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希望回归自然,返回原野,同时由于农村经济重组和农业危机严重减少了乡村地区的经济来源,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最佳结合体,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94年,《国际可持续旅游研究》发行专刊第一次尝试构建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将乡村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活动中的特殊旅游活动进行系统研究,被认为是学术界有关乡村旅游学术研究的开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更系统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1994年以后出版的有关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研读,在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5个研究主题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未来乡村旅游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继针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世界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欧洲被认为是世界乡村旅游发展最早和最成功的区域。欧盟专门针对欧洲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欧盟第五框架协议,该协议提出了欧洲综合乡村旅游管理方针,并在资金、政策、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给予乡村旅游发展大力的支持。新西兰、爱尔兰等国家制定法规和政策把乡村旅游作为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的宣传和促销是葡萄牙旅游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西班牙通过170多个乡村旅游协会之间信息、技术、培训、管理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美洲的乡村旅游发展极不平衡,美国和加拿大重视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教育,在各个主要乡村社区向旅游者提供乡村自助游的宣传手册;墨西哥由于可进入性差,同时受一些在墨西哥旅行危险的宣传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缓慢;阿根廷政府推出的“南美土著部落”、“马背上的阿根廷”等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广大的国内外游客。南非国家白皮书中明确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南非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南非的很多自然资源独特或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社区均通过开展野生动植物的观赏和博彩业等乡村旅游活动来提高社区生活水平。亚洲乡村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国国家旅游局坚持推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各种业态;日本各地观光农场结合生产独辟蹊径,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特色的服务设施吸引游客;马来西亚乡村旅游则充分体现花卉之国特色,大力发展农场花卉旅游业。
3、乡村旅游研究主题
3.1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和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其研究可分成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两个方面。单因素分析主要关注某一因素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如Kontogeorgopoulos通过对泰国的实地研究和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总结,提出外来户在乡村旅游产业中如果处于主导地位将有利于地方旅游的发展;周聆灵以乡村旅游形象为切入点,以宁德地区乡村旅游为背景,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乡村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乡村旅游者对于服务设施环境更加重视,而对现代附属功能的受重视程度较低。此外一些研究还关注服务质量、旅游者精神体验、乡村经济精英等因素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但部分单因素分析的研究却得到了相悖的研究结论。如有研究认为政府的支持,各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合作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Leeuwis的研究结果却显示了政府参与乡村旅游并不能带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政府和政府控股的旅游企业是破坏乡村旅游资源的主体。
Tosun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限制性因素较为全面地分析,如实施操作、组织结构、文化方面等因素,对社区参与方式在发展中国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产生了质疑。
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是某个因素单独驱动的结果,而是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达到的一种平衡,鉴于单因素分析的局限性,一些学者尝试采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识别。如国外学者Choi研究发现,经济利益、社会文化利益、社区利益、旅游者利益、环境可持续性、社区参与、技术和政治因素等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Park等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从韩国38个乡村的380名居民中获取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在实施政策方案、鼓励当地居民进行合作的同时,鼓励参与程度不高的乡村旅游商户进行合作,不仅可以提高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资本,还可以提高对乡村旅游社区中产生冲突矛盾的管理效果;Miller对美国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者满意、环境可持续、雇佣当地人、经济溢出、环境等因素影响美国乡村旅游的发展;Byeong以韩国乡村旅游为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将识别的影响韩国乡村旅游发展的17个因素划分为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管理影响四个维度来进行解析。
而国内在影响因素综合识别方面,学者唐召英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认为观念、规划、项目、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人才等因素制约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吴冠岑等应用风险矩阵对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如乡村特色消失和乡村生态被破坏等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指出当前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收益分配和利用结构失衡,这两个风险均须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胡文海和郑凤萍分别以安徽和黑龙江的乡村旅游为例,分析了该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拥有不同的权力和利益。最早关于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群体,如通过分析旅游者需求进行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关注旅游者或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关注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态度、关注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
