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Introduction
1.1 研究背景(Background)
1.1.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近 20 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有了显着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 年至 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 1.35 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 2096 万人。下图 1-1 统计了我国近十年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化比率呈大幅增加趋势,《2012 中国新型城镇化报告》指出,中国城镇化率突破 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镇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相应的交通需求便随之迅速扩大,造成了许多大城市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在一些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拥堵已严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的一种,具有快速便捷、安全环保、客运量大、节约城市路面面积等诸多优点,它的不断发展,大大改善了我国城市人口多、交通拥堵的局面,并且对加快城市发展进程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于 1965 年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至 2000 年全国拥有轨道交通线路也只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2000 年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日益呈现出大规模、飞跃式的发展。短短十几年时间,我国已有十几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成通车,二十多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建设或将要新建。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信息,2013 年末,我国累计有 19 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 87 条,运营里程 2539 公里;共有 36 座城市获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其建设与发展速度的正确决策,会对城市社会、经济和交通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往往穿越城市繁华地区,商业、交通繁忙,地面建筑物众多,其施工过程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城市交通,其在建设期间往往会加重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增加城市交通压力,故按期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尤为重要。然而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效率低、信息化程度低,而且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自身的特殊性,技术难度大、建设环境复杂、建设过程动态变化等特点,给工程的进度管理和控制带来了巨大压力,经常会出现工期拖延的情况,对城市居民正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根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情况,本文对比较典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延期情况进行了总结。
1.1.2 建设项目信息流失严重自 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随着计算机和其他通讯设备的出现与普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渐提高到至关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的处理速度以及信息的应用程度等都在快速增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化、自动化与制造技术的相互渗透广泛、深刻且迅速,使得新知识、新技术很快就应用于生产实际中。建设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管理,但大多数还是局限于一些局部过程,还没有用于解决贯穿于整个过程的集成与沟通这个更为基本的问题[3].
目前,建筑行业的信息化以 CAD 技术作为应用平台。在这个在平台上,设计及施工过程表现为:建筑设计师头脑中构建 3D 建筑物,然后转化为 2D 的 CAD 图纸,并传递给结构工程师和机电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根据传来的 2D 建筑图纸构建自己的 3D 模型进行结构分析,然后再将 3D 模型转化为 2D 的 CAD 图纸,并传递给机电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根据上游传来的建筑图纸和结构图纸进行管线布置,并绘制 2D 的 CAD 图纸。
在这个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机电都是独立绘制本专业的施工图纸,故图纸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大,需要进行沟通协调;但由于 2D 图纸的可视性差,且项目图纸数量多,少则几十张,多则成百上千张,使得图纸错误查找困难;而且,各专业设计师都是站在自身专业角度进行考虑,找出错误后各专业间的沟通协调效率低下,不能保证彻底解决问题。这样沟通协调后,设计单位将 2D 的 CAD 施工图纸传向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以此 2D 的 CAD 图纸指导 3D 建筑的施工。在这个工作模式中,信息经历"构建-解体-再构建-再解体-又构建-又解体-还构建"的过程,出现大量重复性劳动而降低了劳动工作效率,而且,每次的传递都会造成信息的部分流失。
现阶段,建筑行业各主体间的信息交流还是基于纸介质,这种方式导致各专业间信息难以直接完全被传递,极易造成信息的延误、缺损甚至是丢失。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出建筑业生产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的原因是:信息在建筑生命期中各阶段、各参与方之间的传递过程中不断流失,造成重复劳动和信息传递失真。
1.1.3 建筑生命期管理。
建筑生命期管理(BLM,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是在建筑工程生命期利用信息技术、过程和人力来集中管理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的策略[4].BLM 理念是集成化思想在建设项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其思想的核心在于解决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的信息创建、信息管理和信息共享问题。
建筑生命期管理理念的实现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BIM 的出现,使得建筑生命期管理得到了全面的充实和有力的支持。BIM 能够有效的辅助建筑工程领域的信息集成、交互及协同工作,是实现建筑生命期的关键。BIM 可以被看作是 BLM 的技术核心[5].
