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历史教学论文 >

新课改下高一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23 共2930字
论文摘要

  历史是一门丰富多彩且终生受用的学科,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梁启超先生曾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最为发达”,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基石之一。但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鼓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谬论,历史学科被贬为“副科”而受到忽略,使丰富而系统的史学变得枯燥乏味和支离破碎。现在的历史课程安排呆板,和社会实践脱节,政治性和成人化倾向过强,缺乏趣味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大多数历史教师仍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封闭的课堂结构,沉闷、枯燥的课堂气氛,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失去了课堂活力。因此,进行历史课堂改革迫在眉睫。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历史教学改革中必须体现前瞻性、创新性、实效性的原则,让知识和人文比翼双飞,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努力提高其人文修养和创新精神。有效的历史课堂,学生从中感受到的应该是快乐而不是痛苦,是升华而不是压抑,是创造而不是束缚。如何给枯燥的课堂加点蜜糖,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历史教学活起来呢?

  一、优化教学方法,为历史教学搭设平台

  新课改指出:有效的课堂应强化主体的实践与体验。历史教学过程实质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往合作的过程。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应当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要积极推进师生之间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与教师互换角色。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由,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可通过小组讨论法、学生授课法、历史辩论赛、教材分析法等,给学生搭建施展自己天赋的舞台,尽情表现自己的才华。把枯燥的历史知识融入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学中,给学生搭载交流合作的桥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内因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历史不容假设,历史是一门严肃的人文学科,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历史观。首先要发挥教师率先垂范的作用。历史教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富有亲和力,学识渊博、讲课幽默、教学艺术较高的学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热情地投入勃勃生机的课堂。教师要教会学生尊重历史、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教师必须打破“唯我独尊”的传统观念,放弃权威性的发号施令,为学生创造一个能阐述自己观点的宽松环境。呵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只有在民主、自由无拘束的和谐气氛中,学生方能够自由地自主地探索疑问,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老师要注意发现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特别是独特的见解和批判性的思维,老师要动之以情地鼓励;观点偏颇固执己见的同学要晓之以理地启迪,要加以引导让其自己通过读书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巧用教学资源,为历史教学拓展平台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记忆,包括人类过去的生产、生活、战争、建筑、文学,艺术等,历史包罗万象无处不在。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只拘泥与教材,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绝不是全部。真正鲜活的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历史是蕴含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人文遗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效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一)教师用活课内多媒体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走进了课堂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我们利用教学资源提供了平台。而借助多媒体声、光、色、像的特点吸引、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大量的历史知识,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且容易获取的资源。特别文献记录片能真实地再现某个历史事件,剖析某些历史人物,提供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历史,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

  例如在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那一幕幕生动的画面、感人的场景,使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融入在影片中,自然迸发出爱国之情,再结合文本阅读,使学生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决心,这种教育效果是传统教育模式难以企及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学会利用身边人文资源

  不光教师在教学中会利用教学资源,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身边资源学习历史。电视、网络资源是丰富而又便捷的教学资源。不仅老师会利用网络为教学服务,也要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利用电脑查阅历史资料,全面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教科书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有限的,图书也是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简单地用教科书会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如“中华五千年”“中国皇帝传”等历史读物。这类读物篇幅短小精悍、文笔生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轻松学习历史。

  身边人文资源是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历史资源。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很感兴趣,喜欢探究。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应当随时随地带领学生拜访那些历史见证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阅历丰富的长者等。

  让他们现身说法,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为学生再现真实的历史。每个家庭都经历了历史变迁,家庭历史就是国家历史的缩影。教师引导学生看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听长辈讲过去的事情。学生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学习历史,感受历史,不仅能够丰富其历史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课文讲述的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学生没有兴趣。针对这一状况,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小记者访问自己爷爷奶奶,听老人讲述过去的经历,并记录,在课堂上开个故事会,让小记者讲述祖辈的故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建国初期经济建设所走过的艰难曲折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从而对我国取得的巨大建设成果加深认识。

  三、借史育人,为历史教学树立航标

  一个人的历史观、就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也要把育人放首位,读史使人明理。首先,历史教育是最深刻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岳飞、文天祥、邓世昌,身上都洋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给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还可以在历史课中举办“爱国故事会”“爱国征文比赛”等活动,让爱国精神扎根学生心中,历史教学也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其次,人性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内核,历史是一面镜子,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在历史舞台上一览无余,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学会明是非、辨美丑,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向学生明确在历史事件中的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鄙,让英雄人物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航标,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课改顺利进行还需要广大历史教师不断努力探索,历史教师要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更新观念,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堂鲜活起来,让历史课真正成为广大青少年的精神食粮。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新课改论文课改论文
返回: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