随后的国内外研究关注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综合分析,如Simpson所提出的CBTI(Community Benefit Tourism Initiative)模式,在这种外来企业主导的发展模式中就涉及到了政府、非政府组织、私人企业和社区4个利益相关者。同时,这种模式认为社区不一定需要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与控制旅游项目;Kalsom分析了游客、旅游从业人员、企业所有者、当地居民、政府部门对以社区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和关注程度问题,发现利益相关者拥有的权利、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依赖性和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种投入,影响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感知;李文军以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研究地,通过对保护区管理局、社区和旅游经营企业这3个利益相关者的获益能力的分析,探讨了社区难以参与自然资源旅游经营和利益分配的原因;胡文海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政府、社区居民、旅游企业、旅游者的利益诉求和冲突。
近年来,更多的研究关注利益相关者合作和参与问题。如Bramwell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是乡村旅游经营成功的关键,鼓励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相互合作,建立利益相关者网络、平等的管理并分享乡村旅游的经济利益;Erick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对乡村旅游发展影响感知是决定其社区参与的最重要因素,利益相关者感知到的乡村旅游正面影响越强,参与乡村旅游的意愿越强,按照参与度高、较高、较低和低4个层次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发现政府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参与度最高、其次是旅游企业、社区居民,参与最低的是旅游者。
3.3乡村旅游发展驱动机制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驱动机制是乡村旅游发展各个驱动力之间相互作用的协调互动程序,是揭示乡村旅游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有效方式。乡村旅游发展驱动机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驱动力的识别和驱动机制构建两个方面。
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力是什么?Fleischer认为,追求差异化的反向性是乡村旅游活动的根本驱动力,客源地的城市性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是乡村游的动力源泉;Evans认为,农民追求经济利益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动力;王娜从宏观动力、中观动力和微观动力3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认为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导向性,国际乡村旅游的示范作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宏观动力;旅游产业拓展新领域,农村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是中观动力,而微观动力源于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乡村资源禀赋优势;叶红以供给和需求为基础,认为需求与供给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动力。乡村旅游发展驱动机制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目的地系统构成的角度进行的。杨军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系统主要由城市居民、农民、旅游业、政府4个子系统构成,各个子系统在乡村旅游中的基本诉求,形成了乡村旅游需求动力、供给动力、营销动力和扶持动力,构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动力系统;潘安顺认为乡村旅游动力系统是由乡村旅游需求子系统、供给子系统、媒介子系统和支持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需求子系统是整个动力系统的引擎,推动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和系统的运转;供给子系统生产乡村旅游产品,为旅游需求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媒介子系统将旅游需求与供给进行有效的衔接;支持子系统则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为乡村旅游动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保证。
3.4乡村旅游地理空间结构分析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目前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分布主要有景区边缘型,大中城市郊区型和老少边贫型3种。由于乡村旅游主要是在城市化压力和城市居民旅游需求之下发展起来的,城市郊区乡村旅游最为发达和典型,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表1)。一些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地在大、中城市周围的分布总体上呈距离衰减趋势,与城市的距离越远,乡村旅游地分布越少;一些研究关注城市郊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提出卫星模式、哑铃模式、轴承模式、泛三角模式、“长藤瓜”配置模式和点轴模式等,其中以乡村旅游地为点,以环城游憩带为轴的点轴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有效模式。关于乡村旅游地与城市中心空间距离的研究结论差异性较大,主要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可见,乡村旅游通常是在距离城市300km的大空间范围内发生,但居民主要的游憩距离集聚在距离城市100km内的空间范围。由于在距离城市20km范围内游客体验不到因旅游出行而带来的愉悦,即游客乡村旅游出游阈值为距离城市20km,因而目前距离城市20~100km之内的空间范围是乡村旅游的频繁发生地带。
3.5乡村旅游企业管理研究
乡村旅游企业紧紧依赖当地社区、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企业收益也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再发展,这使乡村旅游企业受到旅游目的地社区的欢迎和支持。但由于大多数乡村旅游的发展只是一些小企业自己独立经营产品,通常只能吸引旅游者在乡村停留较短的时间,带来的经济收益很少,乡村旅游企业的管理研究已成为乡村旅游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一些学者关注乡村旅游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有研究认为宏观的影响乡村旅游企业发展的因素是入境或出境、商业衰退、利率波动,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是区域发展、地域特征等,微观层面的因素包括当公司、家庭和个人等因素,与宏观因素相比,中观和微观因素对乡村旅游企业和经营者的影响更大,当乡村旅游企业遇到金融资产、供需矛盾、劳动力、交通运输技术、管理模式、网络管理等问题时,将会显现出比城市企业更弱的承受力。
