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策
1.建立完善的制度
科学规划是农村城镇发展的基础和依据,以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方式加快城镇化的建设。科学规划城镇,协调城镇区域发展。只有做好农村城镇的发展规划工作,才能更加科学的制定、合理的规划好农村城镇发展,才能提高农村城镇规划的效果,并达到农村城镇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建设城镇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合理制定好城镇建设的措施协调好城区发展和制度体系的关系。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都做好制度体系上的重点规划。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农村城镇的宏观的发展方面符合社会的要求和农村城镇的经济状况,做到布局合理,规划科学,在现在发展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使农村城镇在数量上和区位分布上都达到最优化的水平;在微观的方面,则是在农村城镇宏观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区镇范围内的工业、居住、文教、卫生、行政、商贸,等地区进行详细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促进农村城乡经济发展完善制的同时,要更加充分的对工业区域的采用集中发展、连片发展的方法,来改进城镇的建设,提高整体水平。另外,必须切实依据各级政府的指令、国内居民经济、总体社会规划,和切实的实施计划。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长期在进全国内有步骤的推进,才可能不再局限于局部的区域,才可能获得更为稳定的对外部环境。
城乡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科学性,大规模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等'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结论;其次是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就必须加强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然后是,规划的超前性,以展望未来的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在长远趋势下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为未来城市发展留有空间;接着是每个区域都要有各自的特点,要根据自己的切实情况,分开指导,突出特点,使该城镇成逐步连接成为广大小城镇、农村和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最后是和谐性,城市的规划必须协调好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方式来谋求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各级政府重点培育小城镇,通过撤销乡村和城镇然后合并的方法,使其发展成为产业特色突出的中心城市,同时中心城市也起到了协调城乡发展,接受大中城市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功能优化,空间合理分布,辐射和带动周边城镇发展,以及协调人口分布,人口流动和地区城乡之间的关系,等诸多作用。
2.投资机制的完善和建立
在农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为题就是资金不足问题,这也极大的影响了农村城镇发展,所以,促进农村城镇发展就必须要开拓更多的外部投资渠道,建设并完善投资机制,以多元化的投资模式为基础支撑乡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城镇的基础设施只能投入不能产出,视城镇的基础实施为"非生产性的设施".其建设周期持久而且无法直接从中盈利。所以各级政府在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决策中,往往采用先消减,后排队的方法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必须在农村城镇的建设中起到倡导和引领的作用。通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扩大财政来源,鼓励向小城镇贷款等方式来带动社会对农村城镇发展建设的金融投入。在直接引资的过程中要充分制定各种惠利政策,以便于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同吋又能形成一个良好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在通过各种项目引资的过程中,采用政府和企业,公司,个人合作共办的方式,共同建设,谁投资,项目建设就归谁,其所得利益也归投资者所有。在设施建成后由政府和投资方共同运营,以便顺利收回建设投资。在促进小城镇经济多元化发展方面,要充分利用非公有制经济,使其成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完善县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完善建立良好的几层财税体质,稳定小城镇的资金来源渠道。另外要通过金融机构的协助,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中长期的资金贷款,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国家要重点加强对经济发展缓慢,城镇建设相对落后的区域以资金支持。使这些地区的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重点放在小城镇的公益方面和基础建设方面,通国家经济过支持经济相对落后区域的城、乡、县,以及小城市来逐步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同时,通过引导,技术支持,等方法促进小城镇对建设的有效投资,引领小城镇发展出良好的自我运行机制。
3.土地管理制度的革新
土地问题在农村城镇的建设过程中一直是阻碍农村人口向城市顺利迁移的障碍。政府需要依据土地的各项承保政策,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过程中切实做好农民进城后的安置,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使进程落户的农民依旧拥有原来的宅基地产权,和土地承包关系。在土地承包期间,可以依照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让农民自愿,依法且有偿的进行土地流转,让落户农民的土地顺利集中到留守农民的手中,加快农村种植规模的扩大,发展以及经济的现代化。
将城镇资源配置的方式由仅仅行政征用和出租转让,向以市场为主导的位置方式转变,转变过去粗放的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更加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主。通过各种创新改变,使城镇逐步扩大经济的发展,增加人口聚集。与此同时又能充分的保障村镇和农民的土地利益不受到较大影响。政府需集约土地,鼓励农民开发更多的非耕地资源,改造老城开发新城的剩余建设用地;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小城镇在异地开发利用非耕作土地资源;在税收、贷款、土地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以此加强城镇对企业的吸引力。在进行土地多样化供给时,坚持以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土地进行严格有偿的管理,准许集体土地资源进入城镇土地市场,降低土地租税标准,严格分清土地所属关系。对与现有小城镇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实行租赁制,增加小城镇建设用地,以用途划分采取新的土地使用政策,对于纯粹的公益性用地,要尽量降低税组并且给予补偿,而商业用地则要准许该区域内的集体土地以转让、抵押、出租、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进入土地市场,有市场来决定土地的价格。正确处理好落户城镇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关系。保障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鼓励其把承包的土地转让出去。住宅用地指标应结合自然村,合并村和新村以及小城镇商品房的开发,逐渐使分散的居民搬迀,改造,退宅还田。
