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仓储管理论文 >

精益生产理论相关理论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5-12 共891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精益生产理论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绪论  第二章】精益生产理论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瑞特公司的仓储管理现状分析
  【4.1  4.2】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拉动式库存控制策略
  【4.3 - 4.5】制定呆滞品处理的流程及应用效果
  【第五章】瑞特公司的仓储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瑞特企业仓储管理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国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促进着客户的消费需求,客户对个性化商品的需求变得尤为强烈。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和客户要求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如何既能保持在众多竞争对手的竞争下健康平稳的发展,又能满足客户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这是企业必须要解决的当务之急。随着生产领域的理论研究越发成熟,国内企业开始意识到由简单机械和大量劳动力支撑的粗放型制造企业,需要转型成以信息化和精益化管理为基础的集约型企业,作为使日本汽车制造企业迅速发展的精益生产理论受到了国内制造型企业的竞相引进,但是引入后的实施效果远远达不到企业所希望的效果。
  
  精益生产方式是以消除浪费和持续改进为指导思想,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对工作流程持续改进,按照客户需求进行拉动式生产,使企业在库存成本最低的水平下高效运行的生产管理模式。瑞特公司的仓储管理的实际情况较为适合运用精益生产的思想进行优化,但在市场需求不稳定的环境下,如何能既持有物料库存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又能降低库存数量、控制库存成本维持在较低水平便具有尤为重要的研究意义。
  
  仓储在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这些环节中起到基础支撑的作用。物料是否齐备,使用时的质量情况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产活动。但是传统的制造型企业的管理者,重视的是企业的生产能力和销售情况,往往忽略了仓储环节的管理。因为企业会针对运行中发生的紧急情况持有库存,就使管理者忽视了被库存掩盖起来的计划和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同时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物料保管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来维持企业生产系统的运行。所以科学化的仓储管理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量,提高计划的准确性,更好的应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精益生产理论的研究现状
  
  目前,全世界在生产管理上有众多的理论与思想,最为经典且有效的当属精益生产理论。该理论研究较为成熟,在国内外的企业中也有不少的实践与检验,对企业带来的改变也是巨大的。我国的制造型企业正在转型期,深入研究精益生产理论的核心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能帮助企业更快的度过转型期,提高经济效益。
  
  国外对精益生产的理论研究较早,对精益生产的概念、精益生产的模型、以及实际应用都有较为全面的研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处在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原材料价格不断升高,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不断提高,这对各国制造型企业产生了困扰。但是唯独日本的汽车制造业表现强势,几乎称霸全球的汽车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学者开始对这一现象开始研究。美国麻省理工的James P. Womack教授等多位学者,耗费五年的时间对全球90多家汽车制造型企业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总结出了日本丰田公司的生产模式,正式将该模式命名为精益生产。并提出真正过剩的是缺乏竞争力的大量生产方式的生产能力,而具有竞争力的精益生产方式的生产能力是严重缺乏的[1].在此基础上,他们深入研究并出版了《Lean Thinking》,不光把精益生产的理论局限于制造型企业,将其提升到了精益企业,将企业活动作为精益生产理论的延伸,从企业内部的管理层面消除多余的流程,减少浪费,从而创造财富[2].T. Melton将精益生产的重新定义,他将精益生产定义为一种变革,是为了消除企业浪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个论点的提出使精益生产理论变得更加灵活[3].
  
  在过去的二十年,日本企业运用JIT生产的成功已经吸引了大量学者的注意力。Mehta等人提出,全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消费者在指定地方进行全部交易的定性需求、市场营销和经济问题等,迫使许多企业采用JIT或者精益生产的理论。目前,在印度约150家公司在汽车行业使用精益生产,但它的应用还未渗透到其他领域[4].Saboo教授等人提出,尽管有证据表明,在印度的众多制造企业纷纷采用了精益生产实践和精益改进方法,但通过几项研究结果,他们认为精益生产的应用效果是微弱的或者还没有完全成功。应用传统精益模式的企业将近三分之二是以失败告终,只有16.67%的企业成功的运行但持续时间少于12个月[5].Benton和Shin提到无法成功复制精益生产模式的主要问题是文化差异、工人和环境因素。事实上,他们列出了丰田生产系统不适合在全球制造企业推广的原因,包括文化差异、地理分散的供应商和不同的管理风格等[6].
  
