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共同的生产劳动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 彼此之间为了生存必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从而产生了人类的传播活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受到诸多社会因素和文学因素的影响,其传播方式与媒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传播媒介的分类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主要分为语言传播和文字传播两种形式,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使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
一.语言传播方式
语言传播是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在主流传播媒介 (文字) 出现之前,语言传播以其操作简单、娱乐性强、便捷性成为较为普遍的传播方式。
1.口口相传
上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的限制,先民们的文学行为一般表现为集体口头创作,再经过一代代的口耳相传保留下来,比如诸多神话的流传便是借助这种形式较为完整地记录下来。当文字产生后,人们根据原有的口头文学进行再加工,逐渐演化为“传 奇”、“志 怪”、“戏曲”等等形式。因此,为某种程度上来看,口耳相传的文学行为为后期多样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
2.唱和文学
唱和文学行为的发生多集中于文人群体与社会上层阶级内部,是其文学交流与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一般是以某个题目或是每个韵脚为限制,以竞赛或是自由创作的方式再作新诗与新词。这种文学传播方式对于创作者的文学素养要求较高,因此,文学创作的质量与传播的效果更佳。我国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在唱和环境下诞生的,比如白居易与元稹的唱和诗 (《赠樊着作》 与《和乐天赠樊着作》)。
3.演唱文学
演唱文学是古代词作的主要传播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文创作、歌妓演唱的风气较为流行,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演唱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加世俗化,逐渐形成艳丽浮华的文学风格。歌妓、乐妓开始参与文学活动开始与魏晋六朝,唐宋以来,文人与乐妓交往频繁,为了招揽生意,提高自身的身价,歌妓开始主动向文人索词索诗,比如柳永,“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 能移宫换羽, 一经品题, 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
二.文字传播
随着文字的出现,文学传播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文学创作更加繁荣,文学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迎来了全面发展与进步的黄金时期。
1.石刻、壁刻文学传播
石刻与壁刻是伴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文学传播方式,主要是指文人将自己的主要作品雕刻于山石、岩壁、墙壁、树木等之上,用于彰显自身的文学素养与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比如苏轼的 《题西林壁》 便是着名的寺壁诗。唐代时期,交通便利,文人漫游成风,题壁诗也随之流行起来,既满足了文人文学创作的需求,同时也为文人唱和提供了便利。
2.文学评点
汉代学者喜欢通过文学评点的方式展开文学鉴赏与文学评论,出现了诸多诗文评注,诸如毛诗郑笺、朱熹注 《四书》、王逸注释 《楚辞》等等,一般会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与思想倾向,能够对文学原作产生正面或是负面的影响。一般来讲,收获较高文学评价的作品也能引发仿作热潮,比如咏物诗的极度兴盛便与文学评点息息相关。
3.文本翻译
文本翻译是海外文学传播的重要形式,诸多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至各个国家,比如白居易的 诗歌 受 到 日 本 人 们 的 喜 爱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等等经典名着对东南亚国家影响深远。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往往要借助与国家交往或是文人主动传播来实现,一方面进一步繁荣文学创作,另一方面,通过文学交往增强国家联系。
4.抄本与选本
受到政治因素或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多文学作品在最初并不能直 接进 入 市 场 , 比 如 《红 楼 梦》《金瓶梅》 小说一开始是以抄本形式流传的。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文学抄本的发展,特别是北宋以来,出现了书本刊刻与作品出售的书坊,极大刺激了文学创作市场的进步,比如 《文选注》、 《六十种曲》 等便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
同时,文学选辑也是较为流行的传播方式,既可以挑选某一位作家的作品作专辑,也可以搜集多位文人的作品作合辑,比如着名的 《全唐诗》 《全宋诗》 《文选》 等等。正是由于文学选本的推广与普及,调动人文创作的积极性与热情,提高了人们的鉴赏能力与评点水平,推进我国文学创作实现新发展与新超越。
文学的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各个传播方式都有其所适应的传播环境,通过这些文学的传播方式,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以流传至今。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掌握文学传播的主要规律,从而为还原中国古代文学原貌、总结中国文学发展方向、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地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诗话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最主要的着作形式,但它并不只限于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的范围,好的诗话在此基础之上还反映出作者的文化意识、审美情趣和人格精神。王夫之的《姜斋诗话》正是如此耐人解读并令人青睐。它是一部着名的文学理论着作,是清代...
河东裴氏产生于春秋时期,崛起于两汉之际,发展并鼎盛于魏晋隋唐之时,是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涌现出众多名宦,文武兼有,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家族获得了强大的政治优势。此外,作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衣冠大族,它在文化方面同样具有优...
古代笔记小说是指杂录志怪、传奇、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其中有不少书史相关的资料。近来读此类著述,发现三个小问题,或可以校正当代著述,或可校正古代书家之言,或可考证人物名实之来由,现裒录于此,略加考证...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绝大部分是男性作家以男性视角构建的形象,因而这些女性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带着男性自身对女性的要求。那么这些男性作家作为一个创作者,同时是一个男性,他们的立场究竟是怎么样的呢?通过分析这些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了解...
《聊斋志异》为古代小说巅峰之作,作者将其中男子塑造为情痴、朋友、清官、孝子、儒生、商人、僧侣等形象,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不同的思想文化内涵,寄喻了作者矛盾的仕途观念,憧憬向往男女的美好爱情等。一、矛盾的仕途观念(一)科举为上的思想文化观...
王世贞文学思想呈现出流变的特质.他早年随李攀龙倡导复古运动,强调对前人经典的学习,努力学习曹、韩遗迹以获取创作灵感,然后再进行创作.随着学习的深入,王世贞意识到学习前人经典会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于是开始关注经典是如何产生的,即注重从现实...
花木兰,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千百年来,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木兰的事迹除了文学、艺术作品外,还散见于地理志、县志、府志等历史事实含量较高的文献中。目前,关于木兰故里,众说纷纭,除毫州外,还有虞城、黄陂、完县、...
苏轼是传统文人的代表,他既有强烈的政治进取心,更有丰富的文学创作,乌台诗案是其一生进取转退的分界点。从谪居黄州开始,其早期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一步步冷却,而渐趋于性命之忧。然而与一般士大夫遭贬谪之后显现的愤懑忧虑不同,苏轼被贬黄州,在经历过初期的失...
摘要张祜是中晚唐时期乐府创作大家。本文确立了张祜乐府诗的文献,以郭茂倩《乐府诗集》为基础,补之以《梦江南》、《氐州第一》两首,总38题50首。对张祜乐府创作背景进行了梳理,从时代因素和个人因素两方面总结了其乐府创作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时代...
侯景之乱是梁朝统治走向覆没的起点,它带给梁朝的不仅是深重的战乱和灾难,同时还有梁朝文学、文化的转型。江陵之变不仅结束了梁朝的统治,也开启了规模空前的南人入北之路,促成了真正意义上南北文化的融合。在这两次战乱的十年中,梁朝以建康和江陵为中心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