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职经济法课程设计的理念、思路和内容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6-09 共3740字

 论文摘要 
  职业与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两者是紧密相连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与专业相应的职业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否则,培养的人才便无法满足从业的需求。经济法课程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既懂经济管理又有法律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但我国经济法律、法规涉及的内容多,涵盖的范围广等特点,以及目前经济法体系的现状等原因,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该课程教学内容仍然带有明显的学科特色,没有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工作需要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必须对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法律事务对课程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 一) 课程设计理念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工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方面所需的基层管理人员。为了让学习内容更好地满足工商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需要,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应坚持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是指课程开发团队在了解企业需求,把握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深入到用人单位进行具体工作岗位的调查研究,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由此归纳出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等职业能力,最后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法律事务专家共同设计课程标准。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即课程以履行企业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法律知识、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组织与训练。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即课程在实训教学中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逻辑程序,让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与能力体系。
  
  ( 二)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坚持“以法律应用为目的,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工商企业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所需的经济法律、法规知识与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学习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选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能力训练情境和“学做合一”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力求突出该课程涉法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 一) 基于工商企业基层管理职业能力需要设计课程目标
  
  为了使课程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企业岗位涉法工作能力,我们根据专业培养面向和培养目标,通过对富思特集团、湖北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孝武集团等中小型企业的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岗位的调查和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将上述岗位涉法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为经济法课程的培养目标。具体如下:
  
  1. 职业知识目标。了解经济法律关系及其三要素; 掌握公司和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程序、组织机构等法律制度; 了解合同的基本法律制度,掌握企业采购和销售等合同的基本条款、合同签订的程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担保及违反合同的法律责任; 掌握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及法律责任和产品质量责任的构成要件; 掌握专利权的授予条件和商标的构成条件,熟悉专利权的申请和审批程序以及商标的认定程序; 掌握劳动基准法律制度及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和终止等法律规定,掌握劳动争议的仲裁与诉讼等处理方式; 掌握经济纠纷调解、仲裁和诉讼的基本法律制度等。
  
  2. 职业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公司、企业的法律制度知识,协助解决公司、企业在设立、内部机构组建及其运行中的法律事务问题; 能够运用合同法律知识解决采购、销售等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相关法律事务以及合同管辖地约定等合同风险防控问题;能够运用市场运行相关法律制度协助处理企业经济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产品质量责任等现实问题; 能够运用专利法、商标法的知识协助处理企业专利、商标事务相关问题; 具有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等管理能力和协助处理劳动争议的能力; 具有协助处理企业经济法律纠纷的能力等。
  
  3. 职业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 形成处理经济纠纷的法律职业素养; 形成从事经济法律事务所需要的职业敏感性。
  
  ( 二) 从工商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设计课程内容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企业行政管理、营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所需的经济法律、法规知识,并且具有运用这些经济法律、法规知识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的能力和法律职业素养。因此,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根据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来选取与岗位工作相联系的经济、民商法律内容作为课程内容。我们据此设计了经济法律关系; 公司、企业设立及内部治理法律事务处理; 企业合同法律事务处理; 企业不正当竞争和产品质量法律事务处理; 企业专利、商标法律事务处理;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和劳动关系争议法律事务处理;企业经济纠纷法律事务处理七个学习单元。这七个学习单元涉及的经济法律制度有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专利和商标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以及经济法律纠纷处理法律制度,而那些与岗位工作任务无关或关联不大的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等都没有纳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三)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课程能力训练情境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个体完成具体任务的职业能力教育,应当把“做”变成教学的主要形式。我们根据工商企业基层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岗位的典型涉法工作任务设计了七个课程能力训练情境,即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及内部治理结构设置等法律事务的处理; 合伙协议的签订; 买卖合同的签订; 企业不正当竞争法律事务的协助处理; 企业产品质量法律事务的协助处理; 劳动合同签订及劳动关系管理事务处理; 企业经济纠纷的协助处理。
  
  在训练情境组织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境任务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如角色扮演模拟、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等不同的训练方式。如“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及内部治理结构设置等法律事务的处理”这一教学内容的情境训练,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角色扮演,由学生分组模拟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制定公司章程、建立公司的组织机构。具体的训练步骤为:
  
  ①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模拟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次会议由组长主持,讨论形成公司的名称和住所、公司的经营范围、公司的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和名称、股东的出资方式以及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公司的机构、议事规则等决议。②第二次会议由模拟出资最多的“股东”主持,讨论股权转让、利润分配、公司分立与合并等事宜。③每个小组根据会议形成的意见拟定公司章程。④把各自选举出来的董事和监事列入公司章程中,并准备报工商局设立登记。⑤小组汇报公司设立情况。整个训练过程完成后每个小组形成公司章程、设立公司的申请书、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公司设立的可行性报告等可展示成果,最后由教师对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而对“企业经济纠纷的协助处理”教学内容的训练,则主要采用模拟法庭的形式,其训练方式是教师组织模拟庭审,由学生分组模拟经济纠纷的审理,确定经济纠纷双方公司的诉讼代理人、法院审判员、书记员等角色,每个学生搜集有关材料,研究有关法律。具体训练步骤为: ①选择案例。②确定人选,分配角色。③组织材料( 诉讼文书) .④排练( 为开庭打基础) .⑤组织开庭( 庭审注意衔接紧凑连贯,按照法庭调查 - 法庭辩论 - 法庭调解 - 合议判决的程序进行) .⑥庭审总结。训练完成后形成起诉书、答辩状、庭审记录等可展示成果,最后教师对过程及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上述“做”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经济法律知识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能力生长的路径,直接体验知识的实践过程,形成灵活适应新情境的反应能力。同时,“做”的成果又是评价学生能力水平的重要和有效手段。
  
  ( 四) 基于能力本位的“学做合一”的课程考核评价设计
  
  在考核评价上坚持将考核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要求相结合、学习成果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知识理论考核和实务操作能力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原则。课程总评成绩 = 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 + 训练情境成果考查成绩 + 平时学习过程形成性考查成绩。期末终结性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主要考核经济法律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卷面成绩为百分制,占课程总成绩的 50%,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训练情境成果考查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完成的企业法律事务训练情境实务操作课业的考查,考核学生处理企业管理相关法律事务的动手和处理能力,占课程总成绩的 40%; 平时学习过程形成性考查主要是通过上课出勤、课堂提问和发言、讨论等来考核,考核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思路及正确率等,占课程总成绩的 10%.
  
  [参考文献]
  
  [1]徐国庆。 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J]. 职教论坛,2008( 20) :4 -15.
  
  [2]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许新华,黄享苟,喻靖文。 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开发引论[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