在现代色彩上,蓝色象征着深远、成熟、柔和、庄重、青春等。蓝色常给人以明亮清新、平和恬静的轻快感觉;深蓝色则给人以神秘、高雅、稳重的感觉,是较适合东方人的着装颜色,也是服装上使用最多的色彩之一。在布料上也是以棉布为主,在装饰图案上也相对简单,这种朴素节俭不喜浮夸,以勤俭为美德的民风,象征了其衣饰文化着重内在、淡雅、简朴之审美价值观。

  c.崇尚自然和谐的本质。富宁汉族女性传统服饰衫裤的款式构成,表现出宽松舒适的效果,也表现出汉族传统服饰追求自然和谐,不主张矫饰的美学观。然后,受到当代文化变迁的影响,一种强调流行、追求时尚的价值观也随着外出人员的返乡而开始成为各族群所共同期望的目标,这也使得传统服饰观面临淘汰的命运。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服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