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如何培养医学影像技术高端人才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11 共3204字
论文摘要

  前言
  
  当前,国产医学影像设备的功能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高端需求,各级医院进口的昂贵的医学影像设备因缺乏精通成像原理和系统构成并具备影像诊断学基础的高层次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导致医院医学影像相关部门的临床服务、教学及研发工作的进一步扩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医学影像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不能有效开展,辐射剂量的正当化无以保证,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功能和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因此,如何培养具有理、工、医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是提高全民医疗保障与服务水平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新特点,从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现状出发思考我国如何培养医学影像技术高端人才。

  1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新特点
  
  近二十年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CT、MR、PET、DSA 等大型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在各级医院中得到了普遍装备。 这些设备的普及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医学诊疗水平,为人民群众医疗健康保健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我国的各级医院里缺乏精通大型医学影像诊疗设备原理、 系统构成、具备医学影像诊断学基础的高端影像技术人才,致使大型医疗影像设备效能不能充分发挥,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保障与质量控制不能很好实施;二是我国各级医院大量使用进口高档医学影像设备,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我国自己开发的医疗设备质量、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设备相比还有差距。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我国高端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匮乏,临床医生与设备开发者之间缺乏联系纽带,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功能、质量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高端需求。

  2 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现状
  
  自 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90 年代中叶, 我国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以中等教育(放射医士、放射技士)为主。 目前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从事影像技术工作的人员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偏低,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在岗的影像技术人员达十几万, 其中近 70%接受过中等专业技术培养,20% ~30%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学校的正规培训,只是师带徒式或短期进修,大专以上从事影像技术工作的凤毛麟角。 与影像诊断医师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技术水平、专业理论水平都有较大差距。 我国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影像技术人员中专以下学历者占 85%,初级职称或无职称者占 70%;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中则基本上无大专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影像技术人员。 医学影像技术队伍学历参差不齐、高学历人员偏少、现代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医学影像知识面相对狭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学影像技术水平的提高,严重阻碍和制约了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高端影像技术人才不仅了解医学影像诊疗的实际需要,而且熟知影像设备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可以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医生的意见反馈给设备开发者,又可以很快地理解设备的新功能并指导医生将新功能应用于临床。

  我国和欧美及亚洲的其他国家的医学教育体制不同,医学影像学高等教育在国外是以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为主, 而我国则以医学影像诊断人才为主。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度重视医学影像诊断人才(博士、博士后)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造成当前国家急需的高级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相当缺乏。 我国大陆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远远落后于国外,乃至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 以台湾阳明大学为例, 阳明大学自 2002 年开始招收培养医学影像技术方面的博士研究生, 形成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 大陆对于医学影像技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前有泰山医学院等三所学校,目前没有开展医学影像技术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少数工作在医学影像临床一线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级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多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其本科、硕士及博士教育背景全部是理学或者是工学,临床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因此培养具有理工医相结合的知识复合型高端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对于充分发挥现代化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功能和优势,开展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创新研究,更好地为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服务,是国家提高全民医疗保障与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

  3 我国培养医学影像技术高端人才的思考
  
  3.1 明确培养目标
  当今的医学影像学科向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人才培养的本、硕、博体系应该更加完善,高级人才应具有掌握医学图像的后处理技术(如各种重建技术 、手术引导技术等 )、信息技术 (如PACS、远程放射学等)、综合图像技术(如功能图像与解剖图像、CT 与 MRI、超声与 X 线影像的融合)等的能力。 为了适应这个更加广阔的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学的需求,必须培养具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级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采取有效的人才培养战略,促进高科技技术人才与高精尖设备有机结合,形成医学影像学先进技术与高级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结合。

  3.2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推进学科交叉
  紧紧围绕对高层次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量身打造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解决新形势下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满足国家特殊需求的既能对高精密医学影像设备的功能进行开发又能开展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创新研究的高层次人才。 实现高校同国家部委、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真正实现“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

  医学影像技术高端人才培养致力于医学、 理学、工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设计全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改变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专业知识或研究方向的局限性,在注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加强跨学科课程的学习,既有医学成像原理,又有电离辐射防护;既有图像重建算法,又有图像后处理;既有理工知识,又有医学影像学知识,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科学的培养方式.

  3.3 开放培养模式
  指导教师在高端人才培养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对指导教师严格遴选,实行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既突出导师的作用,又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学生知识面更加拓宽,形成有利于发展交叉学科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学术环境。 严格的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充分拓展影像技术高端人才的学术视野和实践经历。

  4 讨论
  
  医学影像技术高端人才培养旨在培养我国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水平落后的现状,符合国家重大利益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应以“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具有坚实宽广的医学影像成像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术,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富有科学思维能力,勇于在学科前沿领域探索与创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为培养目标。 根据创新型、复合型的培养定位,设计理、工、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制定课程体系及授课内容,以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俊祥,慰传社。高层次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亟待加强[J]. 现代医院 管 理 ,2004,2 (4):30 -32. Junxiang Zhang, Chuanshe Wei.strengthened High levels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personneltraining[J],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 2004,2(4):30-32.
  [2] 郑庆文,张更立。时代的呼唤-交叉学科与交叉教育[J]. 医学教育探索,2003 (2):16-17. Qingwen Zheng, Gengli Zheng. Calling of thetimes - the cross-disciplinary and cross education[J].Medical Educa-tion, 2003(2):16-17.
  [3] 王鹏程,刘林祥,鲁雯,秦斌,王学政。理工医结合 培养实用型、复合型高素质医疗技术人才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 (4):31-33.Pengcheng Wang, Linxiang Liu, Wen Lu, etal. Universal technicalcombined to develop practical composital high -quality medical andtechnical person, 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2008(4):31-3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高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