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

沈北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战略布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09 共595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4 章 沈北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战略布局

  基于上章对沈北新区都市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的 SWOT 分析可以看出,合理实施使用土地资源、科学安排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是沈北新区顺应现代城市发展趋势的必然战略选择,是加快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建设幸福沈北、实现“二次飞跃”的现实需要。

  4.1 沈北新区都市农业发展思路

  纵观沈北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历程,权衡利弊、多向比较、扬长避短,笔者认为,沈北新区都市农业发展应以做强田园都市经济为核心,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突破,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优势资源,紧扣城市命题,着力塑造产业特色,强化品牌创建,集中精力培育和壮大一批都市农业新亮点,进一步健全集自然生态、精品设施、假日庄园、农家娱乐于一体的都市田园农业产业体系,促进沈北新区现代农业再上新台阶。

  具体思路如下:①全面推进沈北新区农村机制改革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提高沈北新区城乡一体化水平。②实施高新技术驱动战略、大企业带动战略、大项目引领战略和农业品牌战略,提高沈北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③以推动农业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全面拓展农业全产业链,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招商引资、龙头大项目建设、农业金融创新、院地合作,争取国家项目、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提高沈北新区农业竞争力水平。④加快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合作,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有机农业、设施农业、现代种业、特色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休闲观光与农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提高沈北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4.2 沈北新区都市农业发展原则

  根据国内发达地区都市农业的发展经验,结合沈北新区发展实际,笔者认为新区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区域优势、资源特点,科技、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都市型农业功能定位,并坚持以下发展原则:①生态保护原则。要正确处理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力求生态优美,整体协调和谐,实现良性循环;②和谐开发原则。充分划分市场,按照都市农业资源的特点,注重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达到景观、生态、产业运作上的统一;③凸显特色原则。要强化农业资源特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包装,以现有资源推进自然生态景观、现代科技农业、农事体验的有效结合;④区域整合原则。进一步强化田园都市农业发展的综合性和联动性,加强区域内农业项目的合作、互动,推进区域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之,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必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改善和保护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实现环境与经济、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走经济、社会与生态等效益统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3 沈北新区都市农业发展目标

  4.3.1 总体目标

  沈北新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在比较擅长抓传统农业、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同时,重点加强都市田园农业的推进力度,使都市田园农业成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力争通过 5-7 年的建设,把沈北新区打造成为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明显、产业布局合理、支持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沈阳、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地区,从而实现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双提升。

  4.3.2 具体目标

  产业发展力争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翻一番,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65%,特色休闲观光产业达到 10%.农产品实现市场导向的企业化生产,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规模发展到 30 家,农民种养大户 50 户左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达到总产量的 80%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到 70%.社会发展力争实现:农村城镇化率达到 85%,新增农村转移人口 15 万人以上。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 9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 70%以上来自产业化经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0%以上。

  4.4 沈北新区都市农业空间布局

  沈北新区全域面积 819 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总面积 68.6 万亩。根据地形地貌西低东高的特点,沈北将农业用地分为水田、旱地和山地。为沈北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种、养、游”的丰富资源。通过发展山地种果、旱地养牛、水田种稻,主导产业梯次布局,资源禀赋得到优化配置,沈北农业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沈北的现代农业将呈现出“北栽摇钱树,东建大牧场,西有米粮仓”的格局。结合沈北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笔者认为沈北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可分为:优先发展区、基本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其中,①优先发展区,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为经营主体,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工厂化养殖、观光农业等高效农业。②基本发展区,以水田为主的基本农田区域要按照国家粮食生产要求,以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为经营主体,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籽种农业。③限制发展区,要根据未来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预留出必要的土地,农业开发主要保持现状,不再进行大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④生态保护区,水源地、湿地保护区、退耕还林区域以涵养水土为主,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根据以上空间布局特点,沈北新区都市农业发展空间规划可定位为重点打造“两带、六区、九园”,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多位一体的多功能城市产业区。

  4.4.1 打造“两带”

  “两带”,即蒲河商务景观带和辽河生态休闲带。其中: 蒲河商务景观带,由辉山-虎石台-财落-道义一线构成,重点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会展、交易物流、现代商务、经贸地产等产业,打造沈阳经济区未来商务景观城市带;辽河生态休闲带,由马刚-清泉-黄家-石佛-尹家一线构成,重点发展自然风光、休闲农业、农事体验、设施农业、假日庄园、特色农业及交易物流等产业,创建国家级都市辽河生态休闲带。

  4.4.2 建设“六区”

  “六区”,即辉山科技示范区、观赏苗木培育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特色农业展示区、设施农业集聚区和绿色稻米综合区。其中:辉山科技示范区,构建以辉山农业高新区为主体,围绕中粮、蒙牛、雨润、千禧鹤、蒲兴等龙头企业的产业优势、科技成果、先进设施、企业文化等主题,展示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手段的有机结合,逐步挖掘园区的观光功能和服务功能,建成集生产、科研、观光、文化于一体的高新综合园区。重点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集群。观赏苗木培育区,构建以蒲河景观带为依托,以 60 平方公里中央绿地为平台,建设大型开放式苗木研发、培育基地,重点推进国内外先进苗木树种、苗木的引进、培育和开放式生产,有计划、有步骤的利用中央绿地平台,确保生态景观与苗木培育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生态农业观光区,构建以马刚街道和清泉街道为主体,围绕薰衣草、林果采摘、农事体验、精品庄园、农家乐渡假村等产业为核心,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品味,发展多元化观光产品,建成集基建、环境、人文等配套设施齐全的旅游休闲聚集区。特色农业展示区,构建以沈北街道和黄家街道为主体,重点发展中草药种植、特种苗木繁育、热带水果培育、精品良种试验等产业为核心,充分展示辽五味、南果北种、良种繁育等科技项目的支撑作用和辐射效应,成为北方农业科技的展示区。设施农业聚集区,构建以沈北街道、黄家街道和尹家街道为主体,重点发展标准化设施农业产业,包括设施花卉、设施蔬菜、设施水果等设施产业,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和安全,建立农产品销售物流交易市场,创新资本投资模式,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开发农产品品牌,打造沈阳经济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绿色稻米综合区,构建以兴隆台街道、尹家街道、石佛街道和黄家街道为核心,以建设绿色有机水稻产业为平台,重点推进稻米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结合锡伯族文化、稻田画、开心农场、稻田立体养殖、稻米深加工等载体,促进水稻产业生产、加工、观光、体验多位一体的稻米综合区。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推广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