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由此可以看出,思维的能力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人的理性认识过程。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等能力。亚里地土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利用问题的设计。为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根本任务。都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卓有成效地启发引导,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从而更效地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可采取多种正确的途径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激趣促思维
如果某个人能够积极地动脑筋,想问题,愿意主动地去思考问题,那么他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的求知欲望得到极大地提高和增强,按照常理可知,兴趣感和求知欲望成正比,当学生对问题感到极大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就会不断地增强,他们也就会积极主动地动脑筋。比如,历史课本中,有很多的歌谣形象鲜明、比喻新颖,概括了社会历史中的社会现象,且读之上口,记之方便,这些材料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感,若是能够将这些东西融进历史知识当中,就一定能够增强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联想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比如,《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一课中写到:“徐州古风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氯……女汲山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优美的语言描述让学生深情地去朗读,再配上音乐,学生就会想象出出一幅幅世外桃源的美景,在这种教学氛围环境下教者再引导到新课内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就非常自然地教学了。以此类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也是我们引发学生好奇心的材料,这些传说和故事,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很容易让学生在愉快的感性故事中拓展思维,接受真理。
二、运用历史材料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标下的历史教材比过去的编排有了极大的改进,就是能够以全新的角度来增编了一些历史的原始资料,再加上匹配了一些思考训练题,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将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证论述。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材料,用典型的练习为手段,把好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首先,让学生把这些材料让学生能够读懂,通过材料信息,如材料选自X X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其次,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再次,要把所问的问题搞清楚,再结合材料的内容,找出答案来。
通过这样的寻找相关的材料题,让学生从易到难地进行练习,他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逐渐提高。当然,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解题方法,在课本的材料的基础上扩大课堂的容量,再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幻灯片、动画、视频电视等,让学生扩大视野,还可以搜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通过这些感兴趣的材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三、以想像力驱动发散思维
《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获得情感体验,感受美。学生可以借助于想象,把课文内容从头脑中再现出来,所以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是相当重要的。学生拥有想像力就能够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能够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并能具有创新能力。若是缺少想象力,就不会遐想,他们的思维能力就弱势,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就有所下降,就不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完《西安事变》一课后,我就叫学生们想像:若是西安事变发生之后,中国共产党一道和张学良、杨虎城给蒋介石杀掉,那么历史将会有什么变化呢?很多学生都说,历史不能太复杂,不能像以后出现那些问题,如”皖南事变“。共产党直接领导国民党进行抗日就可以了。但是也有另一些同学反对,他们说道:假如真的把蒋介石杀掉,那么只能激起国民党的仇视,他们一定不会和共产党合作抗日,谁能够把”杀父仇人“认作父亲呢?若是那样做,国民党一定会倾向日本,给共产党带来的就是麻烦了,抗日能否胜利,革命能否成功,什么时候成功都是一个未知数了。总之,简单还是复杂,都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去分析这一问题,自然会使学生思维得到提高,他们会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样教学的做法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它就标志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应以培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目标,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人的一切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思维能力是可以由训练而获得提高的,一个智力平庸的人可通过正确引导,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成尤为重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程度。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高中历史...
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新课改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高质量的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还对满足高考需求,提高文科学生高考成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和指针,改变教学理念,认真总结高中历史教学特点...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充分、平等的交流及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
当前,高中历史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突破了传统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确定了课程目标、拓展了课程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建构起专题体系、体现新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方式。...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过程与方法,提倡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试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的水平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重视史料并且熟练地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不...
文章针对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重点阐述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提出,我在实际高中历史教学中发现,情境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很有帮助。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自身的情况、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注重学生对待历史学科的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培养学...
自主、合作、探究式历史教学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进行全方位的突破与创新,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落实到位。这种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起点,以教师为引导,学生查找史料、整理分析,合作探究、交流体验,从而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