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骨伤科论文 >

中医对颈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与防治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作者:刘佳;张锡玮
发布于:2020-10-28 共6518字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生活及工作过程中对电子产品依赖性的日益增加,颈椎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并且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因此颈椎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中医药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前人通过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本篇就中医药治疗颈型颈椎病防治工作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今后颈型颈椎病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病因病机; 中医药; 综述;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electronic products in life and work, the incid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patient group is showing a younger trend,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people's daily life And work, s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urg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s the treasure of our Chinese n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predecessors have accumulated ric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through practic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future.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Keyword: cervical spondylosi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view;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和椎体骨质的增生性病变,压迫颈神经根和(或)脊髓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变主要累及颈椎骨、椎间盘和周围韧带及纤维结构。临床表现主要为颈部疼痛和强迫性头位、颈肩臂神经痛及脊髓压迫等临床症状。而颈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颈部不适、活动受限及头、颈、肩等部位的反应性疼痛[1]。随着颈型颈椎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西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局限性以及治疗效果的不稳定性,人们认识到中医药在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与现代医学的比较中有着明显优势。因此,本文从中医对颈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防治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两方面作总结。

  1 、中医对项痹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病因

  颈型颈椎病属于中医的“项痹”“痹病”“骨痹”范畴,阅读文献及总结归纳,将项痹的病因可分为:

  1)外邪侵袭:关于项痹古籍中早有记载,《素问·痹证论》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同时还指出“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2]。《素问·痹论》曾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书中还曾记载“痹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三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综上可知,项痹致病外邪主要为风寒湿邪,风寒湿三气闭阻于筋骨,不通则痛,所致发病。
 

中医对颈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与防治
 

  2)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虚则筋失滋荣、肾虚则骨失所养[3]。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精血不足,肝肾亏虚,筋骨失养。《素问》曾云:“有七八肾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同样也证明了肝肾与筋骨之间的密切关系。故筋骨失去濡养,不荣则痛,所致发病。

  3)痰瘀阻络:古代医家对于痰湿以及血瘀阻络所致痹病也早有记载,《临证指南医案》曰:“湿痰流注,四肢痹痛”。以及《类证治裁》曾云:“诸痹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这里我们可把痰瘀阻络所致痹病形成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正气不足,痰瘀阻络[4],长期伏案工作或长时间重体力劳动损伤气血,导致正气不足,正气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所致的项痹。另一类为外伤等其它因素所导致的痰湿阻滞,血瘀不行,筋骨失畅所致的项痹。

  1.2、 病机

  项痹的病机不外乎邪实、正虚、痰瘀三个方面。项痹的病位主要位于筋骨,涉及肝肾等脏腑。正虚主要表现为肝肾等脏腑亏虚,以致精髓不足,从而引起气血不畅,最后导致筋骨失养,此为发病之根本;邪实在正虚基础之上,痰瘀或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此为病之标[5]。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单一的病机并不能完全总结概括疾病发生的本质,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总结多方面因素,加以分析并给出相应治疗方案。

  2、 颈型颈椎病防治研究进展

  2.1、 中药外治法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

  1)中药外敷复方:申斌等[6]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中提出的中药处方中包括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的伸筋草与透骨草,具有疏风通络功效的藤类中的忍冬藤与鸡血藤,具有祛风止痛功效的白芷,具有活血祛瘀功效的赤芍,以及治疗项背强痛的要药葛根。使用该中药处方,通过每4周一次对患者的随访,证实该方在对预防颈型颈椎病复发上具有很好的效果。

  2)中药塌渍复方:宫妍等[7]运用中药塌渍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处方中使用具有通经活络功效的桂枝,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丹参、红花等药物,加之具有疏风散寒除湿止痛功效的川乌、草乌,以及疏风通络的藤类中药等,以上药物组成中药塌渍处方。该中药塌渍处方配合TDP神灯治疗,通过得VAS评分的评估,证实该方在治疗头颈疼痛,颈背部拘急等症状的颈型颈椎病疗效显着。

  3)中药药熨复方:王慧等[8]运用温经通络散寒、消肿止痛功效的白芥子与莱菔子,具有滋补肝肾功效菟丝子以及温中降逆、行气止痛功效的吴茱萸,加之具有解表散寒,行气止痛功效的紫苏子组成中药处方。通过中药药熨的给药治疗方式配合浮针在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2.2、 中药内服法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

  1)祛风散寒除湿法:杨文祥[9]及覃仕化等[10]运用祛风散寒除湿法,通过对桂枝加葛根汤的灵活应用,方中葛根及桂枝舒筋解肌,麻黄祛风散寒,白芷柔肝止痛。经过临床疗效的观察,通过VAS评分及X线评估患者颈椎生理屈度,证实桂枝加葛根汤对颈型颈椎病预后,缓解疼痛症状,可起到优异的疗效。

