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深度
历史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历史概念要进行准确而科学的讲解和阐述,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的学习过程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总结每一个阶段或者每一个时期的历史事件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历史教师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促进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提高能力的过程,能力的形成更能促进知识的掌握,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在历史教学中,要使教学有深度,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有系统性,教师就要对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联系做进一步的分析。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研究教材,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学习《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后,学生能总结出三个后果:生产力飞速发展、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和东方国家要从属于西方国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深入研究,让学生做进一步的分析:生产力飞速发展使资本主义时期的上层建筑被改变,随之引起了中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对殖民地的侵略引起来人们的反抗;由于社会日益分裂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对立,引起工人运动潮流。教师的引导和深入挖掘可以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自信和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良好的激励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喜欢历史,热爱历史,才会对历史有持久的热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用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思维,使之更加活跃。历史可以给人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因为历史是前人的失败和成功的体现。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获得成功,这正是历史的社会价值。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践,选择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历史感和现实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历史离我们遥远,而是和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历史思维方式去评析社会热点问题,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分析历史现象。比如,在学习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同学们了解到苏联为了防止德国的再次入侵,对东部的开发开始重视起来,并且把一些重工业都迁移到了东部,为作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联系我国的国情,联系大西北的开发和建设对西部开发的战略意义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开拓和发展,提高分析能力。
其次,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同样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拓展一些历史故事、古诗,或者开展一些活动等,这些都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有趣,同时多媒体的大容量特点可以使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三、启发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首先,使学生学会阅读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找到内容的重点,并在阅读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规律,如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掌握重点词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概况能力和复述能力,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展示。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内容都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遇到问题多质疑,多想,以开拓他们的思维,使其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并发现问题。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可以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首先,课堂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可以使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挥,智力得到开发,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开展激烈的讨论。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在讨论中掌握知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中,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培养了从多种角度去认识问题的思维能力。
其次,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学生通过历史练习训练可以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可以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分析和概况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外,学生对教材内容和旧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也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系统性整理,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这也可以训练思维能力。
总之,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点,历史教师要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总结教学经验,钻研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韩丽群.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J].网络财富,2009(11).
[2]姚美云.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4).
[3]张宏生.激发高中生历史学习动力[J].西藏教育,2010(7).
[4]郭波.浅谈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科研),2010(7).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程度。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高中历史...
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新课改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高质量的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还对满足高考需求,提高文科学生高考成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和指针,改变教学理念,认真总结高中历史教学特点...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充分、平等的交流及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
当前,高中历史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突破了传统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确定了课程目标、拓展了课程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建构起专题体系、体现新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方式。...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过程与方法,提倡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试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的水平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重视史料并且熟练地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不...
文章针对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重点阐述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提出,我在实际高中历史教学中发现,情境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很有帮助。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自身的情况、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注重学生对待历史学科的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培养学...
自主、合作、探究式历史教学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进行全方位的突破与创新,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落实到位。这种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起点,以教师为引导,学生查找史料、整理分析,合作探究、交流体验,从而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