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政府官员存在的“庸懒散慢拖瞒”作风和贪腐,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声誉,败坏了社会风气。其原因的存在是多方面的,既有执政党本身的制度和监管不力问题,也有政治思想教育、选拔培养、社会监督薄弱等方面,而政府官员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是重要因素。
自中央制定八项规定后,出台了六项禁令、狠刹四风等制度规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常态化建设使工作作风的改进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领导干部担负着发展与稳定的双重任务,肩负着工作、社会、家庭的多重角色,面临着发展与责任、人际关系、物质和心理诱惑等多方压力。如何在日益纷繁复杂的工作中胜任,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整风肃纪、反腐倡廉成效与否的关键因素。
根据笔者多年调查、观察和分析发现,优秀领导干部存在着共性基本心理素养或品质,就是说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领导。不管是“大领导”还是“小领导”,优秀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相应心理素质,这些品质在同级别的干部间有不同,不同级别的干部身上也存在差异,但随着级别提高,心理品质特征渐趋一致。概括起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自我管理;二是人际关系管理;三是工作或任务管理。这三个层面既有独立的一面,也有相互关联的地方,可以当成一个整体特征来认识。
一、自我管理
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包括对情绪状态和言行表现的管理,核心的一条就是自律性。一名优秀领导干部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决策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特定场合需要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具体包括两方面。
1.情绪自律性
人碰到事情时常常会产生喜怒哀乐悲等情绪反应,而他的情绪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周围人的感受。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有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从集体和全局的高度把握自己的情绪状态,以集体利益为重,避免消息情绪干扰自己的工作,影响下级士气。
情绪的稳定性与神经系统的生理特征有关,很大部分是遗传的。相对而言,情绪稳定性比较好的人通常是多血质或粘液质,多血质的人话多,粘液质的平静、沉着、稳重。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但易怒,爱批评人,甚至会骂人,而后天的学习、锻炼、培养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们对情绪的调控能力。
情绪的稳定性除与神经系统先天的活动类型有关外,也和个人修养、年龄有关。一般来说,受过良好教育、年龄相对大一点的人,情绪的稳定性要好一些。做领导者,不管是大领导或小干部,情绪的稳定比平常人来说显得高,持续的调查也发现,领导干部的级别越高,情绪的稳定性也更强。情绪平稳既可以显示出优秀领导干部的自信,也可以反映其对集体活动的驾驭能力,他们平时大都显得表情平静、沉稳,无大喜过望或悲哀沮丧反应。我们经常从影视剧中看到那些书记部长,校长厂长总是大发雷霆,那是艺术创作的需要,事实上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个单位的领导,他的喜怒哀乐常会影响整个集体的气氛,如果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肯定不是适当的人选。
2.言语、举止自律性
言语、举止的自律性主要反应在一个人的外表穿着,言语举止要与当时所处的情境要求相适应。领导干部穿着得体,举止大方,站姿坐姿动作尽量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独出心裁,不说唐突的话。
自律性强的人会准确判断当时的情境需要,尽量把自己融合到整个情境中去,在他人眼中看不出他有特别之处。当我们打开电视看中央或地方台中报道会议新闻时,常会看到参加会议的官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穿着,坐姿上是基本一致的。这种自律在行业界别上的差异表现很明显,演员和表现欲强的人喜欢穿奇装异服,装扮奇特的发型,言语上用夸大或突兀的词语,摆别样的姿势。
总体来看,自我管理的自律性品质反映出领导干部个体在两个方面的知觉,即对情境压力的知觉和在当时情境中所扮演角色的知觉。自律性差说明领导干部个体对情境要求和所扮演角色认知上的错位,必然会影响他日后的发展。
二、人际关系管理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心理上的联系,即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关系、师生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这里说的管理是指优秀领导干部处理上下关系、左右关系的基本原则。
1.对上级持尊重和服从态度
有领导素质的人在对待上级领导态度上的特点是尊重和服从,他相信上级领导的能力和处理事务方式的正确性,能较好领会领导的意愿,按照领导的意图去完成任务。这个特点在管理学上称之为执行力,它不是俗称的拍马屁,所谓拍马屁的人虽然在口头上说上级好话,但在心底里却看不起领导,或者出于私利去阿谀奉承,讨好领导。
2.对下级能起到独当一面的作用,给予建议指导
有领导素质的人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他不仅能够独当一面,还能够配合、组织他人一起协同工作。独当一面不仅仅是自己做事,还包括与他人合作,能够按照任务要求,把工作分配到相关人员身上,团队合作,按计划推进,最终共同完成目标。有些搞技术的人员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但缺乏与他人配合,在专业上是有能力的,但却缺乏做领导的素质,他们的特点还包括自作主张,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或言论,这种人一般都不适合成为领导。
有些人开始是平名百姓,身上没有一官半职,但在讨论问题或做事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给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另有一种人,总会提出这个有问题,那个不行,经常发牢骚,或者抱怨这个,埋怨那个。前者是有领导基本心理素质的人,后者则是麻烦和混乱的制造者。
3.留意同级和职工群众的评议
在一个单位里,总能找到那么几个人,他们的言谈做事从来就是我行我素的,他们毫不在意周围人的评价和议论,即使别人说他们有点特别,有点怪异,他们照样感觉无所谓。在笔者所做的历次调查中,这样的人极少会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必须倾听他人的看法和评议,尽量消除给他人的消极、负面的感觉评议,如此才能接近人,亲近人,吸引人,才会有人听从他的指挥和指导。
三、任务管理
是指对任务要求的认知,并组织协调人员、设备、材料、资金以及其它相关要素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品质。
1.较强的心理成就欲
人的一生可以说是解决问题的一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有些问题的解决轻而易举,如吃饭、睡觉、乘上公交车等。而另一些问题的解决就需要知识、经验和不分昼夜、绞尽脑汁的付出,包括体力和时间上的支出。一个人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超越他人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此时自然会感到成功和自豪感。成就欲是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缺乏成就欲的人不会有成功之说。这里说的成功不是指摸彩票中奖或者天生丽质,需要人的主观愿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主要源自人本身的努力而非遗传和外界因素的作用。
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是心理成就欲较强的人,不会因为一时的成绩而固步自封,他会对自己不断提出新要求,把今天的成绩当成明天的开始,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成就欲强的人会经常谈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所取的成绩,以及自己努力的过程,并以此为傲。他把自己定位在同行前列,是专家,是权威,并始终不渝地为之努力奋斗。从另一个角度看,成就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勤奋程度。
