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可持续发展论文 >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20 共372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2 章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既要遵循生态规律,又要遵循经济规律。即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安排生产活动,使产业链上游的废物变成下游的原料,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本章将通过对循环经济概论的叙述以及马克思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观点,探讨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1 循环经济概论
  
  2.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目前,人们公认的定义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消耗低、效率高的、与传统的高能耗、低产出形成鲜明对比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生态经济,充分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这个定义全面地反映了循环经济相较于其他经济增长模式的特色与意义,能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三赢的不二选择①。
  
  循环经济的内涵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在于物质闭合是循环流动型,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与传统的直线型生产流通消费模式截然相反,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第二,能够有效缓解资源短缺的问题和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因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循环使用;第三,众所周知的“3R 原则”贯穿循环经济理念始终,资源减量使用、产品再利用、废弃物再循环充分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精神。总而言之,发展循环经济能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必将被具有“可持续”精神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所取代。
  
  2.1.2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归纳起来,循环经济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
  
  (1)物质流动的循环性
  
  循环经济充分遵循自然规律,其运行模式是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的各类经济活动都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从产品的生产、流通到消费各个经济活动环节中产生的废弃物特别少甚至为零,并且末端产品可以投入再生产。这就将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率乃至废物处置有效结合在一起,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冲突降到最低。
  
  (2)科学技术的先导性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尤其是有利于控制能耗、减少原料使用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不仅可以短期内提高企业的收益,而且有利于产业的长足发展,能够真正将生产过程废弃物零排放变成现实。通过对物质流动的循环性的认识,科学技术对系统内各环节进行分析设计,即可预算该系统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综合效益,从而掌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综合利益的一致性
  
  循环经济以生态规律为指导,更新了传统的资源使用体系,使能源、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同时,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物质能量都得以循环合理使用。简而言之,循环经济就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依靠技术将最高资源利用率和最低废弃物排放量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最大化。
  
  (4)全人类的参与性
  
  作为一个涵盖资源配置、技术支持、制度管理等方面在内的大系统工程,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众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落实与监督都必不可少,因此,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合作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与保护环境的出发点一致,发展循环经济也必须加强通力合作,鼓励全社会的共同参与①。
  
  2.2 马克思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观点
  

  2.2.1 物质变换理论的基本思想
  
  在论述“劳动”理论的时候,马克思通过“物质变换”的意义阐释了劳动与生产以及商品等经济概念。他认为人类和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媒介就是劳动,而“物质变换”能够反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其生态经济意义积极深远。其内涵具体包括自然代谢、社会物质的变换和二者关系,这种对内涵的定义是对“物质代谢”理论的借鉴,一方面把生态自然观的内在规律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肯定了物质变换的循环本质和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资本论》第一卷中曾这样说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①”那么在物质变换(即物质循环)理论体系中,劳动是如何发挥媒介作用,实现人与自然二者的能量循环的呢?其解释如下。
  
  一方面,人类会以生存为目的地向自然索要资源与能量,劳动就是人类索取资源和能量的手段,也是人类为谋求发展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称,其表现就是将纯自然的物质开发利用成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②”向自然索取的过程即是能量转移或者说物质变换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行为,人类达成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即“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②”同时,受德国化学家李碧西的影响,马克思认为人类在吸收自然,也在代谢自然。简而言之,人类生产的排污物的最终归宿是回到自然中去。
  
  另一方面,调节物质变换的同样是人类劳动。自然界与人类产生关系的那一刻就是人类出现的时刻,人类出现伊始与自然界的关系就难以分割,二者从未独立存在,而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特别是在出现商品交换以后,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轨迹取决于商品经济的出现,什么样的经济活动就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能量的偏好,换而言之,自然资源是通过人类劳动转换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社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类通过劳动向自然索取、实现物质变换的过程。问题就在于此,一味地盲目索取引发了环境问题,生态失衡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劳动调节着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关系,控制着物质变换、能量转换的过程,人与自然要想实现和谐,就必须从“劳动”的模式改变做起。
  
  2.2.2 生产排泄物的利用原理
  
  《资本论》中马克思用一节的笔墨论述了“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问题,是最早的有关废物回收利用的启示。其前提条件是社会生产大规模进行,对废弃物的充分利用会实现资源的最大节约,从而实现生态经济所要求的良性循环。
  
  首先,马克思将排泄物分为生产排泄物、消费排泄物两大类。针对第一类排泄物--生产排泄物,他将其定义为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料;第二类排泄物--消费排泄物可以继续细化,分为人类新陈代谢产物和人类所使用的消费品的残留物。其中被看作生态农业思想源头的是,马克思指出作为消费排泄物重要组成部分的--人类新陈代谢产物可以为农业大为所用①,其功效在于一旦将其当作肥料浇灌土壤,会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且是污染少的健康农产品产量,有益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而对于大规模社会劳动所生产的数量巨大的废料,通过新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新的生产要素,生产排泄物的再利用造成的节约提高了利润率,这些观点无不反映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
  
  其次,马克思在阐述生产排泄物利用原理中强调了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对排泄物的再利用是也是一个物质变换和能量传递的过程,“正因为每种物都具有多种属性,从而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产品能够成为很不相同的劳动过程的原料。②”马克思说:“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③”可见,技术进步是开发排泄物其他属性的先决条件。对此马克思举例:“化学能够将煤焦油变成祛病的药物,改良过的机器更是能够将人们已经抛弃的材料变成女人们哄抢的宝物,还能够将各种废料通过一定的工业活动方法变为新的资源投入再生产……④”毫无疑问,这些观点是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
  
  最后,马克思对经济良性循环的路径进行论述。他认为:“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废弃物再利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应该区别对待。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是要求在生产、流通以及消费各个环节中利用技术的改良减少废物的产生,而废弃物再利用是种节约意识。⑤”换而言之,从生产的源头和产品末端都要严格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地减轻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首先突破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降低成本与提高资源产出率并重。这些都依赖于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机器设备的性能,“机油等物能否节省有赖于零件的质量,零件如果足够精确的话,原料就会大幅节省下来”,也就是说工具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原料的产出。当然,原料能否完全利用而不是变成废料还会受到自身特性的影响,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原料本身的质量跟开采时所应用的技术也是息息相关。总而言之,“各个环节技术的水平决定了最终产出效率,文明的进步能够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2.2.3 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对当前循环经济研究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劳动能够调控物质变换,人与自然的能量传递和物质变换是人类通过劳动完成的,因此必须规范人类的”劳动“行为,改变无节制索取、过度排放的行为模式,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排泄物再利用,从而实现资源利用和社会效用最大化;同时,要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必须从源头到末端同样付出努力,甚至是源头控制的重要性远超于末端处置,这就是当代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要治理更要注重预防的观念。除此之外,马克思的生产排泄物利用观点成为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的核心思想,阐释了科学技术在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将减少废弃物与废弃物循环使用区别定义成为当代循环经济思想的重要源泉。降低成本、提升资源产出效率是发展循环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可持续发展概论论文
返回: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