BIM 模型作为一种新的工程信息的载体,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项目信息的重要纽带,它在各参与方中不断地被创建、使用、修改、更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同时也是巨量的工程信息集合。BIM 使得项目全生命期的信息得到有效的组织和跟踪,保证信息从一个阶段传递到另一个阶段不发生"信息流失",将建设项目全生命期、全方位信息连续打通和无缝连接,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2 问题的提出(Questions)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其建设与发展速度的正确决策,会对城市社会、经济和交通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效率低、信息化程度低,而且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自身的特殊性,技术难度大、建设环境复杂、建设过程动态变化等特点,给工程的进度管理和控制带来了巨大压力,经常会出现工期拖延的情况,对城市居民正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BIM 技术以建筑生命期管理为核心理念,以计算机系统为技术实施的载体,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进行集成化管理。BIM 技术能够对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综合管理,可以供全生命周期的所有参与单位基于同一的模型实现协同工作,从而保证各方所得建设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
鉴于此,本文提出运用 BIM 技术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 BIM 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综合管理,使得参与项目建设的所有单位基于同一模型协同工作,从而提高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减少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工期拖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1.3.1 BIM 的产生与发展。
BIM 这个词的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BIM 在历史上有两种解释: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和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提及 BIM,需要提三个人的名字,一个是 Charles Eastman (Chuck),一个是 Jerry Laiserin,一个是 Phil G. Bernstein.早在1975年,Chuck Eastman在一个现今已不存在的出版社AIAJournal上以CharlesM."Chuck"Eastman 之名以其所研究的"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课题为原型发表了论文,他在论文中阐述了现今 BIM 理念所涉及的内容[6],是现今"BIM"里的精髓,所以 Chuck Eastman 被称为"BIM 之父".此处 BIM 对应解释为"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
BIM 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被工程建设行业广泛使用的推手是 Jerry Laiserin,他在 2002年 12 月的"The LaiserinletterTM"第 15 期上发表了以"Comparing Pommes and Narajas(苹果和橙子的比较)"为名的文章,以两个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的对比来说明 CAD 与BIM 的比较。他在文章中赋予了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数字形式表现建设过程和设施管理,同时也是以数字形式进行建设过程以及设施管理的信息交流和相互操作"的内涵[7].此处 BIM 对应解释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至此,建筑界开始了对 BIM 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而现在使用的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术语一词,是 Autodesk 公司副总裁 Phil Bernrstein 和 Jay Bhatt 在 2002 年 2 月收购 RTC(Revit Technology Corproation)之后创造的,Phil Bernrstein 在 2002 年下半年的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上正式提出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概念和词语,这应该是首次公开使用 BIM 的大致时间。
本论文中除特别说明外,BIM 的含义均为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Charles Eastman,Jerry Laiserin 和 Phil Bernrstein 都是美国人,所以美国的建筑信息化建设起步最早,BIM 理论研究及实践在世界各国中也更为成熟。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日本、英国、韩国、中国等国家的 BIM 技术应用都在快速发展。
(1)美国 BIM 应用现状。
美国工程建设中已基本普及使用 BIM 技术,统计表明,早在 2009 年美国工程建设行业排名前 300 位的相关机构(包括业主、建筑事务所、结构设计公司、机电设计公司、施工安装公司)超过 80%使用过 BIM 技术[8].国家也设置了多种 BIM 协会,制定了相应的 BIM 实施标准。Construction M G H 调查 BIM 在北美的业务价值:多年的趋势分析和用户评分(2007-2012)[9]中指出,2012 年建筑业使用 BIM 技术的占 71%,其中有 74%的承包人使用,设计阶段的建筑师使用比例 70%,安装工程师使用比例 67%,BIM 技术的应用价值得到大大地认同。
2007 年,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NIBS)发布美国国家 BIM 标准(NBIMS),初步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BIM 标准体。旗下的 buildingSMART 联盟负责研究 BIM,探讨通过应用 BIM 来提高美国建筑行业生产力的方法。buildingSMART 联盟是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信息资源与技术领域的一个专业联盟,成立于 2007 年。buildingSMART 于2007 年发布了 BIM 标准第一版,2012 年更新完善发布了 BIM 标准第二版,更加规范了BIM 技术的实施应用。同时 BuildingSMART 出版有 BIM 杂志,建设有丰富的 BIM 网站,供各类建筑业人士学习、参照。
美国 buildingSMART 联盟(bSa-buildingSMART alliance)的"BIM Project ExecutionPlanning Guide Version 1.0)在对目前美国 AEC 领域的 BIM 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 BIM 的 25 种不同应用。
应用按照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用的发展阶段按时间组织,从表中可以看出,从表中可以看出,美国 BIM 应用范围广泛,已应用于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的资产管理和设施管理,有些应用跨越两个到多个阶段(例如 3D 协调),有些应用则局限在某个阶段内(例如结构分析)。
(2)英国 BIM 应用现状。
