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论文第四篇:汉语中不同事物对心智的隐喻研究
摘要:文章探讨汉语中心智隐喻的类型系统和形成机制。依据大脑心智活动的线性延展特性,孔径、水、光、圆等通达的事物可隐喻心智的聪颖,木、石、糊状物和断塞的路径等不通达的事物隐喻心智的愚钝;心智活动的规则性、持久性等可用机器的运转与否来隐喻。
关键词:心智; 概念隐喻; 现代汉语;
我们的思维具有隐喻性,倾向于将熟知领域的认知经验(始源域)投射到另一个陌生的领域(目标域),以始源域的认知结构去建构与表达对目标域的认知体验。汉语中的心智活动也是由一些始源域来隐喻建构。
一、以通达的事物来隐喻智力的聪颖
心智活动过程是线性演进的,或串行演进,或并行演进,或二者混合,具有线性通达特征的事物就可以作为始源域来建构智力活动。
(一)用路径与孔径来隐喻
心智活动串行加工的线性演进特点与通达的路径轨迹相似,因此形成了“通顺的路径”的隐喻模型,思维的深入洞悉与穿透就是路径的顺畅。例如:
(1)这孩子思路敏捷,知识面也比她哥晓晨宽一些。(路遥《平凡的世界》)
“思”有“路”,二者构成隐喻关系,“思路”敏捷表示思维的活跃与灵敏。
心灵智慧的运行不是只循顺畅的道路,还需要智力活动的曲折探索、豁然贯通,这种思维路径的开拓与空间中的孔径贯通特性相似,形成了“洞”“窍”“眼”“孔”“管”等成体系的空间孔径心智隐喻表达模式,喻指智力上的通达、机变、灵动等聪颖性语义。例如:
(2)脑洞大开。(《咬文嚼字》2015年12月)
(3)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曹雪芹《红楼梦》)
(4)我只有一个优势,鬼心眼多。(《作家文摘》1993年2月)
例(2)用“脑洞大开”隐喻智力的活跃,例(3)(4)“灵窍”“心眼”都是表达思维的活跃与聪颖。
智力活动还可以并行演进或者并行与串行混合演进,多维联通,因此路径与孔径心智隐喻可以计数与多轨运行,如“三窍”“七窍玲珑”等。例如:
(5)心较比干多一窍。(严歌苓《金陵十三钗》)
(6)你心上有七十二个窟窿眼儿,别人都能看出来,只不过是嘴里不说罢了!(柳青《创业史》)
例(5)(6)“多一窍”“七十二个窟窿眼儿”,多个孔径并联,表达计谋的多样和聪颖。
顺畅的路径隐喻还图式化在各种运动的轨迹之中,例如:
(7)思如涌泉。(《中国成语大辞典》)
(8)一夜未眠,因为思绪就像奔马一样。(张炜《你在高原》)
(9)记忆的思绪就像河流,汩汩潺潺地流向远方。(郭敖《给未知恋人的情书》)
“泉涌”“奔马”“河流”轨迹都可图示化为路径,隐喻才思的敏捷、思绪的奔腾、流畅等。
路径孔径心智隐喻的肯定形式用来表示智力程度高,其否定形式“不”“死”“迷”等则表达贬义的愚蠢、不灵活等。例如:
(10)真是个不开窍的死心眼。(《人民日报》1994年11月20日)
(11)“法轮功”邪教仍在使许多痴迷者魂迷三窍(新华社2001年3月2日新闻报道)
“不开窍”“迷窍”是无“窍”和“窍”的阻滞,属于“窍”的通达义的反面,“死心眼”是“心眼”通达义的否定,因此有愚笨、不灵活的意思。
(二)用水来隐喻
中国五行学说有“水主智”的说法,用易于通达与通透的水来表达智力的灵动也是汉语心智隐喻的常见类型。水能全维穿行,曲折灵动,澄明通透,与智的灵动特征相合。例如:
(1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论语》)
(13)怡山乐水,书海扬帆,可增长才气。(《人民日报》1994年2月16日)
