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基于《奔跑吧兄弟》的“泛娱乐化”影响分析
本章以真人秀节目的代表--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节目为具体研究案例。笔者认为该节目火爆之程度,在同期节目中独占鳌头,目前反响热烈,研究这档节目,会发现它有独特的制作理念、技巧。这档节目的成功究其深刻原因,可以发现和“泛娱乐化”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本章将采用 SWOT 分析法解读“泛娱乐化”给《奔跑吧兄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其中有何利弊。最后就“泛娱乐化”的对外影响进行梳理。
一、《奔跑吧兄弟》节目概况
《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引进韩国 SBS 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明星真人秀节目,原版《Running Man》是韩国 SBS 电视台于 2010年 7 月 11 日在《星期天真好》单元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节目七位固定主持是刘在石、金钟国、池石镇(池锡辰)、河东勋(Haha)、宋智孝、姜熙健(Gary)、李光洙。《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常驻主持人由七位成员组成,分别是邓超、Angelababy(杨颖)、王祖蓝、陈赫、王宝强、李晨、郑恺,每期还会有不同的嘉宾加盟,第二季常驻主持人则由包贝尔代替了王宝强,第三季由鹿晗代替包贝尔。第一季节目由浙江卫视和韩国 SBS 联合制作,已播出的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节目由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制作。节目于 2014 年 8 月 28 日正式开机,第一季于 2014 年 10 月 10 日登陆浙江卫视周五 21:10 黄金档时间段。
《奔跑吧兄弟》一经播出受到热烈欢迎,网络点击量三十亿次。2015 年在浙江卫视播出的第一期,第一天就获得收视率 4.97%,创下中国电视史上综艺节目首播最高纪录。第三季最高收视率甚至达到了 5.2%,成为同一时段最受欢迎的节目。
可见节目受欢迎的程度,这档节目带来了观众收视的盛况,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中国引进版和韩国原版两档节目主持嘉宾阵容设置大致相同, 节目由 6 男 1女明星主持加上每期不同的明星嘉宾组成团队,根据主题进行对抗竞技游戏,7 位成员和嘉宾在指示下完成任务获得胜利,在运动中变换游戏场景,跟拍明星反应。
《奔跑吧兄弟》每期邀请各具特色的明星嘉宾,围绕节目组给出的主题,设计游戏环节,将常驻主持人和嘉宾使出浑身解数完成游戏任务的过程呈现给观众。
在“泛娱乐化”大潮中,电视节目在寻求娱乐生命力扩张的过程中,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重要的突围点,尤以明星真人秀最为突出。真人秀节目的代表《奔跑吧兄弟》通过对娱乐的挖掘、呈现,创造了一个收视奇迹、盈利奇迹。然而,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种种问题和弊端也随之出现:原创性不足节目水土不服、盲目跟风现象严重、商业化元素过多,这些都成为局限这档节目发展的桎梏。
二、《奔跑吧兄弟》在“泛娱乐化”语境下的 swot 分析
(一)关于 swot 分析法
所谓 SWOT 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SWOT 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 SW(strengths、weaknesses),主要用来分析内部的优势与劣势;第二部分为 OT(opportunities、threats),主要用来分析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本文采用 SWOT 分析法中优、劣势分析法和机遇、威胁分析法对《奔跑吧兄弟》进行分析,通过对这几点的特质性分析,为平衡“泛娱乐化”的利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奔跑吧兄弟》在“泛娱乐化”语境下的优势与劣势(SW)分析