英国政府采取强制措施要求推广使用 BIM 技术。2011 年英国政府颁布政府建设工程规划战略文件,其中要求到 2016 年,所有基础设施项目必须使用多维的 BIM 模型,达到一个目标是要对整个英国建筑业节约 20%,并且要求项目建设过程文件全部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极大提高文件处理能力。截止现在,英国建筑业 BIM 标准委员会颁发了BIM 实施标准,并制定有适合 Revit 系列 BIM 软件的标准、适用于 Bentley 系列 BIM 软件的标准,现在正在制定 ArchiACD、Vectorworks 等等系列 BIM 软件的标准,为英国建筑业从 CAD 2D 管理过渡到 nD BIM 提出了针对性的可实施方案和准则。
(3)日本 BIM 应用现状。
2009 年日本开始推广 BIM 技术,很多设计企业、施工企业应用 BIM 技术,同时日本国土交通部门选择政府建设项目进行 BIM 技术试点,探索了 BIM 技术在设计阶段协同优化、施工可视化交底、信息共享和链接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在日本,专业软件发展很快,多家国产软件公司联合成立了日本国产解决方案软件联盟。日本建筑学会在 2012 年发布了 BIM 应用指南,包括 BIM 团队建设、BIM 数据处理、BIM 设计流程、BIM 工程造价、BIM 进度管理、BIM 施工模拟等多方面的内容,为建设项目相关参与单位应用 BIM 技术提供了可靠支持。
(4)韩国 BIM 应用现状。
韩国已有多家政府机构致力于 BIM 应用标准的制定,如韩国国土海洋部、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韩国公共采购服务宗新等。韩国国土海洋部分别在建筑领域和土木领域制定 BIM 应用指南。起哄,《建筑领域BIM 应用指南》于 2010 年 1 月完成发布。该指南是建筑业主、建筑师、设计师等采用BIM 技术时必需的要素条件以及方法等的详细说明文书。
(5)中国 BIM 应用现状。
一向是亚洲潮流风向标的香港地区,BIM 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型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并于2009年1月成立了香港BIM学会;香港房屋署BIM应用推动有力且较深入,在 2010 年颁布了 BIM 实施标准,旨在为香港的公屋建造提供统一的 BIM 标准。我国于2004 年开始引入基于 BIM 技术的应用软件,这为我国 BIM 技术的推广应用做了铺垫。
国内真正开始使用 BIM 是在 2008 年的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上海世博会部分场馆、上海中心大厦等。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在项目前期阶段就决定引入 BIM 技术,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建设周期,大大提高了项目团队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堪称中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一个典范。
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2011 年 5 月 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布了《2011~2015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其中多处提到 BIM,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了 BIM 技术的行业应用。《纲要》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在"发展重点"中明确了再设计阶段探索研究基于 BIM 技术的三维设计技术,提高参数化、可视化和性能化设计能力,病危设计施工一体化提供技术支撑;在施工阶段开展 BIM 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进 BIM 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研究基于 BIM 技术的 4D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型复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对建筑工程有效的可视化管理。
同时,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也先后成立了 BIM 研究机构。例如上海交通大学 BIM 研究团队的邓原雪等人对基于 IFC 标准的数据转换进行了研究,在结构模型转换与生成等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10];何关培等人在国内为推广 BIM 应用编写了《BIM 应用丛书》,在国内进行 BIM 技术的宣传与普及。另外,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现代建筑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CCDI、四川省建筑设计院等都成立了设计院的 BIM 工作小组;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华润建筑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等在施工过程中有阶段性的应用 BIM 技术,并取得了好效益;相关的 BIM 咨询公司也相继成立,如广州优比咨询公司、柏慕咨询公司等。这些机构正在对 BIM 相关技术展开全面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 BIM 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及需求,我国已经逐渐开始制定 BIM 技术相关的国家标准。
根据《2014 年度施工企业 BIM 技术应用现状研究报告》,其中对 BIM 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的的调研数据显示,88%的参与者认为目前我国 BIM 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 12%的参与者认为已经处于中级阶段;在 BIM 技术应用成效板块调查结果如图 1-4 所示,结果表明 BIM 技术在提升企业品牌效应、减少返工、提升协同效率等方面有显着效果,但在节约成本、加快进度、提升项目质量与施工安全等方面的改善还不够明显,今后BIM 应用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大研发力度,为更好的提升项目管控能力而努力。
(6)BIM 软件现状。
目前市场上的各类 BIM 软件类型及主要产品。
国外 BIM 软件产品丰富,专业分工精细,国产 BIM 软件还大部分处于空白阶段,尤其是核心建模软件和运营维护软件。而设计阶段 PKPM、施工阶段鲁班、广联达等是在原设计、造价软件的基础上研发而成,而且设计、施工所用产品系列不一致。因此,现阶段急需开发适合我国建筑行业特点的,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国内 BIM 软件系列产品。
1.3.2 BIM 与进度管理。
(1)国外研究现状。
探究如何将三维建筑模型与时间维度集成实现4D模拟的技术是国外BIM技术在进度管理中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美国斯坦福大学整合设施工程中心 CIFE(Center forIntegrated Facility Engineering)于 1996 年首先提出 4D 理论。经过研究,CIFE 实现了计算机三维模型与施工进度的关联,可对施工顺序进行可视化表现[13].随后,CIFE 开发出能够将施工冲突最小化的 4D Production Model 系统,由冲突检测器、4D 仿真器和结果修改器三个模块组成,分别完成施工冲突识别,施工过程仿真,以及生产率修改与施工时间定义[14].2003 年 CIFE 开发了新的 4D 产品模型 PM4D 系统(Product Model andFourth Dimension),该系统实现产品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及 4D 施工模拟,并能够快速生成施工进度、成本预算、环境报告以及项目全过程成本分析。目前,CIFE 正构建全数字交互工作室(Interactive Room),将 4D 概念应用到整个 A/E/C 领域中,以期实现项目各参与方间的实时协同工作[15].