(14)你要利落点儿水灵点儿有点儿“条儿”人能把咱这老北京给宰了?(魏润身《挠攘》)
(15)智慧如同大海。(伊本·穆加发《卡里来和笛木乃》)
上例中的“水”都与智慧、聪颖形成隐喻联系。例(12)(13)智者乐水,揭示了智慧具有水的特性。例(14)“水灵”表现了智慧的灵动、活泼,反应的机灵,是水的灵性的隐喻投射。例(15)则以澄明深邃的大海隐喻智慧。
(三)以光来隐喻
光具有通透特性,能够穿透黑暗,照亮空间,可以用来隐喻思维迷雾的穿透、思路的开朗,表达智慧的通达、敞亮、迅捷等语义内容。
(16)他的讲话深刻、通俗、风趣,而尤其带有很浓的哲学色彩,充满智慧的灵光。(魏巍《地球的红飘带》)
(17)但是对于融资这个问题,马云的脑袋似乎比任何人都灵光。(刘世英《谁认识马云》)
(18)没有智慧的头脑,就是没有蜡烛的灯笼呀!(董天柚《药娘和药女》)
(19)因为,当一个人的私欲邪念恶性膨涨时,他的智慧之火也就迅速地趋向熄灭了。(本书编写组《自然辩证法简明教程》)
例(16)(17)使用“灵光”来表达智慧的聪颖,智力的活泛与迅捷;例(18)灯笼的蜡烛之光、例(19)火光都隐喻头脑智慧的闪耀。光的透亮、敞明、迅捷等特性隐喻到了智慧领域。
(四)用圆来隐喻
圆,周转顺畅,轨迹圆满,易于流转和回旋,所以汉语用圆来隐喻心智的回转、周遍等通达特性,表达智力活动的“周全”“圆滑”等含义。“圆谎”“圆滑”“自圆其说”“言方行圆”“外圆内方”等都是圆的特性在心智领域的投射。例如:
(20)智欲圆而行欲方。(谚语)
(21)朵朵木这人很有本事,为人很圆滑,周围的人一个也不得罪。(李文澄《努尔哈赤》)
“圆”“圆滑”用圆的属性表达思维的周密灵巧。“圆”的心智隐喻形式丰富,色彩可褒可贬。
二、用致密不通的事物来隐喻心智的愚钝
心智的愚笨、迟钝等方面可用实满无空、不易通达的致密事物来隐喻,这类始源域内部缺乏自由通透与回旋的空间和路径,与心智活动的阻滞机理一致。常用来隐喻心智低下。
(一)用木来隐喻
木有厚实、不变的特性,内部致密难以穿行,常用来表达智力的愚笨。例如:
(22)呆若木鸡。(《中国成语大辞典》)
(23)你这才明白!木头脑袋!(老舍《四世同堂》)
(24)朽木不可雕也。(孔子《论语》)
利用木的厚实、致密特性来表达心智的愚笨,“木鸡”“木头”“榆木”“朽木”隐喻机制相同。
(二)用石头来隐喻
石头也是致密不通、不易改变的事物,可用石头来隐喻心智的呆板、顽固、愚蠢等。例如:
(25)顽石点头。(夏敬渠《野叟曝言》)
(26)这人脑子顽固得像石头一样,你还跟他罗嗦个啥!(知侠《铁道游击队》)
“顽石”“石头”“茅厕里的石头”等隐喻性词语出现频率高。石头因其硬实、难以改变的特点,除表达心智不通畅的愚笨含义外,还可表达思维的固执、难以灵动等意义。
(三)用凝固的糊状事物来隐喻
糊状的物体凝固而致密,给人的感觉体验是难以流动,内部混沌,不易通透,因此与心智活动的模糊、混沌、迟滞等产生了隐喻联系。糊状事物隐喻思维反应缓慢、愚笨等。例如:
(27)你的豆腐脑袋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了?(玛格丽特·魏丝、崔西·西克曼《龙枪传承》)
(28)小小年纪,怎么也一脑子浆糊?(朱秀海《乔家大院》)
(29)猪油蒙了心,冤枉好人。(金庸《天龙八部》)
(30)你那脑子是不是灌了水泥了?(顾晶《遥远的婚约》)
例句中“豆腐”“浆糊”“猪油”“水泥”等都是凝固的、不易流动的糊状事物,用来隐喻心智活动的愚钝和混乱,构成了汉语中常用的心智隐喻表达模式。
(四)用阻塞的路径来隐喻
