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但通货膨胀的定义却一直处于一个混乱模糊的状态中,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重新定义通货膨胀.若将通胀定义为价格水平的上升,那一切使价格上涨的因素都可以视为原因.但这只是表象,通胀绝不仅仅是价格水平的上升,价格本来就是波动变化的,总能找到普遍上涨的时候.要弄清什么是通胀就必须从通胀的危害入手,看大家为什么害怕通胀,为何要控制它.
首先要建立两部门模型,假设经济中只有两个主体 A 和 B,A生产猪、B 生产粮食,相互交换的比例是 1∶1,即一个单位的猪换一个单位的粮食,我们称这种一个单位能够交换的另一个单位的数量为交换力.时间的单位是一个生产周期,每个生产周期交换一次,生产的产品无法保留到下一个生产周期.一开始的时候A生产10个单位的猪,B生产10个单位的粮食,全部用于相互交换.
假设信息是完全流通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A 生产 15 个单位的猪而 B 仍然生产 10 个单位的粮食,则 B 由于供求原理,B 每个单位能获得的猪上涨了,而A 每个单位的猪获得的粮食下降了,总体上 A 生产了更多的猪,但是却无法提高生活水平,而且由于无法保存到下一个生产周期,A 必须将猪全部用来交换.长久下去,A 必然不会再提高生产水平,因为他的劳动无法保存下来,而 B 也不会提高生产水平,因为 B 生产的越多单位粮食换回的猪越少.
劳动也好、实物也好,总会面临储藏的问题,如何战胜时间,使人们的劳动成果得以保存?如何区分勤劳的人、懒惰的人,以使社会向前发展?
我们引入第三个部门,部门 C,部门 C 生产贝壳,在整个模型中只有贝壳能够保留到下一个生产周期.贝壳和任意产品的兑换比率仍然是 1∶1,其他假设同上.
交换会如何进行呢?A 可以生产 15 个单位的猪然后将 5 个单位的猪换成贝壳,这样猪的交换力不变,A 却获得了 5 个贝壳的财富.假设C 的生产能力是无限的,则 A、B 都会把生产能力开到最大,若 C 生产的贝壳的数量是有限的,如果 C 只生产 5 个贝壳,而 A、B 分别生产 15 个单位产品,那么一个单位贝壳就能换 2 个单位的猪,A 也只好承受损失,这时贝壳的产量就会决定 AB 的产量.
若由于贝壳比猪和粮食更好分割和携带,有了贝壳就可以实现 0.5 头猪的交换.因此到最后 AB 就只会去交换贝壳,不会再相互交换,贝壳成为了唯一的交换物,猪和粮食实际上就失去了交换力,它们只能去交换贝壳,再去换其他物品,每一次交换都需要判断.这时贝壳的产量就将影响经济体的产量和人们手中财富的交换力.
实际上如果放宽假设,信息不是完全流通的,那么交换主体对每一次交换的判断都基于自身信息量的多少,都带有主观判断,猪、粮食、贝壳的交换力也就会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则完全无法预期.
当货币购买力下降,人们就会将其换成其他的资产,利率下降,企业扩张,实际购买力虽然也下降了,但是由于传导机制的缓慢或者说某种价格粘性,企业就可以以低成本扩张,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套利,或称通胀套利.
让我们重新定义通胀,通胀是交换力变化的一种变现形式,是由交换主体之间对所交换物品的价值判断的差异所形成的一种交换必然产生的现象.就像是拍卖中的一块玉的价格对各个人是不同的,这种价值的相对性伴随着交换而产生.
在货币时代,由于货币是唯一的交换中介,故通胀表现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贬值).这种变化可以由两方面引起.一方面来自货币供给,一方面来自可交换对象的变化或称货币需求,从宏观来讲我们有单一的货币供给方,而需求方则多种多样;从微观来讲,每个货币持有者对所持货币的判断不一而足,对交换对象的判断也因人而异,由于传导的滞后,存在通胀套利的机会.
