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的最基本方向和最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教学更加科学化,实现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正常人格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为重要、最为关键之处,无疑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化和个性化。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是这一目标的最重要载体。
一、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科学依据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更易于达到我们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他们对某些事物有足够兴趣时,他们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心智受到挑战时,他们明显感觉到某些知识对自己有用而表现出一种主动自觉求知意识时,他们认为可以自由而充分地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时,他们的言行得到比较积极的肯定时,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在某个方面有更好的表现进而有更大的正向发展时。
课堂上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对老师充满“热爱”之时。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承认和关注学生的差异并且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为行动指南,以提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最优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为目标,通过有效的行为养成,才能营造出更为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合作学习的机会,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我们之所以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交融这一点放在一个特殊位置,就是因为觉得它是上面所列举的那些易于实现既定学习目标的各种有益状态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那些状态或者无法达成,或者受到压抑,或者会被直接忽视,或者根本不能持久。
在“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的角色意识首先需要转变。课堂的主导者仍然是教师,教师仍然是导演,这个导演的作用仍然是要运用各种积极手段将舞台效果发挥到极致。而作为“导演”的教师,已经不再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独裁者,主要演员已经不是他,或者说他只能是主要演员之一,更主要任务是“导”,是将其他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最佳状态。
教师要使每堂课都没有观众,甚至没有配角,而要努力让学生成为主角。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基本的要求和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这种互动,教师仍然是主导,因为一堂课不可能自始至终处于无序状态,必须有人规范、有人引导,这个人就是教师,只不过“剧情”发展已经不可能完全按照“剧本”执行,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互动,需要科学掌握“收”与“放”的时机。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价值意义
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常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什么时候都应该是这样。然而,主体的含义却在发生着变化,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意思,更是一种内在的无形的诉求。这样,主体的作用如何发挥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恒久话题。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各不相同的、富有灵性的、天性禀赋各异的人;所以他们有思想、有活力,基础各异、“要求”各异,在课堂上只有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课堂尤其如此,它就应该是一个充分互动的自由空间。历史是活生生的人和事件,是一组组生动活泼的人和事物,历史课程讲述的就是这些人和事,揭示他们与他们之间、他们与它们之间、他们与我们之间、我们与它们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的一个框架,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体会、感知给予足够的关注,仍然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课改的名义下,对学生的思维和言行“放任自流”,那么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有效互动,即使使尽浑身解数,设计得非常巧妙、非常周到,可能教师本人觉得一节课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精彩,而学生可能会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
因此,课堂内外的有效互动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必须进行深入探讨。
三、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形式
师生互动,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互动要求师生双向沟通,学生受到启示、鼓励进而积极参与、积极反应、积极创造、积极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更为有利的条件下实现教学目标。
按照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师生互动主要包括师生情感互动、氛围互动、思维互动、教学过程互动等。从教师角度讲,这些互动分类应该表现为很多具体形式,下面就选择笔者认为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两点———倾听和引导,进行分析。
倾听,侧着头听。形容很注意地听取[1]1070。也有另外的解释,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2]1569。
意思基本一致,前者将字义解释得非常到位,在动作上更加“传神”;后者表达得更为准确,大致说出了这一行为过程中的人物关系。倾听,从广义范围讲,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3]。互动式教学中的倾听,就是教师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走到学生身边,认真地听取学生所表达的内容,包括他们如何阅读、如何分析、如何辨别、如何评价等等。在倾听的过程中,搜集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及时做出适当的反应,包括对学生的理解归纳等作出中肯评价和积极引导,这样才能一环扣一环地层层深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由此可见,“正确的”倾听,就要求教师拿出诚心、耐心,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让被听者有足够的思考环境和表达空间,甚至要有相对充足的整理论据的条件。教师必须放下所谓的架子,尽量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尤其不能戴有色眼镜,主观臆断什么内容可取什么内容不可取,不能按自己的思维定势去片面追求预设的“标准答案”。教师必须在听明白“倾诉者”的意图至少是听明白他们的基本意思之后,才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参与互动这种行为的理解、尊重、认同和鼓励,又能保证互动的科学性、实效性,否则既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学生更深层次的心理伤害,影响到今后的互动组织,又可能出现无法整合不同观点的局面,当场使教学陷于被动。善于倾听的人总是注意分析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以便抓住事实背后的主要意思,避免造成误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等都是表明听取不同意见的重要意义的,同样应该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倾听学生观点的基本守则。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更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难度丝毫不亚于让别人对自己的表达乐于倾听。“引导”:带领;指引,诱导[1]1564。是指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引导者总是在被引导者的前方,可以是行为、动作上先进,可以是思想上先进或技术上先进等等。引导者处于主动位置,被引导者处于被动位置。有人认为,虽然新课程实施以来的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课堂中学生自主了,教师却成了旁观者、局外人”。
其实这种现象恰恰是将课程改革的方向弄反了。自主学习是学生的重要品质,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人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但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它是有序、有法、有规的动态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周密组织和合理引导,这样才能保证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度。”
其实这一点和前面讨论的“倾听”一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如何发挥,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上的引导或诱导,是完全必要的。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历史学科知识庞杂,教师必须千方百计促使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共同探究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趣。
当然,“引导”同样是一门学问,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让学生明白、三招两式就能让学生做到的。优秀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善于启发引导。它是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它是鼓励学生自己学习而不是压抑学生或是推着学生走,是诱导学生如何去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做结论。
在“引导”方面,历史学科有着自身的优势。它所面对的大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规律性内容。小到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大到基本史实的归纳类比,其实都是非常具体的诱导,都是既超脱于一般启发式教学的循循善诱,又是最本源的历史教学方法。史学知识和史学技能,有一种天然的前后联系、相互印证的内在特质。
引导或诱导的方法很多。创设情境,特别是创设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情境,是一种诱导。提出问题进行质疑,利用教材内容制造矛盾,让学生去解决矛盾,让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诱导。
