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史记》比较句的全面考察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1-28 共11836字
  摘要

        比较乃人类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方式。比较句用以比较不同的人或事物之间在性状、程度上的差异。它是人类言语交际中极为重要的句型,因此也就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研究《史记》[1]中的比较句,一则是因为郭锡良先生曾经说过:“汉语语法史需要建立在专书语法研究、断代语法研究的基础上”[2];二则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能够代表当时文学语言的面貌”[3].《史记》是西汉时期的鸿篇巨制,比较句门类齐全,用例十分丰富。
  
  此前,章新传专门考察了《史记》中含“於”的比较句[4],其还分别论及《史记》中的“比”字句[5]、平比句、较比句和 差比句[6];赵良剑研究了《史记》中的“於”字句、“如”字句与“比”字句以及“孰与”句[7];黄晓惠[8]、史佩信[9]大致描述了“比”句的历史演变轨迹。以上研究成果为本文作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给予了颇多有益的启迪。本文拟采用定量与定性、描写与解释、语法研究与语义研究、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考察《史记》的比较句,以期使汉语比较句的研究更加臻于完善与科学。
  
  本文涉及的比较句结构形式的符号主要有:X(比较主体)、Y(比较基准)、W(比较结果)、NP(名词或名词性短语)、VP(动词或动词性短语)、AP(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NUMP(数词、量词 或数量短语)、()(某项可以省略)。
  
  一、《史记》的极比句
  
  所谓极比句,就是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内,指出程度最高的那 一 个 的 句 子[10].《史 记》极 比 句 共240例。
  
  (一)《史记》极比句的结构形式
  
  1.“最”字极比句
  
  《史记》中“最”字极比句共有74例。其基本结构形式是X+W,其中的“W”由“最+AP/VP/NP ”构成,具体有以下结构形式:
  
  (1)X+最+AP
  
  此式共45例,占“最”字极比句的60%,占全书极比句的19%.
  
  例1:古有 天 皇,有 地 皇,有 泰 皇,泰 皇 最贵。[1]236
  
  例2: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1]420
  
  例3:智伯遂有范、中行地,最强。[1]1686
  
  能充当式中AP的形容词全书有16词45例:“贵”(3例)、“长(zhng)”(5例)、“强”(4例)、亲(7例)、“少(sho)”(4例)、“贤”(5例)、“良”(1例)、“小”(1例)、“大”(6例)、“吉”(1例)、“高”(1例)、“悲”(2例)、“幸”(2例)、“盛”(1例)、“多”(1例)、“强大”(1例)。
  
  (2)X+最为+AP
  
  此式共7例,占“最”字极比句的9 %,占全书极比句的3 %.
  
  例4:(燕)最为弱小。[1]1562
  
  例5:王最为大。[1]2891
  
  例6:武帝即位,吏治尚谨甚,然由居二千石中,最为暴酷骄恣。[1]3135
  
  能充当式中AP的形容词及其短语全书共有7个词语7例:“暴酷骄恣”“饶益”“弱小”“长(zhng)”“简易”“暴”“大”各1例。
  
  (3)X+最+VP
  
  此式共9例,占“最”字极比句的12 %,占全书极比句的4 %.
  
  例7: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1]397
  
  例8:悼公周者,其大父捷,晋襄公少子也,不得立,号为桓叔,桓叔最爱。[1]1682
  
  例9:赵穿最有功。[1]1673
  
  能充当式中VP的动词及其短语全书共有9词语9例:“宜称王”“居齐东北隅”“爱”“爱少子弘”“比其羸弱者”“有功”“好学”“宠”“胜”各1例。
  
  (4)X+最+NP
  
  此式11例,占“最”字极比句的14%,占全书极比句的5%.
  
  例10: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谥为梁怀王。怀王最少子,爱幸异于他子。[1]2082
  
  例11: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1]2166
  
  例12:今期 而 多 后,不 可 尽 诛,诛 最 后 者 一人。[1]2591
  
  能充当NP的名词及其短语全书共有6个词语11例:“下”(2例)、“下者”(1例)、“后”(5例)、“后者”(1例)、“其后”(1例)、“少子”(1例)。
  
  (5)X+最为+NP
  
  此式2例,占“最”字极比句的3%,占全书极比句的1%.
  
  例13:其属 小 大 数 百 城,地 方 数 千 里,最 为 大国。[1]3162
  
  例14: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1]2348
  
  能充当NP的名词及其短语全书共如上2个词语各1例。
  
  2.“至”字极比句
  
  《史记》中“至”字极比句共有48例。其基本结构形式为X+W,其中的“W”由“至+AP/VP/NP”或者“AP/V P/NP+(之)至”构成,具体有以下结构方式:
  
  (1)X+至+AP
  
  此式9例,占“至”字极比句的19%,占全书极比句的4%.
  
  例15:王遇晋至厚。[1]1665
  
  例16: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1]1973
  
  例17: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1]2946
  
  能充当VP的有“厚”(1例)、“大”(2例)、“圣”(1例)、“高”(1例)、“强”(2例)、“尊重”(1例)、“不才”(1例)等7个词语9例。
  
  (2)X+至+VP
  
  此式2例,占“至”字极比句的4%,占全书极比句的1%.
  
  例18: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1]3186
  
  例19: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爱憎之至变也。[1]2154
  
  能充当VP的全书共如上2个词语各1例。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古代汉语论文
返回:汉语言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