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宏观经济学论文 >

货币贬值、“钱不抵钱”的本质问题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22 共7363字
论文摘要

  在经济发展———由不发达、欠发达逐步走向发达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而且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那就是———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货币贬值也越来越快,“钱越来越不抵钱”。

  货币贬值、“钱不抵钱”的直接表象,就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中,一方面,整个经济体的规模总量越来越高,整个产品体系的计价水平越来越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全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只有一个令人“不爽”的地方,那就是钱的“价值”越来越低,对此笔者认为在理论上可以将之概括为“四高一低”。另一方面,在“钱越来越不抵钱”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的“有钱人”却越来越多。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观察,除少部分人之外,大部分人并不觉得“缺钱花”,而且有少数人把钱“越来越不当钱用”,“出手”大方,“大手大脚”,从不计较。从经济本身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其背后的原因,除了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放大效应之外,物价不断上涨带来的放大效应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20 世纪,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非常落后,国民经济的总量规模很小,人们的实际收入相应地也就非常低。而且基本上是几十年一贯制、不变制,即使能增加一点,那也是非常非常难,很不容易。如当时一般职工的月收入大多只有 30~40 元,还有的工人月收入只有 20 多元,越往上走,相对高一点收入的人就越来越少。同时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收入的高低基本上是按行政职别来确定的。职务越高收入越高,职务越低收入越少。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时毛主席等少数中央领导的月收入也只有 400 多元。改革开放之后,这种低收入的状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开始发生改变,有少部分家庭另寻“出路”,经商办店搞“个体”, 才慢慢打破了这种几十年不变的局面。在 20 世纪 80 年代如果全家的年收入能达到上万元,进入到“万元户”的行列,那就是非常荣幸的事。就中国而言,城乡居民的收入越来越高,而钱越来越不抵钱,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或者说是我们也是由此而踏上新的经济征程的。

  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收入很低,因而那时的生活消费水平很低,所有产品的价格水平也很低。如长沙市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一碗肉丝米粉的价格只有一毛或一毛二分钱,而且一直保持了好几年。

  大约是从 1985 年开始,慢慢每次加两分钱,经过几年的时间,到 90 年代初时也只上涨到二毛钱多一点。也是从 90 年代初之后,情形才开始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再也不是一分钱两分钱地涨,而是一角钱一角钱地涨,到世纪之交的时候,也就一元钱多一点。而现在的情况是,一碗肉丝米粉的价格基本上就相当于过去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星期的工资了。还如现在的衣服价格、餐饮价格、医疗价格等,都已经到了相当惊人的地步。有的上商场买一件衣服、到餐馆吃一餐饭,竟比过去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或是一个家庭全年的收入还多好几倍。仅仅只有二三十年时间,货币竟如此贬值,钱竟如此不抵钱,这在当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通过观察这些年的经济现象,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或是说发现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产品的计价水平开始时一般是以算术级数在增长,接着会在一段时间内以几何级数或类似于几何级数来增长。其中,与人力资本、人力价值以及服务产品、服务产业有关的部分,在这个方面会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

  更为关键的是,整个价格水平一旦涨上去,实际上就很难再降下来。除非政府采取强制手段,或是完全废除现有的货币体系和计价机制,启用一套新的货币体系,并相应建立起新的市场价格生成机制。