2.条理性和计划性
明确任务和目标作为首当其冲的要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大目标进行分解,分解过程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科学扩展,再次在为各模块拟定方法途径、人员配备、设备配置、资金使用以及其它配套,最后拟定执行的时间序列,有序完成。
举例来说,当接到某种活动的组织开展任务后,确定以项目工作组的形式对接安排,项目组领导首先要列出该活动包括的主要任务,即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工作框架和时间安排,接下来确定这三期工作的具体内容,可能包括:人员配备、设备配置、资金使用、工作内容及具体时间协调等;同时,还要为各个方面做好发生意外事件后的工作预案。
条理性和计划性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对任务、目标的准确理解和对实施过程中清晰程度的认识。领导干部的条理性和计划性完善与否,与工作结果好坏是直接关联的。对工作任务缺乏准确理解,安排不当;对可能会发生的意外事件没有预案安排,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变得忙于应付,疲于奔命,会使工作结果大打折扣,甚至使整个活动任务以失败告终。
3.敢想敢做
敢想敢为可以理解为具体方法或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工作上的执着性。敢想敢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想;二是做。就是说,考虑问题时既要有现实感,还要有幻想性。有优秀领导素质的人不能仅凭眼前的客观条件,还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他的想法有时候看上去完全是过于“不切实际的”,在别人看来甚至是难以理解的,他应该是富有想象力的人。困难或问题的出现总会有客观原因,过于现实的人会更多地强调外界因素,他会说这个有困难,那个条件不成熟等等,在他眼里什么事情都不好办。他们更多关心是能拿多少钱,工作环境是否舒服等。敢想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更加关心理想、信念、道德等抽象的东西,对陌生人比较客气,注意礼节,可能还不喜欢做家务。
敢想还需要敢做,俗话说,“胆大有官做”。调查发现,具有领导素质的人更重要的特点是他们吃得了苦,不怕累,以坚毅的精神,不畏艰难地工作。这样的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常能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看上去口才好。
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总是担心自己是不是把话说错了,事情做不好会有什么可怕的结果,在集体商量讨论时都不愿意开口说话,这样的人是缺乏领导素质的。他们只想平平稳稳地守住眼前好处,虽然心里也有期待,但不会用行动去争取更大的利益,他们不愿意做“出头鸟”。
上述优秀领导干部的共性心理品质,是笔者多年调查研究和实践感悟所得。它们可以用作干部选拔标准中的心理要素部分。
现已有成熟心理量表,通过简单操作测试,能对上述品质进行量化评定,以供用人单位在招聘选拔和提拔考察中作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阳.公务员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9).
[2] 刘得格,王永丽.工作挑战与投入和满意度的关系[J].管理科学,2011(2).
[3] 霍团英.中青年处级干部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
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功能愈加强大;与此同时,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如何促进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一个研究热点[1].在图书馆工作中,引入和应用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新的管理机制的...
目前国内的工程单位和学者主要关注的是单位劳务派遣中的用工数量、用工比例、工资、社保等问题,对于劳动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另外一方面,我国学术圈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于学生、教师和公司职员等,几乎没有人关注工程单位劳...
胜任力模型构建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博士提出,近年来在英美两国开展的胜任力运动推动下研究成果不断,在管理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国一些学者在教育界和其他行业也构建了此模型,比如中小学教师胜任模型、中学校长胜任特征模型等,并将其运用于...
当今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的问题逐渐成为了心理学界以及企业家们关心的话题,在企业中,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度对工作的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管理心理学研究者在对待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探讨,由此提出了从管理心理学视角...
管理心理学以组织中以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今的管理心理学都是以人本思想为前提.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
研究生奖励机制改革作为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有效调动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长期以来,北京工业大学执行的奖学金制度是:依据研究生入学成绩和复试成绩,划分计划内公费(非定向、定向)、计划外...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源于Argyris发现企业在雇主与雇员之间存在着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默契关系。但他并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Levinson在1962年首次对心理契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组织与员工之间存在一种内隐的期望,这种期...
心理契约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其研究已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等领域兴起的一个热门课题。关于心理契约内容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以哈佛大学着名心理学家梅奥为自的一批学者在霍桑试验中,对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如员工报酬、组...
一、员工选拔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员工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最基础的工作,它包括人员招聘、竞争上岗和管理者选拔,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选择和淘汰的过程.它是保证组织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组织的意义重大,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私家车数量与日俱增,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而进出高速公路必不可少的就是收费窗口,高速公路收费窗口的收费员的服务态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在行人心中的形象。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生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