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历史教学论文 >

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06 共1945字
论文摘要

  从“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对于历史课堂来说,教师不能占据学生的课外时间 ,要向45分钟要效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紧扣教学目标,认真备好每一课

  备课是一项细致、艰苦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备课方面,教师要力求做到“六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案、备作业。我特别注重的是备教案和备学生,每一节课的教案都分两份:一份详细教案,一份提纲式教案。详细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最主要的部分是把全部教学内容都详尽地写下来。为准备详细教案,我通常要参考教材、教参之外的许多历史教材、研究论着,无论讲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同时参阅中外学者的着述。

  提纲式教案主要包括板书、教学线索和教学设计等内容。之所以注重备学生是因为教学是复杂的双向活动,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才能根据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教法,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到内容和形式贴近,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备学生的具体做法是,教学进度各班基本一致,但要根据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调整教案,即每个班的教案在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都有所不同。比如,在重点班,有些史实让学生自己讲,重在提问,组织讨论,启迪思想;基础较差的班则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作业和复习的指导;若班级中学生水平差别大,则知识与能力兼顾,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其实,备学生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也是当教师最大乐趣和最高境界。总之,备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只有具备了好的脚本,才能有更精彩的表演。

  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课堂上总有一些沉默型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纪律好,学习成绩一般,教师很少般关注他们。在教师关注的学生中,一般会走两个极端:一是成绩好的学生,二是经常捣乱的学生。沉默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部分,成绩的好坏也影响着班级的整体状况,所以教师要调动起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堂不再沉闷,从而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和沉默型学生的沟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和多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在问题的设计上更倾向于这些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2.课堂上多提问这些沉默型的学生。有时教师的问题虽然不难,但是这些学生也不愿出头,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名单来点将了,虽然这种方法不是很新颖,但是还是能够收到一定的效果的。当学生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他们应有的表扬,以后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站起来回答问题了。
  
  3.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多帮助沉默型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员,大家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体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化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应积极在教学中落实这一新理念。

  比如,在第一个班复习“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争抗”这一主题时,我将自己精心整理的单元知识要点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理解识记,并进行了当堂测评,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在另一个班复习时,我改变了教学策略,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了两大组,按照“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两条主线引导他们将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整理。然后我引导学生从“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攫取中国特权”等几方面分类整理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通过归纳史实,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沿海逐渐深入到内地,清政府的赔款也随之不断增加,中国丧失的权益越来越多,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的过程,得出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历史结论。最后我又引导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进行模拟时事报道,给学生一个拓展书本所学知识的机会。在简单讲明要求后,学生很快行动起来,经过短时间的自由组合,开始了第一环节——报道标题的选定。几分钟后,小组长进行了汇报。汇总学生拟定的报道标题展出后,我不禁眼前一亮,没想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竞能拟出水平较高的标题二十多个,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他们很乐意地接受了撰写时事报道的作业,并为以后更好地教学历史课奠定了基础。

  两个班的教学效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见,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