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广播电视论文 >

政府政务新媒体融合问题与加强策略

来源:中国传媒科技 作者:毛艳蓉
发布于:2020-03-13 共5558字
媒介融合论文第六篇:政府政务新媒体融合问题与加强策略
 
  摘要:政务主体为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较之于普通公众沟通对话方式而言,其机会相对更多一些,而且越是基层,传播就越要接地气,有利于拉近与广大公众之间的距离。在新传播生态下,提升政务新媒体融合力的关键在于传播主体、技术以及内容和受众等媒介因素。本文对上述四个媒介影响因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政务; 新传播生态; 新媒体; 融合; 媒介影响; 问题; 对策;
 
  导语
 
  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与现代新媒体相互融合,涵盖了新传播生态,提升了传播力及融合力,其中,最主要的媒介因素有传播主体、技术、受众及内容。
 
  1.新传播生态下的政务新媒体影响因素分析
 
  1.1传播主体
 
  在构建政务新媒体信息传播融合力实践中,政府是传播主体中最具影响力的核心要素。在政务新媒体融合以及传播过程中,政府及部门是主体,其作为传播的起始点,对传播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政府是传播主体,其传播姿态决定着新媒体的传播效果。比如,通知姿态无法让政务新媒体产生吸引力,亲民风格以及服务型政务新媒体吸引力更强。第二,就把关人理论而言,传播理念决定着信息可由政务新媒体途径流向公众,比如突发性事件中政府及主管部门的传播理念决定着信息出现在新媒体上的形式,同时决定着广大受众对政务信息的感兴趣程度。第三,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以及公信力,通过影响广大受众对信息接受度影响新传播生态下的传播效果。广大受众对信息接受度不仅受其价值影响,同时还受主体权威性以及公信力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在实际传播过程中,通常因传播主体不均衡,所以对政务新媒体的融合力产生影响。
 
  1.2传播技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以及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自媒体技术应用非常普遍,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并且逐渐进入政务媒介传播系统,成为媒介融合的驱动力。各级政府以及主管部门更加注重政务新媒体之间的协同建设,其中包括门户网站以及政务微博和微信、APP等。基于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应用,政府采用新兴的各种信息技术手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实践中可以看到,虽然部分政府部门和机构采用了社交媒体信息传播途径和政务服务模式,但是,并未完全体现出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的能力以及愿望。从实践来看,政府以及官员在新媒体应用过程中存在躲避畏难情绪现象,比如,对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形式的传播方式并不了解,难以有效应用新媒体手段,唯恐说错话;对新媒体缺乏认知,加之自身定位不准确,存在着躲避心态。在传播途径选择过程中,仍然比较依赖于传统的媒体途径,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以及传播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对媒介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提升了媒介沟通的意义和价值。在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扩大了政府与人民的沟通渠道,逐渐成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桥梁,并且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和建言献策的减压阀。
 
  1.3传播受众
 
  长期以来,民众言论渠道欠畅达。在该种现实情况下,政务微博、微信等评论功能为民众提供了表达个人政治意愿以及参与政治的媒介平台。通过该种方式,政府及有关部门能够及时获得反馈,并且与广大民众交流互动,广泛倾听民意以及了解民生,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引导。基于满足广大民众心理诉求的视角来看,政务新媒体具有较强感知性以及利用性,一方面,基层民众的消极情绪有途径可以宣泄;另一方面,还能够映射出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隐性问题,对于促进政府疏导以及规避小事扩大化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多元化表达的媒介空间内,多种交流习惯以及信息传播圈,均为志趣以及爱好相似或者一致的人,朋友圈容易出现一致的观点,但不同朋友圈内的人员又缺乏相互沟通交流,特别是利益冲突时很可能会出现传播障碍问题,并且产生群体极化现象。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形式的广泛普及和出现,传播受众已经习惯于特有的平等感以及交流性;当政府在公众号以及官方微博和各客户端上信息发布时,点赞、评论等反馈成为一种常态,若此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扭转变高高在上的身份和陈旧观念,并且对民众反馈做出回应,则会使民众感受到存在感,使得民众将该种存在感有效转化成对政务新媒体的支持与关注。
 