1、优势分析
由于节目采用“泛娱乐化”的内容、形式,所以在一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优势。
(1)观众对节目的喜爱度较高
节目由于娱乐元素较多,又浅显易懂,没有更多严肃沉重的东西在里边,游戏设置不少,符合大众口味。节目满足受众对明星本色的了解欲望,满足娱乐心理,使人放松、欢乐,受到观众的喜欢。2015 年在浙江卫视播出的第一期,第一天就获得收视率 4.97%,创下中国电视史上综艺节目首播最高纪录,第三季最高收视率甚至达到了 5.2%.在《奔跑吧兄弟》开播后,百度数据平台搜索指数一度达到 1,174,779.新浪微博方面,在节目开播一个月后,所有关于《奔跑吧兄弟》的话题为接近 30 亿的阅读量和超百万的讨论数,成为广受观众欢迎的节目。
(2)带来新的节目制作理念
《奔跑吧兄弟》作为一档引进节目,借用了很多新的节目制作理念,制作团队也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尝试,这些新的理念、尝试丰富了真人秀节目制作的经验,也为观众呈现了不同以往的节目形式、内容。
①设置叠加的悬念
悬念、矛盾冲突是文学作品惯常采用的创作手法,目的是牵引观众去关注、设想、猜疑,以跟着作品往前行。悬念提供给人想象的空间,矛盾冲突使作品具有复杂多面的情节、戏剧性,耐人寻味。《跑男》正是利用了这种手法,在每一个故事中设置一个悬念或几个悬念,在奔跑的过程中角色不断接到新的指令,同时设置多种冲突、矛盾增加戏剧性,让受众去关注和猜想。节目构成了多个悬念,紧密地拴住受众的兴趣、期待谜底揭穿的那一刻,节目正是通过制造悬念牵引着受众一步一步向前走。节目经常设置间谍、神秘嘉宾,就是很好的利用了这一收视心理。
《奔跑吧兄弟》的节目情节设置在制造悬念上做的十分到位,人们在看到悬念、冲突时总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猜想事件,也想看到人物的结局而保持浓厚的观看兴趣。对电视媒体工作人员而言,如何制造悬念和冲突从而使节目更具戏剧性和曲折性,进而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是节目能否夺取收视率宝座的关键因素之一。
②把观众带入实景中互动的新理念
“当观看影视剧时,我们首先得抛却所处的现实环境,而‘进入’影视剧建构的特定情境中,这是一种互动,伴随剧情的推进,我们的情绪会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而不断变化,我们反馈和演员的演绎之间又构成了另一种互动。”[7]节目的互动可以牵引观众与演员共同娱乐,符合受众要参与节目共同狂欢的心理,这是受众的兴奋点,互动正好满足了受众的需要,不断掀起娱乐高潮。节目不断更换故事内容、场景、主题,在巧妙的娱乐环节设置中不断向前推进,受众也不知不觉、高高兴兴地跟着节目往前行。虽说电视的互动实质是一种伪互动,比起网络,互动并不是电视媒体的强项,但是《跑男》通过节目的情节、场景、成员的表现,把观众的情绪充分带入到节目当中了。互动使受众在关注悬念设想结果的同时又欢快地参与节目,达到了引人入胜的节目效果。甚至在节目中经常深入民众,需要民众的帮助来完成任务,在互动方面,实现了制作理念的突破。
③采用了互文性的表现理念互文性又称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
与传统的户外真人秀节目不同,《奔跑吧兄弟》将游戏环节置入完整的故事线索中,使得原本块式的游戏环节整合为统一的叙事整体。节目文本与中国传统民间传说、电影作品等构成互文本形式,将游戏整合入文本结构,并通过加入情节扮演弥合叙事断裂,完成对互文文本的模拟与戏仿。观众在接受的过程中,也会自觉与原文本内容形成对接,增加熟悉感的同时,也在文本戏谑中增添娱乐效果。
《奔跑吧兄弟》节目中,所选择的互文文本大部分是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和民间传说,如《泰囧》、《还珠格格》、《福尔摩斯》、《白娘子创奇》、《葫芦娃》等。该节目吸收和转化了其他娱乐节目、文本的某些元素,却含而不露。