Carol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认为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商业支撑服务、网络和社会能力、教育、培训和帮助、领导能力、社区文化、生活质量、乡村性等因素对乡村旅游企业的影响非常关键。学者们还分析了成功的乡村旅游企业应具备的条件,包括完整的旅游产品、好的社区关系、参与或支持当地政府决策、旅游发展有足够的资金、战略规划、企业和当地领导者紧密合作、旅游企业之间合作、信息和技术援助、好的旅游局和广泛的社区支持。
4、研究展望
本文通过对1994年以来公开发表的乡村旅游研究论文进行梳理,总体来看,乡村旅游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学者们尝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乡村旅游进行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尽管近20年来,有关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数据都得到了完善,但1994年关注的问题在2011年依然存在。即使本文中涉及的已经被学者普遍关注并反复强调的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界定问题、影响因素问题、利益相关者问题、发展驱动机制问题、地理空间结构问题和旅游企业管理等问题至今仍没得到很好的解决。可见,虽然乡村旅游已经被证实是有益的旅游活动形式,其理论也被大家所接受,但在理论转换为实际的过程中仍困难重重。
对中外乡村旅游研究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文献的集聚数量上看,国外学者更多关注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和乡村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更侧重于研究乡村旅游的地理空间结构和驱动机制问题。从研究方法上看,中外关于乡村旅游的分析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国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多采用实证研究或焦点小组的方法,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借鉴性;国内学者多通过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来对乡村旅游进行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缺乏实证分析,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的运用很少,缺少定量数据的支撑,很难保证有关乡村旅游研究结论的可适性和科学性。
虽然乡村旅游被看成是人们回归自然的载体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从文献梳理中可以看出,目前针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仍遵循有关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对突出乡村旅游主要功能特色的研究欠缺。如乡村旅游是人们回归自然的载体,那么旅游者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是否真正体验到了回归自然,旅游者的精神愉悦是否得到满足?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那么乡村旅游给农村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变革,旅游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和机理是什么?如何对乡村旅游的各种焦点问题进行测度和评估?尤其是对于中国旅游研究者来说,未来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既要对现有的研究主题进行完善,同时要开拓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对乡村旅游的研究领域进行扩展,并力争多采用实证分析或定量分析等规范的研究方法对乡村旅游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雷鸣.日本乡村旅游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8,(12):99-103.
[2]林源源.国外农业旅游的运行经验及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9,(12):101-10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全国悄然兴起,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体验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凭借其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旅游发...
0、引言自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作用显著。但...
2013年9月,重庆市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重庆市万州区位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内,根据万州区社...
一、引言作为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传统文化甚是丰富多彩,其中的民俗文化更是积聚了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具有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应该来说,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文化资源,为旅游业中的新兴旅游形式-乡村...
本文对国内外的红色旅游现状进行了综述, 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红色旅游研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希望更多有识之士积极参与, 共同推动我国红色旅游事业的顺利发展。...
古村落一般是指有幸保存下来、并具有一定历史底蕴的古代村落。我国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地域广,历史文化价值高,古朴的民俗民风与美丽如画的乡村田园风光交织在一起,表现出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我国古村落乡村旅游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古村落乡...
众所周知,乡村旅游迎合了21世纪全球人居与旅游回归自然的生活质量意识,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旅游趋势。根据国内外现有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从旅游形态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的特色农家乐休闲游;二是乡村农业观...
绪论1、选题背景和意义。1.1选题背景。关于乡村旅游的萌芽,学者们众说纷纭,但是最被大家所接受的观点是,在十九世纪的西欧,萌发了乡村旅游这一行为。在1855年的巴黎郊外,一群生活在欧洲的贵族们在农庄里享受了他们平时生活之外的休闲娱乐,他们下...
2.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相关理论分析2.1相关概念界定2.1.1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对于乡村旅游的含义解释,英文名为RuralTourism,每位学者对乡村旅游真正的含义概况各抒己见,每个人的理解都有所不同[22].英国学者BernardLane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定义时指出,...
1、相关概念1.1体验营销简单地说,体验营销就是将体验作为营销内容的一种市场营销。1998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两位创始人JamesH.Gilmore和B.JosephPineⅡ对体验营销的定义是: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