  1.4传播内容
 
  传播生态以内容为中心,优质内容是与用户关系维系的基础,“内容为王”是媒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词汇,尤其对传统媒体更为重要。正如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理论,其将信息传播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即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政务新媒体中若套用这一理论,则除IN WHICH CHANNEL 有变化之外,其余相关环节没有发生变化。基于此,实践中即便利用新媒体技术以及各种渠道进行政务信息传播,依然应当注重“内容”的重要性。白岩松作为资深媒体人,曾说:“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内容总是为王;如果内容不扎实,新媒体无异于死媒体”。由此可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时代一样,内容是致胜的法宝。实践中,即便出现了较为重要的信息,若其编排或者呈现方式不佳,也会丧失其价值和意义;反之,即便是次要信息,如果编排及呈现方式更适宜阅读,也会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这一层面来看,当政府及主管部门通过新媒体渠道传递信息时,选择何种类型的内容呈现形式是关键。为此,在长期信息传播过程中,其内容的呈现应当更有温度,而且政务新媒体也应当不断促进媒体人格的建立,加速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总体而言,好的内容是政府政务新媒融合传播力得以实现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满足公众诉求,使他们能够把握公众生活生产相关的信息内容。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实际上就是生产力,其将信息生产视为指标,即表明信息数据自身对政务新媒体融合传播的价值和重要性。作为政务信息数据的主要源头,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具有权威性优势,有利于党、政声音的传播以及政策法规的正确解读,对于提高信息以及公众同向解读效果和提高政府话语权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第二,体现政府传播主体相关的内容。实践中体现政府责任的相关内容比较多,公众较为关注的是批评监督类内容,比如曝光贪污腐败、举报查处以及欺压百姓官员和地方黑恶势力的信息。第三,优质内容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出来。政务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新媒体规律。碎片化、浸入式以及轻阅读和多屏伴随等传播方式,均可在政务新媒体中利用。
 
  2.基于新传播生态的政府政务新媒体融合问题分析
 
  2.1整体规划设计有待优化改进
 
  政务新媒体属于新型的传播途径,其主要是与全媒体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媒体形式。政务处理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大幅度提升政务水平。然而,在当前政务新媒体发展实践中,没有有效发挥集群联动优势,而且政务新媒体构建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现阶段,国内政务发展新目标已经确定,政务工作也在不断更新。在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适应时代要求,对政府政务流程以及组织保障等机制也应当不断地健全和规范。然而,新形势下,对政务新媒体进行系统性规划建设,实现政务新媒体的真正融合任重道远。
 
  2.2信息资源互通性差
 
  目前,虽然新传播政务得以广泛开展,但是,各层级和部门政务开展过程中尚未实现信息的共建共享,以致政务新媒体政务工作开通以及运营成本增大。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开通成本相对较低,然而,开通后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用于运维管理。在实践中,若政务新媒体资源共享不及时,则会导致后期的政务工作开展出现问题,政府管理以及运维成本也随之提高。特别是,客户端开发过程中需有技术人员配备,政务新媒体的开发成本相对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尚无技术独立开发能力,必须委托第三方对政务开发以及维护。同时,政务新媒体主体资源相对比较分散,以致政务新媒体间无法实现有效的信息共建共享。
 
  2.3运营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政务新媒体之间的信息互动交流前提是政务新媒体的具体运营管理,然而,在政务新媒体运营实践中因存在管理不善现象而导致传统媒体发展受阻。近年来,政务新媒体类型和内容不断丰富,政府政务功能不断完善,这对政府政务新媒体系统的建设与完善管理工作带来了压力。就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来看,政务新媒体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亟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和提供应用服务,以此充分发挥政府政务新媒体的作用,不断提高广大公众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2.4政务新媒体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就目前来看,主要的问题在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规划建设不充分等。政府政务新媒体系统的构建目标,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促进政务工作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政务体系建设以及管理水平,以此促进新媒体的健康发展。然而,就目前的形式来看,现阶段,国内为数不少的地区政府政务新媒体工作相对比较混乱,而且存在着严重的重复性建设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政务新媒体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政务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然而,从目前部分地区政务新媒体建设与发展情况来看,其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建设不科学、不充分,这对国内政务新媒体的建设及其未来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加强政务新媒体融合的有效策略
 
  3.1对政府政务新媒体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在政务新媒体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遵循基本要求,这主要是因为政务新媒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多复杂情况以及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基于此,新传播生态下对媒体融合力的提升过程中应当全面布局政务新媒体,对政务标准化建设详细分析,对政务新媒体进行规范化管控。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当注意客户端的开发,对政务新媒体进行创新发展,以此有效发挥政府政务新媒体集群化效应。
 
