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语“打断”现象时有发生,本文试图从语用学角度出发,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相关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具体选题依据如下:
1.1.1 研究目的
本项研究从电视访谈节目入手,重点研究的是访谈进行过程中的“打断”现象,借助中外研究理论和语用学的观点,分析主持人和嘉宾的“打断”现象在节目中的模式、功能以及对节目效果所能起到的影响。
在对电视访谈节目“打断”现象的研究中,重点厘清访谈节目中的“打断”与日常“打断”的区别,同时注意区分主持人的“打断”与主持人“插话”的区别。当然,作为一种以交流为基础的电视栏目,主持人尽管控制着整个谈话场,却也会发生嘉宾的“打断”现象。通过对节目的会话分析和异同点确认,总结概括节目中“打断”现象的模式分类和功用,分析“打断”对节目效果和主题的功用,从而对实践构成理论支撑。
1.1.2 研究意义
以电视访谈节目为切入点,以“打断”现象为研究点,探讨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的“打断”现象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本文第一次尝试将以上几种质素相结合,试图全面、准确、详实地探究电视访谈节目中的“打断”现象。从日常会话、机构会话到对访谈类节目进行分析,可以说是对言语打断现象研究的一个新进展,也是运用会话分析理论的一个趋势。
在整篇文章的分析中,一方面将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借鉴到电视访谈节目领域中,重视理论分析,延展了问题研究的深度;另一方面,丰富了电视访谈节目的研究领域,对机构会话的电视访谈节目的研究领域进行探索和开拓。同时,本文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为访谈节目和主持人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使得他们可以更游刃有余地运用打断理论来主持节目和进行交流。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尽量实现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打断”现象最先发生于人们的日常会话中,而研究也是首先着眼于日常的人际交流。美国着名社会学家日默曼和伟斯特最先开始尝试研究这一领域,他们在系统分析“打断”现象时,借鉴了 Sacks, Schegloff 和 Jefferson 在 1974 年所阐释的话轮转换理论--“理想的会话中,一方说完另一方才有可能说话,话轮替换出现在话轮过渡关联位置(transition-relevance place),即 TRP 上。”于是,在研究中日默曼和伟斯特将“打断”定义为“一种不按照话轮替换的规则,从而打乱当前说话人所构建的会话主题的行为。”
从日默曼和伟斯特的系统研究开始,学界对“打断”现象的研究开始深化、深入。围绕着话轮转换和争夺话语权,西方学者对“打断”现象进行了多年研究,到 2003 年,中国学者李悦娥和申智奇合着的《自然会话中的打断现象分析》一文中,在借鉴西方学者观点基础上,将“打断”界定为“当前说话人在对方结束话轮前开始讲话,即说话人为了取得发言权而试图与当前说话人争抢话轮。”
较之日默曼等人的定义,李悦娥和申智奇在定义中沿用了话轮替换的原则,不仅关注了“打断”现象在会话中的功能,还通过争抢话轮来探究“打断”的模式分类。从而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参考意义。在对文献的检索中发现,目前对“打断”现象的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专着有:
刘丽霞《会话中打断现象初探》、匡小荣《口语交谈中的话语打断现象》、吴鹏、张璘《会话打断研究 30 年的回顾与展望》。其中,2009 年张洪莲发表《会话中打断现象的性别差异探析》,第一次将会话中的言语“打断”现象与性别差异结合起来研究,对收集的 2004 年到 2006 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 48 期节目定量、定性分析后发现,在会话中“打断”现象的性别差异明显,其中女性打断占 64%,而男性打断仅占 36%,女性“打断”多为支持性的,而男性“打断”多是支配性的。此外,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打断”现象的探究在汉语国际教育等学科研究中被广泛涉及,多为英文文献。
在对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发现,“打断”现象的研究发展到中国后,除了对日常会话的研究,还在医学和法理的领域展开。涉及文献有:
武宜金,李林子,医患会话打断现象研究,医学与社会科学,2011 年 2 月邹云民,石爱霞,医生问诊言语打断类型分析--人际功能的视角,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 年 10 月申丽红,张冰,医患交际中打断现象的社会语言学分析,医学与哲学,2013年 2 月黄萍,关联理论交际观对庭审中法官打断现象的解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 12 月郭晶磊,《波士顿法律》案例中的话语探讨,边缘法学论坛,2012 年 12 月等等。
相对于日常话语、医学研究和法律研究来说,“打断”现象的研究与电视访谈节目的结合起步较晚。作为访谈的一种,电视访谈节目在时间限制之下围绕主题进行交流、沟通,话题的新鲜性和人物的特殊性聚拢了很大一批节目受众。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访谈的参与者在事前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在访谈过程中结合准备和即兴的表现来完成谈话。因此在整场节目中,为了控制整个对话的进行或者为了节目的效果,“打断”现象会经常出现。在对文献的搜集整理中发现,从电视访谈节目出发来研究“打断”现象的论文相对较少。学者吴鹏和张璘在系统研究会话打断现象时,在成文《会话打断研究 30 年的回顾与展望》中阐释为:
“在笔者收集的 130 篇(本)相关论着中,71.24%研究的是日常会话中的打断”,不难看出将“打断”现象与电视访谈节目中放在一起研究还在前期阶段。而搜集到的从 2000 年到现在的文献中,对电视访谈节目中的“打断”现象只有 7 篇,其中包括中南民族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两篇硕士生毕业论文属于英文论文,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入手,而田甜的《汉语访谈节目“实话实说”打断现象成因研究》和韩翠萍的《访谈类节目中的打断现象研究》等文章,对“打断”现象和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或者对症下药的分析,涉及到部分语用学的理论。但是他们的研究着力点放在了教育学或者语用分析上,而没有文章从电视访谈节目这个本体出发,研究“打断”现象对电视访谈节目的效果影响。
因此,本文力图从电视访谈节目入手,筛选一些案例,对其中的“打断”现象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节目中的“打断”和“插话”现象以及节目中的“打断”
与日常会话中“打断”的异同,对访谈节目中的“打断”现象进行模式分类,从而探究立足于主持人角色定位下的“打断”现象在节目中的功能以及对节目效果所能起到的作用。
1.1.4 选题来源
孙玉胜在自己的着作《十年》一书中,对电视访谈节目和谈话节目做了一个区分,他特别指出类似于《东方之子》这样的一对一的专访才是电视访谈节目,《实话实说》是谈话节目。在当今随着节目形态的不断成熟,谈话节目和访谈节目的区分也越来越被关注,很多人从节目形态、体裁和节目重心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区分。但二者的区分标准尚无严格界定,所以本文将适当淡化对一对一访谈和一对多访谈的差异,从广义上将这两种都纳入电视访谈节目的范畴进行分析。
从主持人性别、风格、节目类型、节目效果等多方面,将研究对象定位在电视荧屏上的多档访谈节目。所选节目区分为两类。一种是话题型访谈,包括《锵锵三人行》、《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一类是人物型访谈,包括《杨澜访谈录》、《看见》(柴静时期)、《面对面》(王志时期)等。其中《锵锵三人行》、《面对面》等节目,话题的冲突性更强,《杨澜访谈录》等节目则更温和。对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进行分析,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创作初衷,分类分析,选择有突出代表意义的节目资源进行话语分析。
1.1.5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案例分析和会话分析,透彻分析访谈节目中的“打断”现象,区分其模式和功用。同时配合以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打断”现象对节目效果、节目运作的效应,以及对同类节目的借鉴意义。
此外,会话分析是本文将重点使用的一种语料分析方法,会话分析是话语分析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一词最早由哈里斯于 1952 年提出,到 70 年代随着研究学者的增加而慢慢形成一门学科。清华大学王德春教授曾经指出:“话语就是语义上有联系,有完整语题,结构上相衔接的一连串语句。它可以是独白,也可以是书面的。”在他看来,话语是带有某种目的性的语言手段,人们试图通过这种手段将自己的意图渗入其中,尽量让被传达者收获该语言的意图。那么为了更好的分析这种意图,话语分析这一学科应运而生。“会话分析是话语分析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具有一定交际目的的口头和书面言语交际单位的结构特点。”其中,会话分析中重点研究的是话轮和话轮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