还融合电视、电影、实景效果于一体的表现理念,给受众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又新鲜的感觉。节目拍摄选取了人们熟悉的风景名胜地,节目中多以辨识度高的旅游胜地作为节目拍摄地点,如,西湖、敦煌、武汉大学等标志性地点。节目“勾兑”
传统、熟悉、古典元素吸引受众。同时突破电视节目的局限,引入了多种电影表现手法,将电视节目的制作方法与电影制作方法融为一体。
④拍摄与剪辑方面的新理念
在拍摄与剪辑方面,节目一改传统真人秀节目平铺直叙的呈现方式,节目在拍摄与后期制作的过程中,釆用了大量的电视剧、电影的剪辑手法,同时采用了各种倒叙与插叙镜头,这就使得节目有了更强的逻辑感,还具有更多的悬念感。
节目大量釆用电影与电视剧的剪辑手法也是韩国原版节目《Running man》的精髓之一,也是近几年韩国娱乐节目的特点。节目制作组也将这些经典的节目制作手法融入到《奔跑吧兄弟》之中,节目组借鉴了原版的这一制作技巧,这是一种新的改变,是影视技巧的融合。节目还在故事展开的结构以及后期制作添加字幕、剪接等方面作了改进,这也增加了节目吸引观众的效果。
2、劣势分析
(1)内涵意蕴较浅薄
《奔跑吧兄弟》的劣势首先体现在节目内涵意蕴较浅薄上,作为一档“泛娱乐化”中的节目,虽然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存在节目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娱乐和文化并不是两个相悖的概念,娱乐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然而,真人秀节目往往更大地关注如何满足观众的视觉欲望,却忽视了节目本身的文化品位。在每期的节目标题中,时常会出现如“激情”、“裸睡”、“相爱相杀”、“反目”等一些带有刺激性的字眼,这些字眼作为节目宣传的噱头足以博得受众的视觉需求,玩游戏也需要敬业精神的,投入地玩才会精彩好看,那些游戏过程中的笑料自然而然,因此趣味横生。反过来,为了搞笑而搞笑,刻意为之,则会削弱节目的看头。究其原因引进的品牌要收回成本和额外的利润必然顾不了太多,去考虑长远的文化内涵、品位、格调、声誉等问题,一次性耗费完引进品牌的价值换取高效的收视率是核心目标。为了平衡版权支出并实现收益,节目组于是把Running man 六年来创造出来的游戏情节放到短短几十集里,导致娱乐元素密集、强度大,在节目情节呈现、制造笑点的时候用力过猛、夸张,降低了节目内涵,不经意就陷入俗境。有人说过,幽默的本质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节目中真正的幽默元素往往来自于生活中。跑男主持人大多是演员,主持经验较少,在真人秀里面也不自觉加上了表演的成分,幽默的部分难免表现较生硬,通过爆发式的大笑、夸张的语气、表演创造笑料。常常看到成员为了节目气氛、搞笑效果,躺在地上哈哈大笑,暴露“领笑”的意图。
娱乐节目虽然缺少内涵却可以获得“众星捧月”的效果,这说明节目适合了一些人的口味,但是如同马克思所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在人们如饥似渴的消费了大剂量的娱乐后,潜移默化也被这些节目传播的内容所影响。“《奔跑吧兄弟》作为一档影响力较大的真人秀节目,给观众带来笑声的同时,也存在过度关注收视率的倾向,部分节目忽视电视媒介的价值传播与文化传播功能。一档优秀的真人秀节目应该拥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传递社会正能量,肩负起引导、教育大众的责任”.[8]
(2)过度消费明星效应
明星的效应十分有利于提升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知名度,尤其是当红明星的效用更大,但是大牌明星的出场费也是惊人的,需要高成本聘请当红明星。如,邓超录一集《跑男》价码是韩版刘在石的 16 倍。既然高成本聘请了当红明星,那么消费明星效应也是必然的。《奔跑吧兄弟》过分地消费了明星效应。
为了提高自己节目的收视率,获得更大的商业利润,使用已经具有一定关注度的娱乐明星作为真人秀节目的参与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部分收视群体。