提示思维的方向,提示运作的条件,同样是一种诱导。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信息来源多,“知识”摄入角度多,新奇见闻多。既有正面的强化,也有负面的刺激。对于那些缺乏辨别力与抵抗力而受到不良思想侵蚀的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信任与鼓励。
对于学习新东西出现错误遇到困难而不知所措的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当学生取得了进步,甚至有了出人意料的成功,同样需要教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式的语言上的鞭策。这些都是引导,是一种积极的导向。需要加以引导的情境不同,引导的方式也会不拘一格,一丝会心的微笑、一句肯定性的言语、赞赏地点点头、击掌喝彩、真诚的默然相视,这些自然生成的言行举止,都是鼓励,都是正面引导,都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四、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关节要点
虽然师生互动方式多种多样,互动目的各有不同,但其中的一些本质特征是不变的,那就是合作、沟通、启智、创新,共同营造和谐氛围,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合作,指的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合作的特点非常明显,一是双方或几方面应该是平等关系,二是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否则没有共同推进活动共同完成任务的实质意义。师生合作,同样要遵循以上几个原则。最首要的就是要排除教师的“心理障碍”,认识到在知识、阅历、经验等方面,自己并不一定比学生具有明显的优势,甚至要承认自己在很多方面处于劣势,在学生面前必须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如果始终固守所谓的师道尊严,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交流和互动。相反,如果教师能够真正把自己摆到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共同完成好教与学的任务的位置,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志趣,使他们乐于投身于“共同的事业”,“帮助”教师做好功课,从而双方共赢,共同成长。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达成有效沟通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信息发送者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确切理解;二是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善于运用情感沟通这种手段,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教师及其所涉及学科的认同感、亲切感。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要尽力摸准学生的动情点,以情促知,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与教师共鸣。寓情感于教学之中,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教学中,只有善于随时调整自己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不断变化,不断改进,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也才能增强沟通的有效性。
启智创新,是合作与沟通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学会创新,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同样是时代发展对教师的一个核心要求。一名教师要教会学生创新,自己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素质。
历史学科,教师传授和学生接纳的仿佛都是“过去的事情”,但其创新的价值绝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个学科。历史……都是过去发生的事件,是比较鲜明客观存在的事实,具有不可逆转性。同时,在中学历史的课本中已经对过去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出了评判和结论。所以,“学习中学历史要有所创新,不能对课本进行填鸭式的死记硬背。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各个方面去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五、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评价
一般来讲,评价是课堂教学的终结环节。对于一堂课而言,教师同样应该适时地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活动情况、课堂教学质量等做出评定,以便肯定成绩,改正不足。如果能够借助外力,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评价,对提高教育教学当然更有裨益。
反之,如果没有及时认真地总结,没有依据一定标准客观评价;那么教师的教学设计尤其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否有效便不得而知,不利于教学的深入开展。
教学必须有评价,而且评价必须有基本固定的程式和标准。教师本人的评价,应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明晰自身所组织活动的优劣、正误和得失,二是激励和鼓舞学生,促进其再接再厉。评价还要客观公允,要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信;因为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可和接受了这种评价,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各种活动的失败,评价才会成为下一步活动的动力和标尺。如果没有评价或评价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出现异议或反感,就会削弱其参与的积极性,给下一步的课堂教学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不实之词过多,将对正在形成社会能力的学生造成伤害,甚至造成人格上的扭曲,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评价要有技巧。教师要善于捕捉最佳 “评价点”,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客观的、真诚的、发展性的评价,始终注意学生对于评价的积极感受。当然,也要客观地指出不足之处。同时,评价要把握住学生现有的水平,不要将教师的预想结果强加给学生,不能完全依据个人好恶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只有认真倾听、正确引导,只有平等合作、积极沟通,只有善于利用情境、问题和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互动,教师才能准确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梯度,才能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时间和空间逐步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可以“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主体化和个性化就成了一句空话,高效课堂的打造也就无从谈起。
师生互动的宗旨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充分动起来、活起来,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效,同时教师也是受益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从学生身上找到了可以持续利用的、双方进行有效沟通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0.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汉英双语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杜云.倾听技能在体育教学交流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4):122-123.
[4]金延凤,吴希红.自主与引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李俊岭.实现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2,(13):8-9.
[6]王德军.浅析中学历史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9-5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程度。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高中历史...
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新课改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高质量的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还对满足高考需求,提高文科学生高考成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和指针,改变教学理念,认真总结高中历史教学特点...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充分、平等的交流及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
当前,高中历史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突破了传统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确定了课程目标、拓展了课程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建构起专题体系、体现新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方式。...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过程与方法,提倡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试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的水平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重视史料并且熟练地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不...
文章针对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重点阐述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提出,我在实际高中历史教学中发现,情境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很有帮助。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自身的情况、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注重学生对待历史学科的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培养学...
自主、合作、探究式历史教学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进行全方位的突破与创新,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落实到位。这种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起点,以教师为引导,学生查找史料、整理分析,合作探究、交流体验,从而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