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唐宋时期诗歌竹文化达到顶峰的原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19 共463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4 唐宋时期诗歌竹文化达到顶峰的原因

  4.1 政治经济原因。

  公元 618 年,唐王李渊在长安称帝开辟新朝,改国号为唐,尊称大唐。公元 626 年,李世民登基之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公元 690 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公元 705 年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唐朝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强盛和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之一。其疆域之大,境内民族之多,都是空前的。唐朝政局的稳定,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唐朝建立不久,经济就从隋末的大破坏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得到发展,至天宝中上升达于顶点。

  公元 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虽宋朝经济没有唐朝时那样繁荣,但北宋初期为了不再出现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于是采取"重文抑武"的方针政策,这样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使得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得到了空前发展。

  唐时政局的稳定,使得人们不用在担惊受怕和战争中苟延残喘、朝不保夕,从而让人们在满足正常生活之余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精力用于精神世界的追求,用于文学创作,诗歌艺术也才得以有空前的发展。唐宋时期国力的强大,经济的繁荣,政治措施的推动为诗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也为竹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

  4.2 文化原因。

  唐时政治稳定,疆域辽阔,唐朝在文化上所采取的宽容措施使得唐朝整个文化呈现多元状态,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兼具外来文化的优秀之处,博采众长的文化氛围是诗歌艺术孕育发展的摇篮。诗歌在唐朝臻于顶峰,唐诗主要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发展时期。

  初唐诗人承继南朝的"浮艳"诗风,诗歌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和充实内容。初唐陈子昂出现在文坛后,极力主张诗歌风格改革,其诗歌,内容充实、感情丰富、语言刚健质朴,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陈子昂也被誉为唐诗革新的先驱者。盛唐时期,是古典诗歌的繁荣时期,诗歌成就大,优秀诗人辈出。盛唐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文人通向仕途的难度降低,入仕机会大大增加,文人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充满信心,创作热情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浪漫主义诗、现实主义诗都达到了各自的最高峰。中唐时,白居易主张诗歌改革,提出"诗歌合为事而作,"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他的诗歌语言通俗,传播广泛。

  晚唐,唐帝国已经不再像盛唐时那样辉煌发光,诗人都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杜牧、李商隐,人称"小李杜,"他们的咏史诗歌,借古讽今,感人泪下,全然没有李白、杜甫那样的雄伟壮阔之境。

  总体而言,内外政局稳定的唐朝,对外邦文化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去华夷之防,善于容纳外来的思想与文化。中外文化交融所造成的这种较为开放的风气,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的意义,竹题材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格外自由的文学园地。

  同时,唐朝时实行的科举取士制度,使得中下层士子与寒门学子有了进入仕途的可能,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充满了十足的信心以及无限的热情,使唐朝呈现出一种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还有一种无所畏惧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这对唐文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最为宝贵的助推力,唐诗的繁荣就是一个力证。

  闻一多在《闻一多论古典文学》中就这样写道:"一般人爱说唐诗,我欲要讲'诗唐。'

  诗唐者,诗的唐朝也。"1但是,科举选拔出的人才不是平平凡凡的庸人,而是具有文才的同时还兼备优良德才的精英分子,他们对品德和人格方面极为关注,而竹意象所含有的人格高度是被文人所认可的,从竹能顺利进入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文豪的诗歌中足以见出这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有唐一代,文人创作的诗歌不仅可以相传于文人之间,也可以传诵于妇孺、僧侣之间,还可以被题写在岩崖、墙壁之上,这为诗歌的扩散拓宽了途径,因此唐诗人所做的竹诗也将会得到更大更广的传播,会出现更多的受众和观者。

  杜甫和白居易是唐代咏竹文学成就较高的诗人。现实主义诗风代表诗人杜甫平生也很爱竹,与竹为友,竹不仅为他提供了写作素材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绰,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帜晚,阴过酒糟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纫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作者描述了新竹的颜色和美态,"竹有香"之说目前考证是从杜诗开始的,诗人托物言志,寄情于竹,渴望严郑公能从竹诗中读出杜甫的忠心,杜甫希望能在严郑公的引荐下,进入仕途报效国家。再如《绝句漫兴九首》(其七)"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表现了竹的清新脱俗之美,借咏竹而体现了诗人甘于淡泊的情操。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代表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官至翰林学士,他与许多文人士大夫一样也钟情于竹:居有竹,园中有竹,与竹为友,并且创作了非常多的高质量竹诗、竹赋。《北窗闲坐》:"虚窗两丛竹,静室一炉香。门外红尘合,城中白日忙。无烦寻道士,不要学仙方。自有延年术,心闲岁月长。"道出了以竹为友就不用学道士那样练习方术来延长生命,只要像竹那样不要拘泥于尘世与俗事,放任旷达地生活就自然会领悟延年益寿的真谛。

  唐代许多着名文学家,如韦应物、柳宗元、韩愈、刘长卿、刘禹锡、杜牧等都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文,体现了竹意象和竹题材在唐诗人心中的地位之高,也从侧面推动了竹文化的传播和继承。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理学的建构,两宋理学将伦理纲常确立为宇宙万物的"天理,"朱熹在其改造的《大学》之中强调了人们应该对"天理"抱有自觉意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以此突出了"正心、诚意"的修身方式,倡导将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也即是人格修为上的"自律,"理学的这种强调通过道德自律来达到理想人格的方式,无形中促进了中华民族更加注重气节和操守的文化倾向,有人认为西方文化是"智性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德性文化"1,而竹在魏晋六朝时就已形成的竹文化雏形在宋代这样的文化性格背景之下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乃至达到顶峰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宋代竹题材得到了苏轼以及文与可的极力推崇。文与可是北宋着名画家、诗人,以善画竹着称,他画竹注重体验,对于画竹有一套自己的系统,即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文同的墨竹作品给当时苏轼、金代王庭筠父子、元代李刊等诸多画家以重要影响,墨竹逐渐成为中国文人画的一个重要题材。

