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两种扎止血带的方法对200例外周静脉充盈度差的病人进行了穿刺成功率的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选择住院的血管充盈度差的且需要静脉输液的病人200例为观察对象,年龄16~70岁之间,静脉穿刺部位均为前臂浅静脉,其中男156例,女44例。
20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止血带结扎法。两组在年龄、性别、注射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静脉充盈度差的判断标准:在不结扎止血带时,肉眼观察不到皮下有静脉血管,用手也触不到血管,静脉血管在皮内.止血带规格:两组均采用院内统一采购的止血带,长度为30~35cm,管腔内镜为0.5cm,外径为0.7cm.操作方法:对照组:病人取平卧位,选择上肢静脉穿刺,于备选穿刺点上方6cm处结扎止血带1根,松紧度适宜,常规消毒穿刺处皮肤,嘱病人握拳,待干后穿刺,穿刺一次为穿刺成功,其余均为失败。实验组:病人取平卧位,选择上肢静脉穿刺,于被选穿刺点上方20cm处先结扎止血带一根,待10s后再在备选穿刺点上方6cm处结扎止血带1根,松紧度适宜,常规消毒穿刺处皮肤,嘱病人握拳,待干后穿刺,穿刺一次为成功,其余为失败。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见附表。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
讨论外周浅表静脉穿刺,扎止血带的目的在于阻断末梢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局部血管的压力,使被扎血管下段静脉充盈而有利于穿刺。临床中常见病人由于出血、呕吐、禁食等原因导致外周循环血容量不足而出现血管充盈度差。使用传统的只结扎一根止血带进行静脉穿刺的方法,血管充盈不明显,静脉压力小,穿刺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少而影响对结果的判断,导致失败,使穿刺成功率降低。而双止血带结扎法则起到双重阻断静脉回流的作用,使局部血流量相对集中,血管充盈增加,管腔饱满,血管显露明显,静脉压力大,穿刺时回血速度快,穿刺者易见回血,能够准确判断穿刺结果,因此穿刺成功率高。
参考文献
[1] 李淑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6.
[2] 陈秀玲,张银.两根止血带在老年人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5(11):655.
[3] 高彩平,卢爱君.双止血带法用于小儿周静脉抽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14(4):70.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方案的一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末梢血糖监测仪因其操作简单、出结果快速、携带方便,为医护人员及患者了解病情、观察血糖变化、调整...
由于患儿个体差异,宣传教育,操作等因素,我科在治疗一新生儿过程中因静脉输入免疫球蛋白渗漏,因观察、处理不及时,造成了病人局部炎症、组织坏死、瘢疤愈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患儿,女,30min,系孕1产1孕36周出生,以早产儿、新...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1]。但静脉溶栓有相对的禁忌证,美国2013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治疗指南对血小板(PLT)计数100109/L的患者不建议进行溶栓治疗...
化疗性静脉炎是指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因持续、反复、大量的输注化疗药物,造成局部静脉管壁化学性反应,其原因可能与药物浓度、剂量、温度、疾病种类、患者自身状况及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相关[1]。化疗性静脉炎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及经济负担,...
目前,临床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穿刺,提高了PICC置管穿刺的成功率,但导管异位是置管过程中很难避免且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0%。在小儿PICC置管中,因患儿哭闹、不配合,更易发生导管异位。导管异位的危害在于可明...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经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导管尖端达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自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共行987例PICC置管,发生3例PICC置管所致的静脉血栓及锁骨...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上因优点诸多已被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以静脉炎最为常见。为了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我科在PICC置管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2013年5月在我科住院...
白血病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化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药物对血管的损伤是非常大的,这使得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静脉炎的概率明显增大,严重的话药物外渗导致组织损伤和坏死,增加患者的痛苦。为减少患者的血管损伤,现临床上可以选择置入PICC或...
脑卒中发生后,多数患者遗留有不同类型的后遗症状,其中以肢体功能障碍最为常见[1].数据显示,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制动时间延长、活动量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的发生率较高[2].国外一项研究约50%~70%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DVT....
术后疼痛是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疼痛一直被认为是术后影响舒适的主要原因。骨科手术后因包扎、制动等因素导致疼痛较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疼痛治疗的好坏对术后恢复及手术效果有直接影响。目前,术...