持续的GDP 扩张,即是有新的劳动不断转化为财富存储起来,要兑换更多的货币来存储财富.比如说一个工人一天的劳动不通过货币就无法存储下来,他将面临必须通过实物兑换的风险,货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将这种风险提前清偿给工人而将交换的风险转移给了企业主.随着人们每时每刻对财富(货币)的追求,货币供给必将上涨,供给应该增加,不然货币就要升值,大量货币的增加会使购买力下降,租金必然下降,但由于市场传导缓慢,也就产生了通胀套利的机会,必然扩张.更加便宜的货币供应,刺激经济.但是当人们意识到货币在贬值,就会采取行动,最终货币逐渐失去存储财富的功能,人们便放弃使用货币,使用其他保值品,比如香烟.
这就是通胀产生的过程和原因.所谓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通胀,只是抓住了交换力改变的一个片段或称是某些经常出现的原因,这些原因影响了交换双方对物品相对价值的判断,其和货币数量轮并不矛盾,因为任何一次交换中都有货币,其必然受到对手方对货币价值的影响,尤其是货币供给.那么如何应对大萧条?生产的更多,消费的更多,财富稳定.即刺激生产、鼓励消费、存在财富储藏工具且价值稳定.
对 GDP 来讲,企业主的单纯套利并不会改变生产结构和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货币产生的通胀套利结束,企业就没有动力生产,同时过多的货币使存储效果下降,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甚至瓦解货币本身.货币刺激生产是暂时的,为了矫正微观主体的错误行为,宏观主体必须做出行动,直接投资在一些能拉动就业消费的行业,使生产扩张,用货币存储财富,然后鼓励消费使经济走上正轨.
通过如上分析,本文大胆猜想:应用上,货币的供给要调节,通胀要控制,人们永远会寻求更好的保值增值手段,这种手段会冲击货币的需求,这种手段就是资产,能将劳动贮藏下来的东西,因此资产价格的上涨将导致货币需求的下降,相当于货币供给上升,产生通胀,此时应减少货币的投放.因此将资产纳入 CPI 的范围去考虑是合理的,而控制资产价格也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部分.
目录摘要一、通货膨胀的定义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三、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四、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具体表现五、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参考文献摘要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不仅扭曲、侵蚀储蓄,抑制投资...
1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分类通货即是流通货币,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一般等价物。通货膨胀中的通货指的是现实中的货币存量。它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活期存款、支票、储蓄存款、共同基金以及小额定期存款等,也就是货币供应量M2。一般而言,当经济生活中的很多商品和...
黄金价格的决定因素很多,其中通货膨胀是影响金价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虑到现货黄金通常以美元标价以及美国的经济影响力,在研究黄金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时,大多选取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但是自2002年中国黄金市场开放以来,中国在黄金市场中的影响程度不...
0引言近年来,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公众关注度也不断提高。通货膨胀预期概念虽然清晰,但作为一种主观判断,通货膨胀预期缺乏直接的统计数据,寻找有效的度量方法成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必要条件。在已有的研究中,由于研究目的和...
一、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基础和明显的制造优势。但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以投资和数量扩张推动的第二产...
通货膨胀感受是指经济主体所感受到的过去一段时间整体物价变化程度,也就是公众所感知到的通货膨胀程度。通货膨胀预期则是指经济主体预期未来一段时间的通货膨胀程度。通货膨胀感受的异质性是指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的通货膨胀感受有明显的差异。人们对通货膨...
菲利普斯曲线为研究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提供了直观实用的工具。它表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两者不可兼得。由于我国失业问题的严峻,研究菲利普斯曲线来解决有些问题是必要的。...
一、引言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频繁遭受相对价格冲击的困扰;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类商品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巨幅波动或许便是最好的例证之一。在经历了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不仅难以迅速摆脱景气衰退的困境...
1测度方法1.1从价格变动角度测定通货膨胀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它反映不同时期城乡居民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化程度与趋势。⑵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商品零售价格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的价格,是工业、商业、餐饮业...
0引言当前,我国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阶段,垄断行业作为该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全面认识我国经济中的垄断现状及通胀特征,考察我国垄断行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便于有效治理经济中出现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