城镇的发展到达一定的程度后,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社保适度,消除农村居民落户城镇时对原有土地各项利益的顾虑。适当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落户城镇起到了稳定和促进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城市化建设进程。根据当前城镇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要求,切实使落户农民在医疗保障、就业工作、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以此增强农村城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保障落户城镇的农民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由于我过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社会注意初级阶段,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无法像发达国家一样实行较高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只能通过实施较低的社保制度,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农村城镇的社保制度起步晚于大中城市,所以社保的力度应控制在政府能够承受的范围里。
4.户籍的管理和制度的改革
我国在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户籍管理制度,要想加快我过城镇化建设就必须深化户籍关系的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快速流动。近几年,在促进城镇户口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在长期以来的严格管理,加之近年来国企职工下岗的诸多问题出现,一些区域完全开放了户籍管理制度。农村人口急剧涌向城镇,这也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秩序和稳定。所以,各区应结合自身条件,在城镇户籍的管理制度上进行渐进式的改革,此外,应改变农业和非农业的户籍管理应,根据其居住地的条件、从事职业,具体划分成为农业劳动力人口、非农业劳动力人口。不论其收入是来自第二产业还是来自第三产业,都应根据农民在城镇内的收入和固定住房,获得落户城镇的条件。新迁居落户城镇的农民在入伍参军、医疗、入学、就业、社保等方面都应受到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不得对新落户城镇的居民进行各方面歧视性收取费用。为农民顺利迁入城镇和促进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政府职能转变
实现农村城镇快速运转的重要条件就是要实行高效率的城镇管理。根据新型体制要求,在城镇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职能清晰,高效廉洁的管理制度。废除多余无用,闲置的城镇机构和工作人员,优化工作质量,提髙工作效率,加强对小城镇教育、计生、治安、财政和税收的管理。通过制约,弱化等手段消减各个职能部门对经济支配的力量,彻底杜绝各个部门乱收费的行为。以乡镇合并的基础,扩大中心城镇对周边的管理范围。加强中心城镇的治理权利,提高其管理能力。最后,通过对城镇建设的科学规划,根据一级政府拥有一级财政的原则,梳理好向城镇及中心镇的财政体质。增加治理力度,最大限度的精简各个机构和人员的财政机会,提升城镇各基层干部的个人素质,以政企分幵的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的行政效率。使城镇政府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把政府工作的重心放在城镇经济的发展方面。
政府应该在城镇产业经济与消费经济方面进行秩序的调控和公平的保障,在农村城镇建立并完善好管理机制。首先加强对城镇居民的宣传教育,深入展幵对社会公德,道德文明和法制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其次,严厉治理市场、公共场所、等重点地区乱停乱放,随意张贴、肆意丢弃垃圾、治安混乱等现象。最后,建立明确的赏罚制度,明确责权,加强城镇的经营管理权。把经营的思想带入到对城镇的管理过程中。大力推进城镇环卫和物业的招标管理,以经营管理的方式逐步引导城镇进行经营,这样做不但减少了政府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更加提高了城镇管理的质量。
6.加深农村城镇建设认识
城镇化发展趋势具有全球性,特别是对中国这样自古以来重农轻商的国家而言,要提高生活水平,城镇化就显得尤其必要。建国后,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此前提下重点发展重工业,城镇化工作被忽视,农民被拴在土地上,城镇化工作事实上进展缓慢。
近些年,认为城市公共设施承受不了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担心民工潮将给城镇治安构成威胁、农民工进城会导致城市财政吃紧以及农民工对提高城市居民整体生活质量不利等论调纷涌。而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也总是禀持"民以食为天"古训,以为农业是公众生活、国家平稳的根本因素,农民必须坚守土地,勤于农事,以保国人衣食稳定,认为城镇化、工业、商业化会动摇农业根基。类似观念更是阻碍中国城镇化的重大原因。类似于上述的各种狭隘思维使得我国城镇化工作蜗移龟步。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其基础性地位固然重要,也是常识,不过,唯有城镇化可以全面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三农"问题也必须依靠城镇化来解决要成为共识。必须依照统一、协调发展思路来看待、认识当前农村城镇化问题,必须在以人为本前提下,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帮助并最终解决城镇化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第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二者结合。以前者来促进后者,使得它们协调发展、齐头并进,不让滞后的城镇化进程影响到农村工业化步伐。事实上,缺少工业化支撑,农村城镇化必然后劲不足,这有现实和理论依据。其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二者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必须全力促进第二、第三产业在我国农村的有序发展,为农村经济工作强身健体。这也是拉动我国城镇化发展步伐的重要因素。第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二者结合。协助、引导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从农村中走出来,向城镇进发,让他们最终选择建设城镇,留守城镇,这样,富余农村劳动力就从土地上获得最终解放,能全面参与到工业化进程之中,这是农村城镇化的重点工作。
7.发展乡镇企业和服务业
农村城镇化关键是城镇经济发展,这样可以让经济辐射面得以扩大,城镇经济凝聚力加强,最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要使得城镇经济快速有序向前推进,方法多种多样,但重点在于:发展特色经济、打造工业小区,以此为前提,运用灵活的发展形式来带动城镇经济工作前行。