4D 理论提出后,Bechtel 公司对施工进度模拟做了大量研究,扩展了旗下 3DMTM的功能,实现了系统工程计划制定、施工进度仿真等功能。Bechtel 开发出一款图形仿真工具 4D-Planner 软件,用户可导入进度文件与三维模型,实现模型与进度关联,自动生成仿真文件,可协助项目管理人员高效地计划与管理工程。英国 Strachclyde 大学在4D 研究领域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于 1997 年提出 PROVISYS 模型,能够更逼真的动态模拟施工现场状况和进度情况,但施工计划管理方面的功能欠缺[16].
以上研究多是基于 CAD 平台进行 4D 技术研发,然而基于 CAD 环境下的 4D 建模,其 3D 功能较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信息模型,且建模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比之下,基于 IFC 标准的面向对象的参数化设计理论的 BIM 模型可以应用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设计师完成设计时自然完成 3D 模型的建立,BIM 概念软件本身就具备创建和修改 3D 模型的功能。
目前,在 BIM 环境下,4D 功能的实现多是通过研发第三方商用软件实现,如Autodesk 公司的 Navisworks、Vico Software 公司的 Virtual Construction、Innovaya 公司的 Visual Simulation 等软件,能够导入 BIM 模型信息,实现模拟功能。
虽然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 BIM 能有效地控制项目工期,但关于 BIM 对进度管理的直接作用的文献很少,这是由于 BIM 的作用在碰撞检查、安全施工、虚拟建造、造价控制[17]等方面与传统的工作有着质的飞跃,而进度管理的提升是这种飞跃的必然结果。
国外基于 BIM 的进度管理的主要成果。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 4D 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清华大学研究组。从 1991 年开始,清华大学张建平教授致力于建筑施工进度与场地布置三维可视化模拟和动态管理方面的研究。1995 年,开发了用于多层建筑施工进度与场地利用的计算机图形计划系统 GCPSU(Graphics for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Site-Utilization)。该系统将施工对象定义为一个 3D 整体描述、施工过程模拟以及结构构件实体的三维复合模型。2004 年,4D 模型理论及技术研究被列入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专题,其研究成果在国家体育场工程进行示范应用,先后推出应用了 4D-GCPSU 2005 和 4D-GCPSU 2006,使 4D 施工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4D-GCPSU 2006 作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4D 施工管理系统,其研究发展了 4D 模型理论,不仅覆盖了国外同类系统的主要功能,而且扩展了管理功能和应用范围。与国外同类系统相比,该系统在支持基于 IFC 标准的数据集成与交换、建立 4D++扩展模型及其信息集成机制、实现以 WBS 为核心的 4D 集成化施工管理和建立基于网络的 4D 可视化平台等方面具有创新性。该项研究集中于工程现场施工计划管理,还未能将其拓宽至工程设计阶段乃至生命周期,不能从前期开始就对项目进行决策分析。同时,该 4D 系统的 3D 模型仅仅是施工对象的模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 3D 模型。
国内 BIM 技术应用于进度管理的研究比较晚,基于 BIM 的进度管理大多都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主要研究成果。
1.3.3 BIM 与城市轨道交通。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地铁轻轨建设已渐入沉寂期,BIM 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改建、运营、维护方面。例如,伦敦地铁斥资 7 亿英镑进行维多利亚站的升级改造工程中,运用BIM 技术进行设计协同和施工管理,使业主、设计、施工、供应商四方可以高效协调工作;加拿大多伦多 Spadina 地铁扩建工程中,参建各方基于 Bentley Project Wise 进行 3D设计协同;洛杉矶 Westside 地铁延长线工程包括 9 英里地铁,新建 7 个地铁站,总投资51 亿美元,工程采用 DB 交付模式,业主方将 BIM 应用条款纳入承包方合约,要求以BIM 核心规划管理整个建造过程。
我国 BIM 技术在地上大型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如火如荼,在地铁及地下空间工程方面的应用则处于初步阶段。我国港台地区的地铁 BIM 应用比大陆要早,目前香港已有多座地铁车站在设计阶段采用 BIM 建模,部分已开始应用 BIM 进行采光、能耗、烟雾及人流等深层次的分析;台北捷运万大线已全面引入 BIM 技术,用于设计、施工及综合管理等方面[32].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地铁项目也逐渐尝试引入 BIM 技术,上海地铁 11号线二期多个车站将 BIM 技术应用于风水电安装工程中的管线碰撞检测,北京地铁 10号线二期石榴庄站应用 BIM 技术进行室内装修设计,天津、南京等城市地铁借助 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综合设计。此外,长沙地铁 2 号线、厦门地铁 1 号线、无锡地铁 1 号线等地铁线路均不同程度地应用了 BIM 技术。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BIM 技术是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地铁工程中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BIM 技术在轨道交通项目中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集中在施工安全、周边建筑加固、管线综合等方面。
1.3.4 研究现状小结。