网友黎木白在 2014 年 11 月 1 日评论道:“演了多年戏,不如放个屁。”这是网友们对于郑恺的“惊天一屁”的调戏。每一期节目都会进行一定的情节设置,可郑恺在节目中无意间的这个行为却被节目组放大了。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邓超的数学陈赫的腰,祖蓝的大笑 baby 的娇,少林宝强会功夫,黑牛李晨体格好,郑恺一屁全撂倒!”这个段子可谓活灵活现地概括了《奔跑吧兄弟》中消费了七位主持人鲜明的个性。
这个现象不是单一点状的现象,现在很多节目都是消费明星效应,关注一下预告片不会知道这集剧情是什么,精彩在哪里,然而明星的惊人之举肯定一个不落的都得到呈现。这种现象的出现和中国长期把艺人放在神坛上有关,偶尔的惊人之举就吸足眼球。而节目中的明星,往日的光环不再,作为游戏的普通一员参与游戏,要全力以赴投入到游戏中,才可能不被淘汰。他们也有“挨饿”、抓狂的寻常举动,有筋疲力尽的消耗、有绞尽脑汁的计谋,有比拼、有合作,有光鲜有“出丑”.其次,节目内容、结构的构建机制还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所以就以爆点代替笑点。
综上所述,跑男利用对明星效应的消费获得收视率、关注度的现象较为明显,而这种现象呈现出的就是以过度消费明星效应为特点的,以明星的惊人之举为看点的浅层次娱乐。
(3) 商业化气息浓厚
《奔跑吧兄弟》商业化气息浓厚主要是指广告过多。节目虽然通过插入广告获得高利润,但是“跑男”的广告形式繁多,数量超出一定范围,已达到了广告泛滥的程度,既影响观众观看节目的情绪,也影响到了节目的完整性。
本文分析该档节目中的硬广、软广,硬广是指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这四大传统媒体上刊登的纯广告,包括节目中的插口广告、冠名广告等;软广是经过预先设计或后期编辑呈现在电视节目内容中的,将品牌标志或品牌特征以视觉或听觉潜在的方式有意融入到情节中的非显性广告形式。它力求在推进情节的叙述中出现,大多通过付费的方式得以实现。据笔者统计,第三季每一期除了每隔 20余分钟一次的插口广告,在节目正片开始后,还有有一连串的联播广告,第三季中,这种联播广告每期就多达 18 条。
与硬广告相对的是软广告,由于观众经过长时间的广告“洗礼”,对于硬广告的“免疫力”愈发强大,即便是看到了,也难以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或者通过遥控器换台逃离广告侵扰。相形之下软广告是广告的另一种形态,具有隐蔽、潜在性,同时它同节目的情节、推进一起呈现出来,观众若要继续收看节目就只有接受,它通过悄无声息地、潜移默化地传递信息,观众无法逃避。这种软广告在《奔跑吧兄弟》中运用的极其频繁,比如,OPPO N3 在《奔跑吧兄弟》第二季第六期“寻找音符”大战中的情节植入,嘉宾萧敬腾根据提示信息,在紧迫的 5 分钟游戏时间内将原本没有电量的 OPPO 手机充电至 20%,两小时内顺利收到写有游戏线索的短信,使自己占据了优势。这个情节植入了 OPPO“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广告语,使受众记住了 OPPO N3 这款产品。又比如在第三季 2015 年 11 月20 号播出的节目中,英特尔广告强势植入,剧情设定成员们为了回到“利莫里亚”星球,需要寻回两个英特尔处理器,英特尔处理器在整期节目中成为了争夺的对象、矛盾的焦点。软广告除了在节目中成为主要焦点,引领情节发展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如成员出行开的车当然是赞助商的牌子,如第一季的凌度和第三季的宝马。在成员们奔跑后,喝的水是百岁山矿泉水,相似的软广告还有不时出现的苏宁易购、海澜之家、安慕希酸奶、Rio 鸡尾酒等不胜枚举。据击壤大数据显示,2015 年第一期节目植入频次 148 次,植入时长 6901 秒,品牌数 10 个,类型数 23 个。综上所述,《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的商业气息异常浓厚。
(4)节目的同质化
首先,《奔跑吧兄弟》作为一档购买了版权的引进节目,和原版有相同相似之处是很正常的,但是节目的同质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人物设定大体参照韩版,很多期主线情节也极为相似。
第一季开播之时,《奔跑吧兄弟》团队透露这是一档和 Running man 制作方联合研发制作的节目,希望在保持原版的精髓之余,更多因地制宜的进行本土化改造。