  随着精益生产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将注意力放到了模型的建立研究上。Martinez-Jurado和Moyano-Fuentes开发了一种精益生产的模型,这个模型中包涵检测因子和这些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7].Gopinath和Freiheit提出了关于生产过程中浪费的关系模型,可以用来获得精益系统内不同浪费之间的帕累托最优系数与浪费依赖度[8].Chung开发了一种补充性策略,对变质物资的库存按其价值依赖性和激励依赖性进行处理的模型。变质库存的总收入模型要考虑的因素有定价、折扣、JIT交货策略和供应商未来价格的上浮[9].Weng等人针对混合型商店的JIT生产和使用计算机模拟比较企业调配规则的性能,并结合路径选择策略和调配规则提出了一些动态路由路径选择策略[10].
  
  精益生产理论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率,减少浪费与不合格品的出现,因此学者们也在研究企业如何更好地应用精益生产理论。Vienazindiene和Ciarniene认为,精益生产是将物资区分为各生产环节多余的材料,还是为最终客户创造价值的材料的一种生产实践,比如浪费[11].Sunjka和Murphy提出精益生产是体现企业内部严谨的制度支持和推动创造核心价值的实践策略,最能体现出公司管理系统的整体视野[12].Longoni等人认为精益生产理论及其相关的理论实践,通常被认为是在运营管理领域的最佳实践策略。但是值得管理者着重注意的是,施行精益生产理论并不是不考虑人的因素,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反而会影响生产成果[13]
  .
  
  Ghosh提出精益生产是一个多维结构,其研究结果表明,大约80%的企业已经实现精益生产的多个方面,例如:关注客户的需求、拉动式生产系统、减少安装时间、全面生产维护、供应商表现、控制统计过程、跨部门解决问题。JIT是致力于在每一个级别的操作中持续改进,将浪费在各级别的操作中消灭。其应该被视为按照整体管理实践的顺序在整个组织内运用[14].Thun等人的研究成果是JIT是通过无数次着名的实践得到的,例如看板管理、规定操作时间和技术全面的工人[15].
  
  我国学者开始研究精益生产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批学者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管理方式等理念。
  
  冯云翔在国内最先提及精益生产理论,他参考日本丰田生产体系并结合当时中国制造业的流水线制造模式,提出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精益生产方式,将生产体系内的组织结构、生产流程、生产线的布局和运行方式等进行改造优化,改造成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的生产方式[16].随后,魏大鹏分析JIT生产模式进一步的解释了精益生产,提出了“在适当的时候,按适当的数量,生产适当的产品”的基本内涵[17].齐二石重点解释了丰田生产方式(TPS),认为TPS的理论框架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以准时化生产和人员自觉化为支柱;以改善为基础构成的。还提出了中国企业推行丰田生产方式的途径与策略[18].孔杰界定“全面精益管理”的概念时,强调精益思想的本源是剔出浪费和精益哲学在管理实践中的系统性和准确性的新理念,在诠释“全面精益管理”的概念时从观念、观察视角、管理对象和理论基础等四个层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19].现在代表着中国制造水平的生产企业,如格力、海尔、华为和吉利等企业,这些企业在精益生产研究上面有所投入,将精益生产理论和实际生产情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方式,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效益。
  
  1.2.2拉动式库存管理的研究现状
  
  拉动式库存管理是指按照物料的实际消耗来触发物料的采购计划,当盘点物料的库存量低于设定值时,发出采购计划。这种管理方式操作简单,通过历史数据的计算得到触发补货的数量。主要方法有看板管理、再订货点和最大最小值法。
  
  李玉华提出精益生产中的看板管理是将“看板”认定为传达反馈信息、生产信息的工具,是对生产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控制的信息系统[20].杜战其通过分析精益生产过程中看板的机能和类型,对各类看板的具体使用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21].翟光明通过研究生产制造型企业,分析得出看板管理与零库存之间的关系[22].基于经济订货批量的最小-最大值方法是对传统经济批量模型的一种完善。刘泰松提出当产品的总供货率小于或等于最小值时,就应考虑再订购该产品,经济订货批量(EOQ)是用于确定订购量,并结合最小值为产品设置最大值的方式[23].卢建华通过分析生产提前期与存货需求两个变量,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求解出再订货点(ROP),找出解决再订货时间问题的方法[24].
  
