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史观是非常重要的史学观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历史学研究的方向,受到了历史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在常规教学中不断学习新课改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一、文明史观概述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横向上看,人类文明史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纵向上看,人类文明史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二、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必要性
(一)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等都体现了文明史观。 新的历史教科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明史观。
(二)高考复习的要求
近年来的江苏高考命题已明显受到了文明史观的影响。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也是按照文明史观重新构建了学科体系和考试内容。
(三)推进新课程健康发展的要求
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我们强调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但是忽视了新的史学观念的汲取,特别是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的指导作用,制约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健康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合理科学地运用文明史观,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三、文明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策略
( 一 ) 运用文明史观看待新课标教材的变化
新的历史教材淡化了社会形态划分法,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概念不再赘述,对许多问题的研究,都采用了文明史观进行解读。 如对我国明清时期特征的定性, 改变了原来的“封建社会逐渐衰落”的观点,将其阐释为农业文明的顶峰阶段和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按照人类文明历史发展、适当遵循文明史观评价、分析历史人物和现象。
(二)构建文明史观的通史体系
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划分了模块专题体系,使初高中历史教材避免了重复,但是也因板块体例的创设使历史丧失了学科的完整性,使教学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因此需要教师从中弥补和构建。 教师要关注教材的重新整合,构建科学与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在不改变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文明史观为指导,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立新的展现历史发展进程的通史知识体系。 在高考复习时,教师要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遵循文明史观,突破教材模块的划分,按照农业和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重新整合与归纳教材和课标任务,打造具有时序特征的通史体系,帮助学生进行规范性、系统性的理解与记忆。
(三)关注文明史观对高考的指导作用
文明史观对高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考命题组曾经提出鲜明观点, 要利用文明史观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 构建学科体系, 考试测量也要依据此体系确定高考命题的思想和立意。 可见,文明史观是高考历史命题的主导方向。 而且,高考实践反复证明,体现文明史观的试题在高考大纲和高考试题中反复出现。 因此,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文明史观指导下各种试题的练习和应用。 在高考复习时,要以文明史观为指导复习考点和重难点。 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按照文明史观的角度对重大历史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说明, 要分析文明史观如何与高考各种题型结合, 如何以高考题目出现的规律,找准题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的高考不能靠死记硬背, 教师将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出来。 这个过程要依赖常规教学,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快速提取历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以文明史观等观点对材料多角度、全方面思考,学会正确阐释、书写历史材料分析题。 平时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开发,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四)关注中国文明,还要重视世界文明
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要关注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还要具有世界眼光和胸怀,从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背景中对中国文明进行研究,从中国文明的角度放眼世界,科学、理性地观察和分析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演进。在划分历史阶段时,改变原有的社会形态论,抓住中国文明发展的主线,按照中国文明在不同时期的显着特征进行历史阶段划分。
(五)处理好各种史观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在史学观念上具有兼收并蓄的多样化特征, 在历史唯物史观的科学前提下,对随着时代发展兴起的新式史学观点取其精华,综合采纳。需要指明的是,多样的史学观念一定要保证唯物史观的“一元”指导地位,无论怎样改革和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的目标和课程性质等方面,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诠释历史,不能弱化唯物史观对新课程的指导作用,反对那种将文明史观和其他科学史学观念对立起来的思想,非此即彼论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六)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
教师要对各种文明成果进行正确的评价,让学生明白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的每一点进步,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例如,战争、审判、牺牲、历史的短暂倒退等。 虽然有这些代价,但是换来了人类文明与进步。 我们看到了人类为追求文明的坚忍不拔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例如,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封建统治, 对百姓造成了压迫,许多学术界观点对此持批判态度。 如果从制度文明发展角度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是人类政治制度文明的一种重大成果。 因此,我们的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对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性也作了肯定,观点更加科学和全面。
文明史观的兴起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我们高中历史教学处于新课改的关键时期。
要改变以往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积极构建和谐课堂,从文明史观视角对教材和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用科学态度去还原历史真相,从时代高度去挖掘历史内涵,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晓霞.多元史观下近代中国的探索抗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5)。
[2]周龙祥.例谈用新史观评价历史事件[J].新高考:高三政史地,2011(Z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而思维能力就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反映程度。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标的理念下,高中历史...
在现行历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乡土史料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史料的内涵非常丰富;从全国来说,各民族都有自身的历史,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地方史。乡土史可以说与整体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具特色。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课堂的内容通俗化,积极运用这些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密度,优化教学过程,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新课改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诸多的新要求,高质量的历史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还对满足高考需求,提高文科学生高考成绩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和指针,改变教学理念,认真总结高中历史教学特点...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充分、平等的交流及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
当前,高中历史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突破了传统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以专题形式构建了历史教学的新体系。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同以往相比,确定了课程目标、拓展了课程类型、融入了新的史观、建构起专题体系、体现新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方式。...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过程与方法,提倡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试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的水平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重视史料并且熟练地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不...
文章针对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重点阐述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提出,我在实际高中历史教学中发现,情境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很有帮助。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了解学生自身的情况、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注重学生对待历史学科的感受。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培养学...
自主、合作、探究式历史教学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进行全方位的突破与创新,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落实到位。这种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起点,以教师为引导,学生查找史料、整理分析,合作探究、交流体验,从而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