联合研发这种合作方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在最近两季的单独拍摄中,在节目制作上仍然离不开韩版的拐杖,韩版痕迹很重,与韩版雷同的情节过多。如韩版 Running man 中,是用“超能力撕名牌”的方法决出全年冠军的,在每年年底播放,制作组安排成员们每人掌握一种超能力,方便自己撕掉对手的名牌,超能力包括分身术、死亡卡片、知晓全员能力、掌握全员地点等,《奔跑吧兄弟》年底决出冠军也是用完全一样的情节,超能力的设置绝大部分也是相同的;在第三季中出现的躲避相机拍照,在超市选购指定物品的情节和原版如出一辙;“邓姆斯邦德”的水枪特辑,是模仿刘在石的“刘姆斯邦德”特辑,连两位队长的外号都异曲同工。相似的情节还有第一季在韩国市场的食物 bingo 情节、恶女特辑、找群众参与集体跳绳,还有第三季第 6 期与韩版纳凉特辑雷同、与制作组对战的策划,兄妹照片的特辑等不胜枚举。以上列举的是与原版相似度极高的情节,除Running man 的标志性环节撕名牌、指压板、泥潭大战等,相似度较低的还有许多。
(三)《奔跑吧兄弟》在“泛娱乐化”语境下的机会与威胁(OT)
1、机会分析
由于《奔跑吧兄弟》这档真人秀节目有许多受众能够乐于接受的娱乐元素,所以在这样的“泛娱乐化”语境下会带来许多机遇。
(1)带来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的机遇
《奔跑吧兄弟》播出以来,迎来了较高的收视率。这可以从它的收视占比看出来。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此档节目的电视收视情况极佳,这档节目甚至为浙江卫视的品牌价值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获得了增加节目经济效益的机遇
2011 年 10 月限广令发布,使电视剧带来的收益严重缩水,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广告限制的娱乐节目就成了各大电视台的新宠。以综艺节目为先锋的“娱乐策略”成为了最稳妥的选择。依托明星效应,一档好的娱乐节目除却插播广告的收入,单单冠名费、植入广告就收入不菲。
《奔跑吧兄弟》的经济效益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电视台的收益,另一个是明星个人的收益。
第一季节目的广告招商其中独家冠名报价 1.3 亿元,2 家联合特约播出报价6000 万元,深度植入(2 家)5000 万,自然植入(3 家)3000 万,互动合作 4800 万。
按照刊例价第一季《奔跑吧兄弟》将为浙江卫视带来超过 4 亿元人民币的广告收入。第二季冠名由伊利购得,2.16 亿;美丽说以 3.38 亿拿下第三季冠名权;爱奇艺以 4 亿左右(业内估算)的价格获得第三季独家网络版权;优信二手车以 1.8 亿独家网络冠名爱奇艺第三季。另外,第三季有四个插口广告,第一插口总成交价968.6 万、第二插口总成交价 1123.2 万、第三插口总成交价 1256.1 万、第四插口总成交价 975.8 万,单期四插口总成交价 4323.7 万,全季超过 5 亿。第四季伊利以 5 亿元的价格广告中标;途牛旅行网和 OPPO 手机成交价也分别达 1.485 亿元和1.3 亿元;再加上一些广告插口收入,《奔跑吧兄弟》第四季招标额已经超过了 13亿元。
嘉宾和明星的收益也不菲,如:第一季邓超出场费最高达到 1000 万,Angelababy、王宝强各 800 万,郑恺、李晨、陈赫都是 400 万,王祖蓝最少只有200 万,一季的明星出场费总和 5000 万。
该档节目,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入,上述数字只是我们能了解到的,其他的收入还不在陈述之内。
(3)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
浙江卫视截至 2014 年 11 月 18 日,2014 年全天平均收视 0.274(CSM50 城),市场份额 2.3,排名省级卫视前三。随着浙江卫视在 2014 年末推出了《奔跑吧兄弟》,2015 年又推出了多档娱乐节目后,截至 2015 年 12 月 30 日,2015 年全天平均收视 0.312(CSM50 城),市场份额 2.71,排名省级卫视前二。从这一点来说,站在电视媒体的角度来看,泛娱乐化对电视媒体形成规模还是有利的。这种有利表现在:首先,一档泛娱乐化的节目更可能成为一个电视台的招牌节目,利于形成品牌效应。其次,这样的节目受观众欢迎,盈利能力强,在电视媒体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如后的发展打下经济基础。