  2)活血化瘀通络法:魏余江[11]自拟项痹汤,方中主要药物为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桃仁、红花;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的桂枝、鸡血藤、桑枝、当归、羌活、白芍、川芎、威灵仙、土鳖虫、乌梢蛇、木瓜。同时配合辨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酌情具有补益气血功效的党参及白术;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功效的细辛及防风等药物。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其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的评分,证明此方在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上具有积极作用。

  3)疏肝补肾活络法:张晓辉等[12]在运用平乐疏肝活血汤,通过对患者VAS评分、颈部活动功能、X线摄片改善情况的评估,经统计学分析,证实其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上该方有确切疗效。沈芳[13]运用枳壳甘草汤加杜仲、桑寄生,其中杜仲、桑寄生具有明显的补益肝肾的作用配合枳壳甘草汤行气化瘀,缓急止痛之功,通过VAS评分、NDI评价、Borden法测定颈椎曲度值测定,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证明该治疗方案在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异的作用。

  2.3 、中医特色疗法对颈型颈椎病的治疗

  1)推拿按摩手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推拿按摩手法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以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实践证明推拿手法能有效地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推拿的基本手法包括按法、压法、推法、拿法、弹拨法、摇法、滚法等一系列复杂的手法。陈水金所使用的通督扶阳推拿手法[14]:首先循经推按肝肾脾三经以调理肝肾脾,接着推按督脉以振奋阳气,最后推按颈部周围夹脊穴及推按胆经。通过以上三步法推按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其颈部不适症状。仲卫红等[15]及吴灵敏[16]通过对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推拿法(首先推按百会至至阳穴之间的督脉及颈部周围夹脊穴、胆经三至五次,之后使用掌擦法作用于颈背部肌肉,时间约1min),通过对推拿按摩后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以及颈部肌肉肌力的测定,证实“三步五法”推拿法对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显着疗效。任祥等[17]通过对三维正骨推拿手法的使用,通过侧滚法对斜方肌侧方、头夹肌、等肌肉的松解,之后经过VAS疼痛评分以及NPQ颈痛量表的评估,证实该按摩手法对于缓解颈型颈椎病颈部疼痛有效。黄宁颖等[18]通过对一种新型按摩方式矫形按摩(直接对颈部压痛点使用波浪运动按摩手法规律性的压迫与解压反复作用)的使用,使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减轻。江永桂[19]采用理筋手法通过对颈部调筋、点按、拔伸、拍打搓抖。之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进行疗效评价,证实其理筋手法对于缓解颈型颈椎病有显着疗效。

  2)针灸是针法与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指使用不同针具,通过一定手法刺激机体一定部位,以调节脏腑功能,激发经络气血、从而防治疾病的方法;灸法是指采用艾绒等材料,熏灼体表一定部位或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20]。针灸疗法作为一种中医特色疗法,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收效尚佳。同样,针灸在治疗颈型颈椎病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方娴等[21]及王姿雯等[22]选取双侧风池、肩井、天柱、风府、大椎穴、后溪、外关、合谷和颈夹脊等穴位行毫针针刺,通过针刺后对颈型颈椎病患者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NDI评分前后对比评估,证实针刺上述该穴位对治疗病患疼痛及改善颈部活动障碍具有明显效果。陈秋帆等[23]选取灵骨、大白及颈夹脊等穴位,通过简易Mcgill疼痛量表(SF-MPQ)及North-wick Park颈痛评分量表(NPQ)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级别的评估,表明上述穴位对缓解颈型颈椎病颈部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李月中等人[24]在通过刃针针刺颈六针(第2、4、6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两侧旁开2~3cm):一次性无菌刃针垂直刺入,沿着肌纤维推进10~15mm,朝上下左右4个方向操作,松解穴位后迅速拔出刃针。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标准,做出判断,刃针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上具有显着的疗效。谭殷殷等[25]运用新型针刀“T形”术式(大“T”术式竖线选点为第三至七颈椎棘突,小“T”术式竖线选点为寰椎后结节和枢椎棘突;上项线的弧形平面上,以枕外隆突为中点,向左、右各旁开2.5和5cm,横线共 5 个点)结合胸小肌松解法。通过临床验证,证明该方式可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及僵硬。黎小霞等[26]采用艾灸双侧风池、肩井等穴位的灸法,通过VAS及NPQ评分进行疗效评估,证实灸法对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着。

  3)耳穴埋豆:耳穴埋豆是将王不留行籽固定按压于耳部特定部位,通过对特定穴位的按压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手段。《灵枢·口问》有言:“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李菲等[27]将王不留行籽至于颈型颈椎病患者耳廓部位的神门、肝、脾、肾等穴位进行按压刺激,以达到调节肝脾等脏腑得气血,舒经通络的目的。通过对患者疗效持续观察,发现耳穴埋豆可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颈部疼痛的症状。