  宋代理学得到空前发展,理学强调士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内省,注重通过修炼达到人生的完满,提倡通过克制欲念来净化人性。故而文人士大夫们多注意自身修炼,重视品德修养,崇尚德操完美。中国文化是重人伦的文化,重人文德行而不重对自然界的改造,"利用自然知识以说明政治、道德方面的主张,而不以自然本身的研究为目的"1.宋代政治和经济不像唐朝那样繁盛和稳定,文化也趋于精致内敛,文人士大夫趋向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性情,通过竹子来勉励自己要磨砺品性,注重克己修身,不管是文学大家还是普通文人都将竹视为精神榜样,在诗画中推崇竹文化,宣传竹的刚劲有节、正直秉性。

  竹题材在绘画中的确立及发展,无形中为竹诗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契机,画家爱画竹以明志,诗人爱题竹画诗以表心意,这无疑将竹文化推向发展的高峰。

  4.3 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唐宋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是继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之后的又一高峰。唐文学家殷璠的文艺思想以提倡"兴象"为中心,即认为诗歌创作应以创造艺术审美意象为主,这种审美意象主要是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然而它又可以积极地调动人们的灵性,激发人的审美兴趣,从而启发人们展开无限而有意义的想象,殷璠注重的是诗歌的言外之意。

  王昌龄也曾提出过"意境论,"认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物境乃是第一步,是诗歌所表现出的事物的形似;情境乃是诗歌所展现的情思;而意境是来源于物但却超越了物外的"真。"唐朝时,儒释道三教并行,佛教的传入加上道教文化的渗透,给诗歌增添了诗境和禅意。

  除了唐宋时期文学理论批评之外,唐宋诗学理论对咏竹诗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初唐的陈子昂,在诗学上主张矫革齐梁诗风、标榜"汉魏风骨,"认为诗歌应具备刚健有力、积极进取的壮美风格,"初唐四杰"、白居易,直至晚唐的皮日休等人,也主张诗歌应该恢复"古道,"但是唐人如杜甫、韩愈、白居易等人的部分诗论与诗作在此基础上又经过了新的发酵,他们在复古中又注入新的血液,那就是"变".六朝诗学提倡"缘情绮靡,"即诗歌是由物而兴的情感表达,诗歌词采应当要优美,唐人对六朝诗学的"缘情绮靡"进行了升华,皎然提出了"文外之旨"的说法,更加注重诗歌中那超越了语言和艺术形象的深远意蕴。中唐诗学发生了新的蜕变,从诗"尚情"向"尚意"转变,到宋时,诗歌则发展为"尚理。"文学理论批评是对前代文学创作历史经验的总结,并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也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体现着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唐宋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学理论是唐宋诗歌文学创作的风向标,它必然影响唐宋诗歌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在这样的文学理论批评引领下,对植物花卉的品评就获得了更多文人墨客的亲睐,竹乃百草中淡雅之士,加之竹意象在前代诗歌中所积累的文学地位,因而引起了更多诗人作家的关注和品评。

  4.4 唐宋竹文化的承前启后作用。

  唐宋时期竹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在汉魏六朝时期竹文化的基础上的深化与扩展。此阶段的竹意象承袭了前代竹意象的部分涵义,如长青不凋,"修竹"之高峻,挺直、坚贞等。

  但是也有已经发生变化的涵义,如在战国时,屈原《九歌·山鬼》中"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这里的"幽篁"是指深邃阴暗的竹林,它遮住了诗人的天日,使得诗人道路艰险难行,不难看出这里的"幽篁"就算不是贬义之词但是也绝不是褒义之句,而到了唐代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处的"幽篁"可以理解为深邃静谧的竹林,这里环境清幽,适合诗人弹琴吟诗,适合人养心静气沉淀胸中的烦恼之事,这里树多而人稀,晚上还有明月相伴,不得不说这样的"幽篁"正是历代文士所追寻的佳境,是对竹林的赞美之词,也是诗人心中美好向往的流露。

  较之前代竹意象,唐时的竹意象在深度上有了新的飞跃。而经过宋诗的洗练,竹诗的理趣成分得到了增加。宋文化有别于唐文化,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的文化类型,如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散发着昂扬的生命力,但是宋代因社会政治、经济格局的变革以及理学思想的蔓延,使宋型文化逐渐向内趋、精致细腻、色调淡雅方向发展,这也为宋诗重理趣、重现实、返璞归真创造了条件。唐诗华丽,多抒情,情感抒发多于记叙,而宋诗平淡,多说理,用典、记叙和议论都是常见的手法,竹诗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也逐渐增加了诗中的说理成分,生活中的平凡事和物都能写得生机盎然,富有理趣,杨万里《咏竹》:"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此诗诗句平淡素雅,但是在对竹节、竹身、竹姿的描写中饱含赞竹之情。

  唐宋以后,竹文化仍有所发展,清代郑燮就是以擅画竹而闻名,咏竹诗也很多, 唐宋之后的竹意象承继了唐宋时期所固定下来的文化意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艺术瑰宝和精神食粮。正因唐宋时期对竹文化的发展使得后人仍能以竹为标榜,学习竹的铮铮风骨,"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抗倭名将戚继光,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和骄傲。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