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历史教学论文 >

发挥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主体作用的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23 共1775字
论文摘要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了对基础教育的改革。

  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一定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而要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

  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结合这些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反思,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只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学生愿意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学习过程就会变得轻松而有成效。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内容才可以。

  比如在讲到“宗法制”这个内容时,我会结合现在海南仍然比较完整保留的清明祭祖、家里供奉祖宗牌位以及家产继承优先权等传统习俗,这样学生们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教学效果也很好。

  第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学。这就是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而不仅仅是短短的课堂四十分钟。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必修三《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之前,我就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请同学们自行分组,通过阅读教材、上网搜索等方式查阅中国古代、近代和世界古代、近代科学成就并分别制作成表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为随后的两个单元有关科技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还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或许在搜集材料、制作表格的过程中,他们还会发现和生成意想不到的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想必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一定会更强烈。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课堂探究题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是以《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为例,将同学们课前制作的表格通过投影仪放映出来。通过将古代中国与世界以及近代中国与世界的科技成就分别进行对比,学生很容易从中得出结论: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世界,近代中国科技却远远落后于世界。这时候教师可以自然地提出这节课的探究性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而到近代却落后于世界?”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对外政策等多个角度对东西方进行对比分析,分组作者简介:王久芹(1977—),女,河北唐山人,海南省三亚市第一中学教师。

  讨论,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问题的答案。再次,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历史教材因为受教学阶段、课时以及篇幅的限制,对一个问题的介绍往往并不能做到全面、具体。因此对那些学有余力或者对历史兴趣较高的学生来说,往往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布置一些研究性的题目。例如,关于“分封制”这个内容,我们教材只重点讲到它在西周的实行。至于在其他朝代是否实行过,实行的原因和结果如何,教材很少提及。这时,教师就可以布置相关题目,交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研究、探讨。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请学生讲解习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习题讲解,这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

  这项工作做得好,对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得不好,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下面的学生昏昏欲睡,简直是浪费时间。为了调动学生对习题讲解课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经常让学生自己站起来讲解习题。因为学生的思维方式或看问题的角度往往相似,因而有时候学生的解答往往更能被理解和接受。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科学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去发现真理。”因此我们历史教师的作用并不是要告诉学生“历史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历史为什么是这样”,并使学生从对人类历史的学习中吸取经验,牢记教训。因此,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注意在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返回: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