  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精益生产的相关理论和仓储管理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在瑞特公司实施精益生产改进的过程中,对仓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优化方案。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简述了国内外精益生产理论的发展和现状,点明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总结了论文的主要框架结构。
  
  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本章先对精益生产理论进行了介绍,再介绍了仓储管理理论,最后提出了精益生产理论的思想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第三章:瑞特公司的仓储管理现状分析。首先分析了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现状和瑞特公司的基本情况;其次对瑞特公司的仓储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瑞特公司在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
  
  第四章:瑞特公司的仓储优化方案构建。首先将物料重新进行ABC分类,把物料区分出来,根据各类物料的特点制定以精益生产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拉动式库存控制策略,包括再订货点法、最大-最小值法、JIT采购等库存控制策略,并引入实例进行分析。其次,优化了推动式库存控制策略。最后制定呆滞品处理的流程。
  
  第五章:瑞特公司的仓储管理优化保障措施。从经济效益、管理制度、组织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仓储管理优化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对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方面进行了说明。
  
  1.4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论文的研究方法
  
  1、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搜集了精益生产理论,拉动式库存管理等理论,并与瑞特公司仓储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仓储物料重新进行ABC分类和库存管理的优化。
  
  2、本文依据瑞特公司的相关数据,对物料重新进行ABC分类,根据各类物料的特点制定拉动式或推动式的库存控制策略。对物料消耗稳定的A、B类物料使用最大-最小值库存控制策略;对物料消耗不稳定的A、B类物料使用推动式MRP库存控制策略;对C类物料使用再订货点库存控制策略。并对库存盘点周期、呆滞品处理等方面进行优化。
  
  1.4.2论文的技术路线
  
  本文是以提出问题、理论依据、确定和分析问题、提出优化方案、方案实施保障的逻辑顺序进行的论文写作。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精益生产理论的研究现状,对精益生产理论、拉动式和推动式的仓储管理理论进行了分析,接着对瑞特公司的仓储管理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公司概况并提出了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方案,包括使用ABC分类法将公司的物料重新分类,运用拉动式库存控制策略,优化原有的推动式策略,制定呆滞品处理流程。为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从经济效益、管理制度、组织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本文的技术路线见图 1.1.
  
  1.5论文的创新点
  
  1、本文结合瑞特公司的实际情况,运用ABC分类法将公司的物料进行分类,将精益生产理论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通过使用再订货点、最大-最小值和 JIT 采购库存控制模型,构建适合瑞特公司的仓储管理优化策略。
  
  2、本文根据瑞特公司呆滞品的情况,分析产生呆滞品的原因,制定出适合瑞特公司的呆滞品处理流程,包括询价销售、技术改造再利用、报废处理这三种方式。为瑞特公司提供处理呆滞品的方式,激活了沉淀在仓库内的资金。
  
  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
  
  2.1精益生产理论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由丰田汽车公司为主要代表的日本汽车行业首创,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导的国际汽车计划组织的学者们对日本丰田公司准时化生产方式JIT(Just In Time)的美誉评价”[25].精,代表精确、精准和精良,即少而精,只投入适当的生产要素,在需要的时候生产必要的市场需求品;益,即经营活动有效有益,讲究效益、效率、增值和无浪费。在精益生产理论出现后,众多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系统化研究,使之不再局限于制造企业,向管理层面、医疗卫生领域、物流配送领域等多个领域全方面的发展。
  
  精益生产理论的核心理念是消除浪费,减少一切多余的环节,员工不断改善工作流程和尽可能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精益生产过程中,需要一职多能的员工和具有相互协作精神的团队来组成,这可以消除部门隔阂,减少很多人为因素,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去管理团队中的员工,迅速组成团队解决问题,从而使问题产品、浪费、库存都控制在较小的程度。因此为公司实现零缺陷、零库存和零浪费等企业目标,使公司在优胜劣汰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精益生产有以下四个特点:
  
  (1)拉动式即时制生产方式。整个生产系统是由客户的实际订单需求开始,从后一道工序向前一道工序传递看板来确定生产计划,进而带动物料的需求计划,消除多余的浪费。该生产方式是通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服务水平,当客户有需求时能在较短时间内保质保量的满足客户需求。
  