  当然,在这里也需要说明的是,价格上涨的过程以及“钱越来越不抵钱”的过程在总体上是波动的,同时任何产品的价格增长也都是有“极限”的,价格本身不可能无限制地上涨。在经过一个增长过程或是比较快的增长阶段之后,产品价格本身以及整个产品体系的计价机制或生成机制,必然会相应地、自动地进入到一个调整过程,而且必然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就同一产品而言,其价格总会进入到一种“滞长”阶段,即涨到一定时候绝不可能再上涨。如果再上涨,整个产品的计价及其价格生成机制必然会发生崩溃。二是任何产品的价格绝不可能单独上涨,尤其不可能单独无节制地上涨。往往要有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调整来配合,或是带动其他相关产品价格发生变化。三是一般情况下产品价格的调整都会表现为结构性调整,这里又往往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整个相关产品体系中其价格必然是有涨有落;另一种情形是当一种产品的价格进入到再也难以上涨的运行轨道之后,说明这种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生产厂商就会利用新的技术或方法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从而达到调节整个产品的价格结构及计价生成机制的目的。从全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及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或特点非常普遍,而且目前还没有发现有跳出这种规律的情形。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普遍出现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整个产品的计价水平越来越高、钱越来越不抵钱这类的现象,按照目前经济学理论的一般解释,最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说法就叫作“成本推动型”。但 “成本推动”也许只能算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之一,而且成本推动论的关注点主要放在经济运行的表面现象和特征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我认为货币贬值、“钱不抵钱”更深层的本质问题还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总量不断积累本身有个内在的释放和放大效应

  具体而言,就是经济能量的不断释放会造成巨大的倍增效应和乘数效应,能够自我生成货币,结果就造成流动的“钱”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投放或处于流通中的“钱”越来越多,又加速了单位货币的贬值,因而对“钱不抵钱”具有加速效应。

  经济日益发达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经济的总量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加快扩大,经济发展的整个质量也会相应地不断得到提升。例如,当经济总量从 1 万亿上升到 2 万亿的时候,表明整个社会的总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翻了一番,按照简单类比的方法,不仅全社会的硬件设施、固定资产、城市建设面积等增加了 1 倍,而且全社会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等等方面也必须或至少要增长 1 倍。这时候,整个经济能够释放的能量必然成倍增长。1 万亿的时候只能释放 1 万亿的能量,2 万亿的时候就要释放 2 万亿的能量。而且从现行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当经济总量、经济实力成倍增长的时候,经济运行的底部必然是越来越高、越抬越高、越走越高。

  体现在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与经济总量成倍增长相适应,首先是整个经济必然需要有一个能量的释放过程,其自我增长能力往往会变得更强大,在新一轮的投放中会产生更强劲的乘数效应和倍增效应。

  经济能量的释放总是需要在发展中释放。有时想运用强大的行政手段进行控制都不可能。这就如同水面上的波纹,从中心往外扩散,越往外走波纹只能越来越大。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说法就是必然会产生一个经济起飞的阶段。这时全社会的再投放和再生产能力、经济的自生增长能力,以及经济总量规模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所产生的能量释放和放大效应,不仅会呈算术级数增长,而且在某一个时期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加上有时本期资金不够,需要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透支,更使这种释放效应得以放大。体现在经济核算上,就是投入到新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钱”在成倍增长。

  其次是需要保持与经济总量规模相适应的货币投放,即经济规模扩大到什么程度,必须有相应的货币规模来体现和反映,投放到实际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数量大致上要与此保持相应比例的增长,不然就无法支撑经济后续发展对货币数量的需求。实际上,货币的流量按照其年周转次数和周转率来计算往往会更多,这时全社会的“钱”就显得越来越多,整个社会就变得“越来越有钱”。

  第三是整个社会产品的比价体系、计价体系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由于价格生成机制本身的作用,过去的低价水平客观上需要随着经济总量规模的提升而不断累加到新的比价体系和计价体系当中,不然就无法真实地反映整个经济的变化,在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社会产品计价水平的不断走高。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事实,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在提高,总量规模在不断扩大,需要有足够的货币数量来体现和反映,全社会的“钱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货币的单位价值含量在不断降低,即货币的计量必须充分、如实反映经济内在膨胀这样一种现实,结果造成现在的一元钱再也不是过去的一元钱了。

  二、固定资产的价值部分实际上始终处于流动过程中,整个社会积累起来的不动产的规模越来越大

  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显着特征,就是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固定资产越来越多,整个社会积累起来的不动产的规模越来越大。而所有这些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或是不动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一种商品,是一种劳动产品,既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价值。但是,这些基础设施等不动产与市场上的其他商品有所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旦完成投资,其使用价值就会沉淀下来,不具有流动性。而与其相对分离的价值形态仍以现金的形式,进入到了整个社会的商品交换过程,不断地、重复地参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循环。