2、威胁分析
该节目被热捧时,我们冷静地思考会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已显露出来,有些还没被察觉。我们看到,韩国版 Running Man 已经由于一些列问题,收视开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我们应对这些显性及隐形威胁及时进行分析,进而规避这些威胁。
(1) 创新能力不高将带来的威胁
我们若想在电视综艺节目制作上跟上时代的潮流,有必要引进世界各国的优秀的、成功的节目,但是我们不能照搬、原封不动地“拿来主义”,也不能“照猫画虎” 形似神不似。两种做法都不利于电视的发展,结果总是跟着别人后面跑,没有超越,总要买版权,陷入引进循环圈。正确的做法是引进--借鉴理念、精神、技巧--创新、超越--出售版权。《奔跑吧兄弟》如果从短期看已经取得了一部分受众的认同,但是从长远看、从引进“消化吸收”为我所用的创新角度看还有欠缺。这方面从对网友的调查中也能看出,“本文选取《奔跑吧兄弟》新浪官方微博上前三期节目回放下的用户评论作为母本,挑选排名前 100 名的热门评论,总共三百条作为研究样本。受众对三期节目的总体态度,褒贬评论态度是用户对节目总体质量的态度倾向。研究发现,本研究样本的 300 条热门评论中共有 109条持肯定态度,占36.33%;145条持否定态度,占48.33%;46条表示中立,占15.33%,总体上负面评价占多数。……关于制作水平(画面、字幕与后期剪接)方面总体评价上,82.19%的受众持反面评价、吐槽点大多是画面质感不精致、屏幕配词无新意、后期剪接过于粗糙等等,影响了节目效果,许多地方就是山寨原版,没有根本改动。”[9]总体来说制作理念、制作水平缺乏重大的创新突破,因此埋下隐患。
其次,虽然节目组试图本土化,但是只是在选景、编故事方面注意从中国本土找元素的形似,而中国本土的深刻内涵挖掘不够,即没有抓住本土的神似节目也有本土化的原创尝试,与传统文化形成互文,力图平衡娱乐元素的泛滥,这是值得鼓励的,但节目还停留在表面符号化的解读,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是较机械,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噱头,在节目中出现的比例也不高。
就节目内容而言,虽然秉承着本土化原则,大力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互文,但是节目整体构造框架呈现出一种较为松散的形式,并没有深入到节目的灵魂,其表现在:第一,注重了外在有形的本土化元素的运用,如选中国山水、美景、古迹、风俗等,但是忽略了中国本土化最重要的是价值观、观念的问题。第二,引进文化的本土化,不像引进产品,引进肯德基考虑中国人的口味,按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加调料就可以了。跨文化传播引进文化产品,既要考虑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也要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包括民族特点、审美特点等本土情况。面对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面对中国国情这方面节目做的还欠缺。
用再高一点的标准来要求《奔跑吧兄弟》节目,它如果能在创新、本土化方面填补上不足,会使节目更上一层楼,但是停留于现有水平就存在被非议、逐渐褪色、被抛弃的威胁。
(2)节目商业化元素过多带来的威胁
节目的商业元素主要是指显性的冠名广告和隐性的植入广告。广告作为一种收益手段对于节目组和电视台来说是一个利好的经营办法。适当地运用广告对于节目收回成本,创造利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过分地追求商业利润,则会降低节目的水平,也令受众非常反感。
观众认真统计出节目仅仅开播 28 分钟,就插播了三次广告。也有人抱怨:“今年的跑男整期节目还没有广告长吧,看一小段节目就一大段广告,还让不让人好好看节目啊!以后直接广告放到底得了!”