路径的阻塞不通与心智活动的阻滞一致,可用来隐喻心智活动的迟钝或愚笨,是路径心智隐喻的反面表达。例如:
(31)茅塞顿开。(《孟子·尽心下》)
(32)那天带宝宝出去散步,散到一半,宝宝脑筋短路了,藏在树丛里死活不出来。(六六《温柔啊温柔》)
(33)偏偏这段时间小朋友脑子进水了,表现得很差。(厦门门户网《口述:他不想离开有钱女友》
(34)郭祥心潮澎湃,思绪如麻,徐芳刚才的话他大部分没有听清。(魏巍《东方》)
(35)他看着手里捏着的不同花色的扑克牌,经常人在牌桌思想走神儿,大脑一片空白,直到别人吆喝才赶忙出牌。(王朔《我是你爸爸(九)》)
“茅塞”“短路”“进水”“乱麻”都是路径的阻塞,用来隐喻大脑活动路径的滞塞,表达智力的迟钝、愚笨或混沌之意。“空白”则是无路径可开拓,同样隐喻思维的停滞和迟钝。
三、用循环的机器来隐喻智力的精准与持久
心智活动除了通达顺畅的特点外,还有规则性、精确性、持久性等特性。机器具有循规蹈矩的循环往复、精准无误和不知疲倦等特点,常用做始源域来隐喻思维的固定、缜密和持久,莱考夫(Lakoff1980)就曾提及过这种隐喻类型。
(36)他的思维就像机器一样缜密。(百度网页)
(37)有些人甚至连自己在干什么都不知道,完全没有自己的意志,就像机器零件,冷冰冰的,僵硬硬的,很可怜。(杨银波《中国的主人》)
(38)在这之前会见了那些呆板得像机器人一样的妇女之后,拉罗欧小姐的确使她大吃一惊。(阿加莎·克里斯蒂《目的地不明》)
例(36)用机器来隐喻心智思维的缜密。例(37)用机器零件的规则、固定来隐喻有些人思维的僵硬,缺乏自主变通意识。(38)也是用机器的循环无误来隐喻作者眼中的妇女的思维呆板、循规蹈矩。
同样,机器的运作可以减缓和停止,可以用来隐喻智力活动的迟钝和停滞等。如:
(39)我脑子太乱,根本没在运转,什么都听不出来。(豆瓣《运转不灵的脑子》)
(40)南孙脑子有点生锈,想不起这个人。(亦舒《流金岁月》)
(41)看来坐了几十年的权势宝座已经让你的智慧生锈了。难道你没有更好的策略了吗?(田中芳树《亚尔斯兰战记》)
例(39)用机器的运转不灵来表达思维的迟钝,例子(40)(41)则是用机器的生锈来表达思维的停滞与智力的愚笨。
可见,机器精确、按规则往复运动、不停歇、故障、生锈等可以成体系地投射到心智活动之中,形成各种心智隐喻。用机器来隐喻心智,可以是褒义,也可是中性或者是贬义。
熟悉了这些始源域,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心智隐喻系统,可以灵活地建构出生动形象的心智隐喻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胡壮麟2004《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崇德2002《智力结构与多元智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束定芳2000《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章敏、吴世雄2019《国外历史/历时隐喻研究述评》,《外语学刊》第2期。
Lakoff,G.&Johnson,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点击查看>>汉语国际教育论文(优秀范文8篇)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