  这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按照笔者的理解和观点就是,一方面相对沉淀的固定资产或者说全社会的不动产,每一笔、每一项都需要有相应的货币来对其进行计算,也即上期完成的投资,在本期核算经济总量时必须以不动产的形式把它计算进来,参与到社会总产品的计价体系中;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本身虽然作为一种使用价值已经沉淀下来,但反映、计量和核算固定资本的价值部分仍然以货币资金的形式,投入到了整个社会的再投入、再生产过程,而且是不断地投入到新的生产周期或者说是经济运行周期,这就使经济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成倍增长的放大效应。

  再从固定资产的角度来看,其价值与使用价值实际上始终是分离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资产的社会化与资产的所有者的关系,是不断流动与相对沉淀的关系。其中使用价值部分属于固定资产的所有者,一旦完成投资,既进入到了所有者的不动产核算体系,也是计算整个社会不动产的组成部分;价值部分则以资金的形式进入到了经济的循环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重复地参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循环。这种情况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的实际资产价值在不断增多、越积越多,但是单位货币 (本文所指单位货币为一元钱) 的价值含量却越来越低。如果把整个社会的实际资产价值比作分母、单位货币的价值含量比作分子的话,当社会的实际资产价值不断增加的时候,单位货币的价值含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只有把大量的或是无数的单位货币集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体现整个的价值。这也就是单位货币越来越不抵用、有人完全不把一元钱当回事、货币本身在加快贬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劳动力的价值也即人的价值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增殖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解释,人作为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低素质的劳动力与高素质的劳动力、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与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其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前期需要的投入和付出也是不一样的。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在不断提高,因而对劳动力自身素质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和个人在培养成熟、高素质的劳动力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以至劳动力的成本越来越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也是人的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由于在劳动力上的投入增加,因而需要或期望的回报也在加大,而且要求回报的速度能够更快,以至整个社会在劳动力方面的支出大大增加。这些方面相互作用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因应劳动力自身价值的提升,在“钱”越来越多的时候,“钱不抵钱”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简单地说,就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不是“人不抵钱”,而是“钱不抵钱”。

  四、往年劳动价值的不断积累需要在新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得到充分反映

  人类社会的所有物质财富都是靠人经年累月创造和积累起来的,而且是逐步创造、逐步积累起来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和理解,这些由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不断积累起来的财富也就是人类劳动创造和提供的剩余价值。与此相适应,在财富的表现形态上也就具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物形态,二是价值形态。

  这个事实和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在任何一个时点上积累起来的财富,都是过去所有人类劳动价值不断凝结、不断叠加、不断积累的结果。这种不断凝结、不断叠加、不断积累起来的劳动价值或是财富,既是过去历年劳动价值积累的结果,也是现时财富总量的体现和反映;既需要纳入到现时的计价和核算体系当中,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开始新的经济运行过程以及创造新的财富的起点、基础和条件。体现在货币化的价值形态上,那就是全社会的“钱”越积越多。在“钱”越积越多的同时,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在财富的总量及其绝对价值不断增加的前提下,“钱”的相对价值不断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财富的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是不一样的,其中价值形态的概念要远远大于实物形态的概念。实物形态的财富一般仅指实物资产,在计算或核算时需要换算成价值形态才能顺利进行。而价值形态的财富同时还包括存款、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商标、品牌、声誉等无形资产,以及如经营权、冠名权、特许权、专利权等权利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所有能够货币化的有形、无形的财富,都可以通过运用价值形态的方式来核算、体现和反映,体现为全社会的财富总量。财富积累得越多,累积计算的货币规模就越大,按照本文的论述,就是积累起来的“钱”越来越多。而社会的一般规律都是这样:凡事“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一多,什么东西就会贬值。人们在拼命追求增加财富的同时,结果却发现财富越来越远离自己。在想方设法希望能够积累更多的“钱”的时候,结果发现很多东西只是一个“数字”。“钱”多的结果,最后却是“钱不抵钱”。