  3.2强化信息资源的互动沟通
 
  在政府政务信息互动以及沟通过程中,应当注意主体资源的构建,这有利于政务新媒体间的互动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的核心平台。在信息资源互动以及沟通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政务新媒体运行和推广形式,并且在政务中心积极引导公众进行信息资料的下载以及关注新媒体产品,强化宣传,比如二维码以及网页链接。需要一提的是,不同地区、各政务部门之间应当加强沟通交流,对政务信息技术及时优化升级,强化信息资源的互动利用,以此实现信息的及时传播、共享,提高信息传播及宣传力度。
 
  3.3加强政务新媒体实际运营管理
 
  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工作,对政府政务工作的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中可以起到有效的用户群体防流失、发挥新媒体功能价值之作用。具体而言,在政务新媒体的实际运营以及管理工作中需从管理人才、管理方法等方面入手。就政务新媒体管理人才而言,应当不断提升政府政务管理职能,对政务管理人员加强监管。实践中应当不断加大对政务新媒体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对政务新媒体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加强教育,以此有效提升政府政务新媒体建设及其运营管理水平。在此过程中,应当依托于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加强团队建设,对新闻信息加强采编,并且对技术及时进行维护,以此实现对政务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专项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实践中还应当并建立一支高素质、高业务技能的政务新媒体人才团队。就管理方法而言,应当根据当前政务新媒体情况综合分析,并且对政务发展过程细化管理,对该地区的政务新媒体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该种模式有效实现对政府政务信息数据的采集以及编辑和审核环节的严格管控,以免信息发布出现失真现象。
 
  3.4提升政府政务新媒体数字化建设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政务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建设水平直接决定着政府政务新媒体建设及其发展水平,实践中应当对政务新媒体采取全面化建设和管理措施。在政务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得以提升的背景下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以此有效促进政务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并且适应当前的发展目标,有效满足政务建设与发展需求,并且提升对公共事件的关注度以及参与度。具体而言,实践中应当不断提升政务整体服务以及管理水平,尽可能缩短公众与政务新媒体之间的距离,并且减少对管理者的不利影响。同时,对政务新媒体的建设需求进行科学处理,全面提升公众关注度,以此增加公众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参与度。基于当前新传播生态,应当不断推出多种优质的政务产品,以此助力政府政务新媒体科学建设及其相关内容的有效传播。在该种情况下,政务新媒体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举办多种形式的直播活动或者拍摄短视频,以此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政府政务传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传播矩阵和发挥其效应。需要注意的是,实践中应当依托于融媒体建设经验以及成熟建设,积极打造专属于政府政务新媒体融合的矩阵。同时,政府也应当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并且采用智能化以及移动化技术手段,广泛聚焦政务信息公开化以及政务建设和发展的可控化,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体验获得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下,新传播生态涵盖了很多的内容,全面提升政府政务新媒体建设及其融合力至关重要,应当与广大民众积极互动,加强沟通交流,为公众提供行政服务,这是保持政务新媒体活力的主要因素。实践中,若政务新媒体能够顺应受众习惯,并且积极利用政务新媒体有效开展各项电子政务工作,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够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即可“跑”完行政大厅各个窗口,不仅能够节约人力物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增强了人民群众对行政部门的黏着力和信任感。
 
  参考文献
 
  [1]谭云明,全嘉琪.矩阵协同式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J].中国出版,2017(16):34-38.
  [2]张志安,徐晓蕾.政务微信的社会功能及提升对策[J].新闻与写作,2015(9):55-57.
  [3]张恒军,曹波,孙冬惠.构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三个基础共识 [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6):177-181.
  [4]宫承波,田园.新媒体时代受众生态的变迁[J].青年记者,2014(3):9-11.
  [5]谢蓓.媒介融合背景下浅论广电媒体的新闻舆论引导力提升[J].新媒体研究,2017,3(20):94-96.
  [6]赵丽华.媒介融合背景下政务新媒体的实践探索——以国务院新闻客户端为例[J].攀登(汉文版),2018,37(6):128-132.
  [7]肖蜜娟.媒体融合与“互联网+ 政务”互融共进打造新型主流政务新媒体[J].传播力研究,2018(15):87.
  [8]周安.信息公开视域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以江西政务微博为例 [D].南昌:南昌大学,2016.
点击查看>>媒介融合论文(优秀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原文出处:毛艳蓉.新传播生态下政务新媒体融合力的媒介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20(01):64-6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广播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