所以,提供海量工业就业岗位便成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据小城镇特殊的地理、交通现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把乡镇企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全面结合,在此进程中,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建设,用各种优惠政策让部分乡镇企业逐步落户城镇,发展各种股份制经济,解决乡镇企业分散发展现象,提升其整体素质,这样做的结果将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增加,小城镇就业容量提升,这些发展的反作用是,反过来促进乡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当然,如何做好乡镇企业与城镇化发展的统一协调,做好城镇、企业的发展规划、布局,让市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安排、合理推进,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招不到工,留不住人现象突出,这就要求接下来的发展进程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坚持走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之路,以此创造凝聚力和更多就业岗位已成一种必然选拔。现在,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发达地区向中西部转移已经开始,且步伐日益加快,这就会导致我国地区间产业分工更趋合理,产业结构调整机会频出。管理者必须剩势而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可能地转移至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给那里众多的农民创造就近转移、就近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加快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工作,这样,全盘搞活,国际国内竞争力空前提升将是必然结果。
做好城镇化地区小商品集散与农副产品批发工作也是城镇化发展的规定动作,一旦实现这些规定动作,物流与人流互动必然加强,市场必然活跃。因此:首先,就地运用各种乡村资源,以市场需求为突破口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以此增强乡村资源开发力度,力促各地特色产品生产、出售,让当初廉价初级农副产品实现华丽转身,变身为附加值高的终端商品。其次,建立健全城镇服务能力,全面推进乡村第三产业。从当前乡村客观的资源优势出发,倾力于诸如乡村旅游、风味餐饮等极富特色的乡村服务业发展,全力繁荣乡镇商贸流通,发展乡镇市场,规避有城无市现象发生。再次,巩固现有产业优势,加快产业结构整合,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大力培育发展潜力巨大的新项目,让乡镇集聚效应与地域特色经济日益显现,逐步、快速升级壮大特色产业,促其上档次、成规模,打造有特色的乡镇经济产业体系化发展格局,从而为乡村城镇化进程供应持续、稳定、充足的动力源。
第4章双鸭山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1存在问题4.1.1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偏少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双鸭山市建立的多个文化设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而言,文化站的场地...
第三章沈北新区失地农民安置现状及存在问题3.1失地农民安置现状3.1.1失地农民现状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分布于沈北新区近郊处,主要有沈北新区道义街道、虎石台街道、辉山街道、新城子街道等一系列街道村屯。这此街道紧连沈北新区区中心,经济基础相对较好...
第4章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4.1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养猪业访谈调查结果,我国目前影响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4.1.1产业环境缺乏压力我国养猪业所存在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养猪业是一种...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建行动。当城市扩展到城中村、周边村时,自然而然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因为想种地却无地可种、想上班却无班可上、想买房却无钱购买而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现在...
第7章结论7.1主要结论玉米是牡丹江市主栽粮食作物,其生产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开发空间巨大,农产品市场前景好,玉米产业已经成为牡丹江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但从目前来看,牡丹江市玉米产业发展潜力还远未充分发掘出来,玉米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第3章牡丹江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3.1牡丹江市大豆生产情况大豆产业是牡丹江市重要的粮食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部分农民收入重要来源。在2009年数据来看,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41万亩,2009年全市大豆播种面积348万亩,大豆总产量在50万吨左右...
第四章农村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4.1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4.1.1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农村的信息化,这也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从古今中外的发展历程与经验看,农村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建设...
第五章湖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湖南省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实现全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5.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旧有思想观念,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林业...
第二章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2.1研究的目的、意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是否达到文明和发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段时期以来,湖南作为南方的重点林区,现有的森林...
农村垃圾处理与城市垃圾处理同等重要,农村生活垃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可能滋生一些病毒细菌,这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它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