  (2)施行全面质量管理。全体员工在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在制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不良品的数量,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以让生产线停线进行不良品的处理。员工可以组成工作小组去处理质量问题。
  
  (3)团队工作法。培养员工的一职多能的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组成团队去解决,原则上团队中不设行政等级,保障工作协调的进行。员工一职多能后,相应的也会在不同的团队内出现,考核的是整个团队的业绩。
  
  (4)并行工程。产品在开发期内,多个设计环节同时进行,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质完成。建立协调和反馈机制,在产品研发阶段让辅助项目同步进行。
  
  当把精益生产理论提升到全公司的层面时,就变成了一种持续改进的理念,成为一种可以不断传承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工具。它促使着公司不断改革前进,敢于面对不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浪费,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公司管理流程,提高公司整体效益,保证了全公司维持在高效益、低消耗的运行状态,是企业面对现今社会如此激烈竞争,仍能发展的重要保障。
  
  2.2仓储管理理论
  
  仓储管理就是指对公司所有物资的管理方式,用来解决公司仓储和采购的问题。在保证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库存持有量、采购批次和消耗量使得物资在库数量最小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措施。现在企业是在寻找服务质量与仓储成本之间的平衡点,选择哪些仓储管理策略才能使公司在降低的库存成本下满足客户需求。
  
  2.2.1仓储理论
  
  仓储是将暂时不被使用的物品放置在特定的空间内,等到需要使用时再从特定的空间内取出。“仓”即仓库,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的大型容器、洞穴、房屋建筑物或特定的场地等都可以作为存放物品的仓库。“储”即存储、储备,表示存储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功能[26].物品在仓储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如人工成本、设备和设施费用等仓储成本,同样也可以通过仓储提高物品的价值。不同物品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效用价值是不一样,仓储活动可以将物品由效用价值低的时刻延迟到效用价值高的时刻[27].仓储可以分为两种,静态仓储和动态仓储,当物品静止存放在仓库,没有消耗时属于静态仓储;当仓库内的物品发生搬运、整理等作业或成为在途物资时,就属于动态仓储[28].物品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都可以经过仓储活动得到体现。
  
  仓储成本分为以下四类:[29]
  
  (1)购买成本:即买入这批物品(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等)需向卖方支付的货款,等于货物的单价与数量的乘积。
  
  (2)订货成本:从发出采购单到收货为止所发生的费用。
  
  (3)维持成本:主要分为固定维持成本与变动维持成本,固定维持成本一般与库存量无关如租金、地方税等,而变动维持成本与库存量成正比的关系,如投资利息,保险费,搬运费等。
  
  (4)缺货成本:因库存短缺影响生产进度所引起的成本,一般而言,缺货造成的损失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交货延迟、订单减少、丧失客户。
  
  2.2.2拉动式库存管理理论
  
  仓储管理的核心就是库存成本,而库存成本又分成订货成本、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这几个因素综合的最优解,最为基础的就是库存定量订货模型和库存定期订货模型。
  
  (1)库存定量订货模型
  
  库存定量订货是指某一物料的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订货点时,按照计算得出的经济订货批量向供应商下达订货指令,其订货量和提前期是固定的。该模型的关键数据是经济订货批次量,需要企业一直关注物料的库存状况,了解供应商的送货提前期,确保订货提前期和订货量固定后,再确定再订货点。
  
  其原理是当物料库存量消耗到安全库存量时,之前订购的物料刚好送到仓库,物料库存补充到企业设定的最高值,当物料消耗到再订货点时,再次下达订货指令。即安全库存量加上次订货剩余量小于等于再订货点的数量时,公司采购部下达订货信息进行补货。其数学公式为:SS+Q≤ROPS
  
  S表示安全库存量,Q是订货量,ROP是再订货点的数量。当上述条件成立时需及时补货。
  
  (2)库存定期订货模型库存定期订货模型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订货时间间隔进行物料补货的一种库存控制模型[30].该模型的重点是检查时间间隔 T 和物料库存的目标量 Q0,检查时间间隔以月或季为时间单位,根据物料属性和需求量来制定一个固定的检查库存量的周期[31].每一个周期内物料消耗量会有不同,所需要的订购批次量也不相等,所以物料库存量的目标量 Q0的确定也很重要。物料库存目标量的数学公式是:
  