  依据以上论述,在此也可以从理论上解释一个非常典型的现实问题,即文物的价格为什么会越来越高。现实中的情况是,文物的年代越久远,文物的数量越稀少,文物的品位越高级,其单位价格就越高。

  按照上面的论述和理解,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经历时间风雨不断洗礼、能够留存下来的历史文物,一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二是因为这一文物凝结了当时创造这一产品的劳动价值,或者说是成为凝结当时创造这一产品的劳动价值的标志。产品在生产之时之所以没有成为文物之后那么有价值,主要原因———就在于产品生产及投放市场的时候,由于数量较多,创造该产品的劳动价值可以相应分散到各个产品上,或是创造产品的劳动价值可以从投放市场的诸多产品上得到补偿。随着时间不断往后推移,得以留存下来的某一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成为文物,当时生产该产品所创造的全部劳动价值,也就相应转移到了留存下来的文物 (产品) 中,这时相关文物的价值成倍增长,市场价格成倍翻升,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

  五、创新增加的价值需要相应增加到整个经济的计量考核指标体系当中
  
  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活力源泉。通过创新,不仅可以开发新的产品、发展新的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主要的是拓展了新的经济空间,在存量的基础上,以增量的形式,壮大经济总量规模。创新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常态,等于在现有的经济板块之外,开拓和培育了新的经济板块。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创新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一是能够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带全局性、基础性的创新更是如此;二是依托创新,小则可以开发新的产品,大则可以以此为“节点”,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进而提升整个经济发展的平台;三是创新可以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形成“增量经济”,进而更有利于带动对“存量经济”的调整;四是创新等于在现有的经济体系之外,培育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体系和一股新的增长力量。这就好比一棵树,在现有的树干旁边,长出了一棵新树。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创新如同是从体制外的突破着手,通过创新,打破了现有的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和带动体制本身发生了质的或根本性的变化。

  创新带来的发展,其实质就在于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了新的经济发展空间,能直接带来经济总量的增加。体现在价值形态上,就是要相应增加货币资金的投放量,也就是说因为创新而创造的劳动价值,需要有相应的货币资金来体现、反映和核算。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只靠简单再生产根本无法实现,必须依赖于扩大再生产。而扩大再生产最显着的特点就是要加大生产要素的投放。在扩大再生产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内涵式的,一种是外延式的。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依赖于不断创新,以及加大包括货币资本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投入 (创新更需要加大投入) 才能实现。在投入扩大的基础上,产出的规模也会因为创新拓展的经济增长空间、形成的新的经济增量,而相应增加和扩大。从核算经济总量的角度来说,源于创新而创造的劳动价值,或者说源于创新而形成的新的经济增量,必须与投入的扩大或是增加相适应,在价值形态上以货币的形式来进行核算。

  这时,就等于在原有的基础上,需要增加相应的货币投放量,全社会的货币也就较原来的要多,也就是“钱”已经变得越来越多了。

  这种因为创新扩大货币投放、增加经济总量、“钱”变得越来越多的结果,同样会带来货币的贬值。

  在此,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的分析得到证明。假如,在创新培育形成新的产业之前,全社会的经济总量只有1000 亿,这 1000 亿也足以维持整个社会的相关需求。而创新后由于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新的产值,结果使经济总量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了 200亿,这就等于为全社会增加了 200 亿的供给量。这时往往有可能出现如下情况:一是要求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资金必须保持相应比例的增加,否则新增加的经济总量无法得到准确核算和真实反映;二是新增加的供给会刺激产生新的需求,这时就需要相应增加收入,以保持和支撑一定的购买力;三是新增加的经济总量由于超出了整个社会的实际需求水平,必然带动整个社会产品计价水平的下降而不是上升。以上三种情形的直接结果就是,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社会的整体购买力增加,社会上的“钱”越来越多,而单位货币的实际价值必定下降,也就是“钱越来越不抵钱”。

  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都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消费者的收入和全社会的整体购买力不断提高、社会上的“钱”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钱不抵钱”是不可抗拒、不可回避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宏观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