该节目除开冠名广告外,植入广告显得过分地多,在节目规则所产生的情节中,以节目道具、画面植入、场景植入的方式植入。另外据笔者统计,第三季每一期,节目中插播的硬广告就多达 18 条,这还不算不时植入的苏宁易购、oppo 手机、英特尔、宝马汽车等。
一档节目如果太过商业化会逐渐失去声誉。商业利益是短期的,声誉品牌是长期的,媒介领域有识之士,国家的长远文化发展战略都不应纵容这种做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 2006 年打算在其面向国际受众的新闻网站上刊登广告时,英国国内就出现过不少反对声。这种声音不仅来自 BBC 在国内的竞争者,也来自英国记者协会,甚至还来自 BBC 自己的员工,其中不乏一些着名的记者和编辑。
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在新闻网站上刊登广告,可能影响到 BBC 在编辑上的独立性,并因此而有损其声誉。尽管如此,BBC 还是从 2007 年 11 月开始在其面向国际市场的新闻网站上刊登广告。要知道,为了满足海外受众对资讯,特别是对视频的需求,BBC 需要在全球部署更多的服务器,而这导致了 BBC 网站成本的上升,不过为了减少对受众的干扰,BBC 新闻网站不会采用弹出式广告的模式,也不会刊登那些有损 BBC 信誉的广告。利用 IP 地址识别技术,英国国内的受众不会看到这些广告,从 BBC 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观众对电视中的商业元素是很敏感的,而维护媒体的声誉也是应被重视的。
《跑男》过多地植入广告使这档节目显得商业气息很浓超越了适当的界限,影响了节目的品质。广告多是因为收视率高,明星效应显着,而广告多节目会捞取的利益高,如此循环就会是以收视率为出发点,一味迎合受众,这正是“泛娱乐化”的一个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是《奔跑吧兄弟》植入如此之多的广告只能获取短期效益,商业逻辑的制作理念显露出的“泛娱乐化”,其弊端的威胁就是丧失长远的利益,这种威胁是存在的。
(3)节目播出密集带来的威胁
由于节目播出密集,容易让观众形成腻烦心理,对节目的长远发展造成威胁。
笔者通过查询电视猫节目预告网站上《奔跑吧兄弟》的时间表,总结了自 2016 年1 月 1 日至 2016 年 3 月 1 日的所有奔跑吧兄弟的播出时间,通过长期对节目单的研究,整理出下表:
从 1 月 1 日到 3 月 1 日共有 61 天,每期节目不记入插播广告 90 分钟,其中61 天内有 2 天每天播出 1 期,每天 90 分钟;有 26 天播出 2 期,每天 180 分钟;有 11 天播出 3 期,每天 270 分钟;有 13 天播出 4 期,每天 360 分钟;有 2 天播出 5 期,每天 450 分钟;有 2 天播出 6 期,每天 540 分钟;有 3 天每天播出 7 期,每天 630 分钟;有 1 天播出 8 期,每天 720 分钟;有 1 天播出 9 期,每天 810 分钟。61 天总共播放 199 期,计 17910 分钟(298.5 小时),每天播放时间平均 293.6分钟(4.89 小时)。每天播近 5 个小时的娱乐节目,几乎每天下午时段浙江卫视都在播放《奔跑吧兄弟》,从播出时长角度看,反复播出这些娱乐内容也增加了娱乐的强度,形成了“泛娱乐化”的观感、态势。
节目的密集播出一方面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对节目的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威胁,毕竟观众对一档节目投入的收视热情是会变化的,虽然也有一些经久不衰的节目,但毕竟是少数,所以掌握恰当的播出频次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