  4)悬吊牵引:临床上在颈型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多采用悬吊牵引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的治疗方案。席世珍等[28]通过改变仰卧位患者牵引角度结合中药熏洗的双重治疗方式,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VAS评分、弓弦值、颈椎活动度等临床疗效,证明其在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方面具有显着疗效。唐锦忠等[29]利用Redcord悬吊训练系统,根据患者辨证经络循行选择合适体位结合弹刮法,通过观察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 (CASCS)等评价指标,也同样证明悬吊牵引可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症状。

  5)穴位埋线:针灸与现代物理科学结合的产物,是将可供人体吸收的线体埋入人体穴位,通过线体的持续刺激作用达到疗治疾病、强身保健的作用[30]。李银燕等[31]选取大椎、肩井、颈夹脊穴痛点等穴位进行穴位埋线。通过对后期颈型颈椎病患者疗效的观察,以及进行统计学计算,证实穴位埋线对于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生活品质效果显着。

  3 、结语

  当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及工作节奏的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几何式的增长,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西医治疗颈椎病急性发作期主要镇痛为主,少有其他有效治疗手段,不仅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且长期服用止痛药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中医药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上通过几千年来医者们不断的积累,通过对中药、中药复方、针灸、推拿按摩等诸多方法的综合运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治疗体系。中医药疗法不仅可在发作期止痛治其标,更注重辨证论治以求其本,这就使得中医药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上颇具成效。所以,熟练掌握并运用中医药疗法,在临床上适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给予颈型颈椎病患者最优的治疗方案,这一理念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汲,陆英智,成义仁等.神经精神病学辞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78-383.
  [2]杨丽萍,张江华,杨剑等.痹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型研究现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8):68-70.
  [3]刘宏杰,马晓峰.浅谈中医治疗骨痹[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5,4(6):275-276.
  [4]杨玉峰.中医骨痹辨证论治[J].太原科技,1994(6):13-15.
  [5]衣兰杰,王旭东.明清文献中骨痹病因病机及论治特点研究[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1(6)3-5,17.
  [6]申斌,于川,余威等.中医外治预防颈型颈椎病复发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3)34-36.
  [7]宫妍,张婧懿,张敏等.中药溻渍结合红外线照射法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14)29-31.
  [8]王慧,胡光云.浮针联合中药药熨干预颈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即刻镇痛效果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28-30.
  [9]杨文祥.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0)34-35.
  [10]覃仕化,陈伟.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11)64-66.
  [11]魏余江.自拟的项痹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4)185-16.
  [12]张晓辉,李洁,张虹.平乐疏肝活血汤加减配合持续牵引防治青壮年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8,46(6)98-101.
  [13]沈芳.枳壳甘草汤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9)770-771.
  [14]陈水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156) 通督扶阳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技术[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7)82-83
  [15]仲卫红,李宇涛,林建平,等.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推拿对颈型颈椎病肌肉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5501-5505.
  [16]吴灵敏.“三步五法”推拿配合“托天式”训练改善颈型颈椎病颈部肌力及活动范围的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10)136-138.
  [17]任祥,蒋学余.三维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4)33-36.
  [18]黄宁颖,郭海,李银燕,等.矫形按摩结合易筋经“托天式”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20,51(1)19-21.
  [19]江永桂.理筋手法联合下颈段抗阻运动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9,41(10)1555-1558.
  [20]梁繁荣,王华.针灸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55.
  [21]方娴,许远.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3)411-413
  [22]王姿雯,徐韬,张雨桐,等.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3)194-197
  [23]陈秋帆,李煜汉,李思均,等.针刺灵骨、大白结合颈夹脊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0,12(2)105-106.
  [24]李月中,唐凤霞,朱睿智,等.刃针针刺“颈六针”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9)49-51.
  [25]谭殷殷,冯淑兰.针刀“T”形术式联合胸小肌松解治疗颈型颈椎病机制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4)68-71
  [26]黎小霞,彭小苑,李巧萍等.温灸刮痧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1)153-155.
  [27]李菲,许梅珍,余剑珍,等.耳穴埋豆在颈型颈椎病疼痛的研究进展[J].名医,2020(1)66.
  [28]席世珍,范亚朋,李新生.仰卧角度牵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0(4)494-497
  [29]唐锦忠,张立男,张泓,等.基于颈部软组织张力探讨悬吊循经弹拨结合麦肯基疗法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机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0(5)592-596.
  [30]虞逸舒,董雪莲,艾炳蔚.穴位埋线研究现状及相关思考[J].针灸临床杂志,2020,36(3):90-93.
  [31] 李银燕,欧阳翠娥,郭海,等.穴位埋线结合易筋经托天桩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8):102-104.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原文出处:刘佳,张锡玮.颈型颈椎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OL].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6[2020-10-28].http://sgk.hztsg.com:8081/rwt/ZGZW/https/MSYXTLUQPJUB/10.13729/j.issn.1671-7813.Z2020076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骨伤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