综上所述,与 BIM 技术应用比较成熟的美国相比,我国工程项目的 BIM 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且 BIM 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还是阶段性的,根据《2014 年度施工企业 BIM 技术应用现状研究报告》,我国 BIM 技术在提升企业品牌效应、减少返工、提升协同效率等方面有显着效果,但在节约成本、加快进度、提升项目质量与施工安全等方面的改善还不够明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4 年度施工企业 BIM 技术应用现状研究报告》在 BIM 技术应用趋势板块的调查结果,75%的参与者期待,BIM 技术未来能实现设计、施工、运维间数据的打通,可见行业对于全生命周期数据打通的期盼,如图 1-5 所示。根据住建部颁布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的"发展重点"的描述,现阶段应推进 BIM 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推进 BIM 技术在设计施工一体化中的应用。
我国 BIM 技术在地铁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现阶段基于 BIM 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研究还比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施工安全、周边建筑加固、管线综合等方面,基于 BIM 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度管理方面的研究还很空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现代制造研发项目也随之出现了新的趋势和变化,使当前研发项目的类型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为汽车制造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汽车制造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引言课题制是指那些来源于政府财政、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在执行过程中以课题(或项目)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管理和研究活动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我国的课题制是在借鉴国外的国家科学基金制度,结合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
引言笔者之前曾参加了由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组织的公需科目创新知识的培训学习,学习的时间虽然很短,但让人颇受启发。此外,今后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被定位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也促使笔者对招标代理行业的创新进行思考。为此,笔者结合自己...
摘要:土建工程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土建工程审计对降低项目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实践经验出发对土建工程的审计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归纳和梳理,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依据。必须熟悉施工图,了解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要点,掌握施工图预...
3NBJL公司介绍及其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分析3.1出口加工企业与项目管理3.1.1出口加工企业出口加工企业是指根据国外采购商提供的图纸或者样品进行生产加工,最终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到国外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在沿海开放地区,目前也有很大一部分这类型...
当今时代,企业想要发展壮大,仅仅依靠扩大生产经营活动是不够的,更要注重引进与时俱进的企业管理模式项目管理。现代的项目管理的日益普及展现了其极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项目管理较之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更为关注人的因素、顾客、柔性和灵活变通,...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内容的确立,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但是作为利益相对方的当事人,常常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合同内容的理解产生分歧,容易导致对合同产生争议。尤其是在建设工程合同中,这些争议和纠纷作为双方矛盾的集中体现,要对其进行妥善...
0、引言招标更多地运用于公共事业及政府采购,还有国有企业的采购活动。许多人将招标的目的单纯地视为降低采购成本,这是非常片面的。招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它更重要的是保证采购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它希望能使得采购过程能防止腐败的滋生...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施工管理上不去,效益就不会好。本文从技术施工管理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
0引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进行成本管理是建筑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工程项目的盈利与否,成本控制是很关键的一项。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成本管理机制不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