  
  
  T 为订货周期, L为订货提前期, r为平均日需求量, Z为服务水平保证的供货概率查正态分布表对应的t值,S是订货期和提前期内的需求总变动的标准差。
  
  (3)JIT采购
  
  JIT采购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采购管理策略,是将精益生产理论运用到采购方面,其核心思想是:在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在下游用户需要的时间,运送合适的数量和质量的物料到合适的地点,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同时能使下游企业保持较低的库存水平。
  
  JIT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区别有以下七点:
  
  ①传统采购属于大批量、少批次的采购;JIT采购是小批量、多频次的采购。
  
  ②传统采购是由需方根据生产计划向供方下达采购订单,供方再根据采购订单进行生产,生产完成后再送到需方,提前期过长;JIT采购是供方可以直接看到需方的生产计划,并针对需方提供的需求预测提前安排生产计划,当需方提出需求计划时,产品能够送到需方的仓库,极大的缩短了提前期。
  
  ③传统采购对供应商的选择依据是价格;JIT采购对供应商的选择要考虑价格、产品质量、长期合作的意愿、交货准确度等。
  
  ④传统采购要保持库存来应对缺货风险;JIT采购是降低库存,增加周转率。
  
  ⑤传统采购要求供方送货,控制运输成本;JIT采购由需方安排运输计划,供方只需保证按时交货。
  
  ⑥传统采购供需双方为谈判价格,低价无法保证产品质量;JIT采购是供需双方通过长期合作,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成本,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价格,仍能使供需双方达到“共赢”.
  
  ⑦传统采购信息交流不流畅,由于供需双方的不信任增加了沟通的难度;JIT采购信息交流顺畅、及时,信息的内容真实可靠。
  
  2.2.3推动式库存管理理论
  
  物料需求计划(MPR)是依托计算机的信息化平台,将生产系统内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得出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是从单个产品属性出发,把产品和原材料建立起从属关系,由计划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市场预测和客户订单来制定产品的产量,以产品生产完成视为周期结束,然后由计算机系统生成生产时间进度计划,结合库存现状、提前期计算出生产产品所需原材料的时间点和数量。
  
  物料需求计划属于推动式生产,是通过预测市场需求制定主生产计划,然后平衡生产所需的物料数量与供应的物料数量,并在物料需求时就能配送上线,不发生缺货现象。为了能让物料需求计划做到,在一个周期内的当前库存量、在途数量、建议采购量的总和等于生产需求量加上安全库存量,就需要仓储管理人员每天严格记录物料出入库明细,每周盘点库存情况,将相关信息录入电脑,才能更好地发挥物料需求计划的作用。
  
  2.3精益生产理论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公司的仓储管理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可直接影响公司的运行质量。将精益生产中的消除浪费、简单快捷的思想应用到仓储管理中,能让公司降低仓储成本、减少多余的浪费、提高运行效率。但是由于目前我国仓储管理中各个作业环节的流程衔接不是很顺畅,造成仓储作业中存在大量的浪费[32].本文以精益生产理论的核心思想为指导提出优化方案。
  
  运用消除浪费和持续改进的思想来改变仓储管理思维。改变原有仓储空间不够就扩建厂房,增加仓库面积的陈旧思想,按照消除浪费的精益思想,减少仓储内不能提升价值,占用流动资金的呆滞品,提高库存利用率,增加周转率,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运用精益生产中的拉动式库存管理策略。由于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的限制,企业施行“零库存”较为困难,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特点,通过物料的实际消耗来触发补货指令,增加采购批次,减少采购批量,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将库存水平控制在降低的水平,以达到降低库存成本的目的。通过分析公司呆滞品形成的原因,从源头消除呆滞品的产生,及时清理不增值的物料,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
  
  运用精益生产理论制定标准化的仓储管理流程、合理化的仓储布局和物料成套化管理原则。
  
  2.4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对精益生产理论和仓储管理理论进行了介绍,并详细介绍了仓储管理理论中拉动式库存管理理论和推动式库存管理理论。最后介绍了以精益生产理论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在仓储管理中如何应用,为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仓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