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式历史教学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进行全方位的突破与创新,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落实到位。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起点, 以教师为引导,学生查找史料、整理分析,合作探究、交流体验, 从而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可以切实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很快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与支持。 但由于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在贯彻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误解,将它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如有些教师不考虑实际情况,在上课时从头到尾,都是活动:讨论、辩论、演讲……忙得学生不亦乐乎,而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 结果不思者无所事事,思之者手忙脚乱。这种不结合实际把别人的东西生搬硬套,脱离课堂,忽视学生,只重其形不重其实的现象不在少数。
记得一堂探究课: 课前教师布置三组同学分别整理新中国成立初期、20 世纪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外交原则、措施、成就及影响。
师:简练的导入后,随后就请各小组的代表一一给大家讲解。
生:分组展现。 (有的组讲故事,有的组演讲,有的组模仿国际会议。 )师:(小结)今天,各组汇报得很全面很精彩,同学们搜集了大量的史料,有独到的见解。
总之,新中国的外交走到今日,历尽曲折,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艰难进程。
此课非常“热闹”和“华丽”,然而效果不如人意,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只是在展现自己的成果,却没有与教师或其他组同学发生思想上的碰撞、交流和升华。 这样的教学徒具形式是教学的大忌,违背了探究式学习的初衷。
由此可见,并不是每个历史教师都能很好地使用探究式学习模式,为了将这一学习模式真正落实到位,教师应时刻注意。
一、提高素养,培养技能是教学成功的根本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状态的改变是靠教师引导的,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与教学技能,深刻的领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含义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才能真正驾驭课堂,提高课堂实效,推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辛亥革命”的探究课时,我做了如下安排:首先让学生找资料,并策划讨论课的具体形式和环节。然后关注学生准备和实施的全过程,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接着总结讨论本课的基本观点,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认真思考的精神。最后指明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则是“论从史出”,一分为二,全面准确,最后对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发挥历史教师的引导作用。
长期的教学让我懂得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思维敏锐、洞察入微,善于发现问题,不被习惯所束缚,善于变换角度思考问题等良好的素质才能适应今天的历史课堂。
二、激发兴趣,培养自主性是教学成功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使学习获得最佳效果。
例如,我在讲“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时,针对中学生喜欢上网这一现实,提出中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问题,让学生分正方和反方两个阵营辩论。问题提出后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回应,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试图说服对方阵营同意自己的观点。 这样,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得到了调动。
由此可见挖掘出知识点的趣味性,更好地调动了学生, 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转换角色,做好自己是教学成功的保障
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组织者、引领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努力适应它,自如地掌控它,这样才能在教学环节上实现由封闭走向开放。
例如,在讲到《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课时,学生对如何评价秦始皇把握不清。 这时,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讨论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他到底是一个“暴君”还是一个“英雄”? 在交流中寻找答案。
接着组织了一场课堂辩论。 通过辩论,学生能够客观公正地认识到秦始皇有功也有过。最后我进行点拨总结: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辩证、全面、一分为二。 这样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无形中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课堂教学这个“舞台”上,教师是“导演”,也是“演员”. 教师的任务在于创造一个轻松、 活跃的课堂气氛, 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今天的我们要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在课改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历史课堂的质量,更好地利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林煜培,新课标高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7.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程度。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高中历史...
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新课改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高质量的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还对满足高考需求,提高文科学生高考成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和指针,改变教学理念,认真总结高中历史教学特点...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充分、平等的交流及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
当前,高中历史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突破了传统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确定了课程目标、拓展了课程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建构起专题体系、体现新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方式。...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过程与方法,提倡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试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的水平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重视史料并且熟练地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不...
文章针对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重点阐述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提出,我在实际高中历史教学中发现,情境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很有帮助。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自身的情况、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注重学生对待历史学科的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培养学...
新课标理念下对于课程的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古板教学方式,突破对课本相关史实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采取趣味课堂